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783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_精品文档.doc

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已知某企业去年的生产总值是2亿元,职工人数5600人;事故的10万人伤亡率是8.5;预计来年的生产规模将增长15%;如果要求安全生产水平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

试预测该企业来年的事故的10万人伤亡率将是多少?

A.8.8  B.8.3   C.9.0  D.8.0

2.根据安全生产“五要素”思想,哪一要素是排在首位?

A.安全科技 B.安全责任  C.安全法制  D.安全文化

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  )。

A.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

4.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

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理中的()原则。

A.激励   B.保障    C.动力   D.监督

5.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有害的作业环境

6.根据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

A.防止能量失控转移

B.防止人、物运动的时空交叉

C.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

D.从事故模型中移走最后一个表示事故发生的图形

7.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系统原理的()的应用。

A.反馈原则B.封闭原则

C.整分合原则D.动态相关性原则

8.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是:

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

A.尽职尽责,措施完善

B.班前班后检查、评比

C.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D.事事有人管

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生产管理B.横向纵向

C.纵向横向D.直接间接

10.在供电线路上安装保险丝,这种方法符合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中的()。

A.消除危险源B.设置薄弱环节

C.限制能量D.隔离

11.已知某企业去年的事故率指标、来年的生产任务和安全生产要求,如果需要预测来年的事故率,用哪下列哪种事故预测方法合适?

   A.线性回归理论  B.趋势外推理论  C.规范反馈理论  D.灾变预测法

12.关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要在同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后立即编制;

②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编制具体的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计划部门审查;

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成文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④由厂长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A.主要负责B.承担责任

C.全面负责D.间接负责

 14.不包括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的是()。

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B.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C.预防为主的原则

D.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15.工会有权参加伤亡事故和其他与作业有关的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行政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以上说法()。

A.不具体  B.不正确C.正确  D.不完全

16.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适用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A.境内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

B.所属的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

C.境内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

D.境内所有特种作业人员

17.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半年B.1年

C.2年D.2年

 18.取得起重作业人员操作证、连续从事本工种8年者,每()进行1次复审。

A.2年B.1年

C.4年D.5年

19.已知某企业去年事故重伤人次2人,轻伤人次8人,当年在册职工人数为2500人。

试求千人重伤率和千人伤亡率?

A.千人重伤率为0.8 千人伤亡率为4

B.千人重伤率为8  千人伤亡率为4

C.千人重伤率为8千人伤亡率为4

D.千人重伤率为8千人伤亡率为40

20.某建筑施工单位2004年关于安全培训时间的下述安排中,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的是( )。

A.主要负责人再培训时间12小时

B.新上岗的安全科长培训时间40小时

C.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45小时

D.安全科原岗位人员再培训时间16小时

21.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

A.仪器检查法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22.《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l2O  B.110

C.116  D.106

23.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安全预评价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②安全验收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③安全现状评价可以在建设项目的任何阶段进行

④专项安全评价在建设项目正式运行之后进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4.事故树评价目的是辨识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解决发生事故的措施和方案。

按照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重要度就可以编排(),以便施加人为影响,优先解决重要的基本事件,更好控制事故。

A.工作计划B.安全责任制

C.领导值班制度D.安全检查表

25.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小系统故障,在系统中附加一些元部件或者手段的设计方法为( )。

A.并联设计B.串联设计

C.最坏情况设计D.冗余设计

26.最小割集是指导致()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A.最高事件B.最低事件

C.顶上事件D.随机事件

27.安全评价是运用()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A.人机工程B.卫生工程

C.系统安全工程D.管理工程

28.发生事故的结构函数为,则发生事故的最起码的基本事件是()。

A.

B.

C.

D.

29.安全验收评价是指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后,在正式()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试生产正常运行投产B.验收完成生产

C.验收完成投产D.投人生产验收

30.、是两个独立的基本事件,事故发生的结构函数为,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则发生事故的概率是( )。

A.0.15    B.0.005

C.0.05    D.0.06

3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数量B.种类

C.危险度D.能量

32.已知上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

如记单位甲为A,单位乙为B,试求A∪B及A∩B发生的事故?

(用集合符号表示)

  A.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B.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死亡、重伤事故}

  C.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重伤、死亡事故}

  D.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死亡事故}

33.所有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必须依法申请,经县、地和省政府主管部门、()三级批准认可后,才能经营。

A.卫生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B.安全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

C.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C.环保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

3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

A.可行性研究报告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

35.()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A.风险评价B.安全预评价

C.安全评价D.重大危险源评价

3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企业

37.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

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和有效。

A.按时B.及时

C.准确D.突然

38.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

A.危险辨识B.灾害后果评价

C.脆弱性分析D.风险分析

39.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0.“警戒与治安”是核心要素(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41.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

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

A.保护B.论证

C.协调D.保持

42.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认证的对象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B.认证由认证机构既定的专职审核小组完成

C.认证过程需按照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D.认证的结果是用人单位取得国家统一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3.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了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A.1:

29:

300    B.1:

10:

300

C.1:

10:

100    D.1:

100:

500

44.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与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FMECA)的区别是()。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仅进行危险度分析

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D.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定性分析

45.我国列入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癌有(   )种。

A.6种    B.8种

C.9种    D.7种

46.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频谱特征   B.声压级大小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4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如下哪一项要求没有作出规定:

A.设立了标志制度。

    B.规定了违反的处罚标准。

C.规定了企业要有专项经费。

D.明确了配发论证制度

48.以下关于接触毒物工人作业规定跑说法正确的是()。

A.每天必须将工作服洗净,否则不得上岗

B.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

C.下班回家后立即洗澡

D.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后即弃,不得回收使用

49.根据事故调查分析的要求,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自然条件、气象条件不良等  

D.管理不良和教育培训不力

50.在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