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309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docx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

 

浅谈阿Q精神胜利法

***

摘要:

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典型。

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的具有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

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以精妙的文笔成功塑造了阿Q病态的精神形象,挖掘出了中国农民身上的落后愚昧的因素,揭示出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先生淋漓尽致的刻画阿Q形象,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鞭挞了造成国民愚弱精神状态的辛亥革命党。

关键词:

阿Q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自甘屈辱可怜可悲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阿Q活动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的一生。

在小说里,鲁迅先生以精妙的文笔成功塑造了阿Q病态的精神形象,挖掘出了中国农民身上落后愚昧的因素,揭示出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先生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淋漓尽致的刻画了阿Q形象,深刻鞭挞辛亥革命当时社会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用辛辣的笔无情的揭示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愚民弱国的事实。

努力寻找出造成国民精神萎靡的根源,从而拉开了拯救国民的序幕。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一生以笔为刀,。

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暴露和批判。

鲁迅写《阿Q正传》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愚昧的人生;是希望唤醒民众,疗救病态的社会,为病态的国民发出痛苦的呐喊。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了中国国民精神状态的的探讨,并逐步的对“医学救国”的道路产生了怀疑。

他曾在《呐喊·自序》中说“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了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国,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献出麻木的深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军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在鲁迅最先提倡的文艺运动失败后,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这使他又一次在潜心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钩沉”中更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民族,认识了中国国民萎靡精神的弱点和病根。

《阿Q正传》便是对这个认识的最突出,最深刻的艺术体现。

《阿Q正传》展现了辛亥革命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及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

在阿Q身上,我们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可见,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出国民的灵魂,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模特不用一个一定的人”,根据主体的需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在思想熔铸的时候,又突出了人物复杂性格中的某一点,从而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意义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

因此,从阿Q形象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有人“粟粟危惧”,怀疑作者是在借阿Q骂自己,或者害怕有一天终于会骂到自己头上来。

作品开始在报上连载不久,茅盾就断言:

“《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

……阿Q这人,要在现实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面熟。

是啊,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啊!

……而且,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品性,又是中国上中社会阶级的品性”。

阿Q的形象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震撼力呢?

只要对阿Q造成病态精神的根源稍加探寻,就会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民在精神上的病态和悲哀。

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还偏要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世界所仰望”。

在衰微腐朽现实状态下,还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这种精神上的胜利正是这种病态的根源,也是造成中国国民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的麻醉剂。

这种麻醉剂使劳动人民无反抗,无斗志,甘于被压迫,被剥削,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奴才和顺民。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小说描写的中心内容。

下面,我们就扼要谈谈小说中所写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一、“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鲜明特征。

1、“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诠释

《阿Q正传》中,通同过对阿Q这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农民的言行的描写,表现了普遍存在于“国人的魂灵”中的“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或替代事实上的失败。

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症状是妄自尊大、欺弱怕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等。

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

自尊——自欺——自轻——自虐——忘却(麻木)。

2、“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的具体体现

阿Q性格的鲜明特征,表现为在现实的失败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想去总结教训,而是以自己假想的胜利来陶醉和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虚假的喜悦去欺骗别人。

这一特征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者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

比如,阿Q不但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甚至连自己的籍贯也不知道,在未庄也只算得上一个末流农村流浪汉,不仅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也受到沉重的压迫,没有权力,没有地位,然而,他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不但在和别人口角的时候,等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而且,“又很自尊,所有未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这种不承认主义即使是在一些小事上,也有这非常鲜明的表现。

如:

每逢有人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就近什么地方碰几个响头,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

”阿Q总会说到:

“打虫豸,好不好?

我是虫豸——还不放过我么?

”可之后不到十秒钟,阿Q就会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可以自轻自贱的人。

除“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算什么东西呢?

