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974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科书第47~48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难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学生在三年级时学过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整数加减计算,“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也初步理解。

学生经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类比、迁移等学习策略也有所体会。

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基础。

1.看例1图,提出2道加法和2道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

2.分别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

与例1对照一下是否正确。

3.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并思考试一试中的问题。

4.练一练第1、2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出示书上的图,交流预习作业1,并列出算式。

2.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根据上面问题列出的算式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

问题1:

(1)小组交流预习时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2)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同上学习。

问题2:

思考: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3.试一试。

 

4.总结和归纳。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练一练第1、2题。

2.练习八第1~3题。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补充习题第28页第3、4题。

2.提高题:

①小刚身高1.37米,比小东矮0.06米,小东身高多少米?

②一桶水,倒去了2.3千克,剩下的比倒去的还多2.7千克,这桶水原有多少千克?

【板块一】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算式中都有小数)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板书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

【板块二】

1.用竖式计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方法。

讨论竖式,哪一种正确?

小结: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同上学习。

 

3.谈话:

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检查下自己的预习作业。

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

4.谈话: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块三】

检查预习作业有问题改正。

第1题:

说说计算中要注意些什么?

第2题:

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指名口答。

第3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如学校到少年宫共有多少千米?

小华从家到小少宫比小冬从家到少年宫要多走多少千米?

【板块四】

1.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共同研究。

 

第二课时小数减法

教科书第48~49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前面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有了佷多的认识,在整数减法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的方法也已经掌握了。

1.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看例2图,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尝试用竖式计算。

3.思考:

它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小数减法有什么不同?

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少,该怎么办?

4.试完成“试一试”。

思考:

被减数是整数,减数是小数,小数部分该怎样减?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1。

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出示问题1。

小组交流预习作业2、3题。

学生:

把被减数的百分位上看作是0,然后再减。

 

2.指名完整地说一说例2的笔算过程?

3.出示试一试。

交流预习作业3。

 

4.延伸:

再从图中选择两种物品中,算出它们的单价差。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练一练第1~3题。

2.练习八第4题。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八第5、6题。

2.提高题:

(1)小明付了100元,买了一枝25.8元的钢笔,应找回多少元?

(2)热水瓶:

29.5元;保温杯:

10.5元;脸盆:

10元;炒锅:

12.9元

请问:

50元钱,最多可以买上面哪几种生活用品?

【板块一】

昨天我们了解了小明、小丽在超市购物情况,并进行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个货架上的物品标价继续研究小数减法。

板书课题:

小数减法

【板块二】

1.用竖式计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提问:

这个0从哪里来?

这个0对计算有什么作用?

把0套上虚线框什么意思?

(这个0一般不写出来,只要把它想在脑子里。

2.小结方法: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时,需要把被减数的百分位上看作0后再减。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被减数的十分位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几?

为什么?

指导学生写法。

4.学生板演,让学生点评。

重点关注:

列出的竖式有没有把小数点对齐;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少的处理方法。

【板块三】

自主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笔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生从:

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某一位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少于减数时该怎么办等方面进行总结。

【板块四】

1.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共同研究。

 

第三课时小数加、减法练习

教科书第51页练习八第7~10题,思考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难点: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前两课的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学生也拥有了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信心。

自主练习第7~10题及思考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练习八第7题。

 

练习八第8题。

补充:

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

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练习八第9题。

分别计算:

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这一天开始时与结束时,病人的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练习八第10题。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思考题:

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

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补充习题》第30页第1、2、4题。

2.提高题:

①张叔叔在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29.8元,另一本14.6,给你50元。

应找回多少钱?

②两个一位小数的和是6.4,差是0.6。

这两个一位小数分别是多少?

【板块一】

上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板块二】

第7题: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

在哪几道题的口算上想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要看清楚数位。

第8题:

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补充:

教会学生用还原思想解决这类问题:

4.23-3.56=0.67

3.56+6.7=10.26

第9题:

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

……)

 

引生提出:

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攝氏度?

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最快,下降了多少攝氏度?

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

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

第10题:

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题:

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

交流讲评。

【板块三】:

1.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共同研究。

 

 

第四课时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科书第52页例3,“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重点:

能正确应用加减法的各种运算定律和规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

灵活应用定律和规律使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简便。

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一些运算律和计算规律,在整数加减法计算时初步形成了简算的意识,追求计算的简便意识比较强烈。

1.口算练习九第1题。

2.计算232-46-54386-(86+78)321+436+79+164

3.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6.48-(4.48+0.9)4.5+(2.8+5.5)

6.48-4.48-0.92.8+(4.5+5.5)

4.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1、2、3题。

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学生根据下列提纲自学例3

出示例3

这里的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一件,他一共用多少元?

