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976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docx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

秦东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

 

 

中铁一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重点隧道

第三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六年一月

 

衬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秦东隧道衬砌施工的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衬砌施工,避免衬砌蜂窝麻面、控制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砼养护等施工工艺,满足隧道衬砌的设计及验标要求。

2.适用范围

2.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3《秦东隧道设计图》

3.工程概况

郑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工程第三标段位于陕西省潼关县,起迄里程DK333+000~DK341+300,标段全长8.3km。

本标段内秦东隧道起迄里程DK333+312~DK340+996,长度7684m,为双线黄土隧道。

进口位于陕豫两省交界处的杨家村坡底下,距连霍高速公路约100m,出口位于秦东镇苏家村潼洛沟内。

隧道正洞累计Ⅳ级围岩段长7300m,V级围岩段长384m。

4.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衬砌设计

衬砌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Ⅴ级围岩段衬砌厚度为60cm;Ⅳ级围岩段衬砌厚度为50cm。

4.2衬砌施工

洞身二次衬砌按照“仰拱紧跟开挖、后施工墙拱”的次序施工,仰拱浇筑利用栈桥维持洞内交通运输的畅通;墙、拱衬砌钢筋由汽车运至洞内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焊接、安装。

浇筑砼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整体浇筑。

二次衬砌耐久性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且自动计量的拌和站、搅拌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模的机械化流水作业线,以保证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

辅助洞室砼衬砌采用模板台架、人工立钢模、泵送砼施工。

4.3施工工艺框图(见图1)

图1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钢筋、砂、石、水泥、外加剂、止水带、配合比

施工准备

监控量测确定施工作二次衬砌

断面检查

安止水带、安装衬砌钢筋

面板整修涂脱模剂

台车就位

台车净空、衬砌厚度检查

台车加固输送管安装、挡头板安装

砼浇注

砼配料、拌合、运输

拆模、养护

拱顶压浆

衬砌内净空检查、外观检查

中间交工

4.4钢筋加工及安装

4.4.1衬砌施工钢筋采用Q235钢或20MnSi钢。

钢筋在洞外集中下料加工,汽车运至洞内人工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焊接、绑扎。

4.4.2钢筋下料长度应进行三个以上搭接部位的优化设计,以保证同一截面焊接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间距不小于35d。

钢筋的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4.3钢筋的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缝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当采用单面焊缝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4.4.4钢筋焊接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钢筋表面不能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接头弯折不大于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并不大于2mm。

4.4.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4.4.6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

4.4.7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

4.4.8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在钢筋骨架内外侧采用专用保护层垫块和砼块支垫;

(2)利用钢筋制作用于支撑衬砌钢筋的骨架,骨架采用三根φ22螺纹钢呈三角形分布,其间用钢筋连接,沿隧道纵向每3m设一环,并作为主筋,避免衬砌钢筋下挠,保证砼保护层厚度。

4.5模板台车

4.5.1模板台车的制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1)模板台车的外轮廓在灌注混凝土后保证隧道净空,门架结构的净空应保证洞内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通行。

(2)模板台车的门架结构、支撑系统及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各种荷载的组合。

(3)模板台车的长度为9.1m。

模板台车半径比设计大5cm,以保证净空尺寸。

(4)模板台车侧壁作业窗宜分层布置,层高不宜大于1.5m,每层宜设置4~5个窗口,其净空不宜小于45×45cm,两端设检查孔,并设有相应的混凝土输送支架或吊架。

(5)模板台车应设置足够的承重螺杆支撑和径向螺杆支撑。

(6)模板台车拱顶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混凝土的封堵装置和检查孔。

(7)模板台车上安装的附着式振动器应能单独启动。

(8)模板台车组装好后,须严格检查前后断面尺寸、中线位置及两端是否在同一断面上,模板板面是否前后一条线。

模板表面须经特殊处理,表面打磨光滑、无错台及铁锈。

4.5.2模板台车的施工要求

(1)台车行走轨道枕木选用无开裂、腐烂的硬质木材,枕木下应垫实,间距0.5m,行走轨道采用43kg/m以上的钢轨。

严格控制轨顶标高,轨面高程误差不超过±10mm,中线误差不超过±10mm。

(2)模板台车就位时,必须严格控制拱顶标高、中线、起拱线尺寸、大腰中线尺寸和底面中线尺寸。

中线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标高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3)台车中线、水平等尺寸符合要求后,由技术人员、质检工程师、现场领工员检查模板支撑和搭接对位情况,要求支撑稳固、接缝密贴、各杆件受力均匀。

