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913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docx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商业美德诚信的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一是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基本内容,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恪守承诺、信誉至上;货真量足、价廉物美;礼貌待人、和气生财。

二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诚信危机,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奠定基础。

三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主要途径,要对传统美德作出正确的现代诠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换;要找准传统美德与现代新道德的融合点,使传统与现代接轨;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力创新社会信用体系。

诚实守信对于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为手段,以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为目的的商品经济活动来说,尤显重要。

中国自先秦以来形成的传统商业美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经商者应讲诚信的思想论说。

如《孔子家语·相鲁》曰:

“贾羊豚者不加饰。

”这就是说,经商者不售假货、劣货,遵循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

又如《礼记·儒行》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

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全国闻名的徽商、晋商就是以诚信为本的楷模,从明代起创造了雄距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讲道义、重诚信是徽商、晋商获得成功最核心的因素。

他们在经商活动中,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具有一以贯之的儒商品格,主张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这保证他们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

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说:

“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经商重信义,无德不成商。

”从根本上说,将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规范,正是徽商、晋商的立业之本。

从徽商、晋商的成功经验看,建立经商信用体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信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传统商业美德可概括为以下四条:

1、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在中国长期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货真”、“价实”、“量足”、“标准”、“无夹杂”、“守承诺”、“重信誉”、“保牌号”、“讲和气”、“市不二价”、“钱货两清”、“账目分明”等传统商业道德规范,不管是异地传送交易,还是上市现买现卖,都得自觉遵守。

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这样才称得上“诚贾”、“廉贾”。

《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了战国许行提出的商业道德原则: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长短同,则贾(即价)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要求商人在职业活动中,以德经商,不做欺心事,不赚亏心钱,真正做到价格同质和量相一致,杜绝以劣充优,以少充多,以假乱真,或虚定高价,愚弄顾客,欺负弱小等不义行为。

这就叫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就能以义导利,兴旺发达。

故《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云:

“经营商业,首重公平”,这是“关于商业兴旺之一大宗旨也。

2、恪守承诺、信誉至上。

在古代的店铺、堂馆、货栈、作坊、集市等商品交易场所中,或买卖双方所签订的供销合约上,常常提出或标出:

“公平交易,合法经营”、“价廉物美,薄利薄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原装原货,无劣无假”、“当面算账,钱货两清”、“一言堂,市不二价”等承诺。

应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信誉至上,决不自食其言,骗诈伪饰,欺己欺人。

只有坚持这种“以信取人”、“以义取利”的经营原则,才合儒家商德精神和规范。

故孟子要求人们“唯义是从”,将那种离开“义”的标准来讲言必践行的人斥为“小人。

”《管子·乘马》也提出“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认为商贾必须是“诚贾”。

经商之人只有从义出发,才有诚实不欺、恪守信用的内在要求。

宋代周敦颐在《通书》中对“诚”作了本体论和人性论的论证,提出“诚”是“人性之本”、“百行之源”。

以此说明,诚实守信是商贾的人格追求和立业之本,是商贾处理自己与国家、同行、顾客、主人、佣人等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何良俊在《语林·德行》中记载的一则诚实守信的故事,就是范例。

说有一代人卖猪者不把猪有病的情况主动告之买者,这是不守信义的欺骗行为。

养猪主人发现后急找买主,实情告之,退还一半售金。

当买猪者以买卖定约应守信为由而不肯接受退款时,养猪主人仍坚持退款而走。

其守信行为之高义,足称德行。

3、货真量足、价廉物美。

这是“市不二价”,诚实守信在出售的商品质和量上的表现。

所谓“货真”,“物美”是指经商者对销售的商品不仅要保证内在的质量高,还要力求外在的形式美,绝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代真,以丑为美。

