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初级考试复习提纲.docx
《教师初级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初级考试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初级考试复习提纲
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初定考试复习提纲
一、师德方面
1、简述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对教师要“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3、转变后进生应注意哪些?
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对后进生要满怀期望并给予更多的关爱。
4、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原则是什么?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
5、对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6、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有哪些?
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7、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感召力的人?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必备条件是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关键是为人师表;有效途径是正确对待违纪学生。
8、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一般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的特殊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一般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区别)社会一般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社会所有人的要求,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生活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反映对教师特有的要求;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9、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道德调节应把握哪些方面?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10、良心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化起什么作用?
在行为之前,良心能帮助教师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行为过程中,教师良心起着自我控制和监督作用;在行为之后,教师良心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影响起评价作用。
11、如何理解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12、《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定?
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
13、俗语说:
“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
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
选择前是因为理想,工作中是因为热爱。
一、自幼对教师有着一种良好的印象。
二、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总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
三、传承文明,人人有责,教师责任最重。
四、教师工作能更直接地体现人生的价值。
五、教无止境,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
六、教师工作能把真、善、美很好地结合起来。
七、教师工作有利于较好地培养孩子。
八、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比较好。
14、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
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
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
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15、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只是中国特色。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
因为,任何国家都需要通过德育,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本国主流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都需要注重提高和优化公民现代化素养。
16、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答四条即可)
(1)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2)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料造的基本要求。
3、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4、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5)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6)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7)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8)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17、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仪表。
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
(2)举止。
主要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
(3)语言。
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
(4)礼仪。
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
18、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四条即可)
①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②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③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④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⑤求知的欲望与兴趣;⑥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19、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答六条即可)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
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誉。
20、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
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
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
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
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
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4、研究能力
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
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
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
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
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要更新教育观念。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21、描述一下你心目中优秀的班主任。
(答三点即可)
1.爱生如子。
2.渊博的学识。
3.以德服人。
4.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
5.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6.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7.重视沟通。
22、在你的学生时代,你最钦佩的老师是哪一位?
他的哪些品质或行为对你的影响最深刻?
你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答四条即可)
(一)教师职业理想
(二)教师职业责任(三)教师职业态度(四)教师职业纪律(五)教师职业技能(六)教师职业良心(七)教师职业作风(八)教师职业荣誉
二、法律知识
1、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3、谁负责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谁?
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5、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如何处理?
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6、教师有哪些情形,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9、学校向学生监护人通报的学生安全信息有哪些?
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
10、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进行哪些教育?
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12、学校应当如何保护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13、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
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⑵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⑶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作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⑷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⑸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1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15、村民王某之子12岁,四年级后辍学,在县城帮人做工,村干部和学校上门动员王某送子复学,王某不同意,并说:
“我的孩子我做主”,试对此事加以评述。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王某之子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王某应该依法行事。
16、法律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7、未成年人保护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保护未成年人,我们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8、有人说:
“只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你怎样看这一观点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加强社会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还需要加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同时还需要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
19、谈谈你对“义务教育”的理解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公益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免费性
所谓免费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普及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
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三、教育学
1、教师的备课一般包括哪几个环节?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三个基本环节。
2、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德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4、学校德育的方法包括哪些?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方法。
5、讨论法的含义及其使用要求是什么?
含义:
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使用要求:
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6、请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7、请简述陶冶法的含义及其运用要求。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8、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具体过程包括: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运用要求。
含义: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0、简述讲授法包括哪几种方式以及运用要求。
答: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
③讲究语言艺术。
11、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2、简述测验的信度的含义?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13、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哪些结构?
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教后反思等。
14、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基本依据是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6、请简述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17、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一般说来,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9、新课改中所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0、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21、什么是教学姿态?
它有哪些要求?
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言、手势和身姿的综合表现。
(1)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
(2)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
(4)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
22、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是体现在考试分数上吗?
你是怎样理解的?
23、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和课间时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老师?
24、“跳一跳、够的到”是许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请问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5、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向你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你一时无法给予准确答案,你该怎办?
26、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四条即可)
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
要有新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有针对性
27、你怎样看待学科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四、教育心理学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与人类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有如下特点:
(1)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3)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2、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教学反思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3、什么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有什么优点?
发现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通过告知的方式进行的。
接受学习有以下优点:
(1)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间接知识,它是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2)经过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在记忆中储存和巩固。
(3)经过接受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4、观察学习有哪些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复制过程。
(4)动机过程。
5、建构主义是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请问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哪些新的主张?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与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作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6、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论已经达成共识,请问,一般来说,教师专业成长有哪几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主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因材施教,自觉关注学生。
7、教育心理学认为,要想教得好,首先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