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088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docx

小学教育学第一部分

教育学—小学

第一章教育认识

考核目标:

阐明教育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概述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复述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描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过程;

概述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辨析教育学的价值和限度;

列出当代十大教育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不是动物界的生存活动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狭义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较之其他教育形态,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

(2)较之其他教育形态,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的,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二)教育内容

1.教育内容的地位

2.教育内容的组成

3.教育内容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2)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3)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有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4)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5)教师在教育内容上的责任。

(三)教育手段

1.物质手段

2.精神手段

三、教育的结构

(一)教育活动的分类与整体结构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总结构

1.现代学校教育的总结构第一层次

2.现代学校教育的总结构第二层次

3.现代学校教育的总结构第三层次

4.现代学校教育的总结构第四层次

四、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做出的积极变化的期待,即它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待,是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了何种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是指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目的的体系

(1)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思想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规定。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成为某个教育阶段、某门学科或某项活动结果的期待。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对教育和受教育者个人产生影响,也对学校及社会产生影响。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范作用

2.期待作用

3.标准作用

4.依据作用

5.激励作用

(四)现代教育目的特征

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2.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3.现实需要性与时限性的统一

4.理性规定与实践操作性的统一

5.权威性与效仿性的统一

(五)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教育符合社会经济、政治需要

2.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需要

3.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对人的需要

(1)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

(2)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

(3)符合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

(六)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

(2)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坚持教育目的的“两个服务”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坚持的原则

2.贯彻和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端正教育思想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七)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教育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与教育制度相关的概念

制度的两种解释:

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1.教育制度2.学校教育制度3.教育体制

(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不同国家总是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为确立学制的依据,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学制。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二、教育学的产生过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独立和规范阶段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性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拓展

(二)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接

(四)教育学研究内容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六)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四、教育学的价值与限度

(一)教育学的价值

1、对教师的价值

2、对教育决策的价值

3、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

(二)教育学的限度

第二章教育实践

考核目标:

解释教育实践的定义、价值、合理性;

列举教育实践的层面,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辨教育起源的不同认识;

概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以及具有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关系;

说明个体发展的含义及一般规律;

阐明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教育实践概述

一、教育实践的内涵

(一)教育实践的定义

(二)教育实践的价值

二、教育实践的层面关系

(一)教育的生活实践层

(二)教育的交往实践层

1、知识授受型交往,这是教育交往的基本形式。

2、情感沟通型交往,这是教育交往的重要形式。

3、信息反馈型交往,这是教育交往的特殊形式。

4、人际交往,这是教育交往的辅助形式。

(三)教育的观念活动实践层

(四)教育的制度实践层

三、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一)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定义

(二)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

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确定的指标表征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2)教育目的具有当时条件允许的最大或较大的价值,即教育目的的实现可以最大或较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展,同时使教师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教育实践的合规律性

(1)要全面遵循规律

(2)要发现规律(3)要“双向”合规律

第二节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

(二)心理起源论

(三)劳动起源论(四)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论

二、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没有阶段性2.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3.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

4.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板死记,强迫体罚,棍棒教育

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2.教育改革方兴未艾

3.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普遍化和直接化

4.学校教育制度梯形化、弹性化和开放化

5.教育现代化

(四)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的本质联系

(1)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2)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作用,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越是现代化社会,越是进步的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越大,教育对社会的发作用也越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关系

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一,今日的人口状况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而今日的教育又是形成明日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因素之一

第二、教育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明显起来,两者都受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只有当今社会生产发展到需要对社会成员施行普及教育的情况下,教育与人口之间才确立直接的联系

第三、人口不是制约教育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制约教育的众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尤其在对教育性质的影响方面;同样,教育不是制约人口诸方面的唯一因素,尤其在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方面

第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不仅在国家范围的总体上反映出来,也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学校中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与教育关系的性质

(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

(二)教育与文化的独立性

五、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关系的综合分析

(一)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联系的层次

(二)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性质

(三)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途径

(四)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要求的转化

(五)改格是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发展的概念

个体发展是指人多身心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力的不断涌动、消长、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从而使人生不断建构、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二)个体发展的含义

1.个体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2.个体发展在多方面呈现

3.个体发展的动因在于发展主体的实践活动

(三)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稳定性与可变性

3.不均衡性与差异性

4.现实性与潜在性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发展个体的自身条件

1.先天因素

2.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式,并通过对环境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式来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中去;

二是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一是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自觉的影响自己的发展,这是充分体现人类特征的形象因素。

(二)环境因素

1.环境因素的分类

(1)以环境因素的构成成分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以范围为标准,环境因素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的性质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同时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大、小环境的作用方向有多种组合的可能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

(三)发展主体的生命活动

1.生命活动的结构与水平

(1)活动结构

(2)活动水平

2.社会实践活动

(1)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取决于活动及发展个体提出的要求与发展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2)社会实践活动队个体发展影响的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和重复程度有关

