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938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716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716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质与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7)

1.如图,读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图,同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c地属于________构造,从地貌上看c地属于_______.

(2)图中与华山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与吐鲁番盆地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适宜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有水埋藏的是________,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应避开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该地煤炭资源丰富,按岩石成因分类,煤炭属于________,图中A、B、C、D四地中________地开采煤炭资源安全且难度小.   

2.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1:

萍乡附近地区图。

材料2: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 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

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_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除煤炭外,该市还有______、______、石英岩、陶土矿等矿产资源

(6)该市为促进经济转型拟建一高新技术开发区,请在乙图中A、B、C、D四处选一合适位置并简述理由。

3.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

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显。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的降水情况(如图乙所示)。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推断纳木错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3)说明纳木错夏季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解释其成因。

 

(4)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入湖口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4.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地质构造和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______季节水汽输送量最大,河流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在河口处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

(3)图中洋流的流向是________,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该地区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面积8680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多断裂构造。

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年均气温15.5℃,年均降水量在880毫米以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科西嘉岛上的原住居民喜居低矮房屋,因此,岛上原住居民的房屋多较低,一般为两三层的房屋或别墅,少量四五层的楼房多为商业性楼房,十几层以上的中高层建筑十分罕见。

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1)说明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特点。

(2)说明科西嘉岛森林覆盖率较高的自然地理背景。

(3)分析科西嘉岛上原住居民房屋较低的主要原因。

6.下左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月份是________(1或7)月,该季节乙、D和E地的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2)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

从A→B→C,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

(3)意大利西西里岛(左图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填字母)

7.某旅行社为吸引人们出游于春节期间,制作了几幅简易宣传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     b.楼兰古城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

(2)请指出下列四个字母表示的地貌景观的成因涉及到的地质作用。

【涉及到的作用力及其表现形式要写完整】  

​ A________;         C________;   

(3)图示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

8.读“某区域规划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方案,简要说明理由。

(2)简述在甲、乙两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地貌,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人类在山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围湖造田以及大量开发地下水等活动,都对水循环各环节产生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

(1)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循环。

(2)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与环节____(填数字序号)关系最密切,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为了调节图中河流流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单选)

    A.节约用水          B.围湖造田        C.跨流域调水        D.兴修水库

(3)下列诗句中,体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B.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

C.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近年来该地区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其可能的人为原因。

(5)看图说出该区域不同位置受河流影响塑造的地貌类型: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10.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在沿岩壁出露的各期岩系中,多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丙是_________。

(2)地质作用:

①为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

(3)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_______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途经雅安、昌都、林芝等地,最终抵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全线运营长度约1900km,累计爬升高度达16000m。

铁路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等地形区,所经区域地形条件极其复杂,堪称“最具挑战的铁路工程”。

(1)描述川藏铁路途经的主要地形区的特征。

(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说出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川藏铁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勘察,但直到2014年才投入建设。

目前,成都至雅安段即将通车,拉萨至林芝段已完成基本建设。

而最具挑战的林芝至雅安段也即将投入建设,预计2028年全线建成通车。

川藏铁路建成后,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有望从目前的48小时缩短至13小时。

(3)与初期勘察时相比,简述目前修建川藏铁路的有利条件。

(4)说出铁路建成后对西藏带来的有利影响。

(5)分析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优先建设成都至雅安段的原因。

12.读图,“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两地地质构造类型和丙、丁两地岩石类型。

甲:

_______,乙:

_______。

丙:

_______,丁:

________

(2)判断乙地是否适合修建水库,并说明判断理由。

(3)图中水循环环节中,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

(4)简述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13.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下图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贺兰山东麓某地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颗粒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爪哇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间隔盆地,地质活跃,多地震和火山。

爪哇东西长1,064公里,中部宽约100公里,两端宽约160公里。

岛上有一东西走向的纵向褶皱山脉,山脊有许多火山。

图甲为“爪哇岛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图乙为“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1) 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角度,简述爪哇岛上常见山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雅加达1月、7月降水量差异的形成原因。

 

(3)雅加达最高气温为何出现在10月份左右。

 

15.“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河流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地区生产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气候原因。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潟湖是紧靠大海的一片水域,它被一些沙嘴、沙洲或狭长的小岛与大海分隔开,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水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是由潟湖发育形成的淡水湖。

目前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下图示意古、今太湖对比。

(1)简述图中长江沙嘴的形成原因。

(2)说明古太湖的咸水湖演变成现今淡水湖的过程。

(3)目前太湖面积有缩小的趋势,简要分析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太湖的措施。

17.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看,图中A、B、C三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山岭、谷地),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所示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则油井应打在A、B、C三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若要在图中所示地区寻找地下水,则水井应打在A、B、C三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地。

(4)若要在图示地区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A、B、C三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地。

18.读北部湾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城镇等级越高,城镇数量越_______,服务范围越_______。

(2)甲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聚落空间分布相对_______(填“集中”或“分散”)。

图示地区易受台风影响,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台风属于_______灾害。

(3)北部湾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_______地区,其西北部山地丘陵坡度_______,土层浅薄,南部肥沃的耕作土壤为_______。

(4)从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角度,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大城市较多的原因。

19.读“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是褶皱构造中的________,甲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

(2)乙地比甲地地势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丙处的内力作用是________。

(4)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130年中全球气温升高0.85℃,因此a环节会________;解决c环节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d环节中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中。

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

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

下图1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下图2示意城市C附近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

