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350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docx

研究报告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的培养”的研究报告

摘要: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学校发展的未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重要。

要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发挥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知识创新优势,高校要“以人为本”,采取措施,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ﻩ-1-

(一)课题研究背景ﻩ-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2 -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ﻩ— 3 -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 -

二、课题的界定—4-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ﻩ-4-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ﻩ— 7—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ﻩ-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7—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ﻩ-7 -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8—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设想—10-

参考文献:

ﻩ—14-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青年学子完成学业,就职高校从事教育事业。

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这些教师刚走出校门,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政策,培养青年教师主人翁意识,尊重他们的合理需要,建立传帮带的长效机制,在老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使高校具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

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

确实,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而服务。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丰富、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学校和教师多主体的全面努力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与其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我们认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要在学校情境和教育实践中去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与学校改革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因此,构建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于教师成长的教师培养机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改变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现实需要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然而现在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出现一些共性问题:

专业研究主观能动性不强,不善于总结教学得与失,撰写教学论文、发表论文的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但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导致在教育教学中难以落实.从青年教师现状分析,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原因如下: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学校教学活动有了一定了解后,觉得教学工作不再有很大的挑战性,认为自己的知识教教小学生绰绰有余,于是不再注重学习、读书和研究,更多的时间花在上网聊天,娱乐、网购等. 

⑵.部分青年教师工作几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骨干教师评上了,职称也评好了,便对自我发展缺乏了再进一步的内驱力,于是什么活动也不愿主动参加,出现了“高原期反应”. 

⑶.现在大部分青年教师出生八九十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造成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工作两三年便进入了恋爱、结婚、生育阶段,生活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发展的激情,于是自我放弃了专业发展. 

⑷。

人才选拔制度的放宽,使得一些非师范类教师通过一两年的努力,也跻身教师队伍。

这类教师从未接受教育学专业培训,专业研究意识淡薄,专业知识能力欠缺。

当他们跨进教师这扇大门时便以为完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再也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了。

 

基于上述从分析,如何改变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尽快成长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是现实需要. 

3.实现青年教师有效培养的理想选择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关键。

很多学校也想方设法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下了一定功夫,但成效未必大。

就拿我校前期对青年教师成长尽管很关注,也出台很多激励政策,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但青年教师发展的进程缓慢,要求他们撰写论文、案例、课题也是没几位教师参加。

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缺乏长效机制,培养的目的性不强,方式、活动针对性不强,内容零碎,形式的较多,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持续有效发展.因此,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根据现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从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建构主题内容,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养,探索有效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是实现青年教师有效培养的理想选择。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提出了建构主题式培养机制的研究课题,旨在改变当前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建立扎实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党和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始终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抓。

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在实际工作中也把对培养年轻教师成长作为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途径,进行过一次又一次实践探索,期间相关的研究很多,其研究成果也是值得推崇的。

如上海市嘉定区已经完成的课题《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实践和研究》,就如何培养青年教师作了四方面、分大步的做法阐述:

(1)按照国家教委和市教委的精神,积极推动青年教师的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2)组织系统的自学,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定目标、定内容、定时间、定进度,教研组督促检查。

 

(3)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建立师徒对子.老教师的传、帮、带,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4)抓好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研组组织专题讨论,组织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可收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还可通过组织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学术讨论和校际协作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提高. 

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把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课题进行研究.如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工作小组作出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提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改革职业发展的目标。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

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纵观国内外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但总体来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还缺乏系统有效的机制,没有完整的模式,尽管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都提出了一些对教师培养的方法、措施、评价等,但是宏观层面的,很难符合学校青年教师实际发展状况,同时学校管理上缺乏完整的激励青年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措施。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准备依托教师成长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以此来构建青年教师主题式培养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青年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未来,而且在现阶段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人数占了比例不断增加.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提高教师素质﹑构建和谐学校和搞好素质教育,乃至发展教育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理应搞好该项培养工作.但是,不少学校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在列举事实说明本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开展对其工作措施的讨论,并归纳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它包括:

1. 建立并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保障机制。

2。

使青年教师得到充分学习提高。

3。

让青年教师在重要岗位上锻炼提高。

4搞好非业务方面的素质培养。

5。

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使他们热爱学校、乐于为学校多作贡献。

本文希望这个讨论能达到抛砖引玉和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呐喊助威之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俗话说:

“教师不能半桶水”、“在深的水里才能模到最好的鱼”。

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大有收获.因此,只有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都能刻苦钻研业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材之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青年教师的群体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成为了教育战线的跨世纪的生力军。

对于青年教师自身来说,首先需要尽快地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目标感、责任感、积极感、学力感、专业感的教师,从而能胜任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

3.学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校青年教师占比均比较高,而青年教师素质如何,不但影响着当前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决定着学校明天的教育质量,倘若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教育的成败。

青年教师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能否培养和建立好这支队伍,从现实和历史两个角度来看,都涉及到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抓好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未来,抓住了社会的未来。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关键概念我们做如下理解:

1.建立培养机制,所谓培养机制是指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的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

所谓教师主题式培养机制是指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和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确定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内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内容、方法、策略、评价等要素有机统一的培养机制。

 

2。

构建青年教师主题式培养机制就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为主要内容设计教师培养的主题式菜单,通过构建与之相配套的培养模式、内容、方法、策略、评价制度等,使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得以有计划、针对性地实施。

3。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素质的集中表现,它主要包括:

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以及履行责任和权力的各种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4。

青年教师专业化培训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实践、研究、反思,引导青年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质,形成自己个性化教育教学特色; 校本培养是指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完善青年教师专业培养的各类制度建设和保障制度,深入研究不同学科教学特点,重视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个性,遵循“引进来、送出去”的原则,让青年教师接受各类系统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并帮助青年教师建立分步发展的目标计划.完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档案建设,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跟踪督促机制,从而建构具有本校特点的青年教师专业培养的规范体系。

模式研究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各种成功经验,并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培养的过程进行规范和归纳,揭示一般规律,从而形成功能相对完善、又充满与时俱进活力的样式,为社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提供新的样本。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

在主观上,人总是倾向于不断追求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也不断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构建与终身教育体系相适应的、与人的学习型发展相联结的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价值观。

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政策支持。

(3)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个体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

建构主义者学习论更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

建构主义学习论对今天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实现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充分满足每个教师积极主动发展自己的高层次“需要”.

(6)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

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教师主动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实践依据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专门采集了大量的专业理论书籍提供给教师,督促他们通过阅读写出心得笔记和研究论文,并定期地组织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

选送一批有研究成果的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有关新课程实施的学术研讨会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研讨等。

另外国内外的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各类实践和专题研究,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矛盾入手,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经验、现实、未来之间的关系,需要、满足和激励之间的关系,尽力做到课题研究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步进行,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转化为教育行政的有效措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正确把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形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操作策略、方法、途径和有效载体。

2.通过研究,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和发现问题的洞察力、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提高科研素质,形成有效教学、科学育人的能力,培养具有教育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学习型、反思型、智慧型、研究型教师。

3.通过研究,探索校本化的培训、科研机制,推动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能力,进而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1、青年教师成长规律

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青年教师心理的一般特征、青年教师的职业心理倾向)、青年教师成长规律. 

2、青年教师队伍管理

管理目标着重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研究;新教师工作考核评估研究;青年骨干教师动态管理研究;教师聘任制研究.

3、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要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研究,形成一个依据培养思想和培养规律,在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培养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培养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培养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4、培养工作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规划为新教师培训阶段,青年教师锻炼成长阶段,青年骨干教师动态培养阶段。

(1)新教师培训阶段.该阶段目标按五年时间,分四步走,上四个台阶来设置具体目标。

第一步台阶,"定心入门”。

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新教师,要适应学科教学各项工作,掌握学校工作一般规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初步掌握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功中的四项重点。

即:

”两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新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调控。

第二步台阶,”会上课"。

在教学第二年要对照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严格按教学规律办事,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掌握一般的教学基本功.

第三步台阶,”过关上好课".在教学第三年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争创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全部达标合格.

