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绘就新蓝图务实措施建成金xx.docx
《彰显特色绘就新蓝图务实措施建成金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彰显特色绘就新蓝图务实措施建成金xx.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彰显特色绘就新蓝图务实措施建成金xx
彰显特色绘就新蓝图务实措施建成金xx
近年来,xx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以科学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全力打造特色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实现“项目突破、经济突围、面貌突变”为目标,着力推进“白酒名镇、纺织大镇、商贸重镇、农业强镇”建设。
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绩。
先后获得盐城市五好乡镇党委、盐城市十佳政法单位、盐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盐城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盐城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8年度盐城市信用乡镇、盐城市村民自治模范乡镇、盐城市法制乡镇、盐城市城建工作先进集体、盐城市城镇项目突破奖、盐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工作进位奖、滨海县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奖等多个荣誉称号。
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财政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46.6%,一般预算收入7132万元,同比增长6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4亿元,同比增长47.8%;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28.96亿元,同比增长48.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586元,同比增长15%。
主要做法是:
一、抓主力,深入推进特色工业化,工业经济取得新辉煌。
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是xx镇党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xx镇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镇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镇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立足镇区发展实际,把握镇域经济发展主动权,扎实推进全镇工业发展。
目前,镇区拥有1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初步形成了服装纺织、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发展。
近年来,xx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抓手,不断强化专业招商,精心抽调专业人员,组成8个专业招商队伍,奔赴日韩港台以及无锡、上海、昆山、青岛等企业密集区域,进行专业招商;通过创新招商方式,着力拓宽招商渠道,持续开展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信用招商等活动,充分发挥伟新时装、苏福玻璃等企业主体作用,加大同国内外商会、中介组织以及大企业集团的联系力度,延伸招商引资触角;不断强化特色招商,依据镇区纺织服装、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开展针对性招商,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现有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按照“任务层层分解、责任人人落实”的要求,做到“完成任务,人人有奖;不达目标,个个认罚”,让想招商的人有机会,能招商的人有舞台,招成商的人有位置。
2010年,全镇引进了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激活内力扩规模。
按照签约项目早开工的要求,重抓在手项目,力促早签约、早开工,为全镇项目建设工作备足后劲;按照开工项目早投产的要求,重抓在建项目,通过采取一企一策、定企定人的服务方式,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生产项目扩规模的要求,重抓技改扩能,近年来,华圣纺织、伟新公司、纳川化工、福泰化工等规模企业新增技改投入超5亿元。
园区已经形成年实现税收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家、100万元以上企业8家。
三是狠抓园区建设,放大活力增总量。
着力做好园区规划,2007年,我镇邀请省设计院,以3000亩为目标,以纺织服装、白酒酿造为主导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为辅助产业,对园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着力破解资金难题,通过采取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全方位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实行镇、村、企、民间资本四级联动经营,通过土地入股、产权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化解园区发展资金难题;着力推进载体建设,几年来,园区新进企业达到28家,总投资达到了1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达到近亿元,新建金xx大道、银xx大道等3800米硬质道路,架设了13公里电路,其中多回路电路达到6公里,铺设给排水管道13公里,新架路灯150盏,新栽常绿树3万株,园区的配套设施实现了“五通一平”,提升了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
四是狠抓企业服务,发掘潜力提效率。
强化服务意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抽调精干力量,配强手续办理、征地拆迁、企业用工、矛盾协调组等多个服务小组,确保做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突出服务重点,加大项目服务力度:
在谈项目,加大跟踪洽谈力度,争取早日签约;签约项目,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尽快帮助办理项目前期手续,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使其尽快建成投产;投产项目,加大资源、人才、金融等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扩能,力争做大做强;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依据服务企业实绩评先进、论英雄,增强竞争性,突出可比性,促进了企服务优化升级。
二、激活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集镇建设形成新规模。
一是突出集镇规划,着力做精集镇。
xx镇集镇建设规划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有特色的要求,于2007年聘请了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按照“总体规划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万人,充分展现xx交通咽喉、区位中心的地域优势和具有个性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充分体现xx古镇、省级中心镇的人文特点”的要求,对原有的集镇规划进行了重新编制。
2009年,按照“土地集中经营、项目集中落户、农民集中居住”的原则,依据xx自身条件,在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盐城市市政规划设计院编制了xx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各项子规划,实行城乡发展规划一盘棋、建设管理一张图。
二是加快集镇建设,着力做强集镇。
近年来,xx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重点镇政策优势,通过园区带动、房地产小区开发等各种渠道,加快集镇建设,加强镇区人口集聚。
通过实施“东拓西改,向北延伸”的城镇建设战略,以项目推进为抓手,拉开了“一个中心三个片区”的城镇建设总体框架。
通过做优“三大板块”建设,2010年底,镇区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万人。
首先是老城区改造板块。
通过土地置换、连片开发等方式,先后投资了近1.5亿元,新建了2万平方米的天泉小区、7万平方米的阳光金城。
目前,又投资2.4亿元,25000平方米的银座首府、22000平方米的永泰商业广场、16000平方米的蝶湖湾小区、12000万平方米的瑞荣金星装饰城正在建设之中;其次是新镇区建设板块:
