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备课用书道性善.docx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备课用书道性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备课用书道性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备课用书道性善
道性善
(一)性善之说
语译
一 公都子说:
“告子说: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
’也有人说:
‘人的本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所以文王、武王等仁德的国君兴起,人民就喜欢行善;幽王、厉王等暴虐的国君兴起,人民就喜欢作恶。
’也有人说:
‘有的人本性是善的,有的人本性是恶的。
所以有尧那么好的国君,却有象这样暴戾的百姓;以瞽瞍那么坏的父亲,却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舜;像纣那样坏的姪子,而且做君王,却有微子启这样好的兄长,和王子比干这样好的叔父。
’现在说‘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
二 孟子说:
“如果顺着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性善。
至于为恶,那并不是本性不好的缘故。
怜悯同情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羞耻憎恶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谦逊推让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分辨是非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
怜悯同情之心,就是仁;羞耻憎恶之心,就是义;谦逊推让之心,就是礼;分辨是非之心,就是智。
仁、义、礼、智,并不是因外来的陶铸,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只是不去思考发挥罢了。
所以说:
‘去寻求的人就得到它,舍弃的人就会失掉它。
’二者之间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的,这都是不能充分发挥他善良本性的缘故啊!
三 诗经上说:
‘上天生育众民,凡有事物就有其法则,人民所秉持的常性,都是喜爱这些美德的。
’孔子称赞说:
‘作这首诗的人,大概是了解人性的道理啊!
’所以既有事物就有其法则,人民都能秉持这常性,便自然喜爱这美德了。
”
课文补充资料
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此联所咏对象为孟子
1.乃若:
“乃若”有二解:
一解为发语辞;另解“若”为“顺”。
皆可通。
2.情:
“情”字有三解:
一解为实也;二解为性所发动之喜怒哀乐之情;三解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按 孟子中,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滕文公上第四章)、“声闻过情”(离娄下第十八章)皆解作实;又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皆人性之本然。
故第一、三解皆可通,第二解则不可取。
固:
(本来)
告子曰:
‘性无善无不善也:
告子从自然生命的观点看人性,主张一个人的本性中无所谓善恶的分别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一个人的本性中有善与不善,环境良善时则发挥其性善的一面;环境恶劣时则显现其性恶的一面
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有些人性善,有些人性恶,性善、性恶的不同源自于每个人不同的天性
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人性本善,若有不善乃是,受外在环境影响之故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仁、义、礼、智四善端,俱存于人本性之中,不假外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人之善恶相去甚远,取决于是否能戮力行善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喜好美德乃人之常性──强调人性本善
幽厉:
周幽王、周厉王,皆暴虐无道之君。
补注 昏昧不明曰幽,暴虐其民曰厉。
非由外铄我:
并非因外来的陶铸,而使我具有这些仁、义、礼、智的美德。
铄,音
ㄕㄨㄛˋ,以火销镕金属,在此有陶铸之意。
补注 “铄”有二解:
一解谓铄为“销金”,在此有陶铸之意;另解为“美”,谓饰成我之美者。
意实相近,皆可通。
(一)性善之说
章旨阐发
1.孙奇逢四书近指:
“三说总是疑性未必善,孟子因情验性,情主性之自然发动言,才即情所作为之力量也。
才根情,看出公都子三说多举古人之不善者,以证性之有不善。
故紧承曰: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引孔子释诗,全是折衷至圣,以定论降伏三说。
好是懿德,好是情能好是才,总之一性而已,乃所谓善也。
”
2.黄宗羲孟子师说:
“先儒之言性情者。
大略性是体,情是用;性是静,情是动;性是未发,情是已发。
程子曰:
‘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他已不是性也。
’则性是一件悬空之物。
其实孟子之言,明白显易,因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发,而名之为仁、义、礼、智,离情无以见性,仁、义、礼、智是后起之名,故曰仁、义、礼、智根于心,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先,另有源头为仁、义、礼、智,则当云心根于仁、义、礼、智矣!
