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6365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docx

《药物分析》毕业考试题库

.

毕业生考试习题库

(适用于药学专业)

.

.

一、最佳选择题(共150题)

以下各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最佳答案)。

1.关于药典的叙述最准确的是D

A.国家临床常用药品集

B.药工人员必备书

C.药学教学的主药参考书

D.国家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

2.《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C

A.1部

B.2部

C.3部

D.4部

3.某药厂新进3袋淀粉,取样应A

A.每件取样

B.在一袋里取样

C.按x+1随机取样

D.按

x

2

+1随机取样

4.《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精密称重“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B

A.百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十分之一

D.万分之一

5.《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恒重”是指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C

A.0.03mg

B.0.3g

C.0.3mg

D.0.1mg

.

.

6.药物鉴别的主要目的是B

A.判断药物的优劣

B.判断药物的真伪

C.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D.判断未知物的组成和结构

7.下列叙述与药物鉴别特点不符的是C

A.为已知药物的确证试验

B.是个别分析而不是系统试验

C.是鉴定未知药物的组成和结构

D.制剂鉴别主要考虑附加成分和各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干扰

8.对专属鉴别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试验

B.是证实某一类药物的试验

C.是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来鉴别药物

D.是根据某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

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

9.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B

A.折光率

B.旋光度

C.比光度

D.相对密度

10.《中国药典》现行版对药物进行折光率测定时,采用的光线是B

A.可见光线

B.钠光D线

C.紫外光线

D.红外光线

11.《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时温度应控制在A

A.20℃

B.18℃

C.22℃

.

.

D.30℃

12.测定折光率时,通常情况下,当波长超短时折光率A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3.测定某供试液的折光率为n,溶剂水的折光率为n0,折光率因数为F,该供试液的浓度c

为:

A

A.

c

n

n

F

nn

cB.

F

F

cC.

nn

F

cD.

nn

14.具有旋光性的药物,结构中应含有A

A.手性碳原子

B.碳-碳双键

C.酚羟基

D.羟基

15.用馏程测定法测定沸点在80℃以上的药物时,一般选用C

A.恒温水浴加热

B流通蒸汽加热

C.直接火焰或其他加热器加热

D.恒温水浴或直接火焰加热

16.下列关于药物纯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优级纯试剂可以代替药物使用

B.药物的纯度标准主要依据药物的性质而定

C.药物的纯度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及其最高限量的规定

D.物理常数不能反映药物的纯度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一般性杂质的是D

.

.

A.氯化物

B.砷盐

C.硫酸盐

D.旋光活性物

18.药物中的重金属杂质是指B

A.能与金属配合剂反应的金属

B.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而显色的金属

C.碱金属

D.比重较大的金属

19《中国药典》现行版中检查硫酸阿托品中崀宕碱,采用的方法是C

A.薄层色谱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旋光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20.药物中检查砷盐,加入一组试剂,正确的选择是B

A.锌粒、盐酸、溴化汞试纸

B.盐酸、碘化钾、氯化亚锡、锌粒、溴化汞试纸

C.浓硫酸、氯化亚锡

D.浓硫酸、氯化亚锡、碘化钾、溴化汞试纸

21.检查重金属时,以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所用缓冲液及其pH为B

A.醋酸盐缓冲液PH=2.5

B.醋酸盐缓冲液PH=3.5

C.磷酸盐缓冲液PH=5.5

D.磷酸盐缓冲液PH=2.5

22.检查金属时,为消除供试液颜色的干扰,可加入B

A.维生素C

B.稀焦糖溶液

C.碘化钾

D.硫代硫酸钠

23.《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应采用的方法是D

.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比色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气相色谱法

19.属于信号杂质的有氯化物和C

A.砷盐

B.重金属杂质

C.硫酸盐

D.酸碱杂质

20.直接碘量法测定的药物应是B

A.氧化性药物

B.还原性药物

C.中性药物

D.无机药物

21.NaNO2滴定法测定芳伯氨基时,加入固体KBr的作用是C

A.使重氮盐稳定

B.防止重氮氨基化合物形成

C.作为催化剂,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D.使NaNO2滴定液稳定

22.非水碱量法测定有机碱的氢卤酸盐时,应加入消除干扰的试剂是C

A.醋酸铵

B.硝酸银

C.醋酸汞

D.溴化钾

23.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使D

A.测得吸光度应尽量大

B.测得吸光度应大于1.0

C.测得吸光度应大于0.7

D.测得吸光度应在0.3~0.7

24.当溶液的厚度不变时,吸收系数的大小取决于B

.

