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议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372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建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房建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房建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房建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房建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建议方案.docx

《机房建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建议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房建议方案.docx

机房建议方案

 

机房工程建设建议方案

 

xxx公司

日期:

2012年01月05日

1.机房概述

根据最新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将计算机机房划分为A、B、C三级,根据使用性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建设机房的类别。

1.1机房分级

A和B级是根据机房的使用性和管理要求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及影区分A级和B级机房,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

在实际机房建设中,同一个机房内可根据实现需求,将不同区域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实施,最终满足设备安全稳定及可靠的运行可供良好的环境。

1.2机房性能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C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场地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1.3机房组成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组成应根据系统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组成。

主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并预留今后业务发展需要的使用面积。

在电子信息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可根据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4.2.2机房使用面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建设机房的面积,计算公式为“A=KN”: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3.5-5.5(m2/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辅助区的面积可根据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文件要求,按主机房面积的0.2~1倍规划。

行政管理区可根据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文件要求,按用户工作室每人3.5-4m2计算,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有人长期工作的房间,可按每人5-7m2计算。

2.建设原则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应依据家有关标准,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按照"实用可靠、有效适度、经济节约、技术先进"的总体原则实施。

在机房设计、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方便今后的运行维护,并能有效降低机房运行及维护成本。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具体原则主要包括:

⏹高安全性

要充分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电力故障、通信故障、漏水、雷击、非法侵入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高可用性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基于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坚持统--标准、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來的业务发展、设备扩容奠定基础。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信息化发展及技术进步的需要,提供设备扩容、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先进性

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釆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兼顾未来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实用性

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要以充分满足技术、管理需求为前提。

⏹可管理性

采用的各类机房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机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提高机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房的各类设备、设施要便于维护。

⏹经济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充分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努力节约成木,降低建设费用。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能以较低的成木、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今后的日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人机工程

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人机工程原理,考虑机房工作人员的便利、舒适。

⏹环保、节能

应采用环保材料、加强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采用节能设备、重视节约能源。

3.建设依据

本机房设计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中的要求。

另外,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还遵循了以下标准和规定:

Ø《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Ø《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9

Ø《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Ø《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

Ø《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43-2002

Ø《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Ø《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Ø《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Ø《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4.建设方案

针对客户在机房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我公司认识到机房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设施,需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动作方式。

凭借自己在电源和空调产品的专业知识,机房领域多年的经验,以及对用户IT应用的深刻理解,向广大用户推出了整体机房建设解决方案。

机房整体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机房装修

机房装修包括地面处理、墙面处理、吊顶、活动地板、隔断、门窗安装,通过选用塑铝板、玻璃、不锈钢、乳胶漆等材料的交互实用使得机房装修与素白吊顶铝板、灰白色活动地板的对比和协调显现出现代、干练、清爽的主调。

4.1.1地面处理

计算机机房由于要敷设大量的电力、通讯线缆,以及做为送风风库向设备及室内送风,因此各室常铺设架空活动地板。

防静电活动地板在机房工程技术设施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活动地板铺设在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地面上,活动地板上安装着计算机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而在活动地板与建筑地面之间的空间内可以敷设联接设备的各种管线,如设备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及设备的保护地线等。

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很方便,敷设路线距离最短,因而可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此外,活动地板可迅速地安装与拆御、方便设备的布局与调整。

为设备的增容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方案在选用600X600mm的无边框抗静电活动钢地板。

在安装机房专用空调的区域,为了节省能源和减小运行所需的冷量负荷,在防静电地板下作保温处理。

保温材料采用厚度10mm的塑胶保温材料,满足防火等级要求;保温材料上方需覆盖厚度为0.8mm的镀锌钢板或其他符合耐火等级的面层材料,并做表面防腐、防尘处理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

根据板基材、材料不同可分为:

铝合金、全钢、复合木质刨花板等。

地板表面则粘贴抗静电贴面(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

活动地板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机房的档次。

不同质量的地板使用后,机房的效果大不一样。

抗静电地板安装时,同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

铺设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封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此机房活动地板敷设高度为0.4米,活动地板安装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活动地板需精确切割下料。

