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略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883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略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略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略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略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略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略讲稿.docx

《初略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略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略讲稿.docx

初略讲稿

众所周知,生物竞赛具有知识点广,考查范围较浅等特点,因此需要竞赛学生学习大量大学书籍,其范围从宏观的动植物学至微观的生化分子,涵盖广阔,知识点庞杂不易理清.同时大家必须认识到两年后到来的高考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而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竞赛只是一种高考之外的副业,通过竞赛获得名牌大学青睐的同学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同学们因地制宜,依据个人情况制定出最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与竞赛学习安排.

初赛大多数同学都是炮灰,属于那种平时根本没有接触过竞赛,突然就被学校或者老师一忽悠,头脑一热参加了。

说白了还是用来凑人数.例如江西省每年初赛参赛人数约有3000+(至少在我参加联赛之前),而到了联赛还是有很多打酱油的选手。

对于大多数竞赛选手来说,省队选拔是一件十分关键的事情,联赛成绩其实无关紧要,决定你是否能够进入省队的是你在选拔期间的努力与坚持。

不乏排名较后的选手取得省一,但是凭借着不屑的奋斗进入省队并在国赛取得好成绩的例子。

而一些排名较高的选手可能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惨遭失利。

当初我在省队选拔期间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毕竟手残,各种实验做不出来,剖个神经别人能够很轻松的搞出三四条,我可能就断成三四条,生化实验就是结果各种偏离预计,别人都能做出来就我一个人做不好。

虽然手残这个毛病到现在也没治好。

国赛的时候最差的实验就是动物和生化。

省队选拔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同省份有一至三轮选拔不等,考试也可能只有理论或实验理论均有考查。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国赛目前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在这里我也就从简介绍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保送政策的变化,国家集训队数量和金牌等同。

同时必须参加次年二月的国家队选拔才能获取保送资格。

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IBO看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东西,毕竟每年近十万的参赛学生中只能有四位精英中的精英脱颖而出。

当年的我也是战战兢兢地仰望那些大神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站在领奖台上享受那种荣耀。

想想,多少人比我努力,更好的学校,更早的接触竞赛,更多的资源,更优秀的老师,我只低头默默做自己的事情。

当国赛成绩宣布的时候我如做梦一样的不敢相信。

其实当年我确实很菜,大家都是这样的,我就是默默看书,闷声做自己的事情。

我特别希望你们之中出一个国家队队员,我就可以和别人说:

当年那个国际金牌还听过我讲课。

 

那种觉得动物学会命题动物学会偏难偏多,植物学会命题也类似的思想是站不住脚的。

真正有实力的选手不回去走这种投机取巧的路子,把自身实力提高,扫除各个学科的盲点才是硬道理.其实回顾历年联赛,命题和那个协会出题没啥关系,倒是和老师心情关系很大。

我倒觉得12年的基因组题神坑是因为命题人觉得反正是最后一届省一保送,索性出的难一点

偏难怪题如果出好了就能够考察思维,选拔优秀选手的,但是一旦一不小心手抖脑抽就可能成了谁都做不出来的神坑.北大的命题历年来一直走在偏难怪的第一线,以敢为人先不惧广大选手吐槽的精神坚持拿出一系列让大家叹为观止的神题.06年以后逐渐显示出此趋势,仔细分析的话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题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考验选手逻辑思维与对某一领域理解的.我们相信北大老师也一定受此激励.愈战愈勇,直到12年,他们有点high过头了

 

保送制度改革之前,我们都说省二没什么意思。

现在必须承认,省一也没有什么大用处,特别是生物竞赛相对于其他学科竞赛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就不说绝对弱势了,免的打击你们)为什么说绝对呢?