.

A.光的波长

B.溶液的浓度

C.光线的强弱

D.溶液的颜色

25.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C

A.0.85~1.15

B.0.90~1.10

C.0.95~1.05

D.0.99~1.01

26.对于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

不低于A

A.5%

B.10%

C.15%

D.0.5%

27.《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HPLC法采用的检测器是D

A.热导检查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氮磷检测器

D.紫外分光光度计

WF

28.含量%=100%

m

,此重量分析法计算式中不包含的参数有B

A.供试品量

B.沉淀形式重量

C.称量形式重量

D.换算因数

29.剩余碘量法需用滴定液有C

A.铬酸加滴定液

B.重铬酸钾滴定液

C.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

.

D.硫氰酸钾滴定液

30.不是非水碱量法最常用的试剂的是D

A.冰醋酸

B.高氯酸

C.结晶紫

D.甲醇钠

31.GC进样方式有溶液直接进样和C

A.微量注射器进样

B.气体进样

C.顶空进样

D.定量阀进样

32.注射用水与纯化水质量检查相比较,增加的检查项目是D

A.亚硝酸盐

B.氨

C.微生物限度

D.细菌内毒素

33.片重≥0.3g的片剂的重量差异的限度是B

A.±7.5%

B.±5.0%

C.±6.0%

D.±7.0%

34.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B

A.可见异物

B.检查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C.应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

D.含量均匀度和重量差异检查应同时进行

35.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测定可被下列哪项试验代替C

A.重量差异检查

B.含量均匀度检查

C.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

.

.

D.含量测定

36.片剂溶出度的检查操作中,溶出液的温度应恒定在C

A.30℃±0.5℃

B.36℃±0.5℃

C.37℃±0.5℃

D.39℃±0.5℃

37.溶出度测定的结果判断中,除另有规定外,Q值应为标示量的B

A.60%

B.70%

C.80%

D.90%

38.《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进行哪项检查C

A.崩解时限

B.溶出度

C.重量差异

D.脆碎度

39.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A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

B.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

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

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

40.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的片剂测定结果是A

A.A+1.8S≦15.0

B.A+1.8S>15.0

C.A+1.45S>15.0

D.A+1.45S<15.0

41.含量均匀度检查判别式(A+1.80S≦15.0)中A表示B

A.初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

B.初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C.复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

.

.

D.复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42.糖类辅料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可产生干扰C

A.酸碱滴定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氧化还原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

43.下列物质中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B

A.硫代硫酸钠

B.硬脂酸镁

C.滑石粉

D.乳糖

44.下列物质中对离子交换法产生干扰的是D

A.葡萄糖

B.滑石粉

C.糊精

D.氯化钠

4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剂的是A

A.硫酸钠

B.亚硫酸氢钠

C.硫代硫酸钠

D.焦亚硫酸钠

46.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D)使其分解

A.丙酮

B.中性乙醇

C.甲醛

D.盐酸

47.含量测定时受水分影响的方法是D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氧化还原滴定法

C.配位滴定法

.

.

D.非水溶液滴定法

48.平均装量在1.0~1.5g的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是B

A.±10%

B.±8%

C.±7%

D.±6%

49.稳定性考察第1年每隔(C)个月考察一次

A.1

B.2

C.3

D.4

50.新药稳定性考察间隔时间是A

A.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B.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

C.1个月、6个月、9个月、1年

D.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

51.一般品种留样考察数量应不少于1次全检量的(C)倍

A.1

B.2

C.3

D.4

52.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所用溶剂是C

A.水-乙醇

B.水-甲醇

C.水-乙醚

D.水-氯仿

53.苯甲酸的钠盐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产生C

A.紫红色

B.紫堇色

C.赭色沉淀

.