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

地板安装后,用铝塑板踢脚板压边装饰。

铝塑板踢脚板与铝塑板玻璃隔墙互相衬托,协调一致,效果极佳。

机房设计采用下送风方式。

楼地面必须符合土建规范要求的平整度。

地面最好采用水磨石地面。

如地面抹灰应达到高级抹灰的水平。

而且地面需要进行防尘处理。

通常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漆两遍。

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达到不起尘的作用,从而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

4.1.2墙面处理

机房中吊顶、地板、玻璃隔墙材质都比较好,价格也高。

墙面不管是采用壁纸还是高档乳胶漆,价格虽很低廉,但外观无法与吊顶和活动地板相互衬托。

近年来,在高档、先进的机房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材料做墙面:

金属复合壁板、铝塑板等。

上述两种材料施工后,所见到的墙体表面相似,均为金属漆面。

只是基层结构不同而已。

下面分别叙述两种墙面的优缺点。

金属复合壁板是由彩色钢板(0.7毫米)做好50毫米厚的箱型凹凸的板材。

其内部垂直粘贴50毫米的优质岩棉。

板材在生产线上加工,工艺先进,尺寸精确。

安装时,在顶上和地面先安装马槽,然后依次把壁板推入后固定。

其表面为钢板漆面,安装后接口缝隙小于1毫米,美观、整齐,缝隙均匀。

该壁板又常常用在洁净室,隔音、保温、密封效果好。

该墙体有配套的金属壁板门,精致、美观。

铝塑板墙面也是由骨架和面层组成。

骨架有两种:

一种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另一种采用15毫米中密度板,宽150毫米,间距150毫米。

中密度板调平后粘贴三层板。

在刷涂防火涂料后,作为骨架基层。

基层形成后,两面刷胶,晾干后,将铝塑板粘贴牢。

铝塑板粘贴时,留缝隙3毫米,注玻璃胶。

铝塑板墙面表面为铝板漆面。

该种隔墙优点是价格适中,安装方便,表面也很清秀。

缺点是缝隙注胶时难度较大。

墙面处理最经济的方法是直接对墙面进行基础处理后(轻钢龙骨石膏板墙),喷涂以高级乳胶漆进行装饰。

这种方法既可基本满足电脑机房基础建设技术上的要求,也可节约大量的投资,不失为一种务实的处理办法。

但必须指出的是各项技术指标和外观效果均大大逊于前三种方法,耐久性也较差。

4.1.3机房吊顶

吊顶是机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吊顶上部安装着强电、弱电线槽和管线,也安装着消防灭火的气体管路及新风系统风管。