第一,生物竞赛的省一不如数竞物竞含金量高,其次,数竞物竞在自招及高考方面更有优势。

生物竞赛所带来的知识或者说能力提升在高中方面不如数竞物竞。

但是我们也有优势,优势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竞争压力小,竞争人数与激烈程度都小于其他竞赛。

相比数竞物竞,有些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进入省队,拿到非常优惠的降分政策。

这里必须提到一点,我在贴吧里看过无数次马上就初赛或者联赛,还抱着普生说难,看不懂,或者拿着一些基础的题目吐槽难或者坑爹,甚至希望看本普生就能拿省一。

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是完全不可取的。

生物竞赛相对简单并不代表你可以少付出甚至不付出努力,任何的成就都是积累在长期的奋斗与努力之上,如果我没有那一个个看书到头痛欲裂的晚上,就一定不会有坐在这里的我。

这里的银牌现场降分只针对极少的同学,大多数银牌及其他选手都是通过生物营获得清华的降分优惠。

如果你的学校有金牌报了清华,那么就能够为没有拿到银牌的选手争取到一个参加生物营的资格。

一般来说,大部分参加的选手都能获得生物专业定向降分,40分,60分,乃至一本线。

当然这是去年的政策,以后会有一定调整,但是毕竟可以做一个参考

 

学习方法和规划终归还是因人而异,取决于自身学习特点,学校安排,以及预期目标。

我个人喜欢大学教材学习与刷题分开进行的这种方式。

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当初的规划与目标,让大家做一个参考。

当然,也仅供参考,有些人喜欢刷书刷题同时进行,这也一样是一种好的方法。

说白了,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真正开始学习大学教材是在高一联赛之后。

在这之前,我的竞赛老师已经教完了高中内容,同时我自己也自学了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但是普生毕竟太简单,讲的内容不痛不痒,远不能达到联赛要求。

插一句,很多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学习了生物竞赛之后,平时生物考试成绩反而变差了。

我只能说,这是你们学艺不精,觉得学了竞赛之后高中内容就没有问题。

我也见过这样的例子,因为竞赛放松了对高中生物内容的学习,同时竞赛内容又没能做到理解透彻,不仅平时考试的成绩不高,竞赛一样没学好。

所以往往出现生竞选手在班上的生物成绩差的情况。

固然这有高中生物内容和竞赛内容冲突的情况,但并不能成为借口。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一句,我在高一寒假结束之后学完所有的高中生物内容同时做了足够多的题目,此后我生物课再也没听,作业完全不做,生物书几乎不翻,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

学不好高中内容,我认为很难在生物竞赛上走得很远。

联赛结束之后,因为有一定的强迫症倾向,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这样:

尽早刷完所有的大学教材,在这一过程中,我跳过了一些不好理解或者十分晦涩的地方。

因为一开始啥都不懂,看着看着就犯困,头痛,然后就哗哗的翻页,专门挑一些简单的地方看,然后这样在半年多时间里看完了绝大多数竞赛教材。

后来才发现我这样做还算是误打误撞摸出了联赛考点,毕竟生物竞赛的特点是广而不深,联赛的很多要求都是相对简单的,过于复杂的体系与知识都没有太多要求。

然后那些偏难的部分我都懒得看了,最后发现我成功避过了所有不考的地方。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看的书少,我是整个竞赛组里看的书最多的,除了联赛要求的学科之外,我出于兴趣和一定的水平提升需求也看过很多比较专的书籍,我会在待会给你们推荐几本。

在当年的十二月左右,我已经把大多数教材都过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复习。

这个时候我发现,当初大部分觉得很难的知识点没有一开始接触的那么晦涩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这样一来,我不到三个月就复习完了过去半年多看得所有书,并且还额外读了一些东西。

这个时候的重点就在于攻克自己长期以来学习不透彻,但是又觉得很重要的部分,对我来说就是糖酵解,TCA循环等。

这个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进度已经到了有机化学这一部分,因此学习生化相对简单了一些。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大学的化学教材,当然这种建议仅适合极少数能力突出的学生。

当然我还是不看一些我自认为比较奇怪的部分,其中就包括植物分类学。

后来也算是命好,我那年联赛的植物学考的很简单,虽然我的糟糕系统分类在我进省队的时候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过国赛居然完全没有考察到植物分类,可以说是非常幸运。

