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docx
《完整版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
备课人:
司徒敏游月殿
第1课《清清的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自然界的水”。
本活动先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水,然后进行交流,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活动2是“观察一杯水”,在知道了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后,我们就来观察一杯水,了解水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
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兴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六、教学准备
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问题:
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
交流:
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
媒体:
出示本课课题:
“清清的水”。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自然界的水
媒体:
出示自然界中水的照片。
问题:
在自然界里,你见过哪里有水?
活动:
在旅游时我们看到过很多自然界中的水,例如湖水、溪水、海水,现在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旅游时拍摄到的自然界中水的照片,并介绍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在哪里见过水。
小结:
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2.活动2:
观察一杯水
任务:
在这两个不透明的瓶子里分别装着清水和茶水,在不把它们倒出来的情况下,你能分辨出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吗?
活动:
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分辨清水和茶水。
交流:
说说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用什么方法分辨出来的。
任务:
把瓶里的液体倒出来,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清水与茶水还有什么不同特征?
活动:
观察一杯清水和茶水,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特征。
交流:
清水的特征是什么,它与茶水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小结: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3.拓展
问题:
(出示一杯牛奶)这是一杯清水吗?
交流:
清水与牛奶有什么不同特征?
任务:
课后再观察其他的液体,并比较一下它们与清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八、板书设计
第1课清清的水
眼看:
水没有颜色、可以流动
鼻闻:
水没有气味
舌尝:
水没有味道
第2课《往水中加点东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往水中加点东西》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2课。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往水中加盐”,活动2是“都能溶解吗”。
先是重点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再分别把白糖、沙、食用油加入水中进行观察,对比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有生活经验知道汤味道咸的原因是汤里加了食盐,食盐会溶解在水中。
学生或许不会用“溶解”这个词来描述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他们认为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就是“溶解”了。
三、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对食盐的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头脑中的“溶解”概念有不少是错误的。
所以教学时从学生的迷思概念入手,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把食盐加入水中再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追问食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如“是马上就看不见吗”,引导他们实验时不仅关注实验结果还要关注实验过程现象。
在学生有了猜测后,他们很想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有了学习需求,实验就顺理成章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2.愿意继续尝试,进行更多的实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将食盐、白糖、沙和食用油分别加入水中,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教学难点:
比较白糖、沙和食用油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相同。
六、教学准备
食盐、白糖、沙和食用油,四杯清水。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彬彬和琪琪坐在餐桌旁,他们正在喝汤,琪琪觉得汤很淡。
问题:
是不是汤里忘记放盐所以才觉得淡呢?
交流:
将少量食盐加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媒体:
出示本课课题“往水中加点东西”。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往水中加盐
媒体:
出示一杯水和一勺食盐的照片。
问题:
食盐加入水中会马上看不见吗?
搅拌后又会怎样呢?
活动:
观察、记录食盐加入水中的现象,接着搅拌,再观察、记录搅拌后的现象。
交流:
实验过程的观察发现。
小结:
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
2.活动2:
都能溶解吗
媒体:
出示白糖、沙、食用油的照片。
问题:
白糖、沙和食用油加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
在三杯水中分别加入一些白糖、沙和食用油,观察现象。
交流:
哪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相同,哪些不同?
小结:
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三)拓展
问题:
大米、味精能在水中溶解吗?
任务:
课后将生活中的其他物质,如大米、味精等加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能在水中溶解。
八、板书设计
第2课往水中加点东西
食盐+水——能溶解
白糖+水——能溶解
沙+水——不能溶解
油+水——不能溶解
第3课《空气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3课。
本课从问题入手:
我们看不见空气,哪里有空气呢?
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现象来感受空气的存在,从而认识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既然周围都有空气,那我们就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观察一下空气的特点。
然后,再与水比较一下,空气与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空气除了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外,还可以流动,通过在水里挤压装满空气的袋子,让学生观察到空气流出来的现象。
本课最后一个亲子活动是加深学生对“空气可以流动”这个特征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很熟悉,但他们未必会留意到空气在哪里。
学生能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但他们很难说出空气的颜色、气味。
在观察能力上,他们有观察水的经历,并会用眼看、鼻闻、舌尝等方法观察。
该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三、教学策略
1.在比较中,加深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水与空气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把水与空气进行比较,能加深学生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活动可以这样进行:
把一个装满水的袋子与一个装满空气的袋子放在一个黑色袋子里,让学生不用眼睛看只用手去摸,看看能否猜到两个小袋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在摸袋子的时候就会根据它们的特征去进行猜测,从而引发他们对空气特征的关注,激发了他们观察空气的兴趣。
2.搭建踏脚石,帮助学生解释实验现象。
在让学生进行“让空气流出来”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一个预实验,用吸管在水中吹气。
这是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当吹气时会看到水中有泡泡冒出来,停止吹气泡泡就消失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泡泡是从哪里来?
