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0553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附和(hè)愚蠢(chūn)钦差(qīn)陛下(bì)

B.赏赐(cī)头衔(xián)爵士(jüé)花纹(wén)

C.骇人(hài)炫耀(yào)妥当(tuǒ)呈报(cénɡ)

D.系上(jì)勋章(xūn)更衣(ɡēnɡ)称职(chèn)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武娟译的《植树的男人》一书。

B.《植树的男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植树的男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

”的约稿而写的。

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访响清静默抖擞精神

B.捷毛幽谷昏鸦幸甚至哉

C.淅沥宽敞喉咙花枝招展

D.萧瑟端庄郎润不知不觉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3)《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论语》中阐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中的点题句是。

(6)《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莺燕的活动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7)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

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

悄然:

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断雁:

失群之雁。

侵晓:

破晓。

1)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切。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实践活动。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

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上联:

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也在行动)寒假时,妈妈准备让你用“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晓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么和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不亦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

常枞[注]有疾,老子往问焉。

常枞张口示老子日:

“舌存乎?

”日:

“存。

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

”日:

“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

”常枞日:

“天下事皆尽矣。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节选自吴亮《忍经》)

(注)常枞:

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棹数小舟棹:

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_______________

(3)老子往问焉问:

_________________

(4)常枞张口示老子示:

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

4)(甲)文和(乙)文在揭示事物的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

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

“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

昨天不还是四块吗?

”那人瞟了一眼父亲。

“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

”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

”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一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

“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

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

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

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

“多谢了!

”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

”等走远了,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

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

”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

“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

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

“孩子。

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选文有改动)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一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

“拿去吧!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结尾父亲“叮嘱”的含义。

12.阅读《故乡》,回答小题。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

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

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

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

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

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

而且这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

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流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

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

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

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

梦还有多久?

路还有多远?

短暂停留,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

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

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

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

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

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故乡,后又写“我”因为故乡建水库即将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七、作文

13.(2016四川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情境写话。

(100字以内)

在5.12地震8周年之际,学校举行防震演练。

演练开始的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纷纷双手举起书本放于头顶,在课桌旁躲两分钟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场所。

小刚同学却一直坐在座位上不动。

他的同桌小明叫他快跑,他却说:

“慌什么,假的嘛!

演练结束后,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劝说小刚积极参与到演练中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C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诗歌鉴赏

7.1)D

2)B

四、综合性学习

8.示例:

(1)学生认真学习报师恩

(2)期待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活动,尤其是平时比较孤单、自卑的同学也要绽放自己的美丽。

(3)妈妈,我想邀请晓华同学来家里和我一起学习微课,一方面,我们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另一方面,晓华的父母不在家,他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照顾他,您同意吗?

五、文言文阅读

9.1)①通“悦”愉快;②生气,发怒;③自我检查,反省;④越过,超过

2)

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②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3)忠信习品德

10.1)

(1)划(船)

(2)事物的道理、规律(3)慰问,问候(4)显示给人看

2)C

3)

(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不在了。

难道不是因为它坚硬吗?

4)【甲】文通过对比不同人对寻找石兽的不同看法来揭示道理;【乙】文通过“舌存齿亡”的现象设喻说理。

六、现代文阅读

11.1)以雪大来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

2)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人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3)

(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

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

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

(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

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4)(示例)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12.1)内容上:

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益陌生,与后文对故乡的留恋不舍形成对比。

结构上: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

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难以割舍的关系。

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割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留恋之情。

3)老人:

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情感理念,所以不希望离开。

(情感、理念)年轻人:

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一颗改变嘉兴贫瘠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

(改变故乡、改变自己的机会)

4)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思念。

七、作文

13.示例:

小刚同学,虽然这只是演练,但目的是为了在灾难来临时我们能争取到更多的求生机会。

如果平时演练时不积极参与,当灾难来临时,束手无策的我们肯定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下次演练时积极点,好吗?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ìng)挑逗(tiăodòu)啜泣(zhuì)屡次(lǚ)

B.伶仃(líndīng)枯槐(huái)绽开(zhàn)酒酿(liăng)

C.嶙峋(lín)伫立(zhù)峭壁(qiào)痴想(chī)

D.琼浆(qióng)沉淀(dìn)目眩(xuàn)小憩(qī)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B.“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织工齐声说。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

C.“女儿绿”是什么?

“绿”也有性别、年龄、身份之分吗?

D.是态度问题?

还是方法上的问题?

这首先要调查清楚。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黎明焕然一新呼朋引伴

B.静谧再接再励不计其数

C.莅临无精打彩迫不及待

D.干躁谈笑风声任劳任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看待学生们沉迷游戏的问题?

(“应对”与“看待”互换位置)

B.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删去“通过”或“使”)

C.“低头族”是指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删去“复习效率和”)

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rùn)起来了,水涨(zhàng)起来了,太阳有脸红起来了。

B.就是这点儿幻想不想一时实现,他们也不并不着(zhuó)急,因为有这样的慈善的冬天,干啥(shá)还希望别的呢!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jié)儿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护妇。

D.呼吸变得畅(chàng)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8分)

①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朋友》)

②在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一面》)

③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两小儿笑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⑦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____________,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诗歌鉴赏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说理由。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习了本文,同学们开展了以“逆境磨砺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举一个你知道的在逆境中成长的人的例子。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

常枞[注]有疾,老子往问焉。

常枞张口示老子日:

“舌存乎?

”日:

“存。

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

”日:

“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

”常枞日:

“天下事皆尽矣。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节选自吴亮《忍经》)

(注)常枞:

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棹数小舟棹:

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_______________

(3)老子往问焉问:

_________________

(4)常枞张口示老子示:

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

4)(甲)文和(乙)文在揭示事物的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临碣石

(2)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枯藤老树昏鸦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酸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

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还从来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