12年的二月,也就是我高二下学期刚开始,我已经大体复习完了所有联赛要求学科的教材,就开始刷题。

在这期间,我发现了我遗漏的很多知识点,不熟悉的,没有看的,或者记错了的。

这个时候我就用准备的笔记本记录那些容易错的,不擅长或者记混的地方,同时根据错题有针对性去复习书上关键部分。

联赛还有一个月时,我做了前两年的联赛卷,发现自己的分数远超过江西的省一分数线。

有一点非常重要,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绝对不能拖延。

发现一个不懂或者错的地方要尽可能快的进行记录或者复习,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不熟悉的地方越来越多。

部分同学可能存在这样的心理:

反正就几个知识点,不学也罢。

造成了盲点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几个小知识点不掌握,盲点越来越多,看不懂,畏难心理,更多的知识点不掌握不学习。

大家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相信一定有很大收获。

当然按照我的经验,可能各位同学都处于上课听讲不明觉厉的阶段。

几位牛逼的老师们一天或者两天就能给你们上完一门课程,但是各位同学由于之前几乎没有看过多少书,可能就处于跟着老师看PPT的状态,过完几十页PPT可能也没有感觉听懂什么···至于我,没有几位老师那么高的水平,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可能也讲不了太多的知识,所以尽可能得给大家概述一下联赛主要要求的十门学科,交流一下我自己的学习心得。

当然我水平还是很低的,肯定会有遗漏或者不足甚至有些错误出现,还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

在这里我给大家的学习规划都是奔着力保省一,可冲省队进行大体安排的。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也不能说适合所有的同学,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通过不同学科特点,联赛对于各个学科的考查要求总结出了这一套东西,是你们拿过去之后可以直接用的,避免大家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走弯路,对着“没必要“的东西钻研半天。

当然了,我指的没必要仅仅是考试不一定考,但是看的东西多了,想的多了,对于整体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提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看更多的东西。

入门级读物

我之所以说普生是一个可选项,是因为普生的内容简单。

普生的特点是广而浅,一本书覆盖了联赛要求十门学科的内容,显然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当你看完了联赛要求的所有学科的教材之后,普生也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否认普生这本书的实用性,这确实是一本很好地竞赛入门教材,总结精辟,讲解算是比较到位的。

特别是那些你懂得章节,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学竞赛的时候也看过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大帮助。

不过等我阅读了大量的大学教材后,我发现普生讲的东西实在是太浅了。

那本马版的植物学可以说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入门教材,看完普生之后我看的第一本书就是植物学。

毕竟看普生的时候是一知半解磕磕绊绊读下去的,很多东西都理解不到位。

但是学习植物学的时候,我就吸取了一些经验,把所学知识和生活中能碰到的东西结合起来。

比如茎的分枝方式,单轴合轴假二叉,叶子的各个部分,叶柄叶片托叶,这些都是出门到处瞅瞅就能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记忆加深理解。

说白了,也就是时时刻刻都在思考,把生命科学当成一种乐趣来学习。

这本植物学可以说整本书都是重点,总结精辟,归类到位,特别是能够强调植物各个形态结构形成的意义,也可以说是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统一性,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个生物竞赛的学习过程的不变准则之一。

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根系往往比植物地上部分发达,虫媒花的花粉的成分,形态体现了什么适应性,那风媒花呢?

植物阴生叶阳生叶之间结构的区别,而叶肉细胞有分别产生了哪些差异?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的简单,但是如果能够坚持时时刻刻思考,注意从身边寻找各种例子,那么学起来也就比较顺利。

我比较推荐的就是马版的植物学教材,学习建议是整本书仔细阅读。

反正也不是很厚,多看看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当然可能有人会吐槽,难道还有不需要仔细阅读的书吗?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确实有,比如说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这本书,联赛最关键的考查范围无非就是:

进化特征。

从原生动物开始,一直到脊椎动物,胚层分化到体轴出现,组织形成到各个器官随着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出现和变异。

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抓住这条核心主线,从腔肠动物门到扁形动物门,出现了哪些器官,体轴如何改变,胚层的分化又是怎么样。

线虫动物门到环节动物门,体腔有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系统。

再到软体动物各个器官的演化。

而节肢动物门相比其他无脊椎动物,出现了哪些更为先进更为特化的器官与结构,这些又对它们能够广布于生物圈,种类数量如此庞大有哪些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住形态功能的统一性这一关键核心,不同动物的不同器官随着生活环境,习性等方面的改变而发生了哪些方面的改变,或者哪些特殊结构和器官因此出现。

