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设计思路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安全与自护为核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自我保护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知和技能:
(1)通过活动学习食品、交通、电等知识,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学会对水、火、电、煤气的正确使用,掌握预防运动伤害、火灾等的基本措施,提高对意外伤害的自救自护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儿童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相互合作。
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品质。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活动时间:
2课时
2、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确立总课题。
师:
同学们,这世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然而他又是极其脆弱的,因为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危险,比如去年冬天,呼和浩特一所学校的孩子们中午放学回家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拥挤上车,在车还没停稳时,就一拥而上,造成两名小学生被挤入车轮下;杨家巷小学的一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因轻信他人导致被骗至一工地,被歹徒残忍的杀害;还有我们班的段佳乐同学在玩耍时不慎从高墙上摔落,导致右手手臂骨折,这样的事故举不胜举,同学们,你们想一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结论:
小学生安全方面知识匮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薄弱。
师以本班一位学生因玩耍意外骨折的事情,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使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安全与自护”。
(2)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
从学校地处城中村的环境,从最接近学生的安全隐患出发引导学生讨论,产生以下子课题,并讨论确定研究内容。
①饮食安全:
调查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以及食物中毒的处理。
②交通安全:
了解交通常识,知道怎样正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出租车。
③用电安全:
了解电的有关知识,触电的危害性和方法,学习一些触电救护的基本技能。
④运动安全:
了解在运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和受伤时的应急措施。
⑤用气用火的安全:
用气用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措施。
(4)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A、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电脑学的比较好的要平均分配在各个小组中,汇报时要做PPT演示文稿。
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以及调查形式。
(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
(5)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6)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的培训。
A、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B、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
比如摄像机、录音笔、理论资料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设备)
C、进行调查前的培训指导,学习采访记录技巧、如何制作幻灯片、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纪录、如何完成成果的反映形式。
D、调查过程中有两个难点:
一是交际能力;二是要向被调查的人说清楚调查的要求,让他们认真回答题目,内容要真实可靠,而不是敷衍了事。
采访调查表
被采访者:
单位:
采访者:
采访时间:
采访问题:
采访记录:
安全与自护
小组
研究的课题
小组成员组长成员
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负责人
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我们预期的成果和
汇报形式1、调查报告、论文……
2、文字、图像、图片漫画……
3、小品、救护演示、知识竞赛……
4、展示课件或网页、资料专刊……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活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具体方法如下:
(1)查阅资料。
到校、内蒙图书馆去查,到各大小书店去寻找和购买这方面的资料。
(2)按照先期制定的采访计划采访,填好采访调查表。
(3)依托学校电子备课室的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4)活动注意事项:
调查过程中有两个难点:
一是交际能力;二是要向被调查的人说清楚调查的要求,让他们认真回答题目,内容要真实可靠,而不是敷衍了事。
2、活动过程
(1)食品安全小组的成员分成了2个小分队进行调查:
第一小分队首先到各大型超市调查各种食品包装上的食品安全标志,并做好记录,回到学校后再从网上搜索调查到的食品安全标志的概念及标志,作好记录。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食品包装袋上明确标示为“天然食品”,但在网上却找不到该类食品的概念及标志,于是他们又联系采访了“大台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并对采访进行了录音。
第二小分队调查了解的内容是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他们到学校图书室对此问题进行了查阅。
(2)交通安全小组的成员首先针对从本班大部分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情况,到赛罕区交警支队,搜集了相关的交通法规,并在交警的帮助下对《交通安全警示》光盘进行了拷贝,然后又到网络上搜索了交通安全法规的儿歌。
(3)运动安全小组的成员也是分成两个小分队进行调查:
第一小分队首先针对“在运动中身体那些部位容易受伤?
如何能够预防受伤呢?