学生就能理解泡泡其实就是他们吹的气。
进行完这个预实验,再来让学生进行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的实验,这样学生就能解释“泡泡从哪里来”“泡泡是什么”“实验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学会观察空气的简单方法。
4.比较空气与水的相同特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比较空气与水的相同特征。
六、教学准备
塑料袋、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问题:
万物生存离不开,在你身边看不见。
猜猜是什么?
媒体:
出示本课课题:
“空气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我们身边的空气
问题:
我们周围有空气吗?
可以通过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交流: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的图中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小结:
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
2.活动2:
观察空气
任务:
空气是什么样的?
空气有什么特征?
活动:
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
演示:
用眼睛观察袋子里的空气,用鼻子闻袋子里的空气,在袋子上扎一个小洞听听声音。
活动:
学生观察空气。
交流:
空气有什么特征。
小结:
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活动2:
让空气流出来
演示:
用吸管在水中吹气。
交流:
泡泡是从哪里来?
问题:
在装满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
把袋子放入水中,挤一挤,会出现现象呢?
活动:
进行“让空气流出来”的实验。
交流:
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
空气可以流动。
4.活动3:
比较空气和水
问题:
这里有两个袋子,你能通过手摸猜出哪袋是空气,哪袋是水吗?
活动:
学生用手摸两个袋子,猜出空气袋和水袋。
问题:
空气和水有哪些共同特征?
活动:
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第2问。
交流:
空气和水的共同特征。
小结:
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三)拓展
任务:
课后完成亲子时间的活动。
八、板书设计
第3课空气是什么样的
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第4课《空气还藏在哪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空气还藏在哪儿》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4课。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海绵里的气泡”,活动2是“哪些物体里还藏着空气”。
本课是承接上一课,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物体里面有空气吗?
学生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利用上节课的方法,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观察能否挤出气泡来判断干海绵是否藏有空气。
然后再去探究更多的物体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3课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都有空气,空气会流动。
学生也进行了“让空气流出来”的实验,他们已经很清楚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看见有气泡冒出来就说明有空气。
三、教学策略
在让学生进行“干海绵里是否有空气”的实验前,可以调用学生的已有认知,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袋子里面有空气?
那怎样才能知道干海绵里是否有空气呢?
通过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指导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干海绵里面是否有空气。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干海绵、粉笔、土块等物体里面会藏有空气。
2.把干海绵放入水中并挤一挤,观察现象并判断干海绵里是否有
空气。
3.把粉笔、土块等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判断这些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通过现象能判断干海绵里面藏有空气。
教学难点:
把粉笔、土块等材料分别放入水中,通过现象能判断粉笔、土块里面藏有空气。
六、教学准备
干海绵、粉笔、土块,水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彬彬和妍妍在学校的洗手台上用海绵洗饭盒。
彬彬的饭盒盛满了水,手挤压海绵时,有气泡冒出来。
问题:
这些泡泡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
气泡是从海绵里来的吗?
媒体:
出示本课课题“空气还藏在哪儿”。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海绵里的气泡
交流:
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看见有气泡冒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
海绵里面有空气吗?
怎样证明海绵里面有空气呢?
活动:
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观察现象。
交流:
有气泡冒出来说明了什么?
问题:
将海绵装入塑料袋,用力挤一挤,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活动:
将海绵装入塑料袋用力挤一挤,观察现象。
交流:
为什么袋子会鼓起来呢?
小结:
干海绵里面藏有空气。
2.活动2:
哪些物体里还藏着空气
问题:
粉笔、土块里也藏着空气吗?
交流:
怎样知道粉笔、土块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活动:
将粉笔、土块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交流:
有气泡冒出来的现象说明什么?
小结:
粉笔、土块里面藏有空气。
(三)拓展
问题:
为什么空气能流进海绵、粉笔、土块里?
交流:
还有哪些物体里面也藏有空气呢?
任务:
课后把其他物体分别放入水中,通过现象判断这些物体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八、板书设计
第4课空气还藏在哪儿
海绵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里面藏有空气
第5课《哪些物体是浮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哪些物体是浮的》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第1课。
本课选择一年级学生喜爱的玩具为题材,引导学生观察玩具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而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认识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不同。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能从现象的观察中了解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起来的。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它们能浮起来吗”,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研究问题,在已有的经验中做出简单的猜想,并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了解常见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2“我来分一分”,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分类,并对能浮起来的物体进行观察,描述这些物体的某些特征。
二、学情分析
《哪些物体是浮的》是本单元的开篇课。
学生在生活中,包括游泳、划船、洗玩具等生活场景,都能帮助学生收集许多关于浮沉现象的信息。
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收集都是无目的、零散的和无序的。
当学生第一次接触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沉浮现象时,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从学生原生态的发现活动到经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
三、教学策略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有目的的实验及观察活动,记录物体的沉浮现象;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进一步对物体的特征展开观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经验进行假设,并能积极参与观察物体沉浮现象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沉浮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5.学会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并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能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并对物体的特征展开观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玩具和文具、水槽、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
各种生活物体(如木棋、塑料玩具块、钥匙、乒乓球、木汤匙、石头、橡皮、铁汤匙等)、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
波波和妈妈正在用一个大的塑料盆清洗玩具。
玩具种类很多,有积木、黑板贴、塑料玩偶、小汽车、乒乓球等等。
问题:
哪些玩具能浮起来?