比如说昆虫的翅和气管,蜘蛛的书肺,这些特化的结构或者器官又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

根据这条主线,就能够衍生出很多考点。

其一,器官与系统的起源与演化。

什么器官或者系统最先出现在哪一个动物门中,又在更高等的动物门类中出现哪些特化(当然也有可能丢失,被更高等的器官或者结构取代)。

而同一个门类中不同物种同源器官的演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部分,这在脊索动物门与节肢动物门中尤为明显。

其二,某些动物特殊的生活环境也是一个常见考点。

典型例子就是寄生虫。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中的寄生种类的生活史,分布,寄主等是需要大家牢牢掌握的。

在此基础上,部分寄生种类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而发生的改变,也是重点之一。

比如绦虫的合胞体就是典型例子。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寄生虫带来的危害以及相应疾病的大致特点。

不过我当时看寄生虫这一部分的时候,同学们都发现各种寄生虫的症状我们都能沾边,什么食欲不振,腹痛,腹泻····

其三,就是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了。

包括分类,某些生物奇怪的名称,海羊齿,海百合,海豆芽等等,以及某些部位的特别称呼,海螵蛸,淡菜,亚里士多德提灯等等。

我在这里之所以认为分类并不是非常重要,是因为近年来对于宏观学科的考查特别是系统分类部分是逐渐弱化的。

联赛对于植物分类的要求可以说是较为简单了,至于动物分类,考简单了谁都会做,什么昆虫的触角,哺乳动物几个典型纲的牙齿特点都是看一看就能够掌握的,考难了谁都不会写,就像12年让我们看脚辨识鸟类,就想到了那个关于关于鸟脚的笑话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看还是要看,只不过在准备联赛的时候没必要花太多精力了。

不过你们还是不要学我植物分类几乎不看啊···

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其实脊椎动物比较解剖部分的主线部分看动物学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但是对于高水平选手这本书是加深你对脊椎动物学整体认识重要教材之一,这本书系统讲述了脊椎动物各个纲在骨骼,神经,循环,呼吸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详细描绘了每个重要部分的进化路线,对于掌握好脊椎动物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过我当年是因为兴趣一直看下去的,这些书越看越有意思。

好了,我们的入门书籍就到此结束,下面进阶部分

进阶部分包括四门:

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

之所以说是进阶部分,是因为这些学科相比入门的几本书对你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除了简单的背诵之外,必须了解掌握各个部分的关系才能做到学习时游刃有余,而不是被大量看似深奥的知识所困扰。

在学习动生植生时,建议先阅读动物学植物学。

建立了对动植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解,对于你学习相应的生理学内容就有很大帮助。

特别是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学的关系更加紧密,处处强调的是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我个人建议把生态学放在植生动生之后来阅读,在个体生态部分,其内容与动生植生相当接近,况且内容也比较简单,适合在看完比较难的生理学之后找点信心。

当然了,具体顺序还是要因人而异。

我学习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顺序,基本上是看见一本学一本。

首当其冲的就是动物生理学部分

我比较推荐的就是这本书了,虽然这本书还有第三版,但是相比第二版来说加深深度减少广度,并不适合竞赛。

同时编写质量相比第二版也略有下滑。

但是第二版好像已经绝版了,上淘宝能买到旧书,大家要是觉得有其他合适的教材也可以。

总体来看,动物生理学这部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

难点有如下几个:

学科交叉点多,细胞生化动物解剖各方面均有涉猎,较难掌握。

多个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

动物生理学的介绍主要牵扯到人体,那么显然必须把所有系统,神经运动消化循环等等都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因此学习的时候决不能把他们割裂看待。

在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章节,无一例外必讲到两个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但是以上这些毕竟算是还好的,因为有规律可循,再复杂的体系只要有规律一样能够学得比较轻松。

但是动物生理学中知识点繁多,尤为零散。

比如受体抑制剂可能就可以考你十几种,各种物质在泌尿过程的分泌和重吸收,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秚升支髓秚降支都涉及那些分泌吸收。