.

D.米黄色沉淀

54.阿司匹林中检查水杨酸,是利用杂质与药物B

A.溶解性差异

B.化学性质的差异

C.熔点差异

D.对光的吸收性差异

55.《中国药典》规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D

A.硝基苯

B.氨基苯

C.对氨基酚

D.对氨基苯甲酸

56.磺胺嘧啶与硫酸铜反应生成(A)沉淀

A.黄绿色

B.蓝绿色

C.淡棕色

D.暗绿色

57.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是(D)的一般鉴别试验

A.芳酸及酯类药物

B.生物碱类药物

C.磺胺类药物

D.巴比妥类药物

58.取某药物供试品约0.2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与醋酸铅试液2ml,生成白色沉淀;加热

后沉淀变成黑色,该药物是B

A.苯巴比妥

B.硫喷妥钠

C.异戊巴比妥钠

D.司可巴比妥钠

59.苯巴比妥原料中乙醇溶液的澄清度检查主要是控制反应中的D

A.乙基化不完全引入的副产物苯基丙酰脲

B.盐酸残留

.

.

C.反应中间体及分解产生的酰胺类杂质

D.苯巴比妥酸

60.多数巴比妥类药物及其钠盐的原料和相应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

A.银量法

B.溴量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61.《中国药典》现行版检查异烟肼中游离肼采用的方法是B

A.纸色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62.杂环类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大多采用B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比色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63.(A)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

A.吗啡

B.可待因

C.阿托品

D.奎尼丁

64.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及其片剂的含量时,1mol硫酸奎宁(原料、片剂)消

耗高氯酸的量分别是D

A.1mol;2mol

B.1mol;3mol

C.2mol;3mol

D.3mol;4mol

65.能用Vitaili反应鉴别的药物是C

A.麻黄碱

.

.

B.奎尼丁

C.山崀宕碱

D.可待因

66.应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剂的含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A

A.水相PH

B.温度的选择

C.染料选择

D.提取溶剂的选择

67.硫酸奎宁中“其他金鸡纳碱”的检查采用C

A.比色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68.《中国药典》现行版对生物碱的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大多采用D

A.比色法

B.旋光度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非水溶液滴定法

69.在甾体激素类药物杂质检查中,应重点检查的特殊杂质是A

A.其他甾体

B.游离磷酸盐

C.甲醇和丙酮

D.乙炔基

70.硫色素反应是(B)的专属鉴别反应

A.维生素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71.(A)能与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反应显蓝紫色

A.维生素A

.

.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72.维生素E中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C

A.游离肼

B.游离水杨酸

C.生育酚

D.间氨基酚

73.目前各国药典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常采用的方法是D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4.《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是C

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旋光度法

D.电位法

75.鉴别红霉素时,应与红霉素中(A)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A.A组分

B.B组分

C.C组分

D.红霉素稀醇醚

76.异羟污酸铁反应可用于(A)抗生素的鉴别

A.β-内酰胺类

B.氨基苷类

C.环内酯类

D.四环素类

77.抗生素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的方法是B

A.气相色谱法

.

.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毛细管电泳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78.《中国药典》现行版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方法是B

A.微生物检定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79.《中国药典》现行版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

A.微生物检定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80.下列不属于糖类药物的基本性质A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旋光性

D.水解性

81.不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A

A.阿司匹林

B.对氨基水杨酸钠

C.盐酸普鲁卡因

D.对氨基酚

82.中药制剂中产生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有D

A.有机成分

B.无机成分

C.目前认为无生物活性的无效成分

D.以上都是

83.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残留农药检查时,当接触农药不明时,一般可测定D

A.总有机磷量

.

.

