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月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631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月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月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月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月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月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月考题.docx

《历史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月考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月考题.docx

历史月考题

高2014级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7专题综合测试题

(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梭伦改革中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打下牢固阶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B.废除债务奴隶

C.鼓励发展工商业D.划分公民等级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确立鲜卑族封建经济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定姓族

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均输法④市易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5.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为纠正这一弊端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6.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

7.1861年农奴制改革()

A.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D.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8.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B.农民不再受到村社的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以赎买份地

9.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公布《九十五条论纲》B.德方《圣经》出版

C.路德焚毁教皇令D.《至尊法案》通过

10.宗教改革中最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路德宗B.加尔文宗c.英国国教D.法国国教

11.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

“……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的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12.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13.中国古代最早改变卿世禄制的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C.吴起改革D.商鞅变法

14.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15.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16.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B.实行募役法C.颁行农田水利法D.推行免役法

17.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18.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衰微B.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D.争霸战争的需要

20.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21.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

A.管仲改革B.魏文侯改革C.商鞅变法D.王安石变法

22.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3.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⑨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4.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5.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26.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④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权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27.商鞅曾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8、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

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

29、利马窦来华传教,当时传到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是

A.天主教B.加尔文宗C.路德宗D.东正教

3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创办近代工厂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C.建立兵工厂D.发展商业

二、材料解析题: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

而不可厉以名。

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

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

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心。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

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材料四《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

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五《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

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4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材料四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5分)

(2)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

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

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目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5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怎样?

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4分)

(3)通过材料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3分)

三、问答题。

本题共一大题(8分)

33.根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改革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改革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并进行简要说明。

 

高2014级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7专题综合测试题

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做在机读卡上。

2、材料解析题

31

 

32

 

33、

 

34

 

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

26、27、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3分)

三、问答题(25分)

28、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7分)

29、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为:

“康熙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

经核对,原文为:

“EmperorKuangHsuhadreadtheworksofChengKuangYing”。

问题出在KuangHsu帝是谁。

问题:

(1)请写出KuangHsu帝的正确译名,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提到郑观应?

(4分)

高二历史新课标选修

(一)改革回眸

参考答案

一、1—5AABBB6—10DBBBC11—15CCACB

16—20CDABA21—25ACDDB

二、26、

(1)原因:

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

不赞同,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俄国失败,俄国退出比萨拉比亚一部分地区,丧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加剧了社会矛盾,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3)农奴制导致俄国的落后。

27.答

(1)主要意图:

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

(3分)

评价:

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分)

(2)核心观点:

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2分)。

依据:

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

(2分)

(3)原因: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4分)

28.

(1)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8分)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6分)

(3)认识: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分)

29、“光绪”,郑观应与光绪是同时代的人。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运动是近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是早期的资本家。

参考答案及解题指导

一、选择题

1.B

2.B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这是对传统世卿世禄制的改变。

3.A“相地而衰征”实际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要注意“开始瓦解”的含义。

4.A县制是政治体制,其所取代的是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

5.D6.C

7.D秦国人实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

8.A北宋所实行的加强中央集权举措,虽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但因其矫枉过正而使这些政策的负面影响加大。

9.C

10.A在中国古代,主要有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形式。

商鞅变法中规定废井田,这标志着土地国有制的废除,而其他的变革并不涉及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11.C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从价值观方面考虑,应为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12.C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3.B14.D15.D16.A

17.A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宗的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很快传播。

18.A

19.D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彼得一世改革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并且改革与革命的形式不同。

ZO.C

21.C19世纪末,日本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是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并非完全封建性的。

22.B23.C24.C25.D26.B27.C

28.A维新运动中,梁肩超的主要活动是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9.D30.C

二、非选择题

31.

(1)马丁·路德国和加尔文者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

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1)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是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实践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3)认识: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点拨:

主要从目的、背景、内容、性质和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认识主要从变法的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得出。

33.第一方面:

欧洲宗教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第二方面: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第三方面: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近代化。

第四方面:

埃及穆罕默德国·阿里改革,一度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概括和理解能力。

题干出示了近现代史改革的主要类型和作用。

通过对近现代史重大改革作用的概况,再对应题目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回答时,主要从改革的性质、作用等方面思考。

34.

(1)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正音,废除鲜卑旧制。

这些改革措施,革除了鲜卑族陋习,适应了统治需要。

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2)彼得一世改革,强行推广西欧生活风俗,改用西方的

服装,并强行剪掉胡须,还推行西方的社交风俗。

这些做法有利于学习西方,革除了俄国人的陋习,但其推行又是野蛮的、带有强制性的,有绝对化的倾向。

明治维新,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方面学习西方。

这些做法改造了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但是,日本在推行西化的同时,却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如和服、茶道等民族习俗。

点拨:

风俗习惯是指各国各民族在加史发展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本民族心理、志趣、信仰等的反映。

风俗习惯有两面性,其变化是社会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的西化,都是有倡导新风俗、革除陈规陋习的积极作用。

但是,要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追求时尚的问题,要把移风易俗和盲目追求时尚区别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