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256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施工方案修.docx

桩基施工方案修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概况-------------------------------------------------

三、工程地质条件--------------------------------------------

四、编制依据-------------------------------------------------

五、施工总体目标---------------------------------------------

六、施工准备-------------------------------------------------

七、测量放线-------------------------------------------------

八、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九、施工平面布置---------------------------------------------

第二章施工计划配置--------------------------------------------

一、组织机构的配置-------------------------------------------

二、施工进度计划配置-----------------------------------------

三、劳动力计划配置-------------------------------------------

四、主要材料供应计划配置-------------------------------------

五、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第三章施工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四、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第四章本工程主要特点、难点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椒江大桥东侧地块二期建设项目(三标段施工总承包)

工程地点:

椒江大桥东侧

建设单位:

台州新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

杭州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远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拟建项目位于规划的台州市椒江区大桥东侧地块,为该项目的二期工程,北侧为工人路,西临椒江大桥,本项目为二期高层公寓三标段,为6幢高层,设有地下车库一层,建筑面积64958M2,其中地下室部分12173M2,地上部分52785M2。

基础部位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础。

二、设计概况

本工程的桩基础以④2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5米,本工程共计钻孔灌注桩711根,桩径分别为:

Ф600mm、Ф700mm、Ф800mm、Ф900mm。

具体参数如下:

桩身砼强度等级水下砼采用C30,有效桩长54米,采用桩底压密注浆,注浆后单桩承载力分别为:

Ф600钻孔灌注桩Ra=2200KN;Ф700钻孔灌注桩Ra=2900KN;Ф800钻孔灌注桩Ra=3800KN;Ф900钻孔灌注桩Ra=4600KN。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下水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浅部填土、黏性土中的孔隙潜水及深部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承压水,地下水位埋深0.30~5.50m,水位呈季节性变化,变幅不大,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年变化幅度1.00m左右,据本地工作经验,雨季地下水位最高时接近地表,深部粉砂、卵石中的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拟建场地周围无污染源,场地地下水对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中腐蚀性。

2、地层土质分布

1、①0层:

素填土

杂灰色,松散,为近期回填,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夹杂碎石、块石。

场地内西南侧和中部分布,厚度0.40m~5.4m。

土质均匀性差,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2、①1层:

暗浜填土

灰~黑灰色,以淤泥质土为主,呈流塑状,含碎石、有机质及少量生活垃圾,具腐臭味。

场地北侧及南侧原有河沟(塘)内分布,具体分布孔位详见勘探孔数据一览表,层厚0.90~3.10m,顶板标高为0.95~3.36m,高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极差。

3、①2层:

黏土

褐黄色,可塑,往下渐变为软塑,含氧化斑点,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该层场地内局部缺失,层厚1.10~2.40m,顶板标高为1.59~3.35m,中~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稍好。

4、②1层:

淤泥质黏土

灰色,流塑,厚层状,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80~6.50m,顶板标高为-0.54~2.03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

5、②2层:

淤泥

灰色,流塑,鳞片状,含贝壳碎屑,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局部为淤泥质黏土。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20.20~28.00m,顶板标高为-5.30~1.48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

6、③1层:

黏土

灰色,软塑,细鳞片状,局部含腐植物碎屑,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4.70~18.60m,顶板标高为-27.60~-23.40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7、③2层:

黏土

灰色,软塑,局部含粉土薄膜,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底部粉土、粉砂渐含夹层,局部含大量贝壳碎屑。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3.50~9.20m,顶板标高为-43.20~-40.89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8、④1层:

粉砂

浅灰色,稍密为主,饱和,局部夹少量圆砾,含量约占20%左右,局部夹黏性土薄层,土质均匀性较差。

该层场地内呈不连续分布,层厚0.30m~4.0m,厚度变化较大。

顶板标高为-51.50~-46.00m,物理力学性质稍好。

9、④2层:

卵石

灰色,稍~中密,饱和,粒径一般顶部较小,往下粒径逐渐增大,卵石径一般20~60mm,大者可达80~150mm,含量60~80%不等,含少量圆砾,粒径一般2~20mm,含量10~30%不等,磨圆度好,亚圆形~圆形,呈中等风化状,岩性为凝灰岩类,其余主要为砂充填,土质不均,局部以圆砾为主。

四、编制依据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文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的重点、特点和难点,为如何“优质、高效、快速、安全、低成本”地完成本工程选择施工机械,确定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并落实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等各项保证措施,以指导本工程施工的施工实施,是纲领性文件。

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1、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

2、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钻孔灌注桩图集2004浙G23;

6、相应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及国家有关文件法规

五、施工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合格;

2、施工工期:

