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docx
《必修4生活与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生活与哲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4生活与哲学
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误区1哲学就是世界观。
评析哲学不完全等同于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此外,哲学不仅包括世界观,还包括相应的方法论。
误区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评析错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误区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评析哲学有科学的和不科学的之分,并非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误区4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评析世界观与方法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区别:
二者含义不同。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②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误区5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指导。
评析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同时,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误区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之母”。
评析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因为具体科学产生在先,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而产生的。
但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误区7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评析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但哲学与具体科学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第二课
误区8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评析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此外还包括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误区9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评析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不同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后者还包括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误区10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评析错误。
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者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前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而后者否定了思维认识世界(即存在)的可能性。
事实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只有少部分的唯心主义者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误区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评析错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误区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评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误区13唯物主义追求物质利益,唯心主义追求精神享受。
评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不能把唯物主义理解成追求物质利益,贪图物质方面的享受;也不能把唯心主义理解成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重视精神利益。
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
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
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误区14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评析错误。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各自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误区15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评析唯物主义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其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有些思想也包含着某些错误。
故不能认为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误区16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评析唯心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有的也可能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
就局部范围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故不能认为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第三课
误区17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评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②科学性不同。
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哲学。
③发展阶段上有差别。
哲学有许多门类、派别,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许多发展阶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代替了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使哲学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误区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不同在于它的革命性特征,强调改造世界。
评析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比,不同包括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其中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误区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科学之科学”。
评析所有哲学都不是“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也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进步而发展。
误区20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颠峰。
评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在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中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但科学发展观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仍要不断发展。
误区2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评析科学发展观并不等同于哲学,因此它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准确地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误区1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评析错误。
二者不能等同,存在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是共性和抽象的,所以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和具体的,因此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误区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一样的。
评析这个说法不准确。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误区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评析错误。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而运动才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是相对于物质的各种属性而言的。
误区4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评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因此,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虽然人的主观意志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起决定作用。
因此,人类社会同样具有客观物质性。
误区5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物质性。
所以,人的意识具有物质性。
评析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因此,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物质性,但不能因此说“人的意识具有物质性”。
意识活动本身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等特点。
误区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评析错误。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
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指的是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
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误区7人的思维、精神在运动,说明运动可以离开物质。
评析人的思维、精神的确在运动,但一定要借助人脑这个载体,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因此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存在脱离物质的纯粹主观的思维运动。
误区8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评析二者的表述颠倒了。
正确表达是: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误区9静止就是不动。
评析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绝对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静止有两种情形,除了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也可能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误区10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
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评析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并非所有联系都是规律。
误区11规律有好坏之分。
评析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可以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
误区1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规律。
评析规律作为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所以人们才能通过现象发现、认识规律。
但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即现象)。
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规律的现象,不是规律本身。
误区13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评析规律是定律的内容,是客观的。
定律是人们对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属于意识范畴。
误区14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评析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恒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误区15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评析规律是客观的,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误区16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和制定规律。
评析规律是客观的,而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制定、改变、消灭)规律。
第五课
误区17只要是人就会产生意识。
评析错误。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科学研究发现长期脱离人类生活的“狼孩”无法具备人的意识。
误区18电脑或机器人也有意识。
评析该观点夸大了电脑或机器人的作用。
电脑或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它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
它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是由人事先设计的,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创造性。
而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等特点,是电脑或机器人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它无法取代人类思维。
误区19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评析人脑与大脑有质的区别,动物的大脑只对客观事物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没有思维意识。
因此意识是人脑而不是大脑的机能。
误区20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来源。
评析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
误区21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评析错误。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误区22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评析错误。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但在形式上,意识的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而是具有能动性。
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误区23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评析错误。
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误区24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评析由于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了形成的正确意识也不尽相同。
误区25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评析错误,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所以,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不能产生,这说明意识必须依赖物质。
误区26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评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但不能因此说,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因为就每个人和每一次的认识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而言,认识是无限的。
误区27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就是说,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改造世界。
评析错误。
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
误区28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评析错误。
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
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具有二重性。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发展。
误区29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评析错误。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误区30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等量齐观的。
评析错误。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只承认前者,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只承认后者,也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
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是第一位的作用,后者是第二位的作用。
误区31正确意识、科学理论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评析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误区3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评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误区33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评析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是尊重客观规律。
误区34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评析还要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误区35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取决于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评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误区36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想问题、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评析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但想问题、做事情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误区3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评析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误区38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完全是一回事。
评析
(1)二者有共同点,即二者都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2)二者侧重点不同。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的是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实事求是讲的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前者(哲学依据)侧重于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哲学依据)侧重于规律的客观性。
第六课
误区39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评析错误。
扩大了实践的外延,实践不包括认识世界这个范畴。
误区40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评析错误。
缩小了实践的外延。
实践还包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
误区4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评析错误。
扩大了实践的外延。
客观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而实践不包括改造主观世界这个范畴。
误区42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评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但人的一切活动不一定都是实践。
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只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误区43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评析实践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将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而盲目的实践就是指在错误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误区44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评析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
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
误区45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评析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并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因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但同时,实践又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此,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也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它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该观点貌似既讲实践的客观性,又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因而是错误的。
误区46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评析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误区47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人们获得知识只有参加实践)。
评析错误。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我们获得知识则有两个途径:
一是实践即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
误区48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评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误区49是否对人类有用,也可以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评析错误。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误区50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
评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误区51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评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
误区5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评析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一种认识,哪怕是正确认识都无法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
误区5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一回事。
评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等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要么起促进作用,要么起阻碍作用。
误区5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评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不同,每个人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
因此,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和主体的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误区55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评析二者因果关系颠倒了。
真理首先应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误区56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评析真理具有客观性。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误区5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评析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实践也是客观的。
但不能笼统地说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因此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误区58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评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他就获得了真理,而且不容怀疑,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但真理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条件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而且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
真理又是相对的。
总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误区59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真理是多元的。
评析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是指人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任何时代的人所获得的真理,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最后的穷尽的认识,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