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docx
《教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同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各自的论断及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三、教学时间:
4课时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和讨论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提出此命题的背景:
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这两个问题是密切联系的。
新中国建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缺乏经验。
同时,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对我们进行了经济援助。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使我们选择了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苏联模式有以下特征:
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完全排斥其他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或混合型所有制形式。
(2)在国民经济管理方面,按集中计划原则管理经济,从根本上排斥市场经济,整个国民经济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挥安排,忽视价值规律,企业缺乏自主权,一切由国家统一分配、调拨和安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忽视经济杠杆的作用。
(3)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苏联的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1)党对国家实行统一领导,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十分严重;
(2)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机关和少数人手里,形成个人专断独裁;
(3)干部管理系统虽然很严密,但普遍实行任命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选举制度流于形式;
(4)建立了必要的监督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程序,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屡禁不止;
(5)建立了必要的民主法律制度,但过分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长期不健全,以人治代替法治的情况比比皆是;
(6)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对思想文化的严格控制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在学术、理论方面缺少正常的探讨和争鸣,通常以政治批判的方式处理思想观点的分歧和学术争论。
苏联模式有一定的优点,它能在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可以依靠大量的消耗资源使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技术手段和经营手段作为有力支撑的时候,它就显出明显的后劲不足。
所以苏联东欧这些国家在经历一段较快的经济增长之后,或多或少地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官僚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特权和个人专权问题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
所以,当苏联传统体制在各国推广时,它的弊端在各国也都有所暴露。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社会主义国家则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改革。
我国全面照搬苏联模式,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产生了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历史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契机,这就是1956年3月的苏共20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新领导人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并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提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注:
参见《苏共领导同我们的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一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日报,1963年9月6日。
)这一不寻常的做法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也在中国和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获悉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十分重视,立即多次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对此事进行讨论。
讨论的结果表明,中国领导人最初的反映比较复杂。
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和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既“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
毛泽东说:
“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
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
”这说明,我们开始破除苏联崇拜和苏联迷信,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我们看到,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主要是:
第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保持工农业发展的综合平衡,使经济建设的计划建立在积极可靠的基础上。
第三,要正确地处理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系,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照顾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要充分地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四,在搞好综合平衡的条件下,要保证重点建设,以重点为中心,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五,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办法和经验。
通过总结和反思,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个讲话为代表,我们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些重要的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没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56年前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56年前后,在总结“一五”时期的经验教训活动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二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三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一些比较正确的观点。
二、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曲折发展
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左”的偏差
(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左”的偏差的原因
A、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
B、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C、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关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2)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偏差的表现
A、认为依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
B、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着是阶级斗争。
C、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的理论成果
3、“文化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的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4、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不能因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而否定它。
B、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需要一个过程。
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虽然指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难免遭受挫折。
而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只要科学地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
C、“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
关于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从认识根源来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传统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往往被当做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模式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就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这些方面被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
认识社会主义如果只是停留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层次上,优点是可以清楚地把社会主义同其它社会形态区分开来,不足的地方是这种认识主要在于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如果没有同建立社会主义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不能认为完全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2)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其逻辑结论必然是:
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减少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和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
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的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而当这种“一大二公”不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主张和做法,在实践中发生问题,遭到抵制时,又很容易被归结为是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反抗,因此就强调通过阶级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而为了给它提供理论根据,后来还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我们越是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的这些特征,努力把各种认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特征的东西从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结果是离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目标越远。
“文化大革命”时期,从表面上看,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被看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无不遭到猛烈的批判,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似乎表现得最充分,但是我国的经济却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
理论和实际的这种严重反差告诉我们,仅仅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足以完全地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3)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但是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
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在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
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
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应当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但是,要想真正统一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
这就产生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正是为了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实践的发展和它所提出的问题,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
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而我们没有加以注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同事物的现象比较而言,是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符合事物规律性的东西。
而事物的本质又是可以区分的,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之分,即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度不同和概括程度可以有所不同。
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范畴,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范畴,但它毕竟是本质的进一步展开,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还不是表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概念,在它以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本质有待发现。
邓小平之所以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它的基本特征区分开来,针对的正是过去我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比形成这种基本特征更为根本的目的和目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作的概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对社会主义来说,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摆脱贫困,建不成社会主义;而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导致两极分化,也建不成社会主义。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这里强调三个问题:
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必须的。
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之所以不完全清醒,最重要的就是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变革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容易走上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道路,给社会主义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我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三是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所以,邓小平强调:
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当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
注意: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同解放生产力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B、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则是在中国具体条件下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是在短期能够达到的。
共同富裕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争取实现的,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
同时,共同富裕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容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C、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中,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
按照这样的认识,他们认为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没有必要继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问题,究竟哪种所有制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体,应当由各种所有制在平等竞争中自发地形成。
这应当说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曲解。
邓小平在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通常所说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并不意味着在他看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社会主义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不具有本质意义,也不等于否定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只能产生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种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去实现,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由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范畴的目的决定的。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对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个更高层次的本质来说,它们是实现本质的手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手段是无足轻重和无关紧要的,因为离开实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无法实现的。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说,目的和手段是相对的。
但手段终究是服务于和服从于目的的。
只有理解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个最高层次的本质,才能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的特征。
D、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在这种物质基础创造出来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因此,邓小平在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把社会主义的目的确定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样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抽象出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本质。
(2)将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在实践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
一方面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它消极现象。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
发展是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等)
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指一种较高速度的发展,是一种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能促进社会经济和上层建筑全面进步的发展。
发展太慢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经济发展。
邓小平1992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高度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1)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思: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列宁: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其最主要和根本的需要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
(2)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
只有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使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逐步相信社会主义,使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进一步坚信社会主义。
(3)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1)中国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