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2270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1.docx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部分专题5选修地理学案21

学案21 环境保护

【考纲点击】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5.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7.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8.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0.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典例1

 (2013·福建文综)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解析 第

(1)题,通过表格信息即可得出结论。

(2)题,从思想教育、法律法规、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成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染,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特别提示]

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

(1)降水稀少:

①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2)地狭人稠:

如新加坡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坏(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解析 

(1)图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油,均为矿物能源,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硫氧化合物气体、氮氧化合物气体、废渣等废物,进而会导致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加强、酸雨等问题。

(2)利用水能发电需修建大坝,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水库建成以后,会对河流径流库区的地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

典例2

 (2013·海南地理)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答案 原因:

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措施: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

根据图示:

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开源:

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节流: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生态环

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策

森林

破坏

自然原因:

森林火灾、病虫害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草地

退化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牧畜舍饲等

湿地

干涸

自然原因: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

生物

多样

性减

自然原因:

自然灭亡

人为原因:

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拓展延伸]

我国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大兴安

岭西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气候较干燥,降水较少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

草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

气候较干燥,降水较少

过牧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黄淮海

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南方低山

丘陵区 

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西

部,亚热带

丘陵山区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

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降水集中

人民生活贫困,过垦、过伐严重

青藏高原

草场退化、湿地萎缩、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

高寒气候区,降水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气候变暖

过牧、过

垦、盗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1年春季,洪湖遭遇7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七成,53万亩洪湖水面减少了1/4。

干旱不仅让水产养殖遭受灭顶之灾,更让洪湖湿地的生态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站在洪湖围堤,放眼望去,已看不到接天的碧水,全是裸露出来的枯黄湖底。

(1)洪湖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011年洪湖湿地的生态受到严重的打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①调蓄长江洪水,削减长江洪峰,减轻洪涝灾害;②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的场所,特别是北方候鸟冬迁的栖息场所,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洪湖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2)①湖区大量水生动、植物缺水大量死亡;②湖底出露导致水生动物繁殖场所遭到了破坏。

解析 第

(1)题,洪湖的生态效应主要从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分析。

(2)题,水位下降,湖底裸露,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

考点三 环境污染问题

典例3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危害:

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

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解析 尾矿矿渣库属于松散物,位于山坡处,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矿渣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随雨水入河,造成污染。

治理措施应从加固矿渣库和导流洪水两个角度采取工程措施。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环境污染问题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水污染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

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

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特别提示]

酸雨问题

(1)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

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

②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④南方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能源消耗大,排放酸性气体多。

(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下图为“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示意图,说明国家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必要性。

(2)简述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答案 

(1)我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污染后影响时间长,且难以被发现,治理难度大。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地下水补给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的排放;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建设污水处理厂,科学建设垃圾填埋场等。

(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污染后净化速度慢,影响时间长,治理难度大;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2)题,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包括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

知识专题练

1.(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 

(1)甲: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

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

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甲地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甲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靠近海洋,夏季来自海洋的风速大,所以乙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地海浪侵蚀海岸,所以丙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固沙阻浪。

(2)考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荒草地开垦成耕地,破坏植被,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华北地区农业需要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水污染。

2.(2013·江苏地理)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

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 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

解析 

(1)a地位于南疆,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故其沙尘更强。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等方面。

(3)在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是不现实的,硬化地面抵抗风蚀是临时性的措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参与的活动只要合理即可。

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答案 

(1)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

(2)数量保护: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我国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

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解析 第

(1)题,结合材料和我国实际来分析。

(2)题,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制度措施等。

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

下图为“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

答案 

(1)废水、废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铬等)和有毒溶液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废弃物占用土地。

(2)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子电器废弃物经回收加工后部分可重新利用,但在处置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加强监管,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发展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关键。

5.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请列举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

(最少写四个)

(3)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

答案 

(1)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2)湿地减少、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地面沉降、水体污染(如太湖蓝藻事件)等。

(任答四点即可)

(3)我国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和经济增长快,用水量快速上升;科技水平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水浪费和水污染严重。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和水安全日趋严重的原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有湿地减少、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地面沉降、水体污染(如太湖蓝藻事件)等。

分析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的原因应从水资源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及人口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分析。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1月13日10时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部分地区PM2.5实时浓度一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值代表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下表为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市区。

材料二 进入2013年以来,北京市1月份天气持续以微风、晴朗为主。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天气预报。

材料三 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北京市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要求,北京市停驶30%公车,58家企业停产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全市停止土石方作业。

(1)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此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主要自然原因。

(2)假如你是北京市民,请对空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此时正值干季,地表干燥,松散物质多;②1月份天气持续以微风、晴朗为主,辐射逆温显著,加上近期北方冷空气活动较少,大气层结比较稳定;③受地形阻挡,污染物不易扩散。

(2)①完善气候气象预警系统;②控制工业污染源,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控制生活污染,暂时停止土石方作业并通过洒水作业等方式减轻建筑和道路扬尘;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冬季燃煤供暖产生的污染物;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⑥适度控制城市规模和市中心区人口数量。

解析 第

(1)题,雾霾天气的产生与大气稳定度、污染物的多少以及地形有关。

(2)题,主要从减少污染物、合理发展城市以及加强预报预警等方面来分析。

7.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

但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环青海湖地区仅存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少,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不仅给环湖地区生态,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青海湖入湖水量减少的原因。

(2)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少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3)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青海湖环境进一步恶化?

答案 

(1)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沿湖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加大。

(2)①由于入湖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部分河道干涸,生态环境恶化;②加剧了环青海湖流域草场退化的趋势,造成牧业减产;③影响野生鸟类栖息、迁徙和沿湖旅游业发展等。

(3)加快入湖河流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植树造林等。

解析 

(1)自然原因:

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

与河流两岸过度利用河流水有关。

(2)主要考查湖泊的作用:

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沿湖农牧业生产和旅游等。

(3)在回答措施时,需根据原因来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