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259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共50题

1.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显性性状

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隐性性状

【答案】D

【解析】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A正确;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B正确;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C正确;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不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例如,Aa表现为显性性状,D错误。

 

2.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角上翘

【答案】D

【解析】高鼻梁与塌鼻梁,是鼻梁的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A错误;卷发与直发,是头发的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错误;五指与多指,是手指多少的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错误;眼大与眼角上翘,是眼的大小和眼角的形状,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如眼大与眼小或眼角上翘和眼角不上翘是相对性状,D正确。

 

3.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

【答案】C

【解析】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正确。

 

4.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答案】C

【解析】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5.如果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

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B

【解析】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单独分析每一对基因,子代中YY:

Yy=1:

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子代中RR:

Rr:

rr=1:

2:

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B正确。

 

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D,d)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A,a)、Ⅳ(B,b)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即D与d分离,以及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实验中,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

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同样,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

1,B正确;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甲同学实验结果:

DD占1/4,Dd占1/2,dd占1/4,乙同学实验结果AB,Ab,aB,ab都占1/4,D错误。

 

7.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运用统计学方法;④选择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豌豆有诸多的优点,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原因之一,①正确;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②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③正确;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④错误,C正确。

 

8.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果蝇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图,Ⅰ表示精原细胞,Ⅱ表示次级精母细胞,Ⅲ表示精细胞。

图Ⅰ表示的细胞中含有6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A正确;图Ⅱ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分离,因此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由于a、b和c、d分别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因此a和b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和d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错误;图示为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因此图Ⅲ是4个精细胞,D正确。

 

9.如欲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B.根尖分生区C.小鼠睾丸D.叶芽

【答案】C

【解析】马蛔虫受精卵、根尖分生区、叶芽的相关细胞,进行的都是有丝分裂,A、B、D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此过程发生在生殖器官中,小鼠睾丸属于雄性生殖器官,C正确。

10.在生殖季节,一只雌蛙产4000粒卵,能与精巢中多少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

A.4000个B.2000个C.1000个D.500个

【答案】C

【解析】1个受精卵是由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的,而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一只雌蛙产4000粒卵,能与精巢中1000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C正确。

 

11.如图是同一种动物的两个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减数分裂图,乙是有丝分裂图

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

D.甲细胞一定是乙细胞的子细胞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含两条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减半,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正确;甲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C正确;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可以有多种,可以是AaBb、也可以是AAbb、Aabb、AABb等等,D错误。

 

12.如图分别表示同一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和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图像分别是

 

A.①②B.③④C.②①D.③②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②;图中①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

 

13.如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

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某种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象,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④和⑦、⑤和⑥),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①③为姐妹染色单体,②为着丝点,④⑤⑥⑦为染色体,⑧为纺锤丝,⑨为中心体。

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分裂的下一时期为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为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图中①和③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因此图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图中⑨为中心体,该图象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D正确。

 

14.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错误;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正确;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错误。

 

15.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一定能表达出来,C错误;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正确。

 

16.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考虑这一对基因,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

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

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

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

【答案】B

【解析】因为果蝇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则体细胞中基因型相同,即亲代雌果蝇(XaXa)和雄果蝇(XAY)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与眼色有关的等位基因,A正确;亲代基因型若为XAX−和XaY,其后代为XAXa、XAY、X−Xa、X−Y,不符合题意;亲代基因型若为XaXa、XAY,后代为XAXa、XaY,符合题意。

若F1雌雄个体交配,F2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F2中出现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的概率均为1/2,B错误;若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XaXa、XaY,表现型为红雌:

红雄:

白雌:

白雄比例为1:

1:

1:

1,C正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F2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D正确。

 

17.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W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基因型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B.1∶1C.2∶1D.3∶1

【答案】C

【解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同型的ZZ表示公鸡,异型的ZW表示母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其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公鸡为ZZ,母鸡为ZW,性反转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即ZW×ZW,后代情况为ZZ:

ZW:

WW=1:

2:

1,其中WW不能存活,所以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2:

1,C正确。

 

18.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

如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代表狗色盲性状,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狗的色盲性状的遗传可能是显性遗传,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控制色盲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由于Ⅰ−1是雄性个体,且为色盲,其后代Ⅱ−5是雌性个体,不患色盲,因此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由以上分析可知,狗的色盲遗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父亲患病,其女儿和母亲都是患者,与遗传系谱图矛盾,因此不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狗的色盲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狗的色盲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D错误。

 

19.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由隐性基因a控制。

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

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A.ZAZA×ZAWB.ZAZA×ZaWC.ZAZa×ZAWD.ZaZa×ZAW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

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则正常家蚕基因型是ZAZA、ZAW,“油蚕”基因型是ZaZa、ZaW。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错误;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正确。

 

20.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DNA分子是双链结构,所以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B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所以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然后再用含32P的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错误;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正确。

 

2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A

【解析】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S是蛋白质的标记性元素,P是DNA的标记性元素,因此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保温时间稍长,就会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使上清液中也出现放射性,A正确;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因此上清液中不会出现较多的放射性,B错误;离心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会进入到沉淀物中,不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C错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的含有P、S,而且P元素的含量很少,因此不用P元素标记蛋白质,D错误。

 

2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

A.15%B.20%C.30%D.50%

【答案】D

【解析】根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

由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G=T+C=50%,D正确。

 

23.不同的双链DNA分子

A.基本骨架不同B.碱基种类不同

C.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D

【解析】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基本骨架都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A错误;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种类都是A、T、C、G四种,B错误;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碱基配对都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C错误;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24.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A与T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位置不对,G与C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三个而不是两个,C错误;脱氧核苷酸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反向平行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正确,D正确。

 

25.关子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A正确;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会导致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包括内因(生物内部因素)和外因(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C正确;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大都是有害的,D错误。

 

26.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答案】D

【解析】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A错误;1种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可能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同一种的氨基酸,但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tRNA携带运输的,B错误;tRNA有特异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C错误;有些氨基酸可能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同一种的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D正确。

 

27.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①避免近亲结婚 ②提倡适龄生育 ③选择剖腹分娩 ④鼓励婚前检查 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①正确;适龄结婚,适龄生育,可以减少患病儿童的出生,②正确;选择剖腹分娩不属于优生措施,③错误;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可以减少患病孩子的出生,④正确;产前诊断是为了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减少患病孩子的出生,⑤正确,B正确。

 

28.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答案】D

【解析】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目的是为了证明DNA的作用,A错误;DNA不是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误;不能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C错误;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使DNA水解,结果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水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正确。

 

2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

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第四次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所以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A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全部子代DNA都含14N,B正确;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解得A=40个,第四次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3×40=320,C错误;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错误。

 

30.某生物DNA分子上,某个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0.8,另一基因b的一条链中A+T/C+G=1.25,那么和它们互补的链中,相应的碱基的比例依次分别是

A.0.2和0.8B.0.8和0.8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