50天(日历天);桩基测试时间除外。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合格;

六、施工准备

(一)施工前期准备

1、施工道路宽约6米,设二条主干道,其余每幢楼设支道路;

2、设置一个废浆中转池;

3、大门口处设置一个洗车池,位置设于门口处,对进出的车辆经过洗车池冲洗;

4、在7#楼、8#楼北侧设置一处钢筋加工棚,以钢管搭架,石棉瓦盖顶,每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5、施工前对原地面标高,测量控制点等进行复测。

(二)施工组织

1、本工程在施工组织方面做到合理、科学统筹安排,既要单项统筹计划,又要顾及整体安排,施工组织上推引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由公司选派有较强施工管理经验,并具有高度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班组承担施工作业任务,以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实现,为建设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服务。

2、项目经理部下设办公室、施工组、技术组、质安组、材料供应组、工程核算组、后勤保卫组七个职能部门,对施工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协调控制。

3、项目作业层以各班组为主体,选派操作技术精良,能吃苦耐劳的生产班组进场施工,遵守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切实执行网络计划,熟悉并执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打下基础。

4、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精心组织施工,认真解决施工技术难题,联系协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作,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控制好工程质量。

5、推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部门各岗位职能人员的责任制,以岗位职责制约束人的行为,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6、公司将保证对该工程的资金、施工机械、周转材料的供应,确保工程质量优质、安全、按期完成。

7、公司在要求项目部生产、质安日检查的基础上采取不定期巡查、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法来控制和把握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工期,针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工种、部门、上级主管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施工结构情况,有一定的施工难度,施工总体部署确定以下原则:

1、施工动员

施工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工程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领会合同条款,熟悉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及施工的重点难点,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施工准备工作,明确项目经理、职责和人员分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质、快速、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2、人员准备

本桩基工程我公司将以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施工全过程中,项目经理对现场人、财、物进行全面、宏观调控,并成立项目部,项目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施工负责组成,下设管理人员和作业组。

3、材料准备

开工前详细编制各种材料及施工周转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和分批进场时间,并按照分批进场时间组织进场,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

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开工前材料部应及时同商品砼厂商及钢筋供应商做好联系工作,确保各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保质保量供应。

其它零星材料如电焊条、枕木、钢板、注浆管、水泥等要做到有计划地同有关供应商联系,随时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为便于材料供应及时备料,开工二天前向供应商提供不同规格的材料需用量及供应时间要求。

工程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提交出厂合格证及质保书,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及时送项目技术部门妥善保管。

4、机具准备

根据本工程设计意图及施工工期要求,本桩基工程采用10台GPS-10型和8台GPS-15型旋转钻孔桩机进行桩体施工,并配备1台注浆机、一台灰浆搅拌机和一只带搅拌装置的储浆筒进行桩底注浆,现场配备一台挖机,其它辅助工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5、现场准备

5.1施工场地准备

5.1.1平整作业场地和施工临设场地,修通场内道路,接通电源、水源。

5.1.2与甲方履行正规的测量基准点和桩点的交接手续。

设置测量控制点,测定桩位。

设置控制点不受施工影响。

5.1.3按施工总平面图,营建生产临时设施,落实生活临时设施。

6、技术准备

6.1工程开工前,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程、文件。

6.2根据施工图、地质报告、合同,在开工前完成施工制作设计的编制工作。

6.3认真进行图纸会审。

项目经理用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由主管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承包合同交底,进行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

6.4根据合同工期编制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根基施工图,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及进场计划。

6.5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完善。

进行施工技术总交底及各级施工技术交底。

6.6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七、测量放线

1、建立测量控制系统

本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平面测量控制、标高测量控制二大类型。

其中平面测量控制采用全站仪NTS-342控制轴线和桩位置,并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平面定位放样;标高测量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地面及桩顶的高程。

2、定位测量

2.1定位依据

由城市勘测部门提供的水准坐标点和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

2.2定位程序

定位程序为:

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2.3定位方法和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甲方提供的定位点,在现场内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应按规范埋没,并要妥善保护管理。

定位成果及时申报监理批准。

2.4轴线控制

根据工程平面特点测设各平面控制轴线,建立轴线控制网。

3、测量工作程序

3.1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资料,进行实地复核,并将复核的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3.2根据复核的测量成果,按工程施工的需要,扩大布置测量控制网,经复核准确无误后,报监理工程批准,加以妥善保护。

3.3根据扩大布置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工程的施工放样,放样前画施工放样图,内业经校核无误后进行实地放样,原始资料存档备查。

4、测量质量保证

4.1指导思想

施工测量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测量人员工作责任心强。

首先要熟悉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对图进行审核,如发现疑点,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澄清。