之后,还会跑到酒店上喝上几杯,表现了阿Q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忘与麻木。

阿Q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失败,却用这种方式取胜。

这种“精神胜利法”,如同麻醉剂,麻醉了他的每一根神经,使他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悲苦命运,奴隶不如的生活,并且至死不觉醒。

3、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出进一步挖掘,提出是一种精神胜利病

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不败”。

鲁迅通过对阿Q形象多侧面的描写,展示了阿Q性格特征的种种表现形态。

我们如果把这种种表现归纳起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阿Q精神”或“阿Q主义”。

又由于这种种形态的表现得目的是求精神上的胜利,故一般又称之为“精神胜利法”。

黄修己教授就将这种“病态精神”称为“精神胜利病”。

阿Q在失败与屈辱面前,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陶醉,或者把屈辱和失败即刻忘去。

也正是阿Q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安抚自己并自以为永远胜利。

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远在屈辱中苟活。

由此可见,阿Q的性格特征是造成他病态精神的前提,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受欺辱,但是他的性格难以摆脱“自欺欺人”,所以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

直道最后糊涂的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胜利。

这是何等令人痛心啊!

二、“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及患有严重的“精神胜利病”的原因。

1、“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精神的全部

鲁迅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洞悉社会,悲愤地揭开封建统治阶级的伪善面纱,反映广大人民在封建制度桎梏下的疾苦。

他将自己数十年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浓缩在《阿Q正传》之中,分析了整个国民社会精神的腐朽和堕落。

阿Q在社会制度的压迫和种种失败的打击下患有严重的“精神胜利病”,这一病态精神就是阿Q精神中最鲜明的特征。

但如果以为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如:

阿Q靠出卖劳动力聊以度日,混混噩噩的过日子,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这表现出了他的质朴愚昧。

但另一方面,阿Q又表现出圆滑无赖。

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尼姑发现了,死皮赖脸不承认,还说:

“你能叫得它答应吗?

”颇有善于应变的“圆滑无赖式的伎俩”。

他在被人打得时候却说:

“现在的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用这种精神胜利法遮盖内心的苍白。

2、在作品中阿Q还具有质朴愚昧以及“圆滑无赖”等性格特征

从人类思想的普遍意义看,这正是被统治者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的结果。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说来往往只能受支配与统治阶级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受到统治阶级思想影响是十分自然的。

还由于不同阶级生活在同一时代环境和同一个民族环境里,他们接触到的物质条件有一部分相同或者类似的,因而也就为这种病态心理的传播制造了机会。

与此同时,农民本身的阶级弱点,小生产者在私有制社会里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地位,同样是孕育“精神胜利法”的温床。

象阿Q这样一方面没有摆脱本阶级的弱点,另一方面又多少沾染了一些游民阶层落后意识的农民,接受和产生“精神胜利”更为容易。

这样,阿Q具有这种思想便不足为奇了。

只有自己在,反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如:

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这样一段:

他跳到静修庵的墙内,偷偷拔了四个大萝卜,拧下青叶,兜在大襟里。

忽然,老尼姑出来了,问他怎么跳进院里来偷萝卜……而阿Q且看且走地说: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院里来偷萝卜?

”“现在……这不是?

”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

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

你……”阿Q话没说完,拔腿就跑。

可见,阿Q的精神永远“胜利”,没有失败,正是这种愚昧和麻木使国人陷入了悲哀的深渊。

他们苟且偷生,耻辱生活,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

然而却抱着“不承认主义”,“现在的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用“精神胜利”遮盖内心的苍白。

3、“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作为贫苦的农村无产者的阿Q,患有严重的“精神胜利病”,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至少还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封建阶级的残酷压迫。

农民从一次次造反的失败中,错误的得出了造反没有出路的教训,而不造反又难以忍受现实的痛苦,于是,便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就是退回内心,沉醉在躲避现实的虚幻中。

正是由于农民缺乏抗争精神,统治阶级又为掩盖事实而宣扬“精神胜利法”,致使广大劳动人民难以摆脱悲惨屈辱的深坑。

第二,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人们为了适应环境以维持个体的生存,从而泯灭了意志。

农民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中,稍加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

如阿Q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

他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到自尊自大,这种双重人格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的性格。

第三,又由于农民在封建家长制的家庭中,只要是一家之长,无论家庭规模大小,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其绝对的权威。

所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里称王称霸。

生活地位的卑贱,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严所抵消。

阿Q性格的特征恰恰是产生于愚昧阶级本身。

中国国民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屈辱的地位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桎梏造成了国民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异化,从而产生出“精神胜利法”。

4、阿Q形象的典型国际化特征

阿Q的典型特征作为一种生活环境中的弱者的典型思想和精神,并非阿Q所独有,它更普遍的存在于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统治阶级中。

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特征的思想,也并非中国所特有,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

这是鲁迅挖掘出的规国民精神落后的高度概括,使阿Q精神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鲜明的特征。

鲁迅先生以此活画出国民的灵魂——奴性心理,希图唤醒民众。

三、阿Q要求的革命是阿Q精神的升华和延续。

《阿Q正传》中有大量的篇幅写阿Q的革命。

在阿Q提出了革命的要求之后,阿Q的精神是不是就得到了改变和纠正呢?