在吊顶面层上安装着嵌入式灯具、风口、消防报警探测器、气体灭火喷头。

现代机房要求机房吊顶必须防尘、防火、防潮、吸音、降低电磁干扰、美观和易于拆装,同时还必须考虑空调回风。

因而在机房中广泛使用着微孔金属吊顶。

微孔金属顶板规格为600*600毫米,是由0.7毫米厚铝合金板制成。

顶板四周均有向上摺边以增强牢度并方便暗架。

可提供超过30种之标准色及特殊涂层。

为增强吸音效果,可选用两种不同大小针孔带有或没有无纺纤维纸粘贴层的针孔板。

该顶板色泽鲜明、清秀,着色坚固,漆面不脱落。

微孔板既用于装饰、吸音,又在回风吊顶上用于回风。

由于信息中心机房平面呈矩形,因此机房采用方形吊顶。

吊顶线条清新、自然,新潮又不凌乱。

同时又便于拆卸安装。

方形吊顶配嵌入式三管格栅灯具,灯具尺寸1200*600毫米。

灯具与吊顶尺寸配套。

考虑照度均匀,灯具采用均布。

吊顶顶板上需要安装灯具、风口、烟感、温感探头、自动灭火喷头。

吊顶上部空间则要安装各种强电、弱电管路线槽,灭火气体钢管,管线繁多,因此设计上要综合考虑,使各系统管路纵横交错,错落有致,排列有序。

中心机房吊顶板建议采用乳白色。

色泽柔和、简洁大方,符合时代美学观念。

为保证吊顶上部防火、洁净无尘,需在结构真顶下面、微孔吊顶上方墙侧面涂刷防火涂料三遍。

吊顶吊杆均用胀栓固定于结构顶上,吊杆表面均刷涂防锈漆。

机房吊顶的作用不仅是美化空间,还具有重要的功能性:

吊顶上布置管道、安装灯具及走线、安装各类探测器、防止灰尘下落,最重要的是作为空调回风的风库。

机房吊顶的材质常采用抗老化能力强的金属板,板上有一定的开孔率,便于回风及吸音。

由于其他材质的吊顶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风化,产生粉尘,不利于机房的洁净,故机房多采用金属吊顶板。

所选用的吊顶板及其构件还应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性能。

4.1.4玻璃隔断

机房区内在确保各功能间管理上互不干扰,又能拓展视觉空间,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通透、明亮的大玻隔断。

本方案在机房区采用12厚防火玻璃。

防火玻璃具有卓越的防火性能,它在高达1000℃的火焰冲击下能保持96~183分钟不炸裂。

而且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的特点。

其四周边框均采用冷弯矩型(或方型)钢管,受力变形小,强度高,并配以亚光不锈钢板包饰,安装标准门夹,优质地弹簧保证门开启自如。

4.1.5机房区门窗

在机房区采用密封防火门,并加大门口尺寸,以满足机房设备的进出。

位于机房内的窗口,为了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对其进行封堵。

4.2机房配电

机房配电系统包括设备供电设计、机房照明、UPS电源、防雷接地系统,设备用电负荷可依据机房用途,其供电方式分三类,一类供电:

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二类供电:

建立带备用电源的供电系统;三类供电:

按一般供电方式。

因而在进行配电分配时应区别考虑。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及照明等。

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该配电系统按照二类供电系统进行设计。

机房网络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程控交换机等,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

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类供电系统进行设计。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负荷安全,对于服务器机房和网络机房计算机设备使用的插座采用分别独立的两个电源回路进行敷设,再汇集到电源配电柜后进行控制。

4.2.1供电设计

机房供应采用双路市电与油机切换后,由低压配电室引4*185+1三根电缆到UPS配电室。

机房配电系统采用A类机房配的UPS做不间断电源,保证机房供电的可靠性,所有低压配电柜(包括列头柜)采用TN—S系统。

低压配电屏可根据国际标准(IEC439—1:

1992EN60439—1:

1994Form3bnormalsectionandform4foressentialsection)设计及制造,结构紧凑,防护等级高,内部结构分为开关室、辅助接线隔室、母线隔室等,所有MCCB、及配件为优质产品,并与消防讯号联动,在有火警发生时,可即时停止机房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

内开关必须采用知名产品。

电缆采用ZR-YJV阻燃电缆,以保证配电系统的高可靠性。

各种用电设施应按照其特性进行不同的用电等级和分区划分。

供电设备应从头至尾贯彻双路供电,高冗余设计概念,达到高可用性。

配电系统应具有高可维护性,可在无负面影响下进行模拟测试。

具备高可管理性,便于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机房总配电量应留出余量,为将来机房增加设备使用,可扩展能力强。

机房供电要求按照国家标准A级计算机机房供电质量要求。

4.2.2机房照明

机房内在离地面0.75米处,照明不应低于500Lux。

应急照明系统应能在停电时保持机房区能基本正常工作,照度不应低于5Lx机房内照明均匀度不小于0.7。

具体设计灯具的选用:

机房区照明灯具采用3×40W电子镇流荧光格栅灯具。

采用电子镇流器,使灯管在高频条件下工作,可提高灯管光效和降低镇流器的自身功耗,有利于节能,并且发光稳定,消除了频闪和噪声,有利于提高灯管的寿命。

电子镇流器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达到0.95甚至更高,能限制交流输入市电的总谐波失真,使THDI小于10%,并能有效地抑制电磁辐射干扰,避免它干扰相邻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灯具的安装:

将灯具吊挂在楼顶板下,其底平面与吊顶共面。

30%应急照明均匀布置于正常照明灯具之中,可维持机房区的正常工作。

所有市电供应中断后由应急照明提供照明。

当后备发电机启动后正常照明自动恢复。

4.2.3UPS电源系统

为保证电网停电时,也能利用UPS电源继续向计算机提供高质量供电,后备电池的配置尤为重要。

当负载不允许被中供电时,机房内UPS电池后备时间应大于从市电中断到恢复的时间或到发电机组正常供电所需时间(前级供电系统配有发电机组),若此段时间较长,则应配置外接的长延时的电池组,但此时应确认UPS内部整流器有能力对外接大容量电池组进行充电,否则应配置外接充电器。

电池容量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即电池必须在后备时间内供电给逆变器,且在额定负载下,电池组电压不应下降到逆变器所允许的最低电压以下。

在布置机房设备排列时,应尽量使电池组靠近UPS主机,缩短两者连线长度,增大连线截面积,以降低连线自感量和线路压降。

电池组可安装在电池柜内,也可安装在敞开的电池架中,前者美观。

整洁,但对楼板承重要求较高,后者可分散承重,且散热性好,但占地面积多,易积尘,给维护带来不便。

本方案推荐采用M(N+1)主从式方案部署UPS供电系统,主将作为从机的UPS1输出接到另一台作为主机的UPS2的旁路输入,正常运行时由UPS2供电,UPS1处于备份。

当UPS2故障时,负载切换至UPS2旁路,由UPS1承担负载供给任务。

此系统结构及控制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

主机长时间工作,而从机处于长期待机状态,两机的元件老化程度不均匀;在从机供电的状态下,主机静态旁路故障时将导致系统供电失败;系统负载不能超过单机容量且以后无法扩容。

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设备选型上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选择: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C级

电压波动范围

±5%

±7%

—15%~+10%

频率波动范围

≤±0.2Hz

±0.5Hz

±1Hz

波形失真率

3~5%

5~8%

8~10%

4.2.4防雷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一旦遭受雷击过压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系统的运行中断,设备永久性损坏;重要的是这些系统所承负的那些须实时运行的后续工作的中断瘫痪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影响,为了保护设备正常运行,通过安装防雷器和接地来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电涌保护器(防雷器,简称SPD)在保障电子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方面起到的作用和地位,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雷击设备事故概率的增加及人们防雷意识的增强,日趋显示了防雷器的重要性。

IEC-1024《建筑物防雷》和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标准中,重点提出了防雷分区和等电位连接的概念。

根据雷击在不同区域的电磁脉冲强度划分防雷区域,并在不同的防雷区域的界面上进行等电位连接,能直接连接的金属物就直接相连,不能直接连接的如:

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等,则必须依据不同的防雷区域的科学划分,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防雷设备器件,对后续被保护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且必须实施等电位连接。

实践证明,这种分区分级等电位均压连接,并以防雷设备来确保被保护设备的防护措施是实现有效防护的主要方法。

建筑物防雷区域的划分见下图:

一般计算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

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本次设计考虑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均利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体(其电阻应小于1Ω)。

在机房内做一组直流工作地网,直流工作地网在机房内的布局是:

用3*20mm2的截面铜排敷设在活动地板下,依据机房设备布局,纵横组成网格状,配有专用接地端子,以最短的长度与网络设备相连。

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采用导线布成静电泄漏网,并用干线引至配电柜中交流接地端子。

活动地板静电泄漏干线采用ZRBVR-16mm2导线,静电泄漏支线采用ZRBVR-4mm2导线,支线导体与地板支腿螺栓紧密连接,支线作成网格状,间隔1.8米*1.8米。

