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090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docx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

内容提要:

亲属称谓是亲属之间亲疏关系的最直接最简捷的反映,是民族心理的独特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所产生的年代——清朝中期,是一个由古代向现当代过渡的转型期社会。

书中的亲属称谓与古代亲属称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开启了近代亲属称谓的先河。

研究《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揭示汉民族文化中亲属称谓语传承演变的轨迹,从而进一步理解《红楼梦》深刻的文化内涵。

汉语言亲属称谓语纷繁复杂,但这又是源于以血缘宗亲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之上的,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亲属称谓的使用。

关键词:

 亲属称谓宗亲关系传承演变

《红楼梦》这部妇孺皆知的文学瑰宝无疑是伟大的。

它以高度的艺术性,反映了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揭露了现实社会中包括宫廷、官场的黑暗和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

对已走向末日的封建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大的启蒙作用。

精彩的故事情节让读者随着小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命运遭际或喜或悲,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一个崭新的、民主的社会必然到来。

因而也就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历史地位。

一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在这个社会中给自己界定了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自己的亲属更是密切地联系着。

所以,人先学会的往往就是“爸爸、妈妈”这样的亲属称谓语。

汉语的亲属称谓是有着严密而完整的结构体系的,而亲属称谓是源于血缘宗亲关系的。

在封建社会里,随着早期宗法制度的建立,亲属称谓语就打上了礼法制度的印记,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汉语的亲属称谓语直接反映了亲属之间的辈份、长幼、男女、亲疏等关系。

血缘宗亲及婚姻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亲属称谓语的使用。

后来,在汉语的发展历程中,这些亲属称谓语又细致化了,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系统。

¬¬

《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清中叶,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社会过度的转型期社会。

这个时期,在中国汉民族文化的传承演变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为汉文化的一个因子的亲属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亲属称谓语的面貌。

同时,又有了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影子。

研究《红楼梦》中亲属称谓的表现,可以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也可以帮助初读《红楼梦》的读者尽快理清书中的人物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这部伟大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

以下,将对《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语做一分析。

这里所参照的版本是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由曹雪芹、高鄂著,冯其庸前言,人民文学1982年出版,2005年11月重印的版本。

一、荣宁二府用官称表示亲属称谓的现象。

(一)荣宁二府的人物系统。

荣宁二府承袭世爵,历经数十年,实为“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不同于一般的仕宦之家,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就达四百余人。

《红楼梦》所叙故事,又是以荣宁二府为中心的,尤其是以荣府为核心的。

所以,要叙述清楚《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首先得梳理一下荣宁二府的人物系统。

荣府:

现存的辈份最高的是贾母——老太太;往下排是“文”宁辈的:

贾赦——大老爷,邢夫人——大太太。

贾政——二老爷,王夫人——二太太;再往下排,是“玉”字辈的,分做两房,贾赦之子——贾琏。

贾政之子——贾珠(已故),宝玉、贾环等;再往下排,是“草”之辈的贾兰等。

宁府:

现存的辈份最高的是与荣府中贾政平辈的,是“文”字辈,即贾敬——老爷。

其兄贾敷死得比较早。

往下排是“玉”字辈的贾珍,再往下排是“草”字辈的贾蓉。

其余不是荣宁二府的直系亲属,但属近族的,在贾母辈有贾代儒,贾代修。

在“文”字辈有贾敕,贾效、贾敦等。

在“玉”字辈有贾瑞、贾璜等。

在“草”之辈有贾芸、贾芹等。

但这些人物中,有的参与荣宁二府的活动多,如贾代儒,贾芸、贾芹等,所以出现的机会多一些。

其余的在文中出现的少,甚至有些只是在别人的叙述中出现。

(二)荣宁二府中用官称表示亲属称谓的现象。

在荣宁二府中,亲属之间的称谓,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面称不用亲属称谓而只用官称。