是故情性二字,分析不得,此‘理气合一’之说也。
体则情性皆体,用则情性皆用,以至动静已未皆然。
才者性之分量,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发,虽是本来所具,然不过石火、电光,我不能有诸己,故必存养之功,到得‘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之地位,性之分量始尽,希贤希圣,以至希天,未至于天,皆是不能尽其才。
犹如五谷之种,直到烝民乃粒,始见其性之美,若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则性体未全也。
”
内容分析
*人人皆可以为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孟子说: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情是实之意,是指性而言。
就人性之实而言,人人都是可以为善的,这是孟子所说的善。
可知孟子所说的性善之善,是就人自觉要去为善之心上说。
人人都可以为善,不管他天赋的资质是贤是愚,是清是浊,人一旦自觉要去为善,他都可以为善,没有人不可以。
而当他要去为善时的心,便已经是善了,并不需要表现出善的行为,或成就多少事功,才算是善,这本心、善意本身,便已是善,而且这是绝对的善。
好的天资、品行,并不是绝对的善。
如聪明、灵巧、冷静、忍耐等,固然是好的,但具有上述良好的天资的人,如果他没有善意,没有善的品格,那上述那些好的质量,会造成极端的恶。
所以,只有善意(即本心、良知)是绝对的善。
任何人都可以自觉为善,亦知道何为善,何为恶(所谓是非之心)。
所以,孟子说,就性之实言,人人都可以为善,人人都有此善性,而至于人之为不善,并不是他的本性的罪过。
“非才之罪也”之“才”,亦是指性而言。
“才”的原义是草木初生之貌,此处当解作性之原初。
孟子说,人的为不善,并不是他的本性有不善,亦不是不善的人没有这善性,而是因为人受到感性欲望所束缚牵制,使善性不能如实地呈现。
其实人人都可以呈现他的本心善性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心,是人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的,这四端之心,便即是仁、义、礼、智等道德之理,此所谓心即是理,理即是心。
这是人人本有的,只要人能自觉,不受形骸欲望所囿,便可呈现此四端之心,而悟人是以这道德之理为性的。
所以,若你肯去为善,你便一定可以为善。
其实当人自觉去为善之时,道德的善已在他心中呈现了,即本心便已在肯去为善时呈现,这便是觉,而这觉并不是去觉一外在的对象,而是觉他自己,本心在人不受私欲所囿时能够自觉,呈现其自己。
若你不顾本心良知的责备警惕,而一定要顺从私欲,违反道德,那本心亦便不能呈现,这便是失其本心。
这本心的呈现不呈现,是要人自己负责的,一念警觉,便可为善,一念沉迷,便会为恶,别人对你是没办法的,亦是没有保证的。
此刻虽能警醒而为善,但不能保证下一刻亦可如此。
故生命要时刻警醒,时刻都要扩充其本心,而不能有一息之懈。
故儒家内圣之学乃是生命的学问,仁、义、礼、智是要在真生命的流露时呈现的,没有真生命,便没有道德。
道德(或道德的理)并不是外在的事物,而即是真生命本身,故这种真理,乃是生命的真理,主体性的真理。
由于人人都可自觉其本心,而呈现仁、义、礼、智,故人不能推诿说:
“我没有此善性,故不能为善。
”人之不为善,乃是他不肯为善,不肯顺着本心的要求,而扩充之,所以有些人为善,而成圣成贤;有些人为恶,而为奸为盗;那不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有所不同,而是有些人能尽其性,有些人不能尽其性之故。
“不能尽其才”的“才”,亦应作性字解。
不能尽其才,即不能尽量实现其性。
孟子在此章最后,引古诗来证明性善。
他所引的这首诗,孔子曾下评论说:
“作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
”作这诗的人有非常深的洞见及形上智慧。
天生众民,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规律,这是指出一切存在皆有其所以然之理,都有实现其存在之规律,那便是形而上的实体。
而百姓所秉持的常性,是喜好美好的德行。
此是说,人的存在,是以喜爱美德为他的常性的,而人这常性,是天之所赋予的。
上天赋予百姓常性,使他们喜好美德,所以人都是好善的,而人的为善,方是上天生人的本意。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很久远,可见孔、孟之前数百年,已有先哲具有性善的想法。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虽对于告子之“生之谓性”说而言,是后起之新说,而其实亦有古老的说法为其根据。
