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206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653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3页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3页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3页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3页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6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总论全套课件.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主编:

陈忠林,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一章刑法规范概述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第四章犯罪概念第五章犯罪构成第六章犯罪客体第七章犯罪客观要件第八章犯罪主体要件,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九章犯罪主观要件第十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第十一章故意犯罪的结束形态第十二章共同犯罪第十三章罪数形态第十四章定罪第十五章刑事责任概说第十六章刑罚概说,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十七章刑罚的体系第十八章量刑第十九章刑罚执行第二十章时效与赦免,高等教育出版社,使用说明,使用对象讲授“刑法学总论”课程的教师。

运行环境不低于Office2000,要求向下兼容。

使用方法1.本教案的使用方法:

直接打开各章放映,如需打开第一章,只要双击“第一章.ppt”即可。

2.变颜色并有下划线的文字表示有链接,使用时应先选中,然后点击右键“打开超链接”即可。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刑法与刑法规范第二节中国刑法的发展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与任务第四节刑法的渊源第五节刑法的解释,高等教育出版社,1.刑法的主要内容2.刑法的基本性质3.刑法渊源的种类4.刑法解释的特殊性,本章重点提示: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刑法与刑法规范,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刑法的概念,

(一)国内外刑法理论中的刑法概念1.国外刑法理论中的刑法概念

(1)英美法系国家一般称刑法为“犯罪法(criminallaw)”,即规定何种行为在何种情况下,伴随何种主观或者其他因素被认定为犯罪的法律。

(2)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称刑法为“刑(罚)法”,即国家通过刑法的威慑来禁止人们特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2.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刑法概念

(1)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早期)。

(2)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主流)。

(3)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的法律规范体系1.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2.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是刑法特有的内容;3.刑法是具有特定目的、功能的规范体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刑法的政治属性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

(二)刑法的法律属性1.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

(1)部门法

(2)公法(3)司法法(4)实体法,二、刑法的性质,高等教育出版社,2.刑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特殊性刑法的法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广泛性调整对象的确定性调整对象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出版社,

(2)调整方式的特殊性国家立法机关直接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

国家动用所有最具强制性的力量保证刑法规范的实现。

(3)调整手段的特殊性刑罚以剥夺公民的基本人权为主要内容。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国家才能运用刑罚。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节中国刑法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中国传统刑法的形成与发展(夏清末)技术特征:

以刑统罪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价值取向:

明德慎罚德主刑辅

(二)中国近代的刑法改革(清末1949),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的中国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1979年刑法颁布前的历史

(二)1979年刑法施行:

刑法领域结束了无法无天的局面(三)1997年刑法典:

一部较系统全面的刑法典,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与任务,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刑法的根据,刑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oc刑法的根据,是指决定刑法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刑法的价值根据:

“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保护人民”这一根本目的1.保护人民是我国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2.“惩罚犯罪”是刑法的主要功能,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刑法的宪法根据:

刑法的制定和适用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三)刑法的实践根据:

刑法的制定与适用都必须立足中国实际,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oc刑法的任务是指国家运用刑法(罚)的目的。

(一)保卫国家政权

(二)保护经济秩序(三)保护人民权利(四)维护社会秩序,二、刑法的任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节刑法的渊源,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刑法渊源的三种含义,

(一)刑法的产生渊源1.立法者(刑法形式主义)2.统治阶级或者人民的意志(刑法实质主义)

(二)刑法的历史渊源1.现行刑法规范的演变过程(动态)2.与现行刑法规范有承继关系的刑法规范(静态)(三)刑法的认识渊源刑法在现实中的存在与表现形式(现行通说),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刑法渊源的类型,

(一)刑法的直接渊源:

法律定义:

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可以直接援用为定罪判刑依据的法律规范。

具体可以分为:

1.全国性法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

(2)刑法典;,高等教育出版社,(3)其他全国性基本法律中有关刑法适用范围和刑事责任的规定;(4)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规范(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和补充修改);(5)1979年刑法生效以前的法令以及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地方性法规

