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ppt.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236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查对制度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查对制度ppt.ppt

护理查对制度ppt,内容,概述及重要性,查对制度的分类及内容,案例分析,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好习惯与坏习惯,前言,前言倡导患者安全,是21世纪WHO在全球的重要举措。

前言,目前我国医疗风险、病人的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显示,在医疗不安全问题上,护理不良事件占40%,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查对制度是否贯彻执行密切相关,概述及重要性,查对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护理和治疗前、中、后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全和护理治疗效果。

查对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根本,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查对制度的分类,一、医嘱查对制度,

(一)、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等,建立查对登记本,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查对人员签全名。

(二)、办公护士认真核对医嘱,特别注意查对药品的名称、规格、用药剂量、途径、方法、时间和频次。

执行医嘱做到“五不执行”:

口头医嘱不执行(抢救、手术除外)、医嘱不全不执行、医嘱不清不执行、用药时间剂量不准确不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不执行,须向医师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三)、已执行的长期、临时医嘱由执行者本人在医嘱单、执行单上签时间、签全名。

(四)、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抢救用药的安瓿,经2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执行服药、注射、输液等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三查,十对是指哪些,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浓度对时间对用法对年龄对性别对有效期,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二)、备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注射剂安瓿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凡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2人核对方可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四)、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三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

需做皮试的药物,待皮试阴性后,方可抄治疗卡,如皮试阳性或缺药,应及时记录,并尽快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取消或更改医嘱。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五)、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用多种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六)、发药或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向病人解释。

三、输血查对制度,

(一)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

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三、输血查对制度,

(二)、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仔细进行“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进行输血,并两人签名。

(三)、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用黄色塑料袋子装起来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统一处理。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接病人时核对病人:

应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或右)、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及患者禁食、月经、是否排空膀胱等情况。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2、查无菌包灭菌标志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适用。

3、手术物品查对:

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使用的器械、缝针、纱布、纱垫等需认真清点数目,把好四关:

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对每件物品唱点两遍并准确记录。

四、手术病人查对制度,4、手术取下的活检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随同病理检查检验单送检。

5、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时,病房护士要严格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腕带)。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物品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2.发出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及灭菌日期。

3.收回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有无破损及清洁处理的情况。

4.灭菌时查对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指示剂、温度计及有无湿包情况。

达到要求后方可发出。

六、饮食查对制度,

(一)、每日查对医嘱后按饮食单核对患者床前饮食卡,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二)、开饭时,在病员床前再核对一次饮食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合及时更换。

(三)、对禁食患者,护士应做好交接班,并告诉患者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六、饮食查对制度,(四)、护士应根据医嘱及病情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五)、治疗饮食、场内营养查对品名、剂量、方法。

七、标本采集查对制度,1、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性别、采集项目、标本管、采集量、医嘱),七、标本采集查对制度,2、血标本采集必须由有执照的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血单上签名,要求每次只能采集一名病人的标本,禁止同时采取2人以上血液标本。

3、标本采集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医嘱,无误后方可执行。

八、腕带标识查对制度,对手术和无法沟通的病人使用腕带作为病人标识。

例如:

昏迷、无自主能力的病人,至少应在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病房等科室得到证实。

“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诊断等)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两人核对。

八、腕带标识查对制度,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佩戴部位的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1、使用腕带2、正确呼叫病人姓名3、让病人或陪人复述病人姓名,如何正确确认病人姓名,案例介绍(案例1),未查对药品有效期:

2010年5月25日,东北某传染病医院为17名麻疹患儿误输入已过期半年之久的“肌苷葡萄糖注射液”,引发医疗纠纷,致使患儿家属聚众围堵医院,要求医院给出解释并救治患儿。

事发后,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并组织专家对患儿逐一进行会诊。

之后,卫生部门对当事的医护人员分别作出下岗、免职及给予记过处分的行政处理,案例分析(案例2),未执行查对制度: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在执行“氯化钠灌肠”的医嘱时,没有按照查对制度的规定认真核查,将没有标签的试剂瓶中的液体顺手取来,当作氯化钠给病人灌肠。

结果病人迅速出现窒息征象,没来得及抢救即死亡。

后经查实,无签试剂瓶中的液体是用以冲洗马桶的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是一种剧毒性化学试剂,可使红细胞丧失携氧功能,导致机体各脏器严重缺氧而迅速死亡。

该护士如果能执行查对制度,不盲目使用没有标签的药物,这起事故是完全可能避免的,案例分析(案例3),药物名称查对错误:

有一名出生刚40天的患儿,因轻咳、间断性抽搐3天于16时40分在某医院儿科住院,入院诊断佝偻病性低钙抽搐、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一项医嘱是10%葡萄糖7ml加5%氯化钙5ml缓慢静脉注射。

儿科护士李某拿着处方去药房取药,值班药剂人员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ml误认为是5%的氯化钙10ml一支发出。

值班护士也没有查对,便将氯化钾当作氯化钙加入10%葡萄糖7ml中,给患儿静脉缓慢注射,注射中患儿就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抢救结束发现推注药物的注射器上套着10%的氯化钾安瓿,才发现问题的症结。

案例分析(案例4),采血查对不严格:

骨科一名新入院患者40床王某,医生开具医嘱,次日晨常规抽血定血型,因测随机血糖高,即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后,转入内分泌科8床继续治疗;次晨,骨科夜班护士因查对不严格,将显示8床王某的定血型条码打印后,未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误采了本科在院病人8床张某的血液标本,送检。

两天后,因转入内分泌科的患者8床王某需输血治疗,定血型为A型,与骨科送检的8床王某血型(B型)不符,随即再次采血检验并核查,确定该患者血型为A型;幸亏输血科及时发现,才杜绝了一次医疗事故。

案例分析(案例5),药物名称查对错误:

一位脑神经系统疾患的17岁女性患者在一家医院住院,一位护士发现该患者使用的蒸馏水(用于人工呼吸机加湿器)已用完,便予以更换。

可她错将酒精当作蒸馏水放于患者床下,各班护士每隔2h为患者用注射器抽吸数十毫升加入加湿器,就这样直到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且病情急剧恶化时,多方查找原因才发现问题。

错误操作经过了数名护士之手,加入的酒精约600-700ml,由于未能及时采取酒精中毒治疗措施,患者不幸死亡。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1、氧气的流量与实际不符合2、糖尿病病人输注了糖水3、该用125毫升未交代病人用了250毫升4、药物已经过期未及时发现5、甲床的大输液挂到乙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6、甲床的口服药发给了乙床7、将医嘱中的药物剂量或名称看错8、查对不严导致液体未输完提前拔针;9、已停止的医嘱却还在执行,找找下面这些坏习惯我有吗?

今天医嘱只对新病人的,老病人不对了。

阿托品都是0.5mg一支的,没问题。

找找下面这些坏习惯我有吗?

8床,打针了。

乱七八糟,同学!

把药发了。

李医生让我先给7床打针,等会补医嘱。

良好的查对习惯有哪些?

1、熟知环节、注重细节2、按章行事3、做事善始善终4、慎独性强,下面这些好习惯你能做到吗?

上过的药都勾了!

3床阿姨,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勤整理,对起来方便。

一个人上班,也要对清楚。

下面这些好习惯你能做到吗?

按规范做,一步都不能错!

下班前想想都做好了吗?

态度的转变,护理工作是一项枯燥、繁琐、心力交瘁的工作,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细如缜密的观察能力,日积月累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疲劳感。

所以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能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

心态很重要,心态很重要,结束语,你做好查对了吗?

查对!

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满意高于一切,无论你何时何地做任何护理操作请牢牢记住一定要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