测量放样前必须按图纸和设计修改通知进行,事先准备即放样数据和放样草图,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制度,所以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制定仪器使用和保养制度。

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按《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及相关程序文件执行。

4.2做到“勤”、“精”、“复”

“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施测,认为必要时可重测或加密施测。

“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

“复”,即所有施工测量工作必须做到有放必复,分别由专人负责,并应对测量标示定期进行复测,测量内业工作应有专人进行校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5、测量人员组织

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工地成立专门测量小组,由具有理论与实际经验的测量人员担任组长,并配备2名有实际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组成,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测量工作的先锋作用。

八、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验灰线

←——

测量基准和高程引测

桩位测量

←——

测量桩位轴线

埋设护筒

←——

挖孔穿过表层填土

钻机就位

←——

校正桩位

钻进成孔

←——

泥浆管理

一次清孔

←——

校验孔深

下钢筋笼

←——

制作钢筋笼

下导管

←——

导管配备检查

二次清孔

←——

测量沉渣

灌注混凝土

←——

商品混凝土

移位

←——

起拔护筒、孔口回填

2、成孔工艺

2.1桩位放样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和基线进行复测,再据此测出桩位中心,打入定位桩。

2.2埋设护筒

本工程护筒采用钢板制作,直径为900mm、800mm、700mm、600mm,上端设排浆口,护筒高度一般为1米。

2.2.1以桩位中心为基准,埋设十字定位桩。

2.2.2人工挖孔穿过杂填土下部土层后,钎探证实无地下障碍物即可。

2.2.3将护筒放到坑内,拉十字线,调整护筒位置,使护筒中心与十字线交点大致重合,再在护筒四周填粘土夯实。

2.2.4复核桩位,插上钢筋。

2.3钻机就位

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再找平垫实,使机座周正水平。

使桩位偏差<20mm,竖向偏差<1%。

2.4泥浆

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池-→循环泵-→高压胶管-→钻杆-→孔底-→孔口-→

泥浆泵-→沉淀池-→泥浆池。

2.4.1根据场区土质情况,可采用原土造浆。

2.4.2循环使用的泥浆,采用3PN泥浆泵供浆,11kw泥浆泵排浆,沉淀在泥浆沉淀池内的废浆定期进行清理,外运至弃浆地点。

a泥浆性能

粘度18~20s,比重1.15~1.35,胶体率>90%,含砂量小于8%。

b泥浆性能调整

①开孔,比重1.2~1.3,粘度20~25s,胶体率>90%。

②粘土,比重1.10,粘度18~20s,胶体率>90%。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比重1.1~1.15,粘度20s,胶体率>90%。

④卵石层,比重1.25以上,粘度20s,胶体率>90%。

2.5造孔

2.5.1本工程配备16台GPS-15型磨盘钻成孔,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钻头。

2.5.2钻机就位安装做到平整、稳固,天车、磨盘中心与设计桩位台中心成一线,偏差不大于2cm,同时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和机架的平稳。

2.5.3在钻进过程中随时观察地层的变化和孔内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2.6、成孔

成孔是本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工序,务需在组织机构、机具设备方面落实,按照施工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成孔质量。

2.6.1孔深:

从护筒顶面开始计算,以测绳量的数据为准(同时以钻杆长度校正)

2.6.2孔径:

保证钻头直径,在钻进易产生缩径地层段进行反复扫孔,确保设计桩径。

2.6.3孔斜:

在造孔过程中,保证钻机安装牢固平稳,钻杆平直无弯曲,一般能保证孔身垂直度小于1%,必要时亦可进行测斜。

2.6.4沉渣:

本工程采用测锤测量淤积方法,钻孔深度与清孔后深度之差即为淤积厚度。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能否控制好孔底沉渣厚度,是影响桩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桩桩孔底沉渣≤50mm,采取方案如下:

①、在成孔钻进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地层特点,相应选择和调整合适的泥浆性能,以增强冲洗液携渣的能力。

②、合理安排好泥浆池,泥浆池要有一定容量并设立沉淀池与循环池,沉淀池要经常清渣,避免沉淀物反复循环。

③、采用两次清孔,终孔时一次清孔采用正循环,利用钻头旋转带动孔底沉,随泥浆上浮;下导管后二次清孔采用导管正环清孔,以保证孔底沉碴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④、混凝土灌注,采用“回顶法”灌注工艺,当储料大斗内的砼连续不断地从导管中灌入,使混凝土产生一个相当大往下的冲击压力,使孔底残余的部分沉渣以及下沉的浓浆在导管外围顶上来,得以排除。

2.7清孔

2.7.1清孔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悬浮在造孔泥浆中的碎屑和孔底的淤积物,确保沉渣满足设计要求。