(4)模板台车就位前应对喷射砼面和墙脚的浮土等清除干净,露出新鲜砼。

(5)移动台车就位,脱模剂擦抹完成后,操作工人,技术人员到场,边调试边检查,模板顶到位后,先紧上部螺旋顶,再紧下部螺旋顶,直到准确就位。

(6)灌注砼之前,模板台车面板须打磨光洁,无锈、无水泥浆痕斑、无污物、无浮土灰尘,采用纯净机油、柴油(配合比:

一份机油、二份柴油)勾兑成脱模剂,用毛巾润擦或采用喷涂的方法,均匀喷涂在模板上,不允许用滚涂和泼涂的方法涂脱模剂。

(7)挡头板采用木板现场加工安设、加固,要求与模板台车弧形对应、密贴,所有板缝应严密不漏浆。

为防止爆模、挡头板安装完毕应用方木或钢管打斜支撑加固。

(8)台车调试完毕,为防止下部纵梁移位,在纵梁两侧铺底面上打眼,插钢件限位。

(9)台车调试和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在下坡端用长方木或φ100钢管分别斜撑台车架和模板。

(10)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砼养护采用经试验合格适宜的养护剂,拆模时派专人用喷雾器将养护剂均匀喷洒在砼表面,喷嘴距砼面0.3m左右,喷洒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按顺序逐行喷洒。

4.6混凝土施工

4.6.1混凝土的生产

水泥除满足国家和铁道部行业标准外,还应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砂细度模数宜在2.3~3.0之间的河砂。

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子的5mm、0.63mm和0.16mm筛的累计筛余量分别为0~10%、41~70%和90~100%。

石子采用粒径5~31.5mm的级配碎石。

水采用打井取水(经化验确定对砼结构没有侵蚀性后方可使用)。

外掺料要求:

减水剂应在砼拌合水中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再加入搅拌机搅拌。

为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施工时在砼中掺入部分粉煤灰,粉煤灰采用Ⅰ级标准,借以提高砼的和易性。

各种外掺料进场后需抽样进行试验,并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批准,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结构质量要求。

4.6.2混凝土的搅拌

二衬混凝土采用二次投料工艺进行拌制,集中在拌合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次序为先将砂、石、水泥加入搅拌机干式拌和0.5~1.0min,再加水搅拌1.5~2.5min。

外加剂最后加入。

搅拌前外加剂先用拌和水进行稀释均匀,搅拌时间延长至3min。

砼搅拌不仅仅使材料均匀的混合,还起到一定的塑化和提高和易性作用,对防水砼的性能影响较大,砼搅拌达到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

4.6.3混凝土的运输

采用8m3砼运输罐车运送砼。

在运输过程中砼罐不得停止转动,确保混凝土入模砼的质量。

4.6.4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分上下两部分进行,上下分界以两侧墙角处,设计轨面标高下15cm为准(见图2),下部为仰拱及仰拱填充部分,上部为拱墙衬砌部分。

仰拱及铺底砼采用栈桥配合仰拱模板整体浇筑,其混凝土均在拌和站拌和,砼罐车运到现场,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浇筑混凝土从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

为防止仰拱钢筋上浮,在两侧设定位锚杆固定。

仰拱每次施作9.0m,利用12m长栈桥维持洞内交通运输的畅通,台车强度及刚度必须满足行车荷载的要求。

图2

拱墙衬砌采用长度为9.1m的模板台车浇筑,一次衬砌长度9m。

灌注砼之前,必须先将模板台车就位,检查挡头板是否合格,并在模板台车外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以减少脱模时的表面粘力。

