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带翻译.docx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古文100篇带翻译.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
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
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
3、芦花
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
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
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
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译文 :
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
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
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译文:
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
一天包括夜晚和白天,共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时辰.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译文:
水缸中有金鱼,一只猫趴在缸上面看,想要捕捉金鱼吃,不小心掉入水缸中,赶快跳起来,全身都湿了.
20、破瓮救友
原文: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知道了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
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
有一次,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瓮上,失足掉了进去,大家都不管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瓮,(瓮里的)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21、孔融让梨
原文: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译文:
孔融让梨:
孔融四队的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吃梨子,孔融唯独选择最小的那个梨子,父亲问孔融选小梨子的缘故,孔融答道:
儿子我年纪最小,应当拿最小的那个。
22、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23、揠(y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4、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搜寻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道:
“你不敢吃我。
天帝让我做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了我,这是违背天帝的意旨的。
如果你以为我是说假话,就让我给你在前头开路,你跟在我后面,看看野兽们见了我谁敢不跑开?
”老虎信以为真,就跟它一块走。
野兽见了它们都跑开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跑开的,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
25、南辕北辙
原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吾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好。
’我说:
‘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他)说:
‘我的路费多。
’我说:
‘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他又)说:
‘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
26、盘古开天地
原文: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译文: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
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
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27、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28、共工触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29、刑天舞干戚
原文:
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
刑天和天帝至此争夺神位,天帝斩断了他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
刑天便以双乳为目,以肚脐作口,操持盾斧挥舞(战斗)。
30、舜耕历山
原文: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译文:
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
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
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31、欧阳苦读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32、推敲
原文: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逐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普通的平民诗人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3、怀素写字
原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译文:
怀素在零陵的时候,贫穷得买不起纸,于是种了非常多的芭蕉树,把字写在芭蕉叶上,他的庵叫做“绿天”,(字)没写够,于是磨一盘墨汁,写字,又磨一盘墨汁,写字,再三书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34、王冕好学
原文: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
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
有一个农民牵着王冕的牛问是谁家的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打了他,过后还是这样。
王冕母亲说:
“儿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
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
35、宋濂嗜学
原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第九组听孔夫子讲课
36、学习
原文: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
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
原文: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
原文: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
原文: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
孔子说:
“由(子路)!
教给你什么叫‘知’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
37、道与德
原文: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译文:
孔子说:
“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原文: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
“看见德行好或有才干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译文: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38、君子与小人
原文: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原文: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在道义上通晓,小人在私利上很会用心。
”
原文:
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安详、坦然而不傲慢。
小人傲慢而心情不得安宁。
”
原文: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39、意志和品德
原文:
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
原文: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译文: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取,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可不能被夺去。
古代的志包括现代意义的理想志气人格。
原文: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
译文: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40孝
原文: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说:
“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关心的程度才是孝道;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译文:
子游问孔子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
“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
原文: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译文: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
孔子就告诉他说:
“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
第十组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41、叶公好龙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
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
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42、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
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
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
别人知道后对他说:
“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
”他固执地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43、买株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珍珠)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
郑国的人买这个盒子却还给商人珍珠。
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44、自相矛盾
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
“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
“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
”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45、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继位。
齐闵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第十一组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孩子
46、山川之美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代以来一起谈论的话题。
高耸的山峰插入云霄,清澈的河流看得见河底。
河两岸边的石头峭壁,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常在。
清晨雾气快要消散时,猿猴和鸟儿们杂乱地啼叫。
落日将要西沉时,水底的鱼儿们竞相跳跃。
这里确实(是)凡间的神仙的都市。
自从康乐公而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山川的奇妙的人了。
47、春日寻芳
原文: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译文:
正值花草鲜艳美丽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外放风筝,妇女们在开满绚丽春花的庭院中荡秋千。
有些小姐妹三五结伴成群到郊外踏青,在水边寻找好看的花草。
随处可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并且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
一年之中,要数春天是最好的时节了。
48、苏堤杂花
原文: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sù,隔夜的)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zhàn,落花沾染水面)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
览胜者咸(xián,全,都)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译文:
杭州西湖苏堤,春天里,晨光刚露,夜的雾尚未散去,,树上繁花盛开,飞落的花瓣溅落在碧波之上,花枝错杂相互掩遮,就像铺满锦绣。
前来欣赏美景的人都说,(这个地方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美,然而,春天的早晨最好。
49、浙江之潮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
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
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
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杨诚斋曾在诗中说:
“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就像这样一般。
50、湖心看雪
原文: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
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
51、大禹治水
原文: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 修筑河岸)九泽,度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译文:
尧和舜统治的年代,天下许多河流都治理不好,洪水泛滥成灾.尧任用鲧去治理水患,鲧使用堵塞的方法,九年没有功效.后来舜任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在九州大地开挖水道,疏通众多河流,在许多沼泽筑坝整治,在许多大山因势利导.大禹治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地位第一的千秋功业,尧舜禹三代之后,中国没有不承蒙他所创下的功利的.。
52、女娲补天
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53、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