2.7.2本工程采用的清孔方法如下:

a、一次清孔利用钻机循环换浆法,在造孔结束后,继续用钻机一面对孔底进行冲洗,一面换出废浆。

b、二次清孔在孔底注入优质泥浆,利用导管进行正循环清孔。

2.8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2.8.1钢筋笼采取分段制作,人工运输,机架卷扬机起吊,在孔口焊接成分段沉放。

2.8.2为缩短焊接时间,两段之间的搭接按搭接焊接要求,搭接长度为≥10d。

2.8.3钢筋笼制作允许误差见下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主筋间距

±10

箍筋间距

±20

钢筋笼直径

±10

钢筋笼长度

±100

钢筋材质检验

按设计要求

2.8.4钢筋笼在沉放前必须安装好砼保护块,使之确保钢筋保护层,同时时行自检和专检,由监理人员对钢筋笼的尺寸、焊接点等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吊运沉放,并作好记录。

2.9水下砼灌注

水下灌注采用“回顶法”。

由于混凝土有一定的初凝时间,因而,整个施工过程是个既紧张而又连续的过程,为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采取:

2.9.1现场必须保证能及时到场足够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各岗位做到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以确保灌注的连续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砼灌注必须在第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30分钟内开始,超过30分钟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检。

2.9.2必须采用“回顶法”导管灌注工艺,混凝土从导管内灌入,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坚实性。

导管内径Ф250,采用游轮丝扣连接,并加O型密封圈密封,以防漏水。

2.9.3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等试验。

2.9.4下放导管时,应先放至孔底,复测上下孔深,尔后再提管30-50cm待浇。

2.9.5导管下放和拆卸依照实际情况填写导管下放拆卸记录。

2.9.6砼根据施工进度及时通知商品砼站,以便及时浇灌已成孔的桩孔,坍落度控制在16-22cm,强度符合水下砼要求。

2.9.7为了保证水下砼的质量,采取以下措施:

①为缩短灌注时间,组织一定运料车来减少砼运输时间。

②浇灌时贮斗内放满砼才能进行冲孔,在冲孔时应保证后续砼连续进行,保证满足首次灌注时导管底端能埋入砼中1米以上。

2.9.8随着孔内砼面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

提升导管前,必须测定导管内外混凝土面的标高,计算出导管埋在混凝土内的实际长度,再拔动导管,导管埋入混凝土内要始终保持不少于2米且不大于9米的长度,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砼面,以确保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

3.孔底灌浆

(1)、准备好桩底灌浆腔:

灌浆腔由胶囊,圆钢板,4只螺帽,2根150mm长连接管及河卵石或碎石组成,先进行装配,在造孔施工前准备好灌浆腔。

  

(2)、准备好灌浆管:

桩底灌浆管为二根Ø32×2.5钢管,每节长度由施工接长接长时方便而定,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用螺纹管箍、生料带连接,总长度由桩长确定,桩底注浆管长度大约为:

孔深+1.0m的外露长度。

为了避免浪费及顺利施工,可备若干短节灌浆管。

  (3)、造孔施工,清孔至设计要求,此步骤同一般灌注桩造孔施工。

  (4)、下设钢筋笼、灌浆腔:

首先把灌浆腔平放在地面上,钢板面在上边,然后起吊钢筋笼缓缓与灌浆腔钢板接触,然后用电焊把钢筋同钢板点焊在一起,这样灌浆腔就同钢筋笼连为一整体。

此时有两点注意:

一是电焊火花不要烧坏胶囊,二是充满河卵石或碎石的悬浮在钢筋笼下面,为防止坠落,可备一些线绳成网状把胶囊稳固在钢筋笼上。

  (5)、边下放钢筋笼边接长灌浆管,灌浆管紧贴钢筋笼内侧,可在适当位置用12#铁丝绑扎使其稳固。

  (6)、当钢筋笼及灌浆管下设完毕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浇注工作。

此时注意的是(尤其注意)保护好灌浆管及管口,不使杂物及砼落入管中。

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内进行清水开孔,两周左右进行注浆工作。

  (7)、灌浆前,把止浆阀采用螺纹联结到灌浆管上,其中一止浆阀不用钢球,起排水气作用。

  (8)、把两个连接件分别连接到止浆阀上。

之所以用两个连接件是为了万一一只管不通,可用另一管来补救。

  (9)、准备两个堵头和与高压胶管相同规格的接头。

  (10)、检查压浆泵,泵要完好,出浆量少的为佳。

(11)、把高压胶管两端分别连接到泵及灌浆管上。

(12)、泵送清水,清洗管路及灌浆腔,从一端注水,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