据此诗,可知性善论之源远流长。
后来儒家形而上方面的理论,如中庸、易传之所说,亦有很多根源于此诗。
课文补充资料
*告子的人性论
告子有关人性的言论,见于孟子的共有五章:
(1)告子曰:
“生之谓性。
”(告子上.三)
(2)告子曰:
“食色,性也。
”(告子上.四)
(3)告子曰:
“性无善无不善也。
”(告子上.六)
(4)告子曰: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二)
(5)告子曰: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也。
”(告子上.一)
大体而言,告子论性,是以“生之谓性”为其中心要旨。
他把人性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认为人性根本上没有善与不善之分,无从作善恶的评论。
事例补充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福音戒毒牧师刘民和
公元一九五八年生于香港的刘民和,青少年时期混迹香港黑道,并开始吸毒。
二十五岁在一场贩毒纠纷中身受重伤,对方以摔碎的酒瓶割断他的脚筋。
获救后,母亲在病床边叮咛他:
“只有爱,才能化解仇恨。
”后来刘民和在香港晨曦会接受戒毒,并于一九八四年来台成立福音戒毒中心,二十多年来,已在七个国家设立十八所戒毒村所,透过自己亲身经历帮助无数戒毒者重生,因而有“福音戒毒牧师”之称。
*有性善,有性不善──老爸作贼,儿子大义灭亲
美国一名六十四岁祖父级银行劫匪,一直瞒着家人,在外召妓、吸毒及打劫银行,但最终被其中一名当警察的儿子发现。
该名儿子和两个兄弟商量,任职音乐教师的三十六岁弟弟克莱说:
“他用枪去打劫银行,他随时可以伤到任何人,包括银行出纳员、警员,甚至他自己,我们有义务去阻止他继续犯罪。
”因此三人决定大义灭亲,报警拘捕父亲。
他们的父亲可能要在牢狱度过余生,但三名儿子对揭发父亲的罪行并不后悔。
(二)良知良能
语译
孟子说:
“人不需学习就能做的,这就是良能;不需思考就懂得的,这就是良知。
需人提携、怀抱的幼童,没有不知道爱父母的;等到他长大了,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
亲爱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长,就是义。
这没有别的缘故,因为普天下的人都具有仁义的本性。
”
章旨阐发
朱注:
“言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
”又引程颐曰:
“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
名言补充
◎只有良知才能表现人的卓越天性,产生人的道德行为;除了良知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能让我们超越动物。
(法国‧卢梭)
◎世上有比无知的人更不如的畜牲,那就是没有良心的人。
(印度‧泰戈尔)
事例补充
*弟弟捐肾,徐生明职棒场上再创佳绩
棒球教练徐生明在二○○四年带领中华队力拚雅典奥运时,突然肾脏疾病恶化,医生宣布要洗肾一辈子。
弟弟徐政明慨然决定捐出一颗肾脏,他说: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他是我大哥。
”因此让徐生明摆脱洗肾的日子,换肾后他细心保养身体,回到职棒场上缔造七百胜的新纪录。
没想到二○一三年却因心肌梗塞骤逝。
弟弟感叹万分地说:
“原以为换肾后,哥哥还可以活个二十年,没想到这么突然就过世了。
”兄弟情深溢于言表。
按 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时,可补充。
此外,亦可补充“孔融让梨”的故事。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说明仁义乃人之良知良能
良能:
天生的本能。
补注 “良知良能”的“能”有二解:
一解为“人生来就具有的”,即朱注:
“良者,本然之善也。
”另一解为“甚也”(汉赵岐注),“良能”、“良知”意谓“甚能”、“甚知”。
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衡之,以前一解为佳。
(三)扩充性善之四端
语译
一 孟子说:
“每个人都有不忍见他人受害、受苦之心。
古代圣王因为有不忍见他人受苦的心,才有不忍他人受害的政治。
拿不忍见他人受苦的心,施行不忍他人受害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好像能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二 为什么说人都有不忍见他人受害、受苦之心呢?
