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0195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docx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

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名称源于国外,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总合,包括有形的物质的技术和无形的智能的技术。

多媒体课件:

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教学系统设计:

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也称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

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信息化教学设计:

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时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与程序。

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

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多媒体:

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

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也被称为“课程编制”、“课程研制”或“课程编订”。

从广义上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调整这三个阶段方案的开发。

等同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

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信息技术:

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的组成,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信息素养:

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学)媒体:

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

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

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教学资源:

所谓教学资源是指学习的支持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等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物质、信息的总称。

更多的时候是指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既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又指研究型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让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远程教育:

广义上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

狭义指依赖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的,在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电子教学平台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远程个性化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它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

现代教育技术:

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简答题

1、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

教学个性化、学子自主化,

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2、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一致性原则:

一个软件的屏幕界面应该让人看了之后有整体上的一致感。

2.适应性原则:

对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应提供不同的学习与操作方法。

3.科学性原则:

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各种媒体使用合理,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始终,生动活泼而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

4.友好性原则:

文本设计、图片选择美观大方,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

5.有机结合的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有机结合。

3、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诊断功能:

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在于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全面的评价不仅能估计所实施的教学或所开发的教学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能解释不能达标的原因何在。

2)调控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则有监督和控制作用。

评价结果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

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者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评价及时发现设计与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激励功能: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一方面,它可促使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与巩固、澄清与综合、比较与评论,能澄清和校正某些观念,明确指出要求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外部评价的经验,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助于学业成绩和学术成就能力的提高。

4、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5、CAI课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此特征对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有何意义流程

基本特征:

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段性;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

原则:

1.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原则;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

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6、CAI课件的优越性及不足。

优点——1.交互性,计算机主动,学生主动,混合式;2.个别化,自定步调,难度适中,适应个性;3.增强动机;

4.及时反馈;5.学习者控制。

不足——1.开发成倍相对较高;2.可能限制以外学习;3.学习过程引导不够灵活多样;4.缺乏情感交流。

..

7、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

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3.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

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

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

7.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8、■CAI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图表

9、为什么说教育技术已经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的社会具有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的特点。

信息技术对教学观念、教育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育方法及教育制度产生巨大冲击,从而要求教师实施以学为主的教学,支持学生的探究、交互和合作学习及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

学习教育技术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

学习教育技术是每一位新时期合格教师的必修课。

10、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有何要求

1)主体意识:

要对学习有正确的动机和强烈的需求;要能敏锐地感觉、发现和迅速地取得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并有使用这些信息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意识,保持主动学习的动态。

2)信息素养:

最起码的信息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3)自控素养: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

11、在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受到普遍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信息时代的社会具有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巨大冲击,要求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教育培养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

首先,学习教育技术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其次,教育技术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

最后,学习教育技术是每一位新时期合格教师的必修课。

12、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2.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3.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4.教师角色的转化;

5.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13、信息社会的两大现象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海洋”,作为未来教教师,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将如何应付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掌握信息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信息的价值、态度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信息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同。

信息社会所具有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的特点,使得传统教育三大基石——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计算方式发生裂变。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剧烈冲击。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育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认为,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信息人才的需求,应该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

同时学习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掌握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吸取现代教育观念及中国电教界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充分应用教育信息化所提供的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先进的设备,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实现自我完善。

14、有人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制作课件,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你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该学习什么

这种说法不正确。

制作课件,是学习现代媒体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不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它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现代媒体技术——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现代传媒技术——是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教学设计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并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方式,将这些理论应用带实际教学当中。

在这一过程中,使教师、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将教与学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模式,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15、你认为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不足: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问题:

2)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课件质量差;整个教学都是按照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进行,操作环节机械。

3)教师盲目地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造成课堂中无效信息泛滥,以辅代主。

4)机械使用多媒体,缺乏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5)有些教师把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6)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

16、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教育观念发生重要转变。

请就其中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如何转变,简要谈谈个人观点。

一.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

它主要包括:

(1)现代教学观。

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2)现代师生观。

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现代人才观。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

(4)学习时空观。

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

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7、Inter未来教育提出教育新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

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

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

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

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学。

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

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培养反思的能力。

7)学习能力的培养。

18、有人说教学系统设计就是编写教案,也有人说教学系统设计就是制作课件。

结合课程的学习,谈谈个人见解。

1.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也称教学设计。

2.首先,教案编写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的过程。

是对教学目标、教材理解、教学程序等的设计。

而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件、经验、情境、资源等。

3.其次,课件制作是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了辅助教学或学习,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制作应用软件的过程。

它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教学设计作为程序化的操作,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统揽全局”和“合理有序”。

4.再者,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身观点林立、流派纷呈。

其研究的是学习者或人类业绩问题。

19、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简述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与作用。

新课程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教育环境和工作平台。

1)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3)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促成了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

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平台化和交互化,以及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应用重在管理创新,改革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从而在不断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20、简述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媒体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二是能提供替代的经验,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具体作用表现在:

1)集中注意,激发动机

2)材料直观,有利于感知

3)形象具体,有利理解

4)便于回忆,有利巩固

5)提供示范,培养技能

6)扩大教育规模

7)提高教学效率

8)促进教育改革

 9)提高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工作中,现代教育媒体确实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1、简述教学设计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分析评价设计结果,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在学校教育中招又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深化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并逐步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2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探讨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过程基本性质和规律,优化学习环境和脚蹙额过程,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与效率。

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以促进学习者学习。

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系统理论——将教育视为一个系统,运用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已达到对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包括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多种子技术。

23、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

1)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

2)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

3)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

24、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即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5)强调和利用各种信息来源支持“学”(即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即非完成教学目标)

25、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特征。

1)从课程功能上看,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从课程结构上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从课程内容上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从课程实施上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6、三种已开发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

1)支架式教学:

教学环节——1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理论探索——搭建独立、写作意义建构的脚手架

实践要求——建构,研究对象,概念框架的情景。

搭建意义建构的脚手架。

2)抛锚式教学: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小组协作学习5学习效果评价

理论探索——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抛锚

实践要求——基于问题教学,实例式教学

3)随即进入式教学:

教学环节——1呈现基本情况2随即进入学习3思维发展训练4小组协作学习5学习效果评价

理论探索——弹性认知理论

实践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同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目的、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学习。

27、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与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赏,要认识到知识具有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

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评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赏,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

2)教师角色的转化:

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着和促进者;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着和研究者。

3)教师行为的变革:

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4)教师文化的变革:

走向合作与对话;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走出功利主义。

28、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

国内:

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评价,过程评价。

国外:

分析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实验法评价。

29、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模式。

1)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2)教育评价的模式:

 

(1)目的游离评价

(2)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3)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

30、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

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

31、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

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2、远程教育的特征。

  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

  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

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

  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

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

  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

交互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