所谓“量足”,“价廉”是指经商者对顾客所销售的商品,要做到称准量足、合理标价,不能缺斤少两,短一少二,虚抬物价。

总之,在生意经营上要“顾客至上”,尽力为顾客利益着想,杜绝一切欺诈伪饰的背信弃义行为,并老幼无欺。

早在《周礼·地官》中就严格要求“贾民禁伪而除诈,”计量公道准确,明确规定商贾手里若十件商品中有两件质量不达标,就禁止出售。

并严禁在度量衡器上耍招法,来蓄意克扣分量,或在货物上“以苦杂良”,“以假掺真”之伪饰来冒充分量。

这都是损人利已,见利忘义的越轨逾矩行为。

其结果不但伤害了他人的利益,有损于自身形象,而且有悖于道德良心,有损于自身人格,最终因“天理”,“人道”所不容,而被唾弃,而遭失败。

4、礼貌待人、和气生财。

孟子把恭敬辞让之心看做“礼”之端始。

《孝经》上也认为:

“礼者,敬而已矣。

”儒家历来强调以“礼”来调节人际关系,要求待人以敬、卑己尊人。

商品市场上,交往的面很广,接触的人很多,一定要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年龄性别,都要以礼相待,以谦相处,做到忙而不躁,急而不烦,责而不怒,问而不厌,迎进送出,百客满意。

所谓“货是草,客是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买卖不成情义在,一团和气富自生”、“经商有德,和气生财”、“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就是对这种传统商业美德所作的形象概括。

二、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当代价值

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核心,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

不仅在古代受到思想家们的普通重视,长期以来为我国各民族所践履,成为我们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而且由于它自身的优良素质,由于它具有超越历史、超出地域的特征,因而到今天依然闪烁着它应有的光彩,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1、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律经济、道德经济和信用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商品和货币的交换为最基本的特点。

在任何市场交易活动中,都需要以一定的信用为基础。

如果说,在古代简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平等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交易规则内在地包含了对诚信的要求,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对诚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因为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本身就是信用经济。

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主要存在于交易双方非同一时空的交易过程中,包括以延期付款和预收贷款的方式买卖商品的商业信用,将闲散货币和社会游资集中起来贷放给工商业的银行信用,商家和银行对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售货及消费贷款的消费信用。

信用关系缺损,市场机制就不可能有效运行;信用关系扭曲,就会降低市场的有序性,导致市场经济难以健康发展。

所以信用关系的发达程度和水平标志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程度和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因而完善的信用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就必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信用系统急剧增长的需求。

2、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有助于克服诚信危机,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社会信用机制上还不完善。

诚信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在民族的生存、发展、兴盛、传承中起着无形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经济兴旺、政局稳定、社会太平,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盛世。

但是,盛世也有危机。

胡锦涛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老的一套秩序被打破了,新的秩序还没有完全被确立。

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诚信与利益天平的失衡,陷入了人文精神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这时候,欲望膨胀的个体突破道德防线,不讲诚信的事增多了。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社会信用危机。

主要表现在:

①有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不讲诚信,给当地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逼走了投资者、经营者,导致开发商压缩投资规模,闲置部分设备,甚至造成企业倒闭,人去楼空。

②有些地方政府在出台政策时,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有些地方由于领导换届,下届领导班子往往随意将上届领导班子的决策推到重来,导致政策实施缺乏连续性;或者对上届领导班子承诺的事情不认账,致使投资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老百姓和投资人的利益。

③市场交易中缺乏诚信,造成大量银行贷款逾期不能回收,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加剧,企业之间资金拖欠严重。

④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偷税漏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屡禁不止;资金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桩炒作不断发生;个人消费信贷中的一些恶意欠款行为不断暴露出来。

⑤统计、审计、财务、会计工作中,也出现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无中生有、以假乱真的腐败现象。

⑥在法院执行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不讲诚信,千方百计规避执行,造成大量生效裁判执行难。

信用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的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是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正常发挥。

二是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发挥作用,使政府启动投资、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

三是破坏了社会的法制基础,使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之间难以形成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