譬如现在有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入井中,都会有惊骇和怜悯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完全出于天性,)并不是想藉此结交那孩子的父母,也不是想在邻里、朋友间求得好名声,更不是厌恶有不仁的坏名声才这样做。
从这点看来:
没有怜悯同情之心,不是人;没有羞耻憎恶之心,不是人;没有谦逊推让之心,不是人;没有分辨是非之心,不是人。
三 怜悯同情之心,是仁道的发端;羞耻憎恶之心,是义理的发端;谦逊推让之心,是礼法的发端;明辨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发端。
人心里有这四个善端,就好比他身上有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有这四个善端却说自己不能行善,便是伤害自己善良本性的人;说他的国君不能行善,便是伤害国君的人。
四 凡了解自己心里有此四善端的人,知道把它们加以扩大和充实,那么善端就好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涌出。
假如能扩充四善端,就足以保有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了。
”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为君者有仁心,方能行仁政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为君者能行仁政,则天下无敌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为仁行善乃出于良知本心,并非为了求得外在之称颂或美誉──举例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仁、义、礼、智是善端,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中,但要具体实践、扩而充之,小则可以事奉父母,大则可以保家卫国
章旨阐发
朱注引程子曰:
“人皆有是心,惟君子为能扩而充之,不能然者,皆自弃也。
然其充与不充,亦在我而已矣。
”
事例补充
*发挥爱心,抢救身陷坑洞幼童
二○一二年三月十日山西省太原市发生一宗罕见意外,一名三岁半男童在工地玩耍,失足掉落四十二公尺深的打桩洞中,由于洞口直径仅有五十公分,成年人无法进入,增加抢救难度,当地政府动用十多名消防人员与工人,以及各种探测与挖掘仪器,合力抢救男童,三天后找到男童的尸体。
虽然最后没有救援成功,但工作人员不眠不休、人溺己溺的精神,令人敬佩。
按 讲“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时,可补充。
事例补充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国外来台的观光客,看到年轻人不敢占用捷运或公交车的博爱座,让位给老弱妇孺,对这种讲礼仪且有人情味的社会风气大为称颂。
(四)牛山之木
语译
一 孟子说:
“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美的,因为它邻近齐国都城,人们经常拿着斧头去砍伐,这样还能保持茂美吗?
山上日夜所生息的,雨露所滋润的,并不是没有嫩芽新枝长出来,但接着又在那儿放牧牛羊,所以才变成那样光秃秃的。
人们看到山上光秃秃的,就以为山上未曾长过林木,这难道是山的原貌吗?
二 存在某些人身上的,难道没有仁义的本性吗?
人之所以放失了善良的本心,就好像拿斧头来砍伐树木一样。
天天砍伐它,山林还能茂美吗?
一个人经过日夜的生息,在天亮时所产生的清明之气,使他的好恶跟一般人相近,差别是很少的。
再经过白天的所作所为,那点清明之气又被搅乱亡失了。
如果一再反覆地搅乱亡失,那么连夜里的清明之气都不能保存,夜里的清明之气不能保存,那么他就距离禽兽不远了。
人们看他如禽兽一样,便以为他不曾有过善良的本性,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吗?
三 所以,如果得到适当的滋养,没有东西不生长;如果失去适当的培养,没有东西不消亡。
孔子说:
‘把握它就能存在,舍弃它就会亡失,进出没有定时,也不知道它的去向。
’大概说的就是人心吧!
