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153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docx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

诗歌赏析考前强化训练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亦如此。

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诗意:

通过对大海的描写,抒发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练习:

实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最能表现博大胸襟的句子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连接中考:

10.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4分)

11.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虚景是

(5分)

1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分)

1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3分)

1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

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6分)

答案:

10.《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11.观;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里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3.以抒情为主1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

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

联系时代背景,从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

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诗意:

写景诗,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博大胸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景虽美,但有不尽愉悦之处,进而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写思乡之切的句子: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类文:

列举三个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练习: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

姨夫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深韵,为后人所称道。

、任选一联赏析。

、你知道的河南的古代的名人有哪些,请列举出他们的诗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事迹:

连接中考

1)品读《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昆明市答案:

D

2)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3分)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句子是:

为什么:

答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2分。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妙处:

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练习:

、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选C

、诗中写了哪些画面()()()()()

、诗人的行踪:

()——(

)——()

、写出早春特点的词语:

、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

、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你知道的写此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句。

连接中考: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答案:

(1)C

(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该题4分,

(1)题2分,

(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4.

西江月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南宋爱国词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溪头忽见。

赏析:

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

首联:

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

颔联: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

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

尾联:

正常语序为:

“路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名句:

最能抒发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诗句:

稻花……听取……

表明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七八个……,两三点……。

表明行路急速,路边避雨的诗句:

旧时茅店……。

默写四季美景的诗句各一.

辛弃疾的诗文中名句知道的还有:

练习:

、词中以“”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

、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人民安居乐业)和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触动了。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秋词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练习:

、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秋词》的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

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

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断肠人”并没有宿在“小桥流水人家”。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表达的是(豪放热情,乐观向上的情怀),而马却抒发了(凄苦的思想之情)。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连接中考:

品读《天净沙秋思》,

填空答题。

(5分)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被《中原音韵》誉为“”,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字,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

"秋思之祖"〈1分〉思乡(2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分)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答案:

C

3)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8题。

(7分)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

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7.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8.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

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答案:

6.坟墓海峡(1分,每空0.5分)家国之思(1分,意近即可)7.最欣赏的句子示例: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理由:

“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2分,句子0.5分,理由1.5分,若赏其他句子亦可。

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8.“我”的心理活动示例:

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

“断肠人”的倾诉示例:

回家的感觉真好!

(3分,每处1.5分,意近即可)

6、望

岳杜甫(唐诗圣现实主义诗人,河南巩县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

颔联:

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

尾联:

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

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诗意:

此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青年时代蓬勃的朝气,蕴藏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名句:

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写出下列诗歌中的名句:

《春望》《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表现古代仁人志士理想抱负的句子:

苏轼:

曹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韩愈:

练习:

、诗中的“阴阳”分别指什么()()“岱宗”指()

、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A)

、《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连接中考: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分)

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2分)

答:

答案:

(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2分)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004中考

15.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

(3分)

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7分)岱宗:

造化:

未了:

阴阳:

决眦:

会当:

17.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哪个诗句中可以表现出来?

(6分)

18.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

(3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

(6分)会当凌绝顶。

()晓云绝顶聪明。

()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绝顶”。

()

20.你有自己追求的人生绝顶吗?

试言之。

(6分)

答案:

15.现实16.即泰山天地,大自然;集中,聚集未尽,没完山北山南裂开眼眶定要;登17.是自然造化,从“造化钟神秀”中可以看出。

18.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最高峰;极端,非常;指头上没有头发20.略

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

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

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

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练习:

、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成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

、任选一联赏析:

、请简要说说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连接中考: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一12题。

(16分)

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分)

8.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答案:

7.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8.参考示例: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8、石壕吏

9、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

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美景中写出美好心情。

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点明主旨。

风格(朴实清新而蕴籍)诗意:

通过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诗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热爱.

练习: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愿”:

本诗给你哪些启发;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迷失自我,永远不要为了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人格和尊严.在污浊中永远高擎自己的精神活着的人永远令人敬仰.

文中写田园劳作之美的语句是:

10、使至塞上王维(唐代诗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首尾两联叙事。

颔联:

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

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练习:

、赏析诗中的名句(或描述诗中的名句)

、谈谈此诗与《汉江临眺》的意境或风格的区别。

连接中考:

2004年中考

8、诗中表明身份的一个字是,表明此行目的的一个短语是,表明这首诗写的是塞外风光的字词有

、、、等。

(3分)

9、描述诗中颈联所写的奇异景色。

(2分)

8、使问边居延汉塞

胡天萧关9、沙漠上一支孤零零的烟拄袅袅直上云霄,河边水连天处是赤红滚圆的落日。

11、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首联:

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

尾联:

把江水(故乡水)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构思独出心裁。

练习:

颔联写出楚地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喜欢写月,三首中有一首写到月亮,列举李白诗歌中写到月亮的句子,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连接中考:

2005四川省课改区毕业卷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连接中考:

2005济南市(课改区)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3分)

5、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分)

答案:

4、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5、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12、游山西村(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诗风:

写生活,清新自然;写现实,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写情感,真挚凄苦。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首联:

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

颔联:

意境优美而含蓄。

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尾联:

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诗旨:

描写了恬静纯朴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内容:

农民的热情好客——美丽的田园风光——社日前的热闹——心中的依恋

《示儿》毕生志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理想:

你知道的写古代农村风俗的诗句:

列举四个诗文中表现理想的句子:

宋诗常以哲理入诗,请举出三例,说出其中蕴藏的哲理。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诗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

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

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练习:

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

),后四句(

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

含义:

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台独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中的所写的:

()、词中的乐天指的是()

、学过刘禹锡的哪些文章?

里面的名句是?

连接中考:

2005哈尔滨市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