可以怎样列式?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

先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比较。

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小数连加,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数结合相加,计算结果不会改变。

说明小数加法同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存在。

3.交流预习作业第4题: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

学生明白:

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练一练第1、2题。

2.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发现: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减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九第3~5题。

2.拓展练习。

①判断下面各题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能的在()里打“√”,能能的在()打“×”。

2.7+6.6+3.4()

5.08-0.8-4.2()

7.5-3.87+2.13()

6.02+4.5+0.98()

6.17+28+3.2()

6.59+9.32-2.59()

②填上一个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7.58-2.66-()

【板块一】

谈话揭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简便计算。

【板块二】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选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比较。

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哪种算法简便些?

小结:

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

应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计算简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3.提问: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

板书字母表达式。

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板块三】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2.提问: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

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在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规律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板块四】

1.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交流第4、5题解题的思考过程,说说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含义。

2.总结提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必获?

 

第五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科书第53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6~9题,思考题。

1.让学生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使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2.让学生在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

使学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各种运算,并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

难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已有初步的掌握,并会用计算器探索较为复杂的规律,对计算器用于计算的优越性感受比较深。

1.带计算器,说说对计算器有了哪些了解?

2.0.895用计算器怎么按?

怎么按简便?

试一试。

3.练一练第1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说明:

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

交流预习作业2。

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出示例4。

自学提纲:

自己看懂题意。

如果你是超市的营业员,你知道怎样求出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

列出算式。

先估计一下,李芸大约一共用了多少钱?

再用计算器计算。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试一试。

学生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反馈计算结果。

再利用计算器来进行检验。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练一练第1题。

用计算器计算后与预习作业3核对一下。

2.练一练第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

3.练习九第8题

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用上一次的结余加(或减)当天的收入(或之处)

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

最终余额是多少?

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讨论:

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你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吗?

4.练习九第9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找到不变的数:

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

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九第6、7题。

2.提高题:

①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②思考题。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

明确:

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板块一】

谈话: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揭示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板块二】

1.提问:

谁来说说买铅笔的钱可以怎么在计算器上按出来?

小结:

在计算器上按数时,有不同的方法,虽然结果相同,但运用简便的按法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读数和按鍵时,都要细心。

 

2.教师谈话: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呢?

说说是怎样列式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

可以怎样来检验呢?

【板块三】

1.反馈学生计算情况。

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养成仔细看题、细心操作的好习惯。

2.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个小数相加、减,如果三个小数相加、减,你还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3.第8题: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

提问:

能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吗?

合计收入怎么算?

合计支出呢?

提问:

“上月结余”与“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最后的结余有什么关系?

 

4.第9题:

谈话:

刚才我们利用计算器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上,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规律。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

提问:

观察前几题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最后一题的答案(9.8888888889)?

【板块四】

1.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共同研究。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

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

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

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3.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

 

 

第六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科书第56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简便方法。

学生已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锻炼。

1.回顾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2.思考回顾与整理的2个问题。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回顾交流,自主梳理

1.交流预习作业1。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运算律使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简便。

(3)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2.小组讨论预习作业2。

明确: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是要从低位加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用口算、估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3.①小数点对齐。

②得数中末尾的0要划去。

③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答案。

2.全班较对:

第2题。

(看题目抄题目不可粗心,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3.第3题。

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4.完成第4题。

独立看图、分析。

独立列式解答。

互相检查订正。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补充习题第34页第1~4题。

2.☆☆补充习题第34页第5题。

3.自编题:

①粮店原有一批大米,卖出了3.42吨,又运来5.7吨,这时粮店共有大米36.8吨,粮店原有大米多少吨?

②妈妈买菜时共付出50元,其中买肉用去19.5元,买蔬菜用去12.7元,应找回多少元?

【板块一】

提问:

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谁来说说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3.计算小数加减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吗?

【板块二】

1.说说自己答案错误的原因。

以后要注意什么?

2.找出问题所在。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4.提问:

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组织集体交流。

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引导理解题意。

【板块三】

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

3.师生分析原因,及时订正。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科书第57~58页练习与应用第5、6题,探索与实践第7~9题,评价与反思。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重点:

正确选择信息解决问题,并熟练进行计算。

难点:

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上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探索与实践第7~9题实际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分别算出有关项目的合计数。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二、整理知识,练习运用

1.练习与应用第5题。

了解表中信息并交流。

依次说出每种食品每1000克的钙含量。

独立解答每一题。

检查、订正。

互相交流。

2.练习与应用第6题。

(1)看懂题中的统计表,互相交流理解的情况。

学生:

当日水位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变化后的米数与前一天比水位上升了用正数表示,水位下降了用负数表示。

(2)分别计算周二~周六的水位米数。

补充1题:

下表是某位病人一天的体温测量情况统计表,请运用所学知识填写完整。

(单位:

摄氏度)

8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体温变化

+0.3

+0.5

-0.2

-0.2

+0.4

当时体温

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