如果我们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那么鲁迅先生细致的刻画阿Q的革命,其用意何在?

我们知道,在阿Q的性格特征中,除了“精神胜利法”之外,他的“革命梦幻”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在小说的前三章里,阿Q的“精神胜利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两章里,阿Q的性格则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了阿Q为代表的中国国民精神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种种变化,所以,阿Q的革命与“精神胜利病”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他的革命是其精神的升华和延续。

1、阿Q革命是中国农民的革命方式

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

“阿Q是否真要做革命党,即使真做了革命党,在人格上是否似乎是两个,现在姑且勿论。

而随着阿Q精神的发展,于是就不免发生阿Q要做革命党的问题了。

据我的意思,中国尚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干革命,就会做的。

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是如此,人格也恐怕不是两个”。

中国农民的反抗和起义是有传统的,“官逼民反”,只要时机成熟,必然会有人揭竿而起,然后有人响应而影从。

而在阿Q身上,也的确是存在着革命因素的。

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虽然对造反是反对的,“深恶痛绝”的,然而当赵太爷等地主对革命感到恐慌时,他便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仅“神往”革命,而且也要投身进去“革这伙妈妈的命”了。

阿Q的革命要求作为对“精神胜利法”的反叛,实际上,正是愚昧落后的农民走向觉醒的开始。

但是,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

作者通过阿Q的想象,生动而又准确地描绘了阿Q心中的革命,也就是中国农民的革命方式。

2、阿Q革命失败的原因

中国农民革命,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

成功了的农民便做了皇帝,只是封建王朝姓氏的改变,却没有给广大人民以任何实际利益。

这便是中国的社会不能进步,封建统治可以延续几千年的一个根本原因,鲁迅正是通过阿Q的革命梦想,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革命党进了城,却不见有什么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在未庄,赵秀才便同表面上资产阶级化了的地主子弟假洋鬼子串通一气,抢先向革命投机,挂出了“咸与维新”的招牌;而真正倾向革命的农民阿Q,曾鼓起勇气去结识假洋鬼子,假洋鬼子却扬起了“哭丧棒”不准阿Q革命。

赵家的抢案发生后,“做革命党还不到二十天”的把总老爷,为了维持自己的威风,把阿Q抓了去,当作抢犯,“惩一儆百”的材料,枪毙示众。

对于阿Q来说,他的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辛亥革命并不是农民的革命。

在当时辛亥革命高潮中,不但绝大多数农民仍然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而且即使少数最下层迫于改变自己地位的农民要求参加革命,也由于资产阶级的反对和地主阶级的报复,而被拒之门外,甚至遭到迫害,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Q越是起劲的革命,便越是加速了他的死期的到来。

在这个意义上,阿Q的被杀,是作者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揭示。

鲁迅对于阿Q悲剧的描写,除了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外,仍然没有放松国民精神的揭露批判。

在作品的最后部分“大团圆”这一章里,不仅通过阿Q“无师自通”地喊出了“二十年后又是……”的豪言壮语,让阿Q“精神胜利法”得到了最终的延续。

而且还通过未庄和城里的众多“看客”因为没有听到阿Q唱戏文而感到遗憾,深刻表现了民众的麻木,表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仍然是黑暗和死寂的。

鲁迅对阿Q的精神描写中的“精神胜利病”是不可取的,但也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阿Q的质朴、坦白、率直是值得我们吸取的;而鲁迅先生则是为将来人们的觉醒作了深刻的分析,当时,国人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不关心……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就有人响应影从。

由此可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起来积极支持革命,资产阶级必然灭亡。

鲁迅对阿Q悲惨结局的描写,可以从中看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教训。

这正是一个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独具慧眼的表现。

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参考文献

1、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自学指导》1992年出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黄修己《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1998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3、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1926年出版上海《北新》周刊十八期

4、沈雁冰《通信》《小说月报》13卷22号1922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