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6263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汇总

(内部资料)

 

2012年5月

七年级上册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答: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答:

①永不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的价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③延伸生命的价值,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答: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答: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认识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情绪的基本分法为喜、怒、哀、惧。

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答:

(1)注意转移法  

(2)合理发泄法:

  (3)理智控制法:

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答:

(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

(3)用法律保自己。

七年级下册

自尊: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

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多实践多锻炼。

自强的关键:

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

扬长避短。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法律的显著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

(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⑵保护作用。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未成年人保护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八年级上册

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相信这,我偏相信那。

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①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④只要我们真诚待人,坦城大方的与异性同学交往,就一定获得异性同学的尊重和友谊

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与老师沟通方法

A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B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原谅老师的错误。

与老师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八年级下册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

(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

(p26.d2)

答:

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

(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

(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

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权。

九年级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节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责任的来源主要有: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谁对我负责?

回答首先是:

自己对自己负责。

5、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6、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二节不言代价与回报

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

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承担责任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的意义: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这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一节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2、关爱集体表现为: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第三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做到:

①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②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2、如何理解自觉承担责任1)含义:

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

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节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2、我国的基本国情: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表现:

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所以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时间:

上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即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或途径)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党的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含义: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B:

原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四项基本原则A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地位: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改革开放A地位:

我国的强国之路。

B作用:

是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C实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对外开放。

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6、“一国两制”

A含义: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解决台湾问题:

A坚持的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政治基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遵循的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开放。

2)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第二节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我国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

其它特点有: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环境现状特点是: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资源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所以可以说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所以又可以说我国是资源小国)。

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是十三亿人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4)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2、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构成: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3、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2、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其职权主要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我国的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含义: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依法治国意义: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3)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7、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立法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活动准则是宪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

1)构成:

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2)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

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4、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的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

(目的:

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第三节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有:

①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市等方法。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节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发展战略。

1)目的: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步骤: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项类公有制经济(在经济舞台上唱主角)

非公有制经济

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态度

巩固和发展

鼓励、支持和引导

关系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项类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含义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共有关键性作用。

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第二节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它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在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4、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

5、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