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361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docx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

中医护理工作方案

篇一: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方案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中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是体现中医特色优提高中医打造我院护理工作品牌,参照“贴近患者、贴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技术操作规程》辨证明确护理、医疗、药剂、

  刮痧;外科、骨科、妇产科中药熏洗等。

3.情志护理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4.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工作要点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施应尊重患者。

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

2.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施护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1.医院成立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对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疗效评估。

2.护理部门和护理人员护理部

(1)负责组织指导全院各病区规范地实施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2)负责确定全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制定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

(4)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护士长

(1)负责组织本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中医护理工作。

(2)负责组织开展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疗效评估及持续改进。

病区护士遵照医嘱规范执行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医疗部门及医师医务科

(1)为临床中医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的相关保障和指导。

(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的规范化管理。

医师

(1)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

(2)加强对医嘱执行的指导、督促、检查。

4.药剂部门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专业指导。

5.后勤保障及财务部门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后勤保障及财务支撑服务。

(二)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指导支持中医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及病历追溯的方法进行督导检查,并进行通报。

对于适宜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病人要求开据相关医嘱率达到100%

  ,对于不予开据医嘱或开据医嘱后不予实施护理的科

  室,对责任人及科室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及通报批评。

  附:

某某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中医医院护理部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某某中医医院

  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副院长

  副院长

  副院长

  成员:

医务科科长

  护理部总护士长

  药剂科科长

  总务科科长

  中医三甲医院临床科室迎评资料内容和编排顺序

  临床科室迎评资料内容及编排顺序

  一、目的:

为迎接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进一步落实备查资料整理工作,查漏补缺,以统一的内容和顺序以及统一的档案盒标签和外观编排迎评材料,力争综合评分超过900分。

  二、要求:

1、各科准备档案柜及3寸蓝色档案盒。

2、档案盒外观:

1)侧面(标签尺寸18.5×3.5):

28号宋体竖打标签2)封面(标签尺寸8×5):

28号宋体横打标签3)档案盒标签上打印的标题为以下具体内容和顺序中以大写一、二、三为序的标题,以小写1、2、3为序的标题为各个档案盒以下的子文件夹标题。

若一个档案盒不能装完所需资料,则在续装档案盒标签的标题之后再标明

(一)

(二)、,如:

二队伍建设

(一),二队伍建设

(二)。

3、档案盒按以下内容和顺序自左向右排放。

4、科室内的备查资料要放在全科室人员均能获得的位置。

5、全科室人员均要掌握备查资料中的内容。

6、检查时要快速、准确地向检查人员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并通知文件资料的解释人到场。

  1

  7、全科人员要反复细读《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熟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条件和核心标准。

说明:

《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标准》在QQ群下载

  三、具体内容和顺序全部临床科室的共有部分

  一

  科室建设

  1、科室介绍:

毕节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成立于XX年5月,现有2、科室五年发展规划(要有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重在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XX年)3、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要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要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的具体措施)(原有科室制定XX年、XX年,新成立科室制定XX年)(重点专科要有重点病种介绍,要有针对中医治疗重点病种的难点为主要对象的研究课题)

  二队伍建设1、科室队伍建设规划(纳入科室发展规划)2、医护人员花名册(包含执业类别、职称职务)(如:

某某,中

  2

  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3、医护人员结构图人员结构科室人员XX年按职称统计科室人员XX年4、科室开放床位数5、科主任职责(存档)和科主任简介6、护士长职责(存档)和科主任简介7、学术带头人和/或学科带头人简介8、各级医生职责(存档)9、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存档)10、科室人员技术档案:

科室医护人员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复印件及学习进修、发表文章等工作经历三继续再教育1、本科室人员专科继续教育计划2、本科室人员外出培训情况登记本及学

  分、证书复印件四科室培训1、三基培训记录(每位医师掌握本专科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根据综合目标考核要求加以培训及考核,

  3

  总数

  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比例

  护士

  医护比例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高级职称医师比例

  其他人员

  并做记录)2、专科培训记录(每位医师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的中西医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有培训考核记录)3、方剂培训记录(每位医师掌握《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上要求的本专科方剂具体组成并有方剂考核记录)4、轮转住院医师业务考核记录5、本科新员工病历岗前培训资料五中医优势病种1、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要求3个病种,本专科医师全部要掌握该方案)2、年度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估及优化的方案(原有科室制定XX年、XX年)3、中医治疗难点解决思路和改进措施六中医临床路径1、中医临床路径(要求1个病种,本专科医师全部要掌握并在临床开展)2、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完善改进的措施(原有科室制定XX年)七中医特色服务1、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介绍(各科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上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2、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登记本(和医嘱、病程记录、电脑上费保

  4

  持一致)八中医诊疗设备1、中医诊疗设备清单和设备操作方法2、中医诊疗设备使用情况登记本(和医嘱、病程记录、电脑上费保持一致)九科内其他设备1、仪器设备清单2、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3、状态登记本日期XX-3-14时间15:

00仪器名称状态检查者姓名

  心电监护完好备用仪

  4、急救设备维护应急预案十非药物治疗1、非药物治疗登记本及统计人次十一诊疗技术1、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收费清单(科室自行复印存档)2、中医诊疗技术登记本(和医嘱、病程记录、电脑上费保持一致)(各科严格按照收费清单上的88种项目开展中医诊疗技术)十二技术操作1、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如:

胸腔穿刺技术操作流程)

  5

  十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病案管理1、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包含成员、职责和工作记录)(成员以科主任为负责人、原有科室从XX年起每季度一次工作记录)2、病案管理委员会小组(包含成员、职责和工作记录)(成员以科主任为负责人、原有科室从XX年起每季度一次工作记录)3、出科病历质控目标和持续改进措施4、出科病历质控记录本5、运行病历质控目标和持续改进措施、6、

  运行病历质控记录本7、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存档)8、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存档)

  9、本科优秀中医病历展示10、病案三日归档制度(存档)十四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相关记录本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2会诊记录本3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4术前讨论本5死亡病例讨论本

  6

  6医师交接班本7医院医疗技术准入本8临床“危急值”报告本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事

篇二:

33个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

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

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

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头晕目眩,痰多而黏。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

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

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

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

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

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

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

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

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三)眩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遵医嘱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