男的,下辈或地位低的对其称“爷”,女的已成家的,下辈或地位低的对其称“奶奶、太太”等,女儿则统称为“姑娘”。

为区别辈份及行次,则在“爷”、“太太”、“奶奶”前加上一个字或几个字,以示区别。

贾政一辈称为“老爷”,再在“老爷”之前加上“大、二……”以示区别行次。

贾宝玉一辈该称为“爷”,在“爷”前加“大、二……”以示区别行次。

但有一点需注意,贾琏是贾赦房中的长子,按理该称为“大爷”才对,但却称为“二爷”,这是由于在这个宗族家庭中,以“大排行”称之的缘故。

贾琏的父辈是亲兄弟,他排在了已故的贾珠之后,故称为“二爷”。

按这样排,宝玉该称为“三爷”才对,但仍称为“二爷”,是又以“小排行”称之的缘故。

“爷”以下称为“小爷”,但由于辈份低,所以在“小”之后加名讳及行次,称为“小某某爷”。

如“小蓉大爷”。

这一辈中,一般的人见了,亦可直接加名讳称“某爷”。

如第六回中,贾蓉向熙凤借炕屏,二门上的小厮回说:

“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

”后又说:

“蓉大爷,快回来。

对已婚女性的称呼(正配),则比较简单明了,没有对男性的称呼那么复杂。

贾母称做“老太太”,往下排是“太太”,在“太太”前加“大、二”以区别行次。

“太太”以下是“奶奶”,区别行次的方法同前。

在最亲密的父子、母女之间,多不用亲属称谓,只用官称。

兄弟姐妹之间,称自己的父亲,不说“父亲”、“爹”、“爸”等,而只以“老爷”呼之。

如第二十七回中,宝玉对探春说:

“你提起鞋来,我想了个故事,那一回我穿着,可巧遇见了老爷,老爷就不受用……”。

这应是象贾府这样的仕宦大家的官派称法。

亲生母子,一般面称也只用官称,用亲属称谓的极少,但也有。

如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后,贾母闻讯赶来,贾政躬身陪笑道:

“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

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

旁称时,有时用官称,但用亲属称谓的也有许多处。

用官称时,旁称面称相同。

用亲属称谓的,则又跟普通人家相同。

后文中将进行论述。

二《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建立在血缘宗亲与婚姻关系上的,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亲属称谓的变化。

通常以本家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可分为舅家、姑家、姨家、岳丈家等。

下面将依次分述。

(一)本家

在一个封建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紧紧地围绕着封建家长这个中心活动,所以,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之间交往与接触的机会就要多得多。

因而,本家的亲属称谓语也就更为详细丰富。

在《红楼梦》中,按辈份的不同,有以下表现:

1、平辈

(1)、只要辈份相同,不管是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还是父辈为堂兄弟的,甚至姨家、舅家、姑家的兄弟姐妹均可以以“哥哥、姐姐、妹妹”呼之。

(2)、哥哥的妻子称为“嫂子”。

这个称谓还有一种情况:

称年龄稍长的、体面已婚女性做“嫂子”。

(3)、对妻子的称谓。

<1>、“妻子”指正配的。

这个称谓只用做旁称。

第三回中,甄家被火所烧,甄土隐“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

<2>、“媳妇”也是指正配的,通用做旁称。

这个也有另外一种用法,就是称自己后代的妻子为“媳妇”。

但要在前边加上“儿子、孙子”等字以示区别。

第十三回秦氏死后,贾珍托凤姐代管家中事务,笑道:

“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 又病着……”。

<3>、“妾、姨娘”是侧室,在书中例多不胜举。

但“姨娘”一词却还有另外一种用法,相当于“姨妈”。

第二十六回中,薛蟠骗宝玉,宝玉只好笑问道:

“你哄我也罢了,怎么好说是我父亲呢?

我先告诉姨娘去,评评这个理,可使得么?