再随便考几个小分子的作用,就足够背的了。

零散的知识点只能背,当然要掌握很多诀窍,编顺口溜啊找谐音什么的,这些都是可以自己去慢慢体会的。

上面列出难点,就必须找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生理学这一块,记忆性的东西太多,那么就推荐记笔记。

当然笔记嘛,只是给自己看得,所以说写成什么样都是看个人喜好,只要能看的明白就行。

我比较懒,通常只是抄几句比较重要的结论,或者自己整理知识点。

同时一些扩展性的知识就找一张便利贴黏在书上。

我不喜欢抄书或者抄错题,这样一方面浪费时间,而且不能很好地体现自己的缺什么,没有效率。

所以我学竞赛两年多时间,笔记还没写满一本本子。

我基本上不专门看笔记,因为这记得太凌乱了,根本没办法系统复习。

我记笔记图的是翻起来方便,题目做错了或者突然想起某些东西,就翻翻笔记。

我在学习动物生理学比较好的经验就是多想,多看,多复习。

想到一个问题立马就翻书或者笔记,有时没事干自己就开始背口诀或者想那些自己记不清楚的,比如说脑神经:

······················

或者突触后膜的各种受体分布和相应的抑制剂。

这样的习惯在学习其他学科一样有用。

这本质上也是随时记忆随时复习,在任何课程(不仅仅是竞赛上)都是相同的。

除了多背,我们还需要多想。

人体内对任何一种变化做出的反应,本质上还是要回归于内环境的稳态。

以循环这部分举例,血压上升引起的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显然是降低血压,因此就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或者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外周血管舒张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等种种反应。

当然,如果是人体主动地升高血压,比如运动,惊吓等情况下,那么神经内分泌等产生的效果则是升高血压。

在需要较高血压水平的情况过去之后,则血压又会因为稳态的需求而降低。

这本植物生理学是潘老的遗作,我记得这本书的编者潘瑞炽老先生差不多在第七版出来的时候不幸过世了。

潘老先生编写的这本植物生理学从第一到第七版可以说是本本良心,至少我读过的5,6,7版,每一版都非常好。

总结到位,知识点明确。

非常适合作为植物生理学的自学教材。

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必须牢牢掌握好植物形态解剖部分的各个要点,包括不同组织之间的基本组成和作用,各种细胞(比如说筛管伴胞)基本功能和形态结构。

这和动物生理学显然不同,动物生理学其实对于人体等的形态结构要求不高,更倾向于器官,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影响的研究。

而植物中,形态功能的统一性尤为明显,在植物体的各个生理过程中,绝对无法绕开基本的形态解剖知识。

光合作用的C2,C3,C4,CAM途径,至少要对各个细胞器有所了解(这个就属于细胞生物学范畴,事实上光合作用在细胞生物学介绍的更为详细),C4循环还牵涉到维管束鞘细胞等(了解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

那么我现在大致梳理一下植物生理学中与植物的形态解剖紧密相关的部分,当然也是属于重难点。

虽然说植物的水分生理这一块比较重要,但是我认为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比较简单。

掌握好水势这一核心,就能够解决大多数问题。

至于水分运输,把握好气孔活动和结构与木质部这一块,能够把蒸腾作用的机制与调控说清楚,也没有太多的问题。

(这一部分贴合形态解剖较多,复杂知识少,相对简单一些)

接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光合作用。

光反应这一块,大家一开始看可能会觉得非常头疼,这个水是怎么裂解,这个光子为什么又能被天线色素传递,然后一堆名字都看不习惯的电子载体,递氢体。

我个人经验是,大家应该先认认真真看一遍,看不懂没关系,再看一遍。

还不懂,继续看,我当时书翻了可不止四五遍。

反正看到第三遍你们肯定还不懂,没关系,不要看了,这种复杂的机理你只需要混个眼熟,反正联赛肯定不考。

但是你至少得记住产物,经过环式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磷酸化非环式磷酸化,产生了哪些产物,数目多少,由哪些复合物产生。

