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2550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内燃机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5

二、行业概况6

1、行业基本概念6

2、我国内燃机行业的发展经历7

3、行业市场规模9

(1)柴油机配套行业市场规模9

(2)船舶配套行业市场规模12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14

1、行业竞争格局14

2、主要企业15

(1)上海云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5

(2)江苏恩达通用设备有限公司15

(3)驷博集团16

四、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17

五、进入行业的壁垒18

1、技术和人才壁垒18

2、市场验证壁垒18

3、与主机厂商配套的进入门槛高18

4、品牌壁垒19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9

1、有利因素19

(1)国家政策的支持19

(2)下游行业船舶制造业的回暖刺激船用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长20

(3)节能环保和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趋势21

2、不利因素22

(1)低端市场同质化低层次竞争愈演愈烈22

(2)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冲击22

七、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23

1、周期性23

2、季节性23

3、区域性23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的管理由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

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的宏观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及其各地方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参与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等工作。

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协会是自律性的全国行业管理机构,是由全国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有关社会团体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协会。

协会是全国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企业与政府沟通以及行业技术交流、市场信息调查和交流的平台,主要负责规范行业行为,进行价格协调,维护公平竞争;协调会员关系;制定行业规范;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行业自律管理等。

船舶配套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行业,船舶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是我国船舶行业的自律组织,其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发挥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沟通政府与船舶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中国船级社负责船舶入级检验业务。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

内燃机和船舶配套产品相关的法规及政策如下:

二、行业概况

1、行业基本概念

内燃机行业(包括内燃机配附件行业)是制造装备工业中的一个大行业,我国机械工业中跨行业、跨部门最多的一个行业。

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铁道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内燃发电设备、某些小型飞机、军用及特种通用机械等都以内燃机为配套动力。

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是传统产业改造的基础,是传统行业借以升级的技术手段。

内燃机是中间产品,又是配套产品,只有装在整机上才能成为最终产品。

内燃机的分类种类很多,常见的分类如下:

(1)按内燃机用的燃料分:

柴油机、汽油机、煤气(包括沼气)机等。

(2)按用途分:

农用、拖拉机用、汽车用、工程机械用、发电机组用、船用、内燃机车用等内燃机。

也有用固定式与移动式来区分的,固定式内燃机:

在固定地点使用的的陆用内燃机,如钻井、固定发电机用的内燃机;移动式内燃机:

没有固定使用地点的内燃机,其中包括汽车、拖拉机、建筑机械等用的内燃机,用作船舶动力的内燃机、作为内燃机车动力用的内燃机等。

(3)按气缸数目分:

单缸式、多缸式。

(4)按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分:

常用发动机每分钟的转数来区分,如高速(1000转/分以上)、中速(600~1000转/分)、低速(600转/分以下)。

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者的工作原理大体是相同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燃料物理特性所引起的点火方式的区别,从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热效率、经济性,以及外形特点等。

柴油机和内燃机相比,有着油耗低、功率大的显著优势,排放水平已经接近和超过了汽油机。

2、我国内燃机行业的发展经历

(1)1908年我国内燃机工业开始启萌;

(2)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柴油机产品开始由测绘仿制向自主开发前进;(3)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内燃机工业进入大规模技术和装备引进时期;(4)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入世,世界上主要的内燃机公司纷纷通过合资、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大规模的合资、合作,使中国内燃机工业融入世界内燃机工业体系;(5)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内燃机行业进入创新发展时期,以我为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正在成为内燃机工业技术创新的主流,关键总成的技术引进、自主经营开拓成为主导形式。

从最初的简单仿制到逐渐自主开发,再到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每一步,我国内燃机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由于柴油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大适应性,问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进动力。

至20世纪50年代,在新建造的船舶中,柴油机几乎完全取代了蒸汽机。

船用柴油机已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舰艇和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

船用柴油机按其在船舶中的作用可分为主机和辅机。

主机用作船舶的推进动力,辅机用来带动发电机、空气压缩机或水泵等。

船用柴油机一般分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的激烈竞争,我国低速柴油机已完全由MAN-B&W的MC/MC-C和WARTSILA-SULZER的RTA系列所取代,而且大部分为出口船舶推进动力配套。