灌注砼时,先从台车模板最下排工作窗口开始两侧对称进行灌注砼,灌注砼至砼快要平齐工作窗口时,关闭工作窗,然后从第二排工作窗口进行灌注砼,依次类推,最后于拱顶输料管处关闭阀门封顶。

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捣固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进行。

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时,按“快插慢拔”操作。

砼分层灌注时,其层厚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并插入下层不小于5cm,振捣时间为10~30s。

捣固棒应等距离的插入,均匀的捣实全部砼,插入点间距应小于振捣半径的1倍。

前后两次捣固棒的作用范围应相互重叠,避免漏捣和过捣。

振捣时严禁触及钢筋和模板。

4.7输送泵施工要求

4.7.1砼入模采用HBT60输送泵输送砼。

4.7.2输送泵安置于洞内一侧,根据管道和输送能力情况,不影响其它车辆通行。

4.7.3输送泵在开始工作前,先进行泵机检查,确定泵机正常时进行泵送工作。

4.7.4在浇筑起拱线以上时,为了达到两侧均匀浇筑的目的,在平台上安放Y型三通连接软管,保证砼左右侧对称浇筑,不造成偏压。

4.8耐久性砼

水泥品种一般为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为42.5号。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宜与矿物掺和料一起使用。

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一般不宜超过8%,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0%。

大体积混凝土C3A含量不宜超过5%。

水泥的含碱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8%。

钢筋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1%。

粗骨料的堆积密度一般应大于1500kg/m3(对较致密石子则应大于1600kg/m3),空隙率应不大于40%,压碎指标值不大于10%,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10%。

对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按《铁路砼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检验不得大于0.1%,岩性柱膨胀率按《铁路砼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岩石柱法》(TB/T2922.4)检验不得大于0.1%,因条件所限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不得大于0.2%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和料或经试验确定的外加剂以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且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应满足TB/T3054的规定。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小于20%。

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水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02%,高效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量不宜大于减水剂干质量的10%。

各种阻锈剂的长期有效性需经检验,一般不宜使用亚硝酸钠类阻锈剂。

适量掺加优质粉煤灰、硅粉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掺和料,掺量控制在20%以内,并按《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严格控制其有害成分。

冬季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12℃。

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应超过40℃。

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注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灌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或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的振捣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设备。

每点的振捣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0S。

在任一养护时间,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应不高于6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最大不宜超过3℃/d,构件在任一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

5.材料要求

5.1二次衬砌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5.1.1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表1的规定:

水泥的技术要求表1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比表面积

≤350m2/kg(硅酸盐水泥、抗硫水泥)

2

80µm方孔筛筛余

≤10.0%(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

3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4

碱含量

≤0.80%

5

熟料中的C3A含量

非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8%

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10%

6

氯离子含量

≤0.10%(钢筋混凝土)

≤0.06%(预应力混凝土)

注:

①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② 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5.1.2细骨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级配和粒径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

(2)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表2的规定。

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数(%)表2

级配区

筛孔尺寸,mm

Ⅰ区

Ⅱ区

Ⅲ区

10.0

0

0

0

5.00

10~0

10~0

10~0

2.50

35~5

25~0

15~0

1.25

65~35

50~10

25~0

0.63

85~71

70~41

40~16

0.315

95~80

92~70

85~55

0.160

100~90

100~90

100~90

注:

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9.2.1—2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应大于5%。

当所用细骨料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表2的要求时,应采取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后,方允许使用。

(3)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3级,其细度模数应满足表3的规定。

细度模数分类表表3

粗细程度

粗级

中级

细级

模数

3.7~3.1

3.0~2.3

2.2~1.6

注: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

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对于泵送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细级骨料。

(4)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应不超过8%。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

(5)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表4规定。

砂中有害物质限值表4

项目

质量指标

<C30

C30~C45

含泥量,%

≤3.0

≤2.5

泥块含量,%

≤0.5

云母含量,%

≤0.5

轻物质含量,%

≤0.5

氯离子含量,%

≤0.0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0.5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注: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6)对于长期处于水中或土中、干湿交替区、水位变化区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细骨料应采用砂浆棒法检验其碱活性,且砂浆棒的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按本标准第9.2.2条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

