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862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J10815学分:

4

总学时数:

64理论学时:

64

先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开课对象:

全校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与能力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

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又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了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课程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课程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轨迹、理论成果和精神实质,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任务主要是,第一、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着重弄懂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二、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我们在以往的探索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能力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落实应用人才培养方针,课程教学方式采用主讲教师主导下的“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合作性教学模式。

大班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对课程基本原理、核心内容和重点与难点的介绍与讲解,并关注对学生课后自学引导与自学思路及方法的介绍。

小班讨论教学内容围绕各主要章节的相关热点、难点确定研讨问题,采用理论研讨、案例研讨及综合研讨等不同形式展开,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其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第1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一个跨时空、跨世纪的历史话题。

民族危亡关头,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然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社会主义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都注定了在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不经过异常艰辛的探索。

正是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以独特的科学思想武器,引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反正,绝处逢生,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崭新的理论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

1.历史的选择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历程和理论成果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收集整理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及讨论对我们的启示

3.举例浙籍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和理论成果

2.科学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

第2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规律,回答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观点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是回答其首要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不仅是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包括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十分关注并致力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对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从基础理论上回答为什么、什么是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的理论,并在其基础上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了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认识发展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明确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旗帜论(必然论)

2.社会主义本质论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呈现案例:

展示改革开放30年巨变

3.比较苏联、东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第3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通过本专题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如何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教学内容]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中共四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论述。

2.收集资料,举例论述失衡的经济格局与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果。

3.关注现实,论证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对稳定世界经济的贡献。

4.调研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4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政治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方面。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

通过本专题学习,使学生了解邓小平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著名论断的涵义和意义;深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的特色,它的优势在哪里?

进一步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认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回眸历史,观看文献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论证中国共产党废除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农奴制度对人类人权事业的贡献。

3.举例体验,从历年全国“两会”主题词的变化及普通公民参与讨论方式的变化,体验民主政治时代的到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2.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4.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第5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通过本专题教学,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共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的认识。

[教学内容]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毛泽东《新民族主义论》,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江泽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课后赏析:

红色影音(经典红歌、经典影视)

3.举例论证,中华民族精神升华-2008

4.实地调研,我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及实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6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古往今来,建立富裕、公平、稳定、和谐的社会,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

作为日渐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为什么、什么是、怎么样建设、建设什么样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解决了“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三大问题。

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重要而美好的关键词:

和谐。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必要性。

为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使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举例论证:

正确认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重要性及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7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环境与外交战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什么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

这些问题关系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什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中,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以及这种政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发展

3.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自学内容]

1.课后诵读:

闻一多《七子之歌》,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胡锦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举例论证:

弱国无外交

3.精彩回放:

共和国外交风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发展

4.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8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

[教学目的和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关键在谁,希望在谁,依靠谁,团结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关键在党,希望在党。

使学生掌握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革命和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了解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使学生明确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教学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自学内容]

1.课后阅读: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结合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论证加强党建的重大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2.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3.爱国统一战线

4.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二)讨论部分

1.讨论形式:

小班讨论以问题讨论为主,两个行政班为一个讨论班。

小班讨论时,先由指导老师对本次研讨的问题和学生的发言作指导和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代表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和老师提问。

最后由指导老师就研讨问题的深度、发言者的态度、语言组织、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出小组及个人成绩。

在讨论班内,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各角色分工采用轮岗制。

针对每次讨论内容,各组应在课外做好分工,就给定案例资料中的相关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辩论、磋商,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PPT上台发言。

小组及个人提交的资料课后及时上传到网站中,纸质资料上交给任课老师。

2.讨论准备:

课堂认真听课,积极阅读参考资料;积极参与小组研讨;自主学习:

通过教材、推荐的书目、论文等资料以及浙江万里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站等途径学习。

3.讨论目的:

课程根据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合作性教学,运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4.讨论内容:

讨论一:

1.百年辉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2.旗帜指引方向: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讨论二:

1.浙江经验:

浙江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

2.体验民主政治时代来临:

从历年全国“两会”主题词的变化及普通公民参与讨论方式的变化,民主政治时代的到来。

讨论三:

1.博物馆之乡:

鄞州区文化建设调研

2.孜孜追求: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讨论四: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

三、学时分配与比例

章次

教学内容

理论

课时

自主学习

讨论

课时

第1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

8

第2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8

2

第3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

第4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6

2

第5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

2

第6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4

第7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环境与外交战略

4

第8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

4

2

讨论一

1.百年辉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2.旗帜指引方向: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

讨论二

1.浙江经验:

浙江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践

2.体验民主政治时代来临

2

讨论三

1.博物馆之乡:

鄞州区文化建设调研

2.孜孜追求: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2

讨论四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

2

合计

48

8

8

四、大纲说明

(一)作业量和对自学的要求

本课程内容多,涉及知识面较广,同时由于是教改课程,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理论授课时间被大幅压缩,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课堂讲授为辅,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一定要制定自学计划,开展自主学习。

课程推荐相关课外学习书籍,尤其结合当前新问题,确定热点,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作业体现两部分:

其一是每一次研讨课题,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提交相关的书面资料,并参与课堂研讨活动;其二是学生完成学期理论论文,定期上交。

(二)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

以自主学习成绩为主,理论考试为辅。

即平时自主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60%;理论考试采取理论论文写作方式,占总成绩的40%。

平时自主学习成绩:

平时组内每一成员的个人成绩=个人成绩+个人对小组成绩的贡献度。

其中:

个人成绩取决于到课率,课堂表现以及所提交资料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在小组内发言表现(出勤10%+小组研讨表现10%);个人对小组的贡献度包括本组所提交资料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调动组员积极性的表现以及代表小组发言的表现(研讨报告20%+课堂交流20%)。

(三)推荐使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四)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桑玉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8月

3.钱伟量《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4.黄苇町著《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

5.钟家栋王世根主编《20世纪: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