(3)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4)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效应与活动是否取得成就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有关

三、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性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理解“主导”

2.主导作用有效的基本条件

(1)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的一致

(2)学校教育撤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外,更应精心设计有利于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是受教育者通过活动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动设计主导。

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

第三章学生

考核目标:

描述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复述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解释学生本质的特征;

复述学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概括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主体地位的保障;

描述师生关系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良好师生关系发展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认识学生

一、学生的基本特征

(一)学生的本质特征

1.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4.学生具有“学生感”

二、作为社会人的学生

1.学生是权力的主体

2.学生享有的权利

①受教育的权利②受尊重的权利③身心健康权④人生自由权

3.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纪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地位

1.教育活动的复合结构

2.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3.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保障

1.消除误解,加强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1)认识误解的表现形式,尽量避免误解。

教师对学生的误解的变现大致有:

①认知方面②情感方面③行为方面

(2)学生对老师的误解的表现大致为:

①误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以为老师要求遵守必要的学校纪律,刻苦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故意为难学生

②误解老师的资源分配,以为老师对某个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照顾或多些帮助是不公正的

(2)加强理解,不断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①牢固树立理解的观念,大力营造理解氛围促人上进的教育,形成师生相互理解、彼此激励的教育

②与教师一样,学生也应该全面理解教师,牢固树立“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的观点

(3)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相结合

2.珍视权利,履行义务,在合理范围内发挥主体性

三、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考察年龄特征的维度

考察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需要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该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区别,显示出该年龄阶段特有的身心发展特征;另一个维度是该年龄阶段中个体共有的特征

(二)小学生的生理特征

1.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

2.生理机能的变化

(1)骨骼的变化与发展

(2)肌肉的发展(3)心血管系统的发展

3.大脑的发展

(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小学阶段自我意识有如下特点:

(1)自我认识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2)自我评价的原则逐渐形成

(3)自我评价的判断性有所发展

2.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

3.小学儿童动机和兴趣的发展

首先,由于环境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次,小学生间接的学习动机不断发展,包括:

为了取得好成绩,以便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为了履行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为了班级的荣誉,争当“三好”学生等

针对小学儿童的上述特点,教师首先要使学习成为愉快的事情;其次,要善于通过形象的描述,把小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和确立未来的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加强间接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锻炼意志,促进刻苦顽强的学习

4.小学儿童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1)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2)小学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

(3)小学生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能力,在小学三、四年级以上获得快速发展

(4)小学生在智力发展的进度上,包括思维形式上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

(5)小学生在学习读、写、算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了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

5.小学儿童的气质、性格特征

我国小学儿童气质、性格的发展特征是:

(1)各种气质类型的儿童的人数,在男女和城乡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2)小学儿童的性格,男女生之间略有差别

(3)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受遗传、年龄、社会环境和教育多种变量的影响

(4)我国现时代儿童的性格特征具有与过去显著不同的特点

6.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交往

(1)师生交往

(2)同伴交往

第二节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一、学生发展对学校建设的要求

(1)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可依

(2)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奖惩措施,保证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等活动的正常开展

(3)有团结、廉洁的领导班子和事业上的先进标兵,以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有一支敬业、勤奋、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5)有健康的党、政、工、团、学组织和一支体现爱心热情服务的后勤保障队伍,以及包括校园教育、文化和生活设施,并且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政治、文化、体育、文艺活动。

(二)学生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态度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敬业观念乐业观念

(2)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2.信息处理能力

3.教学能力

(1)掌握和运用“学情”的能力

(2)对教材组织和处理的能力

(3)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

4.创造能力

①教师的创造能力②教师的知识结构

③教师的能力结构④教师的人格与行为

5.沟通能力

6.身心健康

二、学生发展对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

(一)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工作关系2.道德关系3.心理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心理相容3.共享共创

(三)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和研究学生

2.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

考核目标:

复述课程目标的含义、意义;

辨认课程组织的含义、标准、类型;

描述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

识别课程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与类型;

阐明课程与教学的含义以及其内涵的变化;

辨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解释课程选择的概念、基本取向及其相互关系;

阐明教学方法的本质,说明三种类型教学方法及其选择;

辨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辨析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解释教学课程的本质;

概括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取向。

一、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的定义

1.课程作为学科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二)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科学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课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二、教学的内涵

(一)教学是教与学的复合活动

1.教不同于学

2.教与学相互依赖

3.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二)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教学是科学

2.教学时一种艺术化存在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

(二)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三)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预计的结果,是国家国学校为实践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

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或者说是培养目标的分解。

在教育目标体系中,课程目标是最具体的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

目标是一种构想、一种蓝图,指导、规范着课程从设计到实践再到评价的全过程

(1)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二)“行为目标”取向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五)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

四、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的主要来源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3.学科的发展

(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1.确定教育的目的

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3.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教育学—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