”
性:
(本性,此指山的原貌)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比喻人性本善,若有不善乃受外在环境之影响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孟子以“夜气”之说强调人性本善,若白天胡作非为,将使善良本性消失殆尽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勉人要时时存养善良之本心
濯濯:
光洁的样子,此指山上无草木。
补注 牛山濯濯:
原用以形容光秃秃的贫瘠山岭,后来也形容秃头,后多作“童山濯濯”。
几希:
很少。
几,音ㄐㄧ。
补注 1.赵岐注:
“存,在也。
言虽在人之性,亦犹山之有草木也,人岂无仁义之心邪?
其日夜之思,欲息长仁义,平旦之志气,其好恶凡人皆有与贤人相近之心。
几,岂也。
岂希,言不远也。
”赵岐之意为:
凡人与圣贤同样有善良的本心,相差不远。
2.朱注:
“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
好恶与人接近,言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几希,不多也。
”朱熹之意为:
众人的本性好恶皆相近,相差不多。
3朱熹与赵岐所注意义相同,都是就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加以说明,只是比较的对象分别是“贤人”与“众人”。
乡:
音ㄒㄧㄤˋ,通“向”,去向。
补注 “莫知其乡”之“乡”有二解:
一解为“方向”,另解为“居所”。
以前一解为佳。
章旨阐发
朱注:
“愚闻之师曰:
‘人理义之心未尝无,惟持守之即在尔。
若于旦昼之间,不至梏亡,则夜气愈清,夜气清则平旦未与物接之时,湛然虚明,气象自可见矣。
孟子发此夜气之说,于学者极有力,宜熟玩而深省之也。
’”
事例补充
*艺人自毁前程的其他事例
知名主持人猪哥亮因为沉迷赌博,积欠了数亿元赌债,一九九三年以“出国深造”为名跑路,潜逃十余年,直到二○○九年才复出。
艺人萧淑慎、大炳也因为多次吸毒被捕,送进勒戒所,失去了演出的机会。
按 讲“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时,可补充。
(四)牛山之木
内容分析
(一)牛山之木,旦旦而伐
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善于使用比喻的。
比喻使人产生联想,再依各人的经验与悟性,明白正确的道理。
例如,孔子希望大家志节坚贞,就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耶稣希望大家信赖天父,就讲了“浪子回头”的故事。
佛陀希望大家洁身自爱,就以“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为鲜明的象征。
这三个比喻都充满了启发性,使人明白应该如何为人处世。
孟子为了说明人性的真相,也使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牛山之木”。
牛山上的树木花草原本长得很茂盛,但是邻近大城的人来砍伐树木,接着又放牧许多牛羊,结果造成山上光秃秃的景象。
我们看到光秃秃的山,以为它从来不曾有过树木花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只要给它机会,让雨露滋润新芽,不久又可以见到美丽的青山。
山的本性在于“能够”长出树木花草,人的本性也在于“能够”实现仁、义、礼、智。
如果反其道而行,“旦旦而伐之”,山将成为秃山,人也将成为恶人。
我们看到有些人无恶不作,好像天生即是坏胚子,这并不是出自人的本性,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压制及扭曲心中良知的结果。
人有自由,可以选择;他的选择如果违背良知的要求,那么最初会觉得心中不安及不忍,但是继续执迷不悟之后,就会陷于麻木不仁的地步。
就像一座青山,经过旦旦而伐,难免沦于丑陋的秃山了。
因此,存养的工夫十分重要。
一个人要想行善,并不须绞尽脑汁,发明什么新花样;他只须在清晨醒来,保留平旦之气,其中就有“仁义礼智”的根苗,然后设法存养充扩,在行为中予以实现。
孟子说: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告子上)这句话对于牛山的花草树木是正确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有效的:
遵行良知的指示,就是存养人性最好的方法。
(节录自罗宗涛编孟子精神,台北华视文化公司)
(二)做“心”的主人──操则存,舍则亡
“心灵”,是指非常灵妙神奇的“心”。
我们的身躯总是受到限制,跑不快走不远,还会饿累困乏,只有心最自由,不受时空所限,可以一会儿在书上,瞬间却跑到晚上令人垂涎的大餐,或是上个月心仪之人的回眸一笑,也许一下子又跳到下星期的段考,……“心”动的速度或许是目前唯一超光速的,“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难道它是无法管束控制的吗?
