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docx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1《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本文选自《》,作者是代。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翻译下面的句子。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3.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之:
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
C.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必:
战必胜矣 必为有窃疾矣
1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 是 ( )(3 分)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 )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
A.第一段紧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了论题。
B.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天时不如地利”。
C.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观点。
D.第四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人和”的实质。
3阅读下文完成9一11题(8分)
橘逾淮为枳
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日: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②左右对日: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日:
‘何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
’
王曰:
‘何坐?
’日:
‘坐①盗。
”’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
④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
⑤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⑥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9.本文选自《》,该书主要记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言行。
(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下列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晏子本以善于辞令出名,机智善辩,很有外交才干。
B.晏子拥有渊博的学识,“橘枳”之喻证明知识就是力量。
C.晏子面对强权能勇敢从容,毫不畏惧。
D.晏子是著名的政治家,拥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4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拼。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日:
“泯然众人矣!
”
9、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作家____(2分)
1O、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3分)
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
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
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
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
5《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
闻乡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编撰的《》一书。
10故事从周处“为乡里所患”到“终为忠臣”的巨大变化告诉我们
的道理。
11“朝闻夕死”语出《》“朝闻道,夕死可矣。
”陆云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
3.上海市(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3《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作者是______,_____朝政治家、文学家。
字永叔,号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
名列“_________”之一。
2、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____________的态度;
4、文中点明主题的一句话是,说明了的道理。
5翻译下面句子。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8—12题。
(16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
(2)舟尾横卧一楫( )
(3)其船背稍夷(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0.选文前三段按 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 、 和船背。
(3分)
11.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
(4分)
(1)苏东坡—— (肖像特征)
(2)佛印—— (神态特征)
12.“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分)
(二)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⑶几欲先走 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香远益清()②陶后鲜有闻()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的生活态度。
(4分)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你喜欢哪种花?
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3分)
6《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籍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曰:
“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起,再拜,曰: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河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有所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智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9.墨子,名,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吾义固不杀人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一句,体现了墨子担心战争爆发的焦急心态和为了阻止宋楚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也体现了墨子的“非攻”主张。
B.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考查公输盘是否是个仁义之人,希望他能协助自己实现政治理想。
C.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的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最后不得不折服。
D.最后一句的“服”字,侧面烘托了墨子的善于辩论的政治才能,他的论说有理有力,已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9.《曹刿论战》选自《》。
(2分)
lO.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l.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B.第二自然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第三自然段写曹刿论述长勺之战的取胜原因。
D.文章紧紧围绕“远谋”来选取材料。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公探讨“何以战”(共3分)
(1)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小惠”和“____________”
(2)曹刿肯定了鲁庄公取信于民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战之本。
他请求参战,表现了他对战争胜负的政治因素的准确把握。
11、鲁国以弱胜强,除了政治因素胜出,还取决于曹刿在实战指挥中能_______,恰到好处地激发了鲁军的勇气,从而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②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邹忌接借亲生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D.邹忌言语直白,表意明显,齐王虚心纳谏。
9.《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
课文题目中的“讽”即“委婉地规劝”,文中指邹忌用的方法,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分析妻、妾、客的不同动机,最终是要提出“王之蔽甚矣”的观点。
B.“令初下”时“门庭若市”的局面,说明齐王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
C.越来越没有人提意见和越来越提不出意见,暗示齐威王改革取得了效果。
D.“皆朝于齐”,揭示全文的主旨,说明只要纳谏去蔽,就能做到富国强兵。
八年级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选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
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
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以后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为下文论述人才的成功必须经历磨难做事实论据。
B.第二段运用排比句是论证了人才须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C.第三段的论述是从个人推及国家:
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D文章围绕个人和国家之间的生死存亡关系提出中心论点。
《孔孟论学》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
1、六十而耳顺()
2、止,吾止也()
3、譬如平地()
4、不专心致志()
5、虽与之俱学()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7、取二三策而已矣()
8、以至仁伐至不仁()
9、学而不思则罔()
10、思而不学则殆()
11、未成一篑()
12、使奕秋诲二人弈()
13、思援弓缴而射之()
14、一日暴之()
15、以至仁伐至不仁()
16、取二三策而已矣()
1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8、不逾矩()
19、是以谓之文也。
()
20、如……何()
21、虽覆一篑()
22、无或乎王之智也()
23、今夫弈之为数()
二、解释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三、内容理解:
1、本文节前四则选自《论语》。
作者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学派的创始人。
后四则选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2、第一则,是写孔子为学一生的过程和体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需要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第三则,阐发了孔文子的谥号“文”的含义,表明学习态度要谦虚,不懂就问;第四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关键在自身的努力。
3、后二则中,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
学习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两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
第二则,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
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
要有貭疑精神。
4、从文中归纳出的成语有不耻下问、功亏一篑、一暴十寒、专心致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9、《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11、上文第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