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docx
《完整word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执教:
周宝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
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
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科学课程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
并修订了课程目标。
根据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
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中考虑伦理道德的价值取
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为学生进入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科学
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
特征或性质(如大自然、天气),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
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
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
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
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及重难点分析
湘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
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前4个单元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
—水和空气、常见动植物的特征或性质为线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最后一
个单元是“制造产品”(纸飞机)的工程技术单元,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工程的
核心“设计”,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制造纸飞机,开始具体地学习如何“做技
术”。
本册共布设28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
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
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
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
第一单元“水”: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
第二单元“空气”:
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
正由于看不见,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学生认识空气要难于认识水。
因此本单元置于水单元之后,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去,教材按“找空气一观察并研究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始终通过对水和空气的比较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
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
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单元认知线索是从认识常见的动物开始,然后选择猫和鸡两种动物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的方法,再从不同的动物个体中学会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拓展认识动物和我们的关系。
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植物”:
植物和动物相比,学生更容易被动物的“动”吸引。
为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将植物单元置于动物单元之后。
本单元也将利用学生在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单元学到的认识方法,迁移到对植物的认识。
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植物人手,继续感受植物是生物,通过观察和简要描述不同植物的特征,尝试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体会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周围植物的意识。
第五单元“纸飞机”:
教材借助让一张纸飞起来、飞得远这个需求为本单元的主线,主要的做法是改变纸的形状,其次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想到做成纸飞机可以让纸飞得更远。
通过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受一个
简单的经验型技术的流程,以达到一年级学生渗透技术工程思想的目的。
内容
的组织上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一张纸飞得远”,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
进行初步的尝试,接着带领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看图纸制作一架
纸飞机来达到让纸飞得远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反思,调试、
改进纸飞机,初步感受科技的进步是一个不断根据人类需求而改进的过程。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学习内容,循序渐
进,由浅人深;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实现了单元内及前后单元由“扶”到
“放”的过程。
四、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要搞好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
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
教学活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
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
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到的视野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小学一年级学生处在从幼儿向少儿过渡阶段,爱观察、爱动手、爱玩,这
是他们的天性。
为此,在一年级科学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教学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使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
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
3.尊重每一位学生“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每位学生
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热情、积极,对科学课充满喜爱,对科学课老师无限信任,对科学课上的各项探究活动、老师的各项要求都会积极响应、努力表现。
这也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需要充分运用。
与此相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很脆弱,经不起学习活动的失败,经不起教师的责难和批评。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准备、努力上好每节课,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过程的重要以及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教师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民主;要多用鼓励、表扬,慎用、少用批评,鼓励、表扬、提示或批评都要具体、有针对性,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愉快的学习,科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科学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经过一个学期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
学生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喜欢。
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提
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未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这个特点,
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严谨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教学组织工作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
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怎样培养技能与发展他们的能
力,还必须细致、全面地考虑各项教学活动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活动
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避免或解决。
越是低年级、动手活动多、教学环
境复杂(例如室外考察)的课,越要周密考虑。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科
学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的研究备课。
教学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采取的措施都
要尽可能地想在前面,常常是哪里想不到哪里就出了问题。
在这方面,有很多
成功的教学经验可循,也有很多因教学组织不严密而造成教学混乱的教训值得
吸取。
一般来说,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前首先要明确基于
解决的活目的、方法、步、注意事;活中要有控,出影响学
方向、学效果的共性
要及正;活后要有具体、性的价。
得注意的是:
教学
工作既要格、周密,同又要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理一些。
教
提出的各种要求、采取的各种措施,都是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能极主地学,而不是将学生“管死”,束学生的思和学
极性。
2.注重科学教学常教育,培养良好的学
教学常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制定的,培养形成
的、学生自遵守行、已成的教学矩。
教学常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要求,是教学中生、生生互的一种默契,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重要保。
教学常既有共性,又会因教的教学特点、教学格不同而具有某些特性。
在一年的下学期,依然要把教学常教育作教学的一个重点,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良好的教学常的培养在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低年科学要着重构建的教学常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
上科学要什么学用品,些学用品放在什么地方;如果在科学用教室上,有什么特殊要求;老述、解、演示,怎注意听;察、,小学生怎分工合作;察、后,怎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察,注意哪些事;交流察果,按照怎的程序介(首先察象、目的,然后采用的察、方法,之后再在察、中有什么);研,怎表自己的意,听其他同学的意,怎其他同学的言行价,怎其他同学的价行肯定和解;概括、判断解,按照怎的表达;教学反思,思考哪方面的,如果有价手册怎填写;于老布置的后研究目,如何完成⋯⋯一切,都要有划地持一地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整个小学段乃至更高段科学的学,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察要求,注重察能力的培养
透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观察所得的信息引发我们的好
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观察
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
搞好观察活动,
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准各好观察材料。
没有观察材料,就无法进行观察。
观察材料应该比较典型,具有一定揭示事物特征的结构性,这样才有利于
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观察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能做到让学生分组进行
观察。
选择材料时教师应参照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物
品。
2、把握观察训练的“扶”和“放”。
观察“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会了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各
种感官去认识水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征,层次上属于半扶半放。
对
“空气”的观察,则要求学生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
去,层次上属于“放”。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1)明确观察的目的,即学生要明白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
(2)讲解观察重点和观察方法,即联系问题理解观察的重点,结合观察重点理解观察的方法。
(3)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