四是造成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

五是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降低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环境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的信心,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法治”来解决,还必须通过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通过社会主义的诚信教育和社会主义正确价值导向来引导和克服。

3、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奠定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此,就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造条件。

其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值得重视。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是一宗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高度重视、努力继承和弘扬这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唤起我们民族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它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创造合于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

诚然,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崭新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

但是,这种新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尤其要以我们民族的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

因此,我们说新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继承和弘扬。

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方针,善于用社会主义精神对中国传统商业美德作出科学的梳理、现代的诠释和必要的改造,赋予它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把它和我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新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并吸收世界上先进文明成果,就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

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的主要途径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也指出: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这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它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主要途径有:

1、要对传统美德作出正确的现代诠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换。

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并非把古人现代化,并非把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身上,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传统商业美德中包含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内容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孔子曾说:

“民无信不立。

”在先秦,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

所谓信主要是真实、诚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

后来,古人往往把诚和信相互通用。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

“诚,信也,”又说“信,诚也。

”可见,在古代诚和信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优秀继承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于诚信的认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毛泽东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励,力戒任何浮夸和骄傲。

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

江泽民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胡锦涛进一步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并把“实事求是”提到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法宝”“理论品质”的高度,确定为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胡锦涛又把“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大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内容之一,从而对“诚实守信”作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诠释。

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诚实和守信是辩证统一,互相联系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诚实侧重于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诚信有不同类型和表现:

经济诚信是经济生活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诚信,是直接同谋利行为相关联的诚信,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商业诚信;政治诚信是指政治生活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府诚信;文化诚信是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教育、学术诚信等方面。

诚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行业、职业)而言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是立身之本。

只有对传统美德作出正确的现代诠释,才能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2、要找准传统美德与现代新道德的融合点,使传统与现代接轨。

传统美德要与现代新道德相融合,其先端条件是二者必须有融合点。

有了共同点、相通点,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

一是从诚信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爱人”、“爱众”的仁爱思想看,与社会主义新道德中的爱人民的思想有共同点,相通点,二者可以融合,通过这种融合,能够激励今人学习古人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高贵品质,并努力使之付诸实践,自觉地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诚信思想扎根于根本宗旨。

二是从诚信思想的立论依据,即“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看,同社会主义新道德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共同点,相通点,即二者都强调整体的、集体的公利高于个人一己的私利,都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整体的集体利益。

因此,二者可以融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精神,自觉地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利益而诚实守信,无私奉献。

三是从诚信思想的敬业精神看,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提倡的“爱岗敬业”意识有相通之处,将二者融合起来,可以启示人们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四是从诚信思想的基本要求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意识也是相通的,将二者融合起来,有利于启示商品经营者们诚实待客、信守商业道德,不向顾客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等。

这一切都说明传统商业美德在今天都可以找到和社会主义新道德相融合的融合点,都可以找到为现实服务的积极内容,从而成为我们民族高尚精神的活水源头。

3、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力创新社会信用体系。

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是一种批判的继承,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中国传统道德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根据千百年来人民在思想上所认定的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和规范,根据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予以加工改造,从而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

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弘扬,实质上是一个继承、创新的发展过程。

我们要重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更要强调在继承中的创新。

要创新就必须不断开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式,认识和处理道德关系,提出适合现实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完善的道德规范与体系。

当前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商业美德创新的着重点,是要大力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第一,要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信用意识,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信用道德和文化环境。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强化产权保护,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

第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开放制度。

第四,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健全失信惩罚机制。

第五,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制度。

第六,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

总之,诚信不只是道德问题、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

诚信根本上依靠的是内在动力的发挥,在于履行诚信的要求,不只是出于获利,更多是出于道德责任,而诚信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家形象。

重塑诚信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重塑诚信,建立科学的信用体系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与共同目标,大家都要为之努力奋斗!

作者:

步仁良,海盐县人民法院

报送单位:

海盐县文明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