新城位于xx镇东北部,处于S226、S508、S327三道交汇处,东距滨海港15公里,北距沿海工业园20公里,西与总体规划3000亩的xx民营创业园隔路相望,总体规划3平方公里。
新城区定位为商贸、宜居、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于2008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启动10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目前已累计投资2.2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
其中:
新行政办公区、新概念商住一期、万豪小区、水利工商楼、派出所、文化中心、金xx大道已经投入使用;主体九层,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集餐饮、娱乐、休闲、会议和客房为一体的金xx大酒店已经竣工,正在招商之中;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县第二人民医院、8万平方米的新概念商住二期、3000平方米的幼儿园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占地120亩的人民公园、金xx大道、张弓河驳岸等工程已经全部建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经全部配套到位。
建成后的金xx新城将是滨海海下地区环境最为宜居、交通最为便捷、商贸最为繁荣的现代化新城。
再次是园区建设板块,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目前园区规模已经达到1200亩。
三是发展集镇三产,着力做活集镇。
xx镇以打造沿海化工园、滨海港港口服务区为目标,通过打造三产服务平台,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了金xx大酒店、瑞荣国际大酒店、瑞荣商业步行街、阳光金城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极大的带动了xx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又投资2.1亿元,实施了9000平方米的商业广场、22000平方米的永泰商业广场、12000平方米的瑞荣金星装饰城、11000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等四大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雅家乐、世纪华联、时代联华、美客多等大型连锁超市4家。
目前,老镇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北街果品批发、城东蔬菜批发、5008路建材、沿河路装饰、xx中路服饰等5个商品一条街,以及以春海酸菜鱼、陆川餐饮等为龙头的60多家餐饮服务业。
四是强化集镇管理,着力做美集镇。
城镇建设,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xx镇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
成立了集镇建设领导小组,对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和市场秩序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了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xx镇卫生暂行管理办法》、《居民卫生公约》,组建了近30人的专门卫生保洁队伍,负责镇区内的环境卫生,做到了生活垃圾袋装、限时、定点投放,建筑垃圾实行自行清运;严格执行集镇总体建设规划,严格实施“一书一证”制度,发证率达100%,有效遏制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拉乱穿行为;不断强化集镇规划管理力度,对建筑立面实行建筑预审制,注重环境、功能、景观、立面的协调,基本实现了“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
同时,不断加大集镇亮化、绿化投入。
2010年,投资近200万元,镇区新栽常绿树3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新建路灯150盏。
三、添动力,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农村呈现新气象。
xx镇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积极探寻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
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65元,有12个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一是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2008年,投入2000万元,对镇区内的裕民、岔河、东进等村2万多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近三年,共投资680万元,新建了25公里的防渗渠、693座电站和桥涵;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镇惠农补助总金额达800多万元。
二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按照一镇五点规划要求,对全镇居民点进行了集中规划,2010年,启动了新港村总体规划300亩、一期实施100亩的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规划,2011年投入1500万元,新建180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加大农田林网建设力度,三年“四旁”植树近45万株,新建农田林网670公顷,农田林网率达到75%;乡村道路建设进展顺利,三年投资255万元,新建农村硬质道路32公里,进一步提高了乡村道路通行标准;2010年,投入150万元,对全镇安全饮用水进行改造,实现镇区24小时供水目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以上。
三是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引资融资、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大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了福康米厂、嘉禾米业、粉丝加工等8个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农户+专业户”的发展模式,依托震洲粮油加工建成了8万亩油菜种植基地;依托兴旺火鸡养殖基地,在岔河、裕民、东进、宋尖、黎明等7个村饲养火鸡近10万只,年产值近1100万元,年可带动近46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镇区企业,积极利用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2010年,全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300人,其中为镇区企业招工1200人;依托省扶贫机遇,在新港、胜利等5个村,建成了生态白鹅养殖基地,年饲养白鹅近60万只;依托xx村传统的种植,发展大白菜近2000亩;依托界山、西洼等村的能繁母猪养殖,建成年出栏200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依托粮西、界山等村山芋种植的优势,新建了年可加工500吨的粉丝加工基地;依托新南、新港、胜利等村水面积较多的优势,建成了150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着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力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镇农业资源,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全镇已经注册成立了河岸蔬菜专业合作社、界山荷仁豆专业合作社、新港养羊专业合作社等近30个农业合作社。
四、聚合力,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和谐社会谱写新篇章。