(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不违背基本法规定的刑法规范,或原在上述特别行政区适用并与基本法的规定不抵触的刑法规范;

(2)根据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刑法有关规定,由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全国性刑法的变通条例;(3)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当局制定的刑法规范。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刑法的间接渊源定义:

不能直接援引为定罪处刑的法律依据,但却为理解刑法规范内容不可或缺的行政法规、国际条约、风俗习惯、法院判例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刑法典的编纂体例,1.编2.章3.节4.条5.款6.项,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节刑法的解释,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刑法解释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国外理论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义的过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刑法解释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一)启蒙思想家反对解释刑法的理由1.三权分立学说2.刑法的保护机能

(二)刑法解释的必要性1.刑法规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2.字面含义与实质内容的冲突3.法律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变动性的矛盾,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刑法解释的特殊性刑法的内容直接涉及公民的生命、人身自由、财产等最基本的权利,因此,刑法应严格解释。

但是,什么叫刑法的严格解释,或者说刑法的解释应该严格到什么程度,刑法理论并无统一的认识。

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一)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刑事古典学派)1.理论主张:

解释应以立法者原意为根据,应重现立法者的思维过程。

2.理论根据:

三权分立学说3.解释方法:

历史法、形式逻辑法、文献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客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刑法社会学派)1.理论主张:

理解刑法规范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据,不断赋予刑法规范新的内容。

2.理论根据:

刑法的保障功能3.解释方法:

合目的论、补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1.法定解释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范作出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解释。

(1)立法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法律解释。

(2)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适用刑法中具体问题的解释。

2.学理解释一般人,特别是法律工作者对刑法规范的理解和说明。

四、刑法解释的种类,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刑法解释的方法分类1.文理解释(字面解释):

根据法律条文的字义、词义和语法规则对刑法规范内容予以解释。

2.沿革解释:

基于法成立的历史沿革,以阐明法真实的意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3.目的论解释:

指为了达到法律规定的目的或者实现法律规范所维护的价值,在解释法律时将法律条文中的词语扩大到日常含义以外的解释方法。

4.论理解释(逻辑解释):

即运用形式逻辑来探求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刑法解释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章思考题,1.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

“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

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刑法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解释更准确、更合理、更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第二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三节罪刑相适应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1罪刑法定原则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罪刑相适应原则,本章重点提示: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第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发展,思想萌芽:

古罗马与中国先秦程序法定:

1215年英国大宪章理论贡献:

贝卡利亚与费尔巴哈法律规定:

1810年法国刑法典49年以前:

大清新刑律及国民党政府刑法典49年以后:

1979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蕴涵,1.基本含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基本功能:

通过限制司法权来保障人权3.理论基础:

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4.基本要求:

法定性、合理性、明确性5.派生原则:

排斥习惯法;禁止不定期刑;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高等教育出版社,三、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一)罪之法定规定犯罪概念基本内涵(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成立基本条件(总则第二章)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第12条)规定具体犯罪成立条件(刑法分则)

(二)刑之法定规定的刑罚种类(总则第三章)规定量刑的原则(总则第四章)规定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刑法分则),高等教育出版社,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一)原则以常识、常理、常情为基础,刑法根据为指导,刑法任务为目的,系统全面理解刑法规范的具体内容

(二)应注意问题1.宪法对刑法的指导作用2.刑法基本原则与刑法规范的关系3.注意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三)实例根据刑法第5条,应用刑法第63条第2款的规定,解决刑法264条适用于许霆案的尴尬。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第4条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历史发展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内涵刑法第4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一)定罪上的一律平等

(二)量刑上的一律平等(三)行刑上的一律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三、立法体现

(一)刑法总则中的体现

(二)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四、司法适用

(一)正确理解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与刑罚个别化

(二)坚决反对司法特权,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节罪刑相适应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第5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古希腊、罗马的罪刑相适应的思想西塞罗:

“