”对我校体育老师孙磊进行了录像采访,掌握了一些运动前预防受伤的方法。
第二小分队成员到赛罕区医院对外科大夫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受了外伤后的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并做了记录。
(4)用电安全小组成员到学校图书室搜集到了小学生安全用电小常识,并做了整理记录,又从网络上查到了触电急救措施。
(5)用气用火安全小组成员针对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中冬季多用火炉取暖,易造成煤气中毒及火灾,到校图书室查找了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及急救措施,用火的安全事项及遇到火灾的逃生方法。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1、活动时间:
1课时
2、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3)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4)各小组确定汇报内容后,将汇报内容尽量整合于PPT演示文稿中,便于汇报。
具体各小组活动过程如下:
A、第一小组:
饮食安全小组
1、对搜集到的食品安全标志的概念和图片进行整理。
2、为采访“大台无公害蔬菜基地负责人”的录音,配解说。
3、将搜集到的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整理成一部小品,通过小品,要让同学们了解事物中的原因,急救措施及叫救护车的注意事项。
选演员、编剧情、找道具。
4、选择小组中的电脑高手将汇报内容整理到PPT演示文稿中,组长负责人员安排。
B、第二小组:
交通安全小组
1、将搜集到的交通法规改成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题,选主持人,选题目(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难易要适中,注意题量,是否需要准备奖品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回报效果)。
2、请电脑老师帮助从交警大队那里拷贝回来的《交通安全警示》录像里截取两段视频,两端都是关于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的行为,一段是错的,一段是对的。
3、整理搜集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注意数量并归类。
4、整理搜集到的交通安全方面的儿歌,选择几个比较好的准备展示,选择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为大家展示。
5、征集口号。
6、选择小组中的电脑高手将汇报内容整理到PPT演示文稿中,组长负责人员安排。
C、第三小组:
用电安全小组
1、将搜集到的安全用电小常识进行整理,选其精华,思考汇报形式并选择汇报人员。
2、整理搜集到的触电急救措施。
3、选择小组中的电脑高手将汇报内容整理到PPT演示文稿中,组长负责人员安排。
D、第四小组:
运动安全小组
1、在对体育组孙老师的采访中录像设备出了一点问题,摄出来的孙老师是躺着的,所以首先请调脑老师帮助处理了这个技术问题。
对孙老师的录像配解说。
2、对搜集到的受外伤后的处理措施进行整理,并找道具,思考如何汇报展示能够更加形象,更容易让同学们记住。
3、选择小组中的电脑高手将汇报内容整理到PPT演示文稿中,组长负责人员安排。
4、征集口号。
E、第五小组:
用气用火安全小组
1、首先在教师的帮助下针对搜集的问题创设了两个案例
(1)家中失火如何逃生?
(2)煤气中毒怎么办?
并对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整理,准备汇报。
2、选择小组中的电脑高手将汇报内容整理到PPT演示文稿中,组长负责人员安排。
生:
爱心提示
1、尽快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如果自己的小伙伴或者弟弟、妹妹出现昏迷不醒、皮肤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症状,你应该尽快将他们一道空气新鲜的地方,随后将其领扣、领带、皮带揭开,使之能够舒畅地呼吸。
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尽快给急救中心打电话(120)或者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4、马上通知大人,以便及时到医院救治。
为大家呈现第二个案例:
家中失火如何逃生?
大屏幕出示
案例:
一位16岁的小男孩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去厨房烧饭,由于不小心,点燃了墙壁上的布帘。
就在他惊魂未定之时,厨房已经火势熊熊。
他立即想到楼上熟睡的3岁的小弟弟,于是急忙跑出厨房,奔到楼上,抱起小弟弟,再冲向楼下。
这时邻居已打电话报警,消防队立即从1公里外赶来,赶到火场,兄弟两个已倒毙在楼梯口了。
师: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
披上湿棉被赶快逃生。
师:
那如果逃生路被火堵死了,怎么办?
生:
不要惊慌可以把床单被罩等东西捆绑在一起,系在窗户上,爬下去。
师:
同学们的方法很多,那听听这个小组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
请我们组的组员为大家介绍。
生:
爱心提示
1、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千万不要把门打开。
应马上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同时利用身边的通讯工具报警。
2、如果楼道内已是浓烟滚滚,一定要迅速关好门。
如果楼层不高,或楼下有承接的物体,也可以从窗户跳下。
3、遇有浓烟,要用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
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H、安全快板
师:
感谢这个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安全知识。
老师还了解到咱们班的同学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排练了一个节目,是吗?
请上前为大家来表演。
第一外出要注意,交通规则要牢记,步行要走人行道,违章骑车不能要。
十字路口停一停,前后左右要看清。
无车才可往前行,抢道会出大事情。
(合)无车才可往前行,抢道会出大事情。
第二远离高压线,千万别去触电源。
开关灯泡有问题,要让大人来处理。
电是老虎别大意,一不小心吃掉你。
用电知识要学习,安全用电记心里。
(合)用电知识要学习,安全用电记心里。
第三注意上下楼,一级一级莫停留。
楼梯相遇要礼让,不拉不拽不推搡。
拦杆上面不登攀,楼道中间不追赶。
不往楼下扔杂物,安全二字记心里。
(合)不往楼下扔杂物,安全二字记心里。
(合)遇到什么难事情,处理不了莫担惊。
沉着应对是机灵,还有家长老师110,
学生安全三注意,学校家庭要切记,时时事事放首位,齐抓共管常教育。
师:
非常好,很精彩,谢谢你们
(三)全课小节
师:
同学们以上这些事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惨痛的教训时时提醒我们要敲响警钟注意安全,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八个字:
警钟长鸣,不忘安全!