交流: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常见物体放入水里后可能出现的沉浮现象。
任务:
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它们能浮起来吗
(1)玩具能浮起来吗
展示:
各种玩具的实物。
任务:
找一找,哪些玩具能浮起来?
讨论:
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交流:
说说哪些玩具能浮起来。
引导:
如何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我们要用实验来搜集证据。
指导:
介绍实验材料,演示物体如何放置水中,确定沉浮标准和小组活动的分工。
活动:
把玩具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玩具能浮起来。
汇报:
哪些玩具能浮起来?
(2)这些物体能浮起来吗
展示:
各种物体的实物(木棋、塑料玩具块、钥匙、乒乓球、木汤匙、石头、橡皮、铁汤匙等)。
问题:
它们能浮起来吗?
讨论:
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前一个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交流:
说说哪些物体能浮起来。
思考:
如何进行实验?
活动:
做实验,观察哪些物体能浮起来,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整理:
完成实验记录,并将材料按要求收拾好。
汇报:
哪些物体能浮起来?
你猜对了吗?
小结:
常见的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2.活动2:
我来分一分
出示:
钉子、小石块、玻璃珠、塑料瓶盖、塑料勺、木条、金属条、泡沫塑料块、金属钥匙、硬纸块、小木块的实物或图片。
任务:
将会沉的和会浮的物体分一分。
指导:
为实验材料进行编号,以方便实验、观察、记录和分类,使活动能有序进行。
活动:
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按沉浮现象对物体进行分类。
汇报:
小组的分类情况,并讲述这样分类的原因。
活动:
做沉浮实验,然后再次分类。
汇报:
小组的分类情况,并讲述这样分类的原因。
讨论:
能在水里浮起来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交流:
从制作的材料、形状等去归纳会浮起来的物体的特点。
小结:
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形成“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的科学概念。
3.拓展:
寻找更多能浮起来的物品
任务:
在身边寻找更多能浮起来的物品。
观察:
能在水里浮起来的物体有哪些特点?
八、板书设计
第5课哪些物体是浮的
第6课《做个小竹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小竹筏》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第2课。
本课将学习焦点聚集在如何利用竹筷子,将其加工改造成能载物的小竹筏上。
让学生初步经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设计一个能载物的小竹筏。
活动2“制作小竹筏”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小竹筏。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产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让学生在制作、检测等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感受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已有的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这一课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第一个活动。
虽然学生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经历了许多动手做的活动,对于一些简单的制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经历一个较完整的从选材、设计再按照设计进行制作的过程却并不熟悉。
这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竹筏”的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实验,去研究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制订做小竹筏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制作小竹筏。
3.能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反思。
4.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倾听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竹筏能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竹筏的任务。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小竹筏的制作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
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
琪琪和彬彬在家里洗碗碟,在洗筷子的过程中,发现筷子都浮在水面上。
问题:
能不能用筷子做小竹筏呢?
交流:
对彬彬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
将筷子制作成小竹筏是否可行?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什么问题,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怎样做小竹筏
任务:
用筷子制作小竹筏。
先根据任务进行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等。
交流:
如何将竹筷子进行简单的加工,把它变成可以载物的小竹筏。
讨论:
围绕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这三个主要的内容展开分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小竹筏进行简单的设计。
设计:
分小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和记录。
交流:
了解小竹筏能运输、漂浮的作用;观察竹筷子,比较竹筷子和竹筏;选择合适的材料将竹筷子变成小竹筏;需要哪些工具等。
引导: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
在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提高评价效度的重要保证,也让学生有充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并借此对自己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活动2:
制作小竹筏
指导:
通过对常见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
分析:
可对制作小竹筏的难点进行提示,捆绑的材料可以选择橡皮筋或细绳,以解决竹筏捆绑更结实的问题;用四根短的筷子分上下两面夹住竹筷子,再进行捆绑,能解决竹筏平整的问题。
活动:
分小组利用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
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要在活动手册中做好相应的记录。
在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时,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制作效率。
展示:
将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展示。
讨论:
讨论检验小竹筏是否制作成功的方法。
标准:
制定评价小竹筏的标准,明确制作的目标与任务。
测试:
将小竹筏放入水中检验能否浮在水面上,能否运载胡萝卜等重物。
评价:
是否完成目标与任务,需要做什么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改进:
对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改进。
八、板书设计
第6课做个小竹筏
1.设计:
材料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