而且有些新机型,如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的MAN-B&W7S60MC-C、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的MAN-B&W6K80MC-C、7S80MC和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的SULZERRT-flex58T-B智能型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等,均代表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尤其是其中有些首制机在我国成功制造,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说明我国低速机的生产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已有能力生产缸径90cm以下低速船用大功率柴油机。

我国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经历了引进、自行研制、再引进国产化、消化吸收和提高的过程。

上世纪50-60年代引进前苏联部分机型,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了我国中速柴油机,自行研制的中速机缸径系列有150、160、170、180、290、210、230、240、280、300、390mm。

这些机型的技术指标与当代国外先进的机型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目前生产的中速机机型中,引进的品种很多,而且大多数气缸直径为200-300mm左右。

在引进的机型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新引进的如DK20、L16/24、L21/31、L27/38、PA6等机型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外,大部分引进产品已逐步趋于老化,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

我国中速柴油机的厂家有陕西柴油机厂、镇江船用柴油机厂、安庆船用柴油机厂、重庆长江柴油机厂、新中动力机厂、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缸径165-400mm,单机功率147-9900kW,转速500-1400r/min的中速柴油机。

虽然通过引进中速柴油机,进行国产化、关键技术消化吸收、不断引进国外较新机型等,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但与国外中速柴油机相比,我国中速机仍存在着缸径分布密集,功率分布范围狭小,大功率柴油机较少,且功能单一,尤其是在可靠性、高增压技术、NOx排放控制、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等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3、行业市场规模

(1)柴油机配套行业市场规模

柴油机配套行业的市场规模取决于柴油机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柴油机是我国机械行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柴油机是目前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它已经成为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军用、通用设备、移动和备用电站等装备的主要配套动力。

柴油机行业的发展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柴油机应用领域广泛,处在所属产业链的相对核心的位置。

在我国,基于专业化分工和精益生产的考虑,柴油机生产业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企业,很多的柴油机企业更多充当了总承装配者的角色,而柴油机的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和配套设备交由专业公司生产。

柴油机主要应用于最终配套产品,比如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配套重型汽车、大型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

因此,柴油机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终端产品市场情况。

柴油机终端用户群体购买行为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根据诺美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在《柴油发动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中预测,2013-2017年全球柴油发动机市场总体规模预测如下图所示:

按《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安排,内燃机总产量和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各种内燃机产品2005年预测总产量为5,000-5,100万台,其中:

多缸汽油机580万台,多缸柴油机420万台,中低速柴油机1-1.5万台,单缸柴油机600-700万台,摩托车用发动机2,600万台,通用小汽油机800万台。

至2009年末,全国内燃机实际总产量6,700万台,提前一年且超额30%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

根据2011年6月,工信部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预测,预计全行业发展速度以持续稳定和有序提高的特点运行。

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预计在6%-8%,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预计在8%-10%,经济效益年均增长预计在10%-15%。

产品产量按配套使用用途预计:

①车用内燃机3000万台;②工程机械用内燃机100万台;③农业机械用多缸内燃机50万台;④农业机械及其它用途单缸内燃机700万台;⑤摩托车用汽油机2600万台;⑥通用小型汽油机2800万台;⑦固定机械用内燃机80万台;⑧中小型船舶用高速内燃机80万台;⑨船用(中低速)、铁路及石油钻探用内燃机5万台;⑩国防工业、特种装备及其它用途用内燃机5万台。

据此,诺美咨询等行业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柴油机市场规模总量每年将保持平稳增长,均在千亿元以上。

柴油机年均总产量为1,300万台以上,其中,车用柴油机500万台、工程机械用柴油机80-100万台、农业机械用多缸柴油机50万台、农业机械及其他用途单缸柴油机700万台、发电用柴油机18万台、船舶用中低速柴油机5万台。

伴随着柴油机市场规模的平稳增长,柴油机控制器、燃油喷射体、超速保护装置等柴油机配套产品也将随之增长。

(2)船舶配套行业市场规模

船舶配套行业的市场规模取决于船舶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国产设备装船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船舶配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数据,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造船业发达国家,国产设备装船率达到80%-90%甚至接近100%,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到“重造船、轻配套”理念的不利影响,目前的国产设备装船率平均不足50%,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我国未来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能力和市场开拓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根据船舶“新船需求=新增需求+更新需求”公式预测,2010-2015年间,全球新船需求总量约为48,531万载重吨,年均需求约为8,089万载重吨;2016-2020年间,全球新船需求总量约为54,559万载重吨,年均需求约为10,912万载重吨。