5.1.3粗骨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2)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3)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

(4)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6的规定。

(5)若粗骨料为卵石,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且应符合表6的规定。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表6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0

岩石种类

水成岩

变质岩或深

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水成岩

变质岩或深

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碎石

≤16

≤20

≤30

≤10

≤12

≤13

卵石

≤16

≤12

注:

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6)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率应≤8%。

(7)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表7

项目强度等级

<C30

C30~C45

含泥量,%

≤1.0

≤1.0

泥块含量,%

≤0.25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10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0.5

氯离子含量,%

≤0.02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8)对于长期处于水中或土中、干湿交替区、水位变化区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粗骨料应采用岩相法检验其矿物组成。

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按本指南第9.2.2条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5.1.4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表8的要求。

外加剂的匀质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外加剂的技术要求表8

序号

项目

指标

1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40

2

硫酸钠含量,%

≤10.0

3

Cl-含量,%

≤0.2

4

碱含量(Na2O+0.658K2O),%

≤10.0

5

减水率,%

≥20

6

含气量,%

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

≥3.0

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

≥4.5

7

坍落度保留值(用于泵送混凝土时),mm

30min

≥180

60min

≥150

8

常压泌水率比,%

≤20

9

压力泌水率比(用于泵送混凝土时),%

≤90

10

抗压强度比,%

3d

≥130

7d

≥125

28d

≥120

11

对钢筋锈蚀作用

无锈蚀

12

收缩率比,%

≤135

13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

≥60

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

≥80

5.1.5拌和用水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应符合表9的要求。

拌合用水的品质指标表9

项目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4.5

不溶物,mg/L

<2000

<5000

可溶物,mg/L

<5000

<10000

氯化物(以Cl-计),mg/L

<1000

<35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2000

<2700

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

<1500

(2)用拌合用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3)用拌合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56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

(4)当混凝土处于氯盐锈蚀环境时,拌和用水中Cl-含量应不大于200mg/L。

(5)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项目应符合表9的规定。

5.1.6矿物掺和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2的规定。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表10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细度,%

≤20

2

Cl-含量,%

≤0.02

3

需水量比,%

≤105

4

烧失量,%

≤5.0

5

含水率,%

≤1.0(对干排灰而言)

6

SO3含量,%

≤3

7

CaO含量,%

≤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

注:

当烧失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在其他指标符合表中要求的情

况下,经试验证明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烧失量指标可适当放

宽,但不得大于8%。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表11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MgO含量,%

≤14

2

SO3含量,%

≤4

3

烧失量,%

≤3

4

Cl—含量,%

≤0.02

5

比表面积,m2/kg

350~500

6

需水量比,%

≤100

7

含水率,%

≤1.0

8

活性指数,%

28d

≥95

硅灰的技术要求表12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烧失量,%

≤6

2

Cl—含量,%

≤0.02

3

SiO2含量,%

≥85

4

比表面积,m2/kg

≥18000

5

需水量比,%

≤125

6

含水率,%

≤3.0

7

活性指数,%(28d)

≥85

5.2二次衬砌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5.2.1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试配、调整后确定。

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施工要求,配制成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等的质量要求。

当设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无具体要求时,应按表9.2.2-1~4确定(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见附录F)。

(1)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表13的要求。

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表13

强度等级

C30~C45

电通量(56d),C

<2000

<1500

注:

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2)氯盐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表14的要求。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表14

作用等级

L1

L2、L3

电通量(56d),C

<1000

<800

注:

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3)化学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表15的要求。

化学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表15

作用等级

H1

H2、H3、H4

电通量(56d),C

<1000

<800

注:

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4)冻融破坏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冻性应满足表16的要求。

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表16

环境作用等级

D1、D2、D3、D4

抗冻等级(56d)

≥F300

注:

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5.2.2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的,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表17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表17的规定外,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试验方法可采用《铁路混凝土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