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064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南北无隙山水言情

汪为胜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盖有南北画派之分。

归纳而言,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

画中多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浑厚、杂木丰茂,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同时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

从艺术手法来看,格法森严,画家们对待画面中的林木、山石、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人物、关城、寺观、山居、舟船等极为重视,墨法精微。

而南派山水画因南方特定的地形特征,则呈现出草木茂盛、烟云氤氲、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

南派山水画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画家着力表现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

南北画派着力点的不同使其形成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

自近代以来,以傅抱石与陆俨少为代表,在南北画风的融合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他们将中国画北派的雄浑与南派的秀逸相结合,创作出章法新颖、画意深邃、自成一体的绘画。

傅氏纸上浇铸笔扫千军绝顶气脉,又有墨色韵律的丰致;陆氏造古新之强悍奇幻云烟,而不乏笔墨精微之精神。

而当代画家中,做此融会之工者亦有其人,雷正民先生当属其中之佼佼者。

其凭借丰厚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雷正民的山水画归纳起来,应当说是突破传统形式派别上的区分,通过富有成效的写生方法,经过概括、整理,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

这个秩序既尊重传统的法度,又不拘于传统的窠臼,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不时引入水彩、水粉或者版画等其他因素融入画中,常给人既朴素自然、意蕴深长又不乏惊艳之处的别样感受。

当然,雷正民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其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

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到南方的古镇桥影,从飞瀑奔腾的浑灏壮宏到幽谷思情的小桥人家,既有峻拔雄奇,又不乏飘逸清新,画家把热爱自然、敬拜自然的深沉情感挥洒在笔墨之间,清晰透彻地表达了画家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雷正民的山水画去芜存菁,突出个性。

其破笔散锋的斧劈与浓淡墨色的渲染,使得他笔下的山水既有北方山石的气概又兼具南方清丽婉约、浑然天成的气象;二度平面法的构筑方式,赋予了山川在雄浑激荡中也不乏隽永与秀韵的特征;而以泼墨与泼彩表现气象,将恢宏与幽深紧密地结合,确为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从艺术风格上看,北派格法森严、墨法精微,南派则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

B.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

C.南派山水画,反映的是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因而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

D.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有南北画派之分,因着力点的不同而形成了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派山水画中多峻拔雄奇的峰峦、飞瀑流泉、长松巨木,南派山水画则着力表现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

B.中国山水画南北画风融合之工者,近代以傅抱石与陆俨少为代表,当代雷正民先生当属佼佼者,雷氏作品的艺术成就要高于傅、陆二人。

C.傅抱石的画作既彰显气势又讲究墨色韵律的丰致,陆俨少的画作景物奇幻又不失笔墨精微之精神,两人的绘画都章法新颖、画意深邃。

D.雷正民能够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取得卓越成就,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正民的山水画既尊重传统,又不拘于传统,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注重引入水彩、水粉等其他因素,常给人别样的感受。

B.雷正民的山水画寄寓着他对自然的热爱、敬拜之情,清晰透彻地表达了他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其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C.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奔腾的飞瀑到南方的小桥人家,雷正民的山

水画突出表现了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

D.雷正民的山水画堪称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与雷正民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北方与南方山水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无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小鸟,你好

陆星儿

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

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

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

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

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己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

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片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

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

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含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

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

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

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

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

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

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

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过去的日子里,

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

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

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

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

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的鸟叫

,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

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

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

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

小鸟,你早啊!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是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5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王聪聪曹原

中国青年报:

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进行掐尖大战。

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李越:

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

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

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

不给就报其他大学。

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

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

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

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

伤害在哪儿?

李越:

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B之前投档录取。

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

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

李越:

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

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

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

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

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

而尖子生就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

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

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

李越:

两者并不直接挂钩。

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5名能获此殊荣。

这位同学不仅成绩非常好,也非常聪明,素质全面。

但这位同学却是当年清华大学在安徽所招学生中分数最低者之一。

可见,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与否。

虽然证明高一分的学生一定比低一分的学生强不容易,但是要证明低一分的学生比高一分的学生强肯定更困难。

所以说,除非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分数这个规则在当前社会不能破,否则一放就乱。

中国青年报:

有人说,掐尖无异于鼓励应试教育。

您怎么看?

李越:

加重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

由于公平的压力,分数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才是症结所在。

高校当然欢迎素质教育,但关键是素质如何评判。

中国青年报:

您从事招生工作20多年,名校掐尖一直就有吗?

李越:

真正的掐尖,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从估分填报改为出分填报之后。

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采取出分报、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出分以后高分考生很容易找到,所以争抢高分学生的程度也就更激烈。

中国青年报:

报考方式是不是应该作出调整?

李越:

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角度讲,相对合理的填报方式是考前报、大平行。

不过,实行考前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充分畅通。

学生考前报志愿,不仅要对自身实力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还要对自己在本省、市的相对位置有合理把握,而后者需要本省、市各中学能够充分沟通,比如进行联合模拟考试等。

目前全国实行考前报志愿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多数省、市由于城乡差异比较大,信息较闭塞地区的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相对位置,考前报的风险就非常大。

中国青年报:

不掐尖的话,高校之间应该比什么?

李越:

高校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常常被人提起,堪称一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11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越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时有些顾左右而言他,是通过学生家长的某些表现来证明名校间存在掐尖大战,方法很好,但没有准确回答记者的提问。

B.李越用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来评定目前的高考,说明高考尽管存在弊端,但依然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C.李越列举之前清华大学在安徽录取的分数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

D.北京、上海使用的考前报,大平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目前相对合理的,可以有效避免掐尖大战,李越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E.李越对大学录取中名校的掐尖大战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高校应该比的是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而不是录取了多少高分的学生。

7.高校的掐尖大战有哪些危害?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

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

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9.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即位:

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5分)

译文: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蓬。

[注]写:

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赐沾:

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

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蓬:

随风飘的蓬草。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3、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4、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2)、《马说》中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3)、《登高》诗歌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5)、《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

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6)、《三峡》中.写三峡秋季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专家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因肺癌病人达100万人而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这个消息让人噤若寒蝉。

面对棘手的问题,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的小张去处理,张部长一时有些举棋不定。

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名。

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能及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那将是很危险的。

当改革进入到必须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阶段时,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这时候需要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的精神,决不能优柔寡断,犹豫彷徨。

五一期间,银川市掌政镇下辖村的鸟超市果蔬大棚对外开放,市民蜂拥蚁聚,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享受现代高优农业的魅力。

A.B.

C.D.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陕西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70

000余件,其中包括西汉皇后玉玺、唐代舞马衔杯纹银壶和宋代黑釉油滴碗等珍贵文物展出。

B.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往往因人而异,但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却是每个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必须具备的。

C.频繁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不仅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而且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安全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D.过多地介入孩子的生活,无论是由于爱护还是由于焦虑,都是在培养孩子依赖的习惯,培养孩子懦弱无能的个性,逼孩子逆反,这让孩子怎么感恩?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果我说人有一种毁灭欲望,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但死本能也会指向自身,所有强烈的愤怒背后,似乎均有一种同归于尽的冲动。

毁灭欲望来源于生物的死本能,即任何生物都必然走向死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幸好有理智的约束,大部分人不至于被这种毁灭冲动所掌控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生本能的作用,死本能会被向外界,表现为攻击

但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对某人极端愤怒时,你会恨不得把对方撕成两半或扔出窗外

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生本能与死本能此消彼长,相互拮抗

A.B.

C.D.

18、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答题。

(4分)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苏联

13,700,000

13,0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德国

3,500,000

1,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