B.总有机氯量

C.总有机溴量

D.总有机氯量和总有机磷量

84.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的C

A.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

B.含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

C.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含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

D.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含贵重药制剂中的有机成分

85.测定酸不溶性灰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更准确地反映外来杂质的含量

B.在总灰分中加入稀硫酸后依法测定

C.对于各种中药制剂都必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

D.组织中含草酸钙较高的药材,酸不溶性灰分较高

86.对中药制剂进行含量测定,首先应当选择的含量测定项目是C

A.一类总成分的含量

B.浸出物的含量

C.君药及贵重药

D,臣药及其他药

87.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无菌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判断产品是否被微生物污染的指标是A

A.无菌检查

B.微生物限度检查

C.控制菌检查

D.内毒素检查

88.无菌检查需要的环境洁净度级别是D

A.10级

B.100级以下

C.1000级以下

D.10000级以下

89.在做药物的无菌检查时,(B)用于证明所加的菌种能够在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A.无菌性检查

.

.

B.灵敏度检查

C.阳性试验

D.隐性试验

90.控制菌检查项目中,(A)被列为粪便污染菌

A.大肠埃希菌

B.大肠菌群

C.沙门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91.(D)以是否引起小鼠血糖下降的作用为效价检定指标

A.肝素

B.绒促性素

C.缩宫素

D.胰岛素

92.鲎试剂是一种安全性检查项目的试验试剂,这种检查项目是C

A.异常毒性

B.热源

C.细菌内毒素

D.升压和降压物质

93.热源检查使用的试验动物是C

A.小鼠

B.大鼠

C.家兔

D.猫

94.唾液的PH约在A

A.6.9±0.5

B.6.0±0.5

C.6.9±0.1

D.4.0±0.5

95.进行体内药物分析血样采集时,一般取血量为C

A.1ml

.

.

B.1~2ml

C.1~3ml

D.2ml

96.(C)是体内药物分析中最繁琐,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A.样品的采集

B.样品的贮存

C.样品的制备

D.样品的分析

97.溶剂提取药物及其代谢物,碱性药物在D

A.酸性PH中提取

B.近中性PH中提取

C.弱碱性PH中提取

D.碱性PH中提取

98.提取溶剂的一般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提取需要的前提下D

A.尽可能选用极性大的溶剂

B.选用极性适中的溶剂

C.选用极性溶剂

D.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

99.直接荧光分析法适用于测定A

A.自身具有荧光特性的待测物质

B.不具荧光或仅具较弱荧光的化合物测定

C.仅具有较弱荧光的化合物

D.有荧光和无荧光化合物皆可测定

100.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描述错误的是D

A.快速、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

B.对多组分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同时分别定量

C.对高沸点及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均可分离

D.结果重现性不好

101.用AgNO3试液作沉淀剂,检查药物中氯化物时,为了调整溶液适宜的酸度和排除某些

阴离子的干扰,应加入一定量的A

.

.

A.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稀盐酸

102.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能与砷化氢气体灵敏地产生砷斑的试纸是B

A.醋酸铅试纸

B.溴化汞试纸

C.碘化汞试纸

D.氯化汞试纸

103.药品红外光谱图收集在药典的哪一部分内容中A

A.不在药典中,另行出版

B.凡例

C.正文

D.附录

104.《中国药典》规定“常温”系指D

A.20℃

B.20℃±2℃

C.25℃±2℃

D.10~30℃

105.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中文名称为B

A.商品名

B.法定名

C.化学名

D.英译名

106.《中国药典》规定称取“0.1g系”指B

A.称取重量可为0.05~0.15g

B.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C.称取重量可为0.07~0.13g

D.称取重量可为0.08~0.12g

E.称取重量可为0.09~0.11g

.

.