然后就没有什么了,现在联赛越来越简单,几乎不会考这种偏难怪的地方,当然你们感兴趣可以多看看,反正没坏处。

至于暗反应,C3途径只要明白羧化还原这两个过程,联赛可能也就考一考产物,酶之类的。

然后再多熟悉C2,C4,CAM等。

当然,关于植物根据不同光照产生的适应性之类阴生叶阳生叶的结构特点,植物对于过强光照的反应等等。

当然我只是举一些例子,大家学习过程中要明白看什么,跳过那些你们目前没法学或者根本没用的东西(这一点在生化分子等内容的学习上是一样的)。

至于植物激素这一块,我的建议是死记硬背·····毕竟也就是一些记忆性内容,产生部位,作用,运输途径与方式等等。

至于生长生理,抗性等,也并不是太难,多加练习完全可以解决。

至于生态学我的学习感受是····似乎该看的东西都看了,但是做题的时候总是能够冒出从来没有印象的知识,或者说是奇奇怪怪的选项.而且这些题目往往集中于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这三个方面.可以说,生态学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甚至胜过分子生化等等,因为其要求的是在整个种群乃至群落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对于各种因素影响下种群等层次)——动态变化的把握。

当然我说的这么笼统你们估计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等你们做多了这方面的题目就明白了。

而个体生态学中,动植物生理学方面占极大比重。

而这之中的动植物生理学,自然是偏向于动植物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体型变化,毛发颜色,叶片构造等等,其实在动植物学中也提及不少。

至于阿伦规律,贝格曼规律,葛罗吉规律等等,这些基础的知识肯定需要掌握。

至于种群生态学部分,其中的极为重要的逻辑斯蒂方程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有一些复杂,毕竟微分方程的知识目前对大多数同学过于复杂,其实大家只要记两个关键的就好,种群最快增长量rK/4,和对应的种群数量K/2。

而生态位之类的就比较基础了,了解所谓的生态位分化等等也是必须的。

我希望的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态学的时候,不要在一些无谓的地方浪费太多时间,同时对于一些基础的考点往往忽视了。

而后的群落生态等等,需要大家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某种因素变化带来的群落影响,这一点在种群生态里面也是极为重要的。

生态学如果仅仅考查一下基础概念可以说是相当简单,虽然一些对于种群波动,群落演替的试题会比较难,往往不能从书上找到直接的答案,但是希望大家培养出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类比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如下题:

(例题分析)

 

动物行为学方面采用的教材显然就是这本····无论从内容框架,知识体系或者应用事例来说,这本书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当然像某年联赛这本书中大量的行为实例直接出现作为考题,而其后的分析直接作为考题出现的情况已经不可能再次出现,但不可否认,在你没有看过这些例子的情况下,去分析并推论出选项确实非常有意思。

但并不意味我们可以轻视或者无视这部分内容,至少基本拟态,保护色,几种共生情况我们需要了解,还包括亲缘选择假说等,至于ESS也就是进化稳定对策,但是不常见于联赛中。

我的看法是精英教案这类的竞赛教程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动物行为考查要求,但是作为进阶提升或者参考书,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

特别是书中生动的例子与缜密的分析,对于锻炼思维,培养对生物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看可以,但是非常推荐。

因为联赛中动物行为学考查已经是十分简单了,我也就不多赘述。

终极篇

我把细胞遗传分子生化这四个微观领域的典型学科视为生物竞赛中最难的部分(至于微生物学内容特别多,联赛考的特别少,而且大多数时候关于微生物的题目特别的奇怪),同时也是联赛的重中之重。

历年联赛的最坑爹或者说最难部分(尤其是北大命题的时候,当然现在正常很多),大多数都属于这四门学科中的内容。

至于之后的国赛,理论试题60%以上的和这四门有关。

有学好这四门学科的水平,我相信联赛的大多数要求也不在话下。

那么首先就介绍一下遗传学。

大多数遗传学教材的主线脉络是这样的:

从孟德尔的著名实验开始,扩展到摩尔根对于果蝇连锁不平衡的研究,到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而后是真菌遗传分析,再到各种突变(核苷酸突变,染色体变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