一是加大民计民生建设,始终把弱势群体放在突出位置,紧紧抓住省扶贫机遇,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三年使15557人走上致富之路,占整个脱贫率的86.3%;2010年,完成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30人,占年度任务的150%,发放各类救济款5.8万元,春节期间解决460户困难户生活问题。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始终关注群众文化生活,2010年,投资600万元,新建了总面积3000平方米,集电影院、图书馆、微机房、活动中心、文化办公场所、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服务场所;每年举办4次以上文艺演出,送戏下乡4场次,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达12000户,入户率达65%,新建农家书屋17家,新增图书14000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学校,2010年,全镇学前入园率达9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中考考取滨中公费人数超过50人,xx中学获得了“高考优秀生源基地”、“高中艺体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三是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村级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条件,新建了25个村级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土地置换方式,投入3000万元,新建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县第二人民医院;稳步推进计生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部门负全责的工作责任制,做到逢会必讲,违规必究,把计划生育工作推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高度。
四是社会稳定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xx镇始终把抓好社会治安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大重点人物排查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突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倾向性问题消化在基层,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镇信访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0多次,尤其在“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以及“两会”期间,我们更是做到逢会必讲,做到心中时刻有安全,安全时刻绷紧弦;借助“五五”普法工作,特别注重对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通过举办各类法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直接受训人数达16000人。
五、挖潜力,持久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发挥新优势。
一是建强三支队伍,打造服务发展新团队。
首先是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配强了村组干部。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积极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把人选素质关,把人选标准条件交给党员、群众,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交给党员、群众,切实把那些综合素质好、“双带”能力强、村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通过选举,新产生了5名村党总支部书记、4名村主任,使村级干部队伍得到了加强,村级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其次是通过三种渠道,打造了双强队伍。
注重从党员队伍中培养双强,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强化党员生产技能、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等知识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共培养了1200多名;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强化思想政治、政策理论教育培训,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0年,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了32名党员;注重从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强化政治素质、致富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目前,全镇共培养了256名知识青年成为双强党员。
再次是通过“五个一”工程,锻造了村官队伍。
强化村官工作,坚持管用并举,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积极实施“五个一”工程,即:
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召开一场群众宣讲会、开展一次农户“大访谈”、调处一起矛盾纠纷、办成一件群众关心的实事,锻炼村官能力,提升村官工作水平,着力培养了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官。
二是实施三大工程,夯实组织工作新基础。
积极实施创先争优工程,引导党员干部在带头富、带民富中一马当先,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上争当先锋。
通过“十佳回乡创业”、“十佳双强型党员”等评比活动,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积极实施了党建富民工程,壮大了“富民”产业,培育了特色产业党支部,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专业协会和联合体上的要求,围绕水稻、水产养殖、畜禽、蔬菜等特色产业,建起了水稻、大棚蔬菜等5个种植党建示范村,建起了火鸡、生态白鹅等8个畜禽养殖党建示范村,建起了粉丝加工、香肠加工等2个三产党建示范村,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主体、村两委党员干部为骨干、党小组为基础的富民新架构;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二、三、四”模式,深化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党员“素质提升”工程。
“二”即组建“两支队伍”:
依托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农民协会等涉农部门的技术骨干,组建教师队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选派3—5名有一定文化素质、有一定技术能力、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员农民,组建学员队伍。
“三”即把握“三个环节”,训前准备、训中管理、训后反馈。
“四”整合“四种资源”:
科技示范基地、专业农民协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村远教资源,着力提升农村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实现三大突破,提升党建工作新水平。
首先是在党建工作覆盖面上实现了突破,着力把党建工作由传统领域延伸到“两新”组织,依托社区党组织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扩大了“两新”组织的工作覆盖面;注重把社区党建工作范围向辖区单位延伸,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要为纽带,开展区域和谐共建活动,实现了镇村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把社区党建工作领域向镇内各项事业延伸,将党建工作拓展到社区各项工作中去,发掘镇内老党员的优势,组建8个宣讲团,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广泛宣讲镇内各项工作,组织动员镇内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老、弱、孤、病、残等弱势群体结成帮困对子,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2010年,全镇结成帮扶对子230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20件。
再次是在各类典型培植上实现了突破。
把典型示范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断在工作中发现典型,在实践中培养典型,在示范中放大典型,努力营造推动xx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再次是在党建工作创新上实现了突破。
把绩效考核作为衡量干部工作的标尺,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推进绩效考核向纵深发展,村组干部工作实绩有镇统一考核,实行逐人逐项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工资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通过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xx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一种脚踏实地、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一种奋勇争先、永争一流的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