107.《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正确表示为B

A.KMnO4滴定液(0.105mol/L)

B.KMnO4滴定液(0.1053mol/L)

C.KMnO4滴定液(0.1053M/L)

D.0.1053mol/L的KMnO4滴定液

108.《中国药典》的颁布者为C

A.卫生部

B.药典委员会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国务院

109.测定pH值比较高的溶液pH值时,应该注意C

A.误差

B.钠差

C.碱误差

D.酸误差

110.《中国药典》规定,测定溶液的pH值时所选用的两种标准缓冲液的pH值相差大约几

个单位C

A.5

B.4

C.3

D.2

111.用旋光度测定法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的方法如下:

配制硫酸阿托品溶液(50mg/

ml),按规定方法测定其旋光度,不得超过-0.40℃,试计算莨菪碱的限量为(已知莨菪碱的比

旋度为-32.5℃)A

A.24.6%

B.12.3%

C.49.2%

D.6.1%

112.测定旋光度的药物分子结构特点是C

A.饱和结构

.

.

B.不饱和结构

C.具有光学活性(含不对称碳原子)

D.共轭结构

113.熔点是指一种物质照规定方法测定,在熔化时C

A.初熔时的温度

B.全熔时的温度

C.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D.自初熔至全熔的中间温度

114.旋光度测定时,配制溶液及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应调节温度至D

A.10℃~30℃

B.25℃±2℃

C.20℃~30℃

D.20℃±0.5℃

115.《中国药典》规定,熔点测定所用温度计B

A.用分浸型温度计

B.采用分浸型、具有0.5℃刻度的温度计,并预先用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

C.必须进行校正

D.若为普通温度计,必须进行校正

116.中国药典收载的熔点测定方法有几种?

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的熔点应采用哪一法C

A.2种,第一法

B.4种,第二法

C.3种,第一法

D.4种,第一法

117.当药物不溶于水、乙醇或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干扰检查时,需将药物加热灼

烧破坏,所剩残渣用于检查。

此时灼烧的温度应保持在B

A.700~800℃

B.500~600℃

C.500℃以下

D.600~700℃

118.铁盐检查时,需加入过硫酸铵固体适量的目的在于D

.

.

A.将高价态铁离子(Fe

3+)还原为低价态铁离子(Fe2+)

3+

B.加速Fe和SCN的反应速度

C.增加颜色深度

D.将低价态铁离子(Fe

2+)氧化为高价态铁离子(Fe3+),同时防止硫氰酸铁在光线作用下,发

生还原或分解反应而褪色

119.药物中重金属杂质检查时,其溶液的pH值不要求在3~3.5的方法为C

A.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B.第二法

C.第三法

D.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E.加硫化氢饱和溶液法

120.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又称之为D

A.杂质允许量

B.存在杂质的最低量

C.存在杂质的高限量

D.杂质限量

E.杂质含量

-与SO

121.药物中Cl

2-按其性质可称为C

4

A.一般杂质

B.特殊杂质

C.信号杂质

D.毒性杂质

122.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一般叫作C

A.易氧化物

B.易脱水有机物

C.易炭化物

D.碳水化合物

123.药物中重金属检查的原理是D

A.重金属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盐的配位反应

B.重金属离子与硫化物发生反应

.

.

C.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D.重金属离子在规定条件下与硫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124.Ag(DDC)法检查砷盐时,目视比色或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的有色胶态溶液中的

红色物质应为D

A.氧化汞

B.胶态碘化银

C.硫化铅

D.胶态金属银

125.检查氯化物杂质时,氯化物溶液的最佳浓度是D

A.0.1mol/L

-

B.50ml中含10~50μg的Cl

-

C.50ml中含50~80μg的Cl

-

D.50ml中含0.1~0.5μg的Cl

126.检查药物中杂质时,若药物溶液有颜色而干扰检查,常用内消法或外消法消除干扰。

消法是指B

A.自己消除干扰法

B.除去所检查杂质成分的供试品溶液作对照溶液的溶剂

C.加入稀焦糖溶液

D.加入乙醇使颜色褪去

127.检查药物中杂质时,若药物溶液有颜色而干扰检查,常用内消法或外消法消除干扰。

外消法是指A

A.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