<4>、“贱荆”是用于对妻子的谦称。

第三回中,贾雨村要去京都,林如海托付贾雨村,如海说道:

“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

这个称谓在《红楼梦》中仅出现了这一次。

以上对妻子的称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除了用官称“夫人”外,“姨娘”使用的也很多。

(4)、对丈夫,面称一律用官称,旁称时,仕宦家族用官称“老爷”,民间则称为“丈夫”。

2、上一辈

(1)、对父亲的称谓

<1>、“爹”,主要是用于旁称。

第十九回袭人为劝宝玉说:

“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又整理得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这个称谓在民间也应在面称时使用,但《红楼梦》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像荣府这样的封建贵族家庭中,这样的家庭面称时是统用官称的。

所以,面称做“爹”的还没有发现。

<2>、“父亲”,面称旁称都在使用。

面称的,如三十三回贾环告宝玉的状说:

“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了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儿也不知道,我听母亲说……”;用做旁称的,亦如第三十三中,贾政要责罚宝玉,喝叫宝玉“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倒抽了一口气。

只得垂一旁站住了。

”除了用官称的,这个称谓还是使用得比较多的。

<3>、“老子”,有时也表示父亲。

如三十八回中,王夫人对宝玉道:

“扯你娘的臊!

又欠你老子捶你了。

”这是较亲呢而又随便的称法,只用作旁称,而且书中出现的次数也是极少的。

(2)、对母亲的称谓

<1>、“母亲”,主要用于旁称。

如八十回中“李纨尚等伺侯贾母吃饭,贾兰便跟着他母亲站着。

”在书信中使用的,又近于面称,九十一回中薛蟠给薛姨妈的信中“男在县里也不受苦,母亲放心。

<2>、“娘”,主要用于旁称。

第四十五回中赖嬷嬷对周瑞家的道:

“不看他娘,也看太太。

”这个称谓亦如“爹”一样,在民间也应有面称时使用的现象,但《红楼梦》中没有出现,使用的次数也不及“母亲”多。

<3>、“妈妈”,这个称谓在书中表现得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对亲妈的称呼。

有用作旁称的,第九十二回巧姐儿道“我昨晚听见我妈妈说,要请二叔叔去说话。

”也有用作面称的,九十五回中薛姨妈向宝钗说起亲事,宝钗对母亲道这:

“妈妈这话说错了。

②、对年长的有体面的妇女称“妈妈”。

第十六回中凤姐对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说:

“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得了杠他的牙。

③、对妓女的养母也称“妈妈”,第二十八回云儿与诸位喝酒行令,唱道:

“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

(3)、父辈为堂兄弟、嫡堂兄弟的妻子称作“婶子”,第六回贾蓉对凤姐说:

“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

3、上二辈及以上的

“爷爷”,主要用作旁称。

第二十九回中,张道土谈到宝玉像已故的国公爷,贾母说道:

“正是呢,我养的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玉儿像他爷爷。

”这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少。

另外“爷爷”一词还有用作社会称谓的,表示对年长的男性的尊称,这里不再叙述。

“太爷”一词在书中除了指已故的国公爷,还指称现存的贾代儒。

如第九回宝玉与金荣打架,宝玉对李贵说:

“李贵收书!

拉马来,我去回太爷去。

”这个词也有用作社会称谓的现象。

4、下一辈

主要有“儿子、女儿”等称谓。

有几个儿子的,便以“长、次、三……”以区别行次。

这在《红楼梦》中例多不胜举,都用作旁称。

面称时对儿子还有一种表示谦称的称谓,即“犬子”。

第十五回中,北静王称赞宝玉,贾政陪笑道:

“犬子岂敢谬承金奖。

“侄儿”表示对亲兄弟及堂兄弟的子女的称呼。

5、下二辈及以下的

主要有“孙子、重孙子、玄孙子”等称谓。

在《红楼梦》中第九回有使用,但在整个书中使用的极少。

所有表示低辈份的亲属称谓语,都只用作旁称。

因为面称是只呼其名的。

这是汉文化中亲属称谓长幼次序的一个重要体现,只到现在,也是这样的。

(二)亲戚间的亲属称谓

前边已经论述过,亲属称谓是建立在血缘宗亲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上的。

一个家庭,与父母、妻子有相同血缘关系的,都会成为近亲。

大致有舅家、姑家、姨家、岳丈家等。

在这些亲戚之间,仕宦之家也有用官称表示亲属称谓的现象。

如“舅老爷”、姑老爷,女眷随之有“舅太太、姑太太”等称法,这里不再详述,只看亲属称谓语的用法。

1、舅家

在《红楼梦》中舅家的亲属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称母亲的的兄弟为“舅”或“母舅”。

如果有几个的,也用“大、二、三……”区别行次。

《红楼梦》中主要表现在林黛玉与政之间。

第三回中,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见面后,王夫人说:

“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跟这种关系相同的还有卜世仁与贾芸间的,薛蟠与王子腾之间的。

其亲属称谓的用法也相同。

“母舅”、“舅舅”两种称法,实指一人。

相比之下,“舅舅”使用的次数要多一些。

(2)、称舅舅的妻子为“舅母”。

随着“舅舅”的称呼,也以“大、二、三……”区别行次。

第三回中,贾母一一指与黛玉: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

(3)、称母亲的母亲为“外祖母”。

这个称谓也是甥舅亲戚关系中的一个称谓。

在《红楼梦》中只表现为黛玉称贾母为“外祖母”。

第三回中,黛玉进房见“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了上来,便知是他外祖母。

(4)、跟以上(3)相反,称女儿的女儿为“外孙女”,第三回中,凤姐对贾母说:

“(黛玉)竟不像老祖亲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

2、姑家

称父亲的姊妹为“姑妈”。

在《红楼梦》中主要表现这几对关系中:

(1)、贾府中“玉”字辈的我黛玉之母贾敏为“姑妈”。

(2)、岫烟称刑夫人为“姑妈”。

(3)、金荣称璜二奶奶为“姑妈”。

(4)、凤姐据娘家的关系称薛姨妈为“姑妈”。

另外,在书中还出现把“姑妈”称作“姑娘”的。

第九回宝玉问金荣系何家亲戚,茗烟答道:

“璜二奶奶是他姑娘。

”显然,这里的“姑娘”也是指“姑妈”,与贾府中指称主子小姐时用的“姑娘”一词是有区别的。

“姑娘”表示千金小姐时,“娘”当读为轻声;表示“姑妈”时,当读做上声才对。

这两个词词形完全相同,但却应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称谓,不然辈份上是说不通的。

3、姨家

称母亲的姊妹为“姨”。

在《红楼梦》中,姨家的称谓主要围绕由王氏姊妹薛姨妈与王夫人为中介构成的姨甥关系中使用,围绕这组亲戚关系,姨家的亲属称谓语在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姨妈”,贾府中“玉”字辈的称薛姨妈为“姨妈”。

第二十六回薛蟠哄宝玉,宝玉因说道:

“你哄我也罢了,怎么说是我父亲呢?

我告诉姨娘去评评这个理,可使得吗?

”因跟贾府的亲戚关系,黛玉也称薛姨妈为“姨妈”,

在书中还有一个跟“姨妈”类似的称谓,就是“姨娘”。

薛家的宝钗辈称王夫人为“姨娘”。

这两个称谓表示的对象是相同的,但在书中各有使用。

“姨娘”还有一种意思,即“妾”,如贾政的“妾”赵姨娘、周姨娘等。

前文中,论述对“妻子”的称谓时,已有较详细的说明。

(2)、称姨妈的丈夫为“姨爹、姨夫”。

这两个称谓在书中也各有使用,难以分清使用的具体环境。

在第四回中,薛姨妈对薛蟠说:

“你舅舅虽然升去了,还你姨爹家。

”第二十六回中,薛蟠对宝玉说:

“要不说姨夫叫你,你哪里出来的这么快。

另外,在甥姨关系中还有用“姨妹子”来称呼两姨姊妹。

4、岳丈家

这是一组直接由婚姻关系引发的亲属称谓,是亲属称谓依赖于婚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体现。

在《红楼梦》中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甄士隐与封萧家、林如海与贾家。

有以下几种:

(1)、妻子的母亲称为“岳母”。

第三回中,林如海托贾雨村带黛玉进京,如海道:

“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2)、妻子的父亲称“岳丈”。

第一回甄士隐投靠封萧,叙述:

“他岳丈唤封萧,本是大如州人氏,虽务农,家中都还殷实。

(3)、女儿的丈夫称为“女婿”。

用作岳丈对女婿的称谓,多用于旁称。

第一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

”女婿的身份有时也用其代称“东床”。

以上,对《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及亲属称谓用官称表示的用法做了大至的分析与归纳。

书中亲属称谓的面貌便可见一斑了。

三《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语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宗法制的解体,新型家庭关系及婚姻制度的建立,亲属称谓语也在发生着变化。

有的用法继承下来了,有的发生了改变,有的则彻底消失了。

古现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消失

宗法制的解体,新型家庭关系与婚姻制度的建立,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亲属称谓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首先,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平等了。

因此,古汉语中称上一辈或有地位的人为“爷”的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了。

“爷”在现代汉语中只表现为对亲属中长两辈的男性的称呼。

其次,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也不允许有“妾”的出现,因而,“妾”以及与之相应的“姨娘”也不再使用。

另外,现代汉语在表达时,还有简明、易懂的趋向,“东床”、“贱荆”之类的代称、谦称也很少使用。

2、变异

首先,表现为虽然称谓语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意思却区别明显。

如“妈妈”现代汉语中一般只表示对亲生母亲、婚后对配偶的母亲的称呼,个别有把干妈称为“妈妈”的,但很少见。

相比之下,“妈妈”一词在《红楼梦》中表示的可称谓对象要多,范围要广。

主要有:

表示妓女养母义;表示奶娘义;表示对其他有体面的中年妇女的尊称义。

而“妈妈”的这些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都消失了。

总之,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妈妈”这个称谓都有,但表示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其次,有些称谓表示的对象相同,但却词形稍有差异。

如舅舅的妻子《红楼梦》中称为“舅母”,但现代汉语中却只称为“舅妈”。

“姨爹”在现代汉语中也只称为“姨父”。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语现代汉语基本上都继承下来了。

文化,作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结晶,是人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反映,也是民族心理的曲折反映,具有跨越时代的延续性。

主导汉民族文化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讲究长幼有序、君臣有别的,强调等级观念。

建立在血缘宗亲及婚姻关系之上的宗法制,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体现。

中国人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及制度下建立了一代又一代家庭。

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属关系。

源于家长制的宗法制度,其基本单位就是核心家庭或三四代同堂的扩充式家庭。

贾府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制家庭。

在这个家庭中,长幼尊俾有别,等级森严。

古代社会中,复杂的血缘关系及婚姻关系,使得汉语的亲属称谓也具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汉语亲属称谓语分得很细,往往只要一听见一个亲属称谓语,使用者与使用对象之间的长幼、亲属、男女关系便可以了然于心。

这一点,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也继承下来了。

血缘宗亲及婚姻关系是宗法制度的基础,也是形成家庭关系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家庭关系也在传承中演变着。

其中最基本的构成家庭的模式被继承下来了,但在继承中却也有变化。

源于血缘宗亲及婚姻关系的亲属称谓,也密切的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着。

总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宗法制度及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婚姻观念及亲族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使用亲属称谓的深层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