或者是不需要管束控制?
其实不然,否则我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下子皱眉,不像个神经病吗?
而且每当我们提醒自己要专心,心便能回来当下的事务上,可见我们是可以操持掌握它的,这非常重要。
心之所以能“灵”,就在于我们是心的主人,更确切地说,“良心”或“仁义之心”是心的主人,“心”才能是“心灵”。
(节录自吴冠宏编著少年孟子,台北汉艺色研出版社)
(五)舍生取义
语译
一 孟子说:
“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
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兼有,我就舍弃鱼而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爱好的;大义,也是我所爱好的。
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兼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取大义。
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但所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就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是我所憎恶的,但所憎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以有祸患也不苟且逃避。
如果人所爱好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使用呢?
假使人所憎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逃避祸患的手段,为什么不使用呢?
依这样的方式去做可以保全生命,有时却不肯做;依这样的方式去做可以逃避祸患,有时却不肯做。
所以人爱好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憎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不仅是贤人有这种存心,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贤人能够存养而不丧失它罢了。
二 一竹篓的饭,一木碗的羹汤,得到了就可活命,得不到就要饿死。
如果是叱喝着给人吃,即使是飢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要是用脚践踏过才给人吃,连乞丐也不屑接受。
有万锺的厚禄,不辨明礼义就接受,那这万锺的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求得房屋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让认识我的穷人感激我的接济吗?
以前宁愿死亡都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华美的房屋却接受了;以前宁愿死亡都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以前宁愿死亡都不肯接受,现在为了让认识我的穷人感激我的接济却接受了,这些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是丧失了善良的本心。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意即“舍生取义”
熊掌:
熊的足掌,一种珍贵的食品。
补注 熊掌吃在嘴里,象是一块肥肉,象是寿司,又象是鱼唇,又软又黏又烂又腻。
高汤煨炖,味自不恶,但在触觉方面并不感觉愉快,不但不愉快,而且好像难以下咽。
……如果我有选择的自由,我宁舍熊掌而取鱼。
(梁实秋由熊掌说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为了让认识我的穷困者感激我的接济吗?
与,通“欤”。
补注 “所识穷乏者得我”之“得”有二解:
一解“得到”,谓得到我的接济;另解通“德”,谓感激我的接济。
皆可通,然以另一解之意更深入为佳。
事例补充
*不食嗟来食
春秋时代,齐国闹饥荒,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
有个衣衫破烂的难民前来,黔敖拿着食物、捧着水壶,傲慢地喊道:
“喂!
拿去吃吧!
”那人用愤怒的眼光瞪着黔敖说:
“我就是因为憎恨这种无礼的嗟来食,才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说完,掉头就走。
黔敖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急忙追上那人,诚心道歉,恳求他接受食物。
但是,那人傲骨凛然不肯接受,走后不久,便倒地饿死了。
(资料来源:
礼记檀弓下)
*舍生取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谭嗣同是清末戊戌变法的著名人物,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主张,写文章抨击满清政府的诸多政策。
一八九八年变法失败被捕,在狱中墙上题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崑仑。
”后来,被押往刑场,临刑前高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名言补充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西晋‧陈寿)
◎狮子虽然饿死在洞里,也不吃野狗剩下的唾余。
(伊朗‧萨迪)
(六)求其放心
语译
孟子说:
“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行事必须遵循的正道。
舍弃正道而不走,放失本心不去寻求,真是可悲呀!
一个人的鸡狗走丢了,就知道去寻找,自己的本心放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
研究学问的途径没有别的,就是把放失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
学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