2010-2020年间世界新船需求预测,如下表所示(单位:

万载重吨):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10-2015年间,我国新船需求总量约为5,436万载重吨,年均需求约为906万载重吨;2016-2020年间,我国新船需求总量约为7,504万载重吨,年均需求约为1,500万载重吨。

2010-2020年间我国新船需求预测,如下表所示(单位:

万载重吨):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提出,到2010年,国内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2015年国内生产的船用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

国家将优先发展船用动力装置、甲板机械等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产品,打造国际品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机舱、装卸和系统导航等自动化系统产品的国产化生产。

2012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船舶动力和甲板机械领域形成5-10家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综合系统供应商。

主要船用设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以上。

在船舶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伴随着国家鼓励船舶配套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船舶配套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柴油机配套产品市场和船舶配套产品市场上,呈现出国外品牌企业和国内企业竞相争夺国内市场份额的竞争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国际知名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商相继进入我国的柴油机行业市场,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优异的产品性能,在柴油机配套设备中高端市场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以欧姆龙(OMRON)、康士伯(KONGSBERG)、康明斯(CMI)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在国内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战略合作、并购等方式,全力争夺中国柴油机配套设备中高端市场。

以海得控制、和利时等为代表的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品牌企业,凭借其多年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经验累积,在国内柴油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配套设备中高端市场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囿于技术、人才、资金与主机厂商配套的进入门槛等行业壁垒的限制,大多中小型柴油机配套企业定位于服务低端市场,通过采用低廉的价格来获取市场订单,抢占低端市场份额。

2、主要企业

(1)上海云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云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是一家以研究、设计、生产和经营内燃机机电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凭借多年的产品发展经验,上海云飞公司已形成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传感器、柴油机电子调速器、柴油机监控仪、自动化电站控制屏五大类十几种产品,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邮电、铁路、油田和电站等领域。

(2)江苏恩达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恩达通用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恩达”)是一家专业从事柴油机、燃气机、发电机组监控系统和车用及发动机线束项目的设计、生产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江苏恩达的产品主要包括监控仪、自起动控制屏、传感器及变送器等船用产品系列和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底盘线束等车用产品系列。

江苏恩达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船级社CSQA认证、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和OHSAS18001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制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CMC,中国船级社CCS、中国渔检ZY、德国GL、法国BV的型式认可,以及美国ABS、英劳LR、日本NK、挪威DNV等外籍船级社产品检验。

(3)驷博集团

驷博集团由总公司——上海驷博监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三个子公司——上海驷博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驷博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诺力士驷博自动化有限公司组成。

上海驷博监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开发、生产船舶自动化设备,至今已为国内外1300余艘船舶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并在广大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较高的信誉。

2004年,上海驷博监控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与德国诺力士集团成立中外合资上海诺力士驷博自动化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以德国诺力士生产的机舱监测报警控制系统、主机遥控系统、各类仪表和传感器,及驷博生产的机舱集控台和驾驶室控制台为主要推荐产品。

上海驷博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微机监测报警系统、柴油机遥控系统、柴油机安全保护系统、柴油机机旁监控箱、柴油机测速装置、船用车钟系统、船用车钟记录仪、船用集中控制台、航行灯/信号灯控制装置、雾笛控制装置、值班报警系统、挖泥船集成控制系统等,并取得过包括CCS、ABS、BV、LR、KR等多个船级社的船检证书。

驷博集团公司在柴油机遥控系统、柴油机安全保护系统、柴油机测速装置、船用各类仪表和传感器等产品方面与本公司产品存在竞争。

四、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内燃机配套产品行业属于机械制造业,上游是钢铁、有色金属等材料行业;下游直接客户是内燃机主机厂商和维修厂商,间接的下游是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发电设备等行业。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强。

上游的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价格对柴油机配套产品的材料成本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毛利空间。

下游的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发电设备等行业的发展状况将影响内燃机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

五、进入行业的壁垒

1、技术和人才壁垒

柴油机控制器、超速保护装置等柴油机配套关键部件,是软硬件的结合,需要大量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软件编程等专业的研发人员协同努力才能完成产品设计、研制和创新性改进,需要大量专业的高端人才储备。