教学反思
静电与磁
一、设计思路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
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
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为每组同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
教师准备:
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四、教学策略
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发展:
体现教学的科学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体验静电现象
引入:
出示充满气的气球
教师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漂亮的气球小朋友,可是,它有一些烦恼,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头发,太难看了。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帮助它长出漂亮的头发。
演示:
用气球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小纸条
教师谈话:
哈!
真不错啊,小气球变得真漂亮!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追问,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并抓住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出“静电”一词。
(用气球和头发摩擦去吸引小纸条,经过几次试教,四年级的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是没有问题的。
提问学生,并深入追问学生: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初始认识。
)
教师谈话:
你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利用身边的物品(如:
文具、书本、衣服、头发、桌椅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
学生演示交流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并试着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试着对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进行解释:
你用了哪些材料?
你是怎么做的?
你怎么知道它带上了静电?
为什么会带上静电?
小结:
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也是静电现象,但它们不一定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介绍其他几种静电现象)这些也都是静电现象,静电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之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能举一些例子就行),并试着让他们做出解释,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并不稀奇,它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静电现象的了解)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教师谈话:
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
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出示课件:
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出示课件:
用塑料木梳梳头发)讲解:
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荷,就显负电;头发因缺少电荷而显正电。
(此部分是采用资料和形象的课件的方法,向学生对静电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完成了学生从初始认识向科学认识的发展,当然这个发展对学生来是还不是很深入的,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只能认识到这个程度了)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了解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活动一:
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出示气球和头发的示意图,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来进行整理和分析:
如果气球和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头发应该带什么电?
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同时完成示意图。
活动二:
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让学生做上面实验,观察了上面的实验后,运用图形记录结果,组织学生对上面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两个都和头发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
当它们相互靠近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结合示意图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第三部分:
认识电流的形成
出示课件:
电流和电源
讲解:
1认识电流的形成
静电虽然是由于电荷转移而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静电中,电荷是不能流动的。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流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
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
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的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电冰箱等才能正常的工作!
2.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走进家乡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第一课时:
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
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
家乡文化史)
师:
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
(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2.家乡音乐艺术。
播放:
有特点的家乡歌曲,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
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4.家乡的手工艺品。
5.家乡舞蹈。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B、播放舞蹈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舞蹈。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五、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情况。
2、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并使之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 每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样家乡物产(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祖国各地的物产。
二、 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
1、 师: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
2、 学生回答,列举家乡物产。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
农产品、工业品、矿产资源等。
3、 编儿歌。
学生根据提示“家乡什么 多?
家乡水多,千条沟,万条河。
家乡产什么?
产当归,产百合,产凤梨,产苹果……”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家乡什么多?
家乡产什么?
……
4、 拍手游戏:
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念一念。
教师先示范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玩一玩“拍手接龙”。
三、 家乡物产博览会。
1、 师:
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 教师向学生讲明活动步骤,明确任务,并参与到某一组的活动当中去。
(1) 自由分组,布置展台:
每小组6~~10人,摆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
(2) 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
展台布置好后,大家根据展示的物产写好解说词,并推荐1~2名解说员。
(3) 参观: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
(4) 评价:
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
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3、 小结:
家乡物产博览会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物产真丰富,你想让更多人了解家长的物产么?
那就得为家乡的物产作推销,作宣传。
四、 推销家乡物产。
1、 从下列方式中,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推销家乡的物产。
A、 设计包装。
B、 设计广告语。
C、 其他的方式。
2、 教师分发学生设计需要的卡片或纸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设计。
3、 学生上台展示。
师:
大家设计得都很认真,我们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学生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 小结:
从刚才的设计可以看出大家确实用了心思,接下来,我们来评选最佳广告语和最佳包装设计吧!
5、 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五、总结,提出希望。
扎 风 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扎制简单的风筝。
2、能力目标:
⑴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扎制简单的平板式风筝的方法,学会扎简单的风筝。
2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风筝。
三、课型
1、实践创造型。
2、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实物展示---引导探究---迁移创新---展示评价。
四、教学手段、设备
1、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2、教学设备:
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风筝骨架成品风筝。
五、教学过程
程序内容师生活动达标意图
创设情境运用古诗《村居》导出“风筝”,运用录像激趣导出“扎”。
让学生背诵《村居》说出“纸鸢”的意思,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板题。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任务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八角风筝骨架。
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
左右对称,及八角风筝的扎制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利用投影仪演示八角风筝的扎制过程。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
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八角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迁移创新学生基本掌握了扎八角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别的式样的风筝。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扎、糊、绘。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
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
师生共同总结。
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凉拌菜
一、设计思路
小学生到了四年级有了自主动手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