第四步台阶,"独当一面”.在教学第五年至十年内做到教学基本功熟练扎实,教育教学思想先进,善于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在学校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逐步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2)青年教师锻炼成长阶段。

青年教师锻炼成长阶段按优化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学校工作业绩来设置目标。

该阶段目标侧重青年教师锻炼成长的激励措施和操作方法研究,制定有关教学工作规程、教师工作考评意见、青优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对青年教师进行”追踪听课”、"教学示范"、"科研指导”、”继续教育辅导"、"骨干教师建档”等项工作,以及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各种促使教师进步的具体操作办法。

(3)青年骨干教师动态培养阶段。

青年骨干教师动态培养阶段按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思想境界和创新水平来设置目标。

该阶段目标侧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教坛新秀的具体要求来操作。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查阅法。

通过查阅相关理论文章,书籍等,或是上网查找、阅读相关理论,提高课题组理论研究水平,把握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避免重复研究。

2、专家咨询法。

与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论支持,必要时可以找适当机会聘请专家到我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初级论证。

3、行动研究法。

利用一线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自我反思与总结,积极交流与研讨.

4、实验研究法.面向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过程中,注意资料的积累和分析,用数理统计与理论研究法检测研究结果,同时在明确研究目标,拟定课题计划等工作的基础上,点面结合、分层实施、分段测评、动态调控.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

分三个阶段进行。

 

1。

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前期工作,组织材料形成课题方案申报立项. 

(2)对青年教师群体素质和教学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组建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学期研究方案. 

(3)初步拟定青年教师培养的主题内容、途径、法及管理要求和操作措施。

 

(4)讨论完善教师成长俱乐部主题式活动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 

 以教师成长俱乐部为载体,实施青年教师主题式培养。

 

(1)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信念。

实施自我规划、励志培训、拓展训练、师德讲坛、读书活动等。

 

(2)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实施教学设计、试卷研制、教师考试等活动。

    

(3)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

实施教育论坛、课堂比武、案例评比、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

 

(4)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式评价激励机制。

 

(5)中期课题阶段性小结。

 

3。

研究总结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1)。

对研究所得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 

(2)。

对照研究目标,查找薄弱环节,开展有重点的深化研究; 

(3).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有关成果;

(二)主要工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文献资料查询与研究;第二是调查研究;第三面立足“整合”实践的探索;文献查询、调查研究为“整合”实践.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来的认真学习研究、努力实践与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由于我们踏踏实实开展课题活动工作,认认真真进行反思,获得了较大的成绩。

具体地说:

(一)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概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其“双师型”素质是由:

专业知识、科研技能与心理品质的总和构成。

专业知识除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外,而应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所从事专业教学的生产实践常识;其生产技能包括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能力、科研方法与手段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心理品质包括科研意识与意志、科研动机与兴趣、正确的科研观与科研精神等个人综合素质与人品的总和.

(二)探讨了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1、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从队伍的结构、队伍的水平和能力都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当前,在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的一系列文件中都一直非常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问题。

比如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

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战略意义上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理应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整体结构,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经过全方位、长期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完成.

2、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对于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我们认真的总结高职教育这十多年来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教育教学改革从未间断,确实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又不能不承认,这种改革还亟待深入。

很多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探索和实践,要寻找规律,要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就拿课程改革来说,就存在着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和教学实施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教育教学改革仍需要深入和发展,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3、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高等职业教育现在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意见》还就诸如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示范性院校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要求。

然而这些改革每一项也离不开青年教师。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即强调培养学生关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寻找最优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进步要求提高教师劳动的科技含量,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真正使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研究了高职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内涵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知识,并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和技术应用,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探索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

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能力的一项基本内涵.青年教师要深入生产一线,紧跟科技发展前沿,通过与企业联合攻关及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练兵,孵化出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较好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这就是高职教师需面对的教育科研工作。

在高职学院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既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也是科技、经济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研究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对策及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的培养,其直接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学术、专业带头人,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实现老教师的传、帮、带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我院学校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针对性地选派青年教师做访问学者、听名师讲课。

耳濡目染导师的科研风范,得到较快的成长。

一方面,强化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快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步伐。

1、成立产学研办公室作为高职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开展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工作;

2、在申报课题、成果时要求主持人在组建团队时注意人员的结构(包括年龄、专业、学历、学缘等);

3、有意识地进行研究方向的导向,注重名师效应.

(五)确立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

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使青年教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