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804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3、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9、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10、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

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11、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2、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

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4、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16、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

17、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8、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9、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22、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3、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二、解释

1、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答:

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

 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2、教材概括

3、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

答: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

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索,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4、品德心理结构 

答:

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5、学习策略

答:

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6、短时记忆

答: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

7、遗忘 

答: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暂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8、学习 

答: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9、从众

答: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10、社会学习理论

答: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

12、教育心理学

答: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13、心理特征

答: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稳因而经常表现出的意识特性。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的主要标志。

14、成败归因理论

答: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动机理论。

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这一理论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15、遗忘的干扰说

答: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重要原因。

16、自我意识

答: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它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

和能动性。

在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在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在观念上,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17、社会助长

答: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8、教学目标

答:

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它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指导学习活动的进行等基本功能。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并以清晰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三、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2.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理论)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3.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主义D.认知心理学

4.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5.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6.人们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来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说,新的建构不断的产生,并取代旧的不适当的建构.心理障碍是观念系统的异常,你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相关,如果你能改变想法,你也就可以改变感觉.此观点出自().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7.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A.发展法B.实验法C.系统法D.观察法

8.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

A.发展法B.观察法C.系统法D.实验法

9.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从而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系统法

10.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

A.问卷法B.测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

11.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

A.个案法B.谈话法C.产品分析法D.测验法

12.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从而,这些学生就易取得如老师期望的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教师期望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均可.

13、()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控制感D.自我统一感

14.()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

15.()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

16.巴甫洛夫学派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D.非理性条件反射

17.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D.非理性条件反射

18.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D.理性条件反射

19.学习是()的建立.

A.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D.理性条件反射

20.人主要的无条件反射有().

A.食物性反射B.防御性反射

C.性反射D.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和性反射

21、班都拉(A.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

22、班都拉(A.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主人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推持学生的学习行为.

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间接强化

23、按照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24、按照迁移的内容可以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25、()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

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26、()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

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27、()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A.正迁移(积极迁移)B.负迁移(消极迁移)

C.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28、()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D.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29、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心理自我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自我调控

30、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1、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

A.使能目标B.行为目标C.系统目标D.表现性目标

32、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是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

A.内驱力B.凝聚力C.内心力D.吸引力

33、在简单活动中,社会助长作用产生的原因在于().

A.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竞争与评价意识

B.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恐惧感

C.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功名意识

 

2、什么是思维?

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3、心智技能是怎样形成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

(一)心智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相继的三个阶段:

  1.原型定向阶段:

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践。

  3.原型内化阶段: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二)心智技能的培养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4、根据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

1.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

2.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3.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准确地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解题过程的习惯。

  4.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5、如何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

  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答: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举例)

  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主动交往。

  3.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自尊善人、自信信人、自助助人。

  (三)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1.避免争吵

  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学会批评。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

(一)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个体心理系统:

人类个体心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4.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就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识记的主要方式有:

视觉编码是感觉记忆的主要信息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主要是以语音听觉编码的方式进行;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材料,主要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还可借助语言中介编码。

  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有:

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

  合理复习,防止遗忘;复习时机要得当;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

  

9、请结合所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10、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应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答: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总趋势

  ①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是基本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②大学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自我体验最为强烈。

  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2.自我认识

  ①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③自我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3.自我体验

  ①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性。

  ②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

  ②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4.自我调控

  ①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2)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1.全面认识自我

  ①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②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④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③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①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

  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

  3。

努力完善自我

  ①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⑦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

  (三)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恰如其分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向学生广泛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娱等等。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

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入学适应、学习、社会适应、恋爱与性心理卫生、择业与求职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11、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