                       图1  

                 图2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

(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判断城市C附近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

(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1)向斜  山地

(2)A  B   

(3)D  C  A  B    

(4)沉积岩  D

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从地质构造上看,C地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据图可知,其地貌为山岭或山地,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岩层由于挤压断裂,发生位移形成断层,相对上升的形成断块山,相对下降的形成谷地或平原。

华山是断块山,所以图中与华山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A;与吐鲁番盆地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B。

(3)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适宜修建隧道,图中适宜修建隧道的是D。

由于向下岩层向下弯曲,利于地下水的储存,所以有水埋藏的是C。

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所以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应避开的是A、B。

(4)本题考查沉积岩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沉积岩的特点。

该地煤炭资源丰富,按岩石成因分类,煤炭属于沉积岩;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易受外力侵蚀,所以图中A、B、C、D四地中D地开采煤炭资源安全且难度小,易开采。

2.答案:

江西 自北向南 交通不便 资源枯竭 铁矿 石灰岩

解析:

解:

(1)根据经纬度位置,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图中地势北高南低,故E河的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

(2)该市早期因为处于山区,交通不便,成为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

(3)根据材料,近年来,该市煤炭多数已经被开采,由于资源枯竭,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

(4)由于发展煤炭工业,在发展中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由于大气污染物增多、当地降水多,会造成酸雨危害;挖掘煤炭会造成地面沉降(或水土流失);开采煤矿破坏地表植被,会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除煤炭外,该市还有铁矿、石灰岩、陶土矿等资源。

(6)高新技术开发区应考虑环境、科技、交通等因素。

四地中,C地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河流的上游,附近有公园,是最佳选址地。

故答案为:

(1)江西;自北向南。

(2)交通不便。

(3)资源枯竭。

(4)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危害;地面沉降(或水土流失);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铁矿;石灰岩。

(6)C;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河流的上游;附近有公园。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还要从资源上做文章,因此需要明白资源型城市通常存在的问题,比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等。

以矿产资源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深入,会出现因产业单一、开采不当、产业本身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开发,加强基建、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

此题难度大,综合题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答案:

(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不均;河流大多分布湖泊在南岸和西岸;湖泊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2)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水位上涨。

(3)夏季降水夜晚多,白天少;夏季,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4)沿岸河流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少;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湖岸地带风速大,风浪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入湖河流难以形成适宜的沉积环境;河口外滨湖区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

解析:

本题以纳木错流域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纳木错流域河流的分布特点、湖水的补给、河口三角洲的成因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特征,从图中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读图分析: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入湖河流呈向心状;河流大多分布在湖泊南岸和西岸;湖泊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2)本题考查近年来纳木错湖水上涨的原因,掌握影响纳木错湖水的补给水源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纳木错的主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导致湖水水位上涨。

(3)本题考查纳木错夏季降水的日变化规律。

夏季,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夏季降水夜晚多,白天少。

(4)本题考查纳木错沿岸河流入湖口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主要从泥沙来源、泥沙沉积、河口地形及水深等方面分析。

从泥沙来源看,根据所学知识,该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沿岸河流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少。

从地形对泥沙沉积影响来看,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湖岸地带风速大,风浪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入湖河流难以形成适宜的沉积环境。

从河口水深来看,河口外滨湖区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

4.答案:

(1)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2)冬  地表径流  三角洲

(3)自南向北  降温减湿

(4)垂直  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力作用表现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合图形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说明为地壳运动;花岗岩说明有岩浆活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

(2)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及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示区域为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水汽输送量大,河流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在河口处随着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

(3)本题考查洋流的流向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中洋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即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4)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地区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规律的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5.答案:

(1)夏季径流量较小,冬季径流量较大;西部河流流量较大,东部河流流量较小。

(2)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大;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热量较充足,适合森林生长;年均降水较多,均温15.5℃,夏无高温,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满足森林生长。

(3)山地地形为主,地表崎岖起伏大,建设难度大;多断裂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不宜高楼;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地表起伏大的山区高楼与自然景观不协调;早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欠发达;利于节能环保,生活方便。

解析:

(1)本题考查河流流量特点,影响河流流量因素主要是气候、流域面积、地形等因素。

岛屿河流由于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故最大因素就是降水,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夏季流量相对小,冬季则较大。

冬季盛行西风,西南风从大西洋和岛屿以西地中海海面带来水汽,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在岛屿以西形成地形雨,岛屿以东则形成雨影效应。

(2)本题考查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掌握森林生长与水分、热量、地形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图,当地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热量较充足,适合森林生长;年均降水较多,均温15.5℃,夏无高温,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满足森林生长。

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大,河谷多,宜林面积广。

(3)本题考查房屋低矮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地形、气候、地质、经济水平,环保意识等影响房屋建设高度。

地表崎岖工程量大,难度大,断裂构造多,地质条件不稳定,不宜高大建筑,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地表起伏大的山区高楼与自然景观不协调;早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欠发达;利于节能环保,生活方便。

6.答案:

(1)7  D

(2)C  沿海向内陆  水分

(3)②  丙

解析:

(1)本题考查季风洋流及其气候类型的判读、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甲海区为北印度洋,此时洋流呈自西向东流(顺时针方向),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图示月份是7月。

图示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D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E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所以该季节乙、D和E地的降水最多的是D。

(2)本题考查气温年较差的比较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示A、B、C三地,由沿海向内陆,故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故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位于最内陆的C。

从A→B→C,三地自然景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