因此,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而言,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2、市场验证壁垒

柴油机控制器、燃油喷射体等作为柴油机配套的关键部件,其产品质量的高低和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柴油机乃至整机的正常运转,因此,下游客户,尤其是大型优质客户,对于其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很高,对于合格供应商的筛选需经过长期而复杂的考核过程,其中质量优良且市场口碑良好的供应商易于受到下游客户的亲睐。

正由于考核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而是倾向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与主机厂商配套的进入门槛高

由于专业化分工和精益生产的原因,柴油机主机厂商必须与关键配套设备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柴油机控制器、燃油喷射体等作为柴油机配套的关键部件,主机厂商对上述关键部件制造厂商的遴选和合格供应商的认证非常严格,进入门槛较高。

4、品牌壁垒

目前,柴油机关键配套设备企业大多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合同,企业的技术水平、经营业绩、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售后服务等所形成的综合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争取订单乃至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1年6月,工信部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应加强对内燃机零部件行业的投入和支持,特别要培育和发展一批为先进内燃机配套服务的、具有高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知名度的现代内燃机零部件制造企业”。

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将“高效、节能、少污染排放的内燃机设计制造技术”、“船用柴油机设计制造技术,自主品牌船用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等列为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方向。

2012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船舶动力和甲板机械领域形成5-10家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综合系统供应商。

主要船用设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以上。

在船舶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主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装备的国产化、大型化”、“加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排灌机械、发电机组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与配套装置之间的优化匹配”和“重点推进船用中速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

国家上述相关鼓励政策的陆续颁布实施,必将为内燃机及配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下游行业船舶制造业的回暖刺激船用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柴油机是目前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已经成为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船舶、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军用、通用设备、移动和备用电站等装备的主要配套动力。

其中造船业对柴油机及其配套设备的需求尤为明显,其行业的增长必将带动柴油机配套设备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和柴油机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船舶协会发布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指标显示,2014年上半年,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2014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较2013年度同比下降24.7%有所回升。

承接新船订单40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2%。

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20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9.5%,比2013年年底增加16.1%。

其中船舶配套企业总产值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4.8%;船舶修理企业总产值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7.2%。

从订单情况看,船舶配套产品订单出现恢复性上涨。

统计显示,上半年承接低中速柴油机676万千瓦,功率同比增长132%,锚绞机、增压器、螺旋桨、低速机曲轴等产品产量和接单量同比实现增长。

此外,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国产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拖缆机、锚绞机、平台提升装置、平台电站、系泊链等配套设备实现替代进口,自升式平台配套设备本土化率可望达到50%甚至更高。

统计显示,2014年1-5月,我国船舶配套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3.6%。

(3)节能环保和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工业装备领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柴油机作为电力、机械、船舶、地质和石油钻机等众多领域的主要配套动力,节能、高效率和自动化是柴油机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必将带动柴油机控制器、超速保护装置等柴油机自动控制设备的持续快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低端市场同质化低层次竞争愈演愈烈

国内柴油机配套企业数量众多,但囿于技术、人才、资金、与主机厂商配套的进入门槛等行业壁垒的限制,大多中小型柴油机配套企业定位于服务低端市场,为了企业的生存,大多数企业并非通过技术进步而是采用较低的价格来获取市场订单,抢占低端市场份额,从而导致柴油机配套企业同质化低层次竞争愈演愈烈。

(2)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众多知名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商相继进入我国的柴油机行业市场,并在柴油机配套设备中高端市场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以欧姆龙(OMRON)、康士伯(KONGSBERG)、康明斯(CMI)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在国内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战略合作、并购等方式,全力争夺中国柴油机配套设备中高端市场。

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相继实行本土化生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柴油机配套设备市场的竞争。

七、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

1、周期性

柴油机配套产品行业主要是曲轴、连杆、增压器、喷油器等一系列装置,其行业周期性是跟随柴油机行业同步伐波动,其柴油机整体配套设备广泛应用于造船业、工程机械、柴油机汽车行业等,周期性主要体现在下游行业对设备的需求量。

2、季节性

本行业的下游船舶制造企业是根据内河航运和海运的订单情况安排扩产计划与设备采购。

造船业一般是在每年的二、三季度景气度较好,对于柴油机、柴油机配套设备和船舶配套设备的需求量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