接地系统的规划理想的建筑物避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包括从接闪器及引下线的理想状态最好是无任何电阻,一旦雷击发生,避雷针接闪时,不论雷电流有多大,接地装置上任何一点对大地的电势差为零,因此,接地的阻值应尽可能的小。

依据国家标准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交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中,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计算机系统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Ω)。

据IEC1024标准机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系统电阻小于1Ω。

直流地即计算机系统接地,在机房的信息设备机房地板下四周采用30*3铜排,中间采用铜箔组成等电位基准网,将各机房内的设备机柜与等电位网进行最短距离连接,使各机房设备在同一个等电位上。

保护地由大楼联合接地提供,随电源线同时引入机房。

机房内所有非计算机设备的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均可靠接至保护地,在线缆老化等漏电的情况下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抗静电接地由于物体磨擦、空气干燥等原因均会产生大量静电,静电放电时会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可能引起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

机房内设等电位接地箱,均匀布置40mm*4mm接地铜排网。

防静电地网采用100*0.3mm铜箔按600*600mm网格敷设。

机房接地线缆采用BVR35mm2线缆连接于楼内接地排上。

计算机机房接大楼接地系统,零地电位差小于1V,接地电阻小于1Ω。

必须采用模块化接地,要求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在十五年以上。

4.3机房消防

机房消防系统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气灭火装置进行灭火控制,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报警,在房间内设置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防护区内设置声光报警器,防护区外设置放气指示灯及紧急启/停按钮;当房间内感烟感温探测器同时动作延时后释放气体灭火剂,放气指示灯亮。

4.3.1消防报警系统

当火灾发生时,感烟探测器报警后,火灾控制器发出火警预警声、光报警信号。

但此时不启动灭火程序。

当同一防护区的感温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在手动或自动启动灭火程序喷气前,总控制台发出指令,通知人员撤离,并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切断机房配电柜供电电源,即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

如:

空调机、新风机、照明、计算机等设备供电电源。

上述设备供电与消防系统的联动过程,是采用电源配电柜主断路器的分励脱扣作远距离分端。

配电柜主开关均装有分励脱扣器和辅助接点,另外紧急跳闸按钮在必要时可手动切断进线电源。

4.3.1消防灭火系统

本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为了保证机房的消防安全,本项目中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系统由灭火控制系统和灭火管网系统组成,按照功能划分为主机房区为消防分区。

为避免气体输送管道破坏机房室内装饰效果,各防护区管道走向尽量暗装。

防护区管道由立管、干管、支管组成。

贮瓶间立管明装,防护区立管设于装饰柱或管廊内,干管及支管安装于吊顶内或地板下面。

所有管道分支部位均采用三通管件,以保证介质能均匀送于各喷射点。

本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

保护区均设置了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探测器报警后,火灾报警控制器根据联动逻辑关系发出联动信号至控制气体灭火设备的模块,并且灭火控制过程开始进入延时阶段(0-30s可调),此阶段用于疏散人员(声光报警器、警笛等警报设备动作)和联动设备的动作(关闭通风空调等设备)。

延时结束后,向保护区的驱动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驱动瓶容器阀,随后瓶内氮气驱动打开选择阀,并由它打开相应七氟丙烷贮气瓶,向失火区进行灭火作业。

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信号发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面板喷放指示灯亮,现场放气指示灯亮。

当报警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等值班人员确认火警后,按下报警控制面板上的应急启动按钮或保护区门口处的紧急启停按钮,即可启动系统喷放七氟丙烷灭火剂。

⏹自动控制

在防护区无人时,将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方式转换到“自动”状态,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当防护区第一个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发出警报,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当第二个探测器亦发出火灾信号后,自动灭火过程开始进入延时阶段,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动设备及保护区内除应急照明外的所有电源。

自动延时30秒(可调)后向控制火灾区的驱动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驱动瓶容器阀,随后瓶内氮气通过驱动管路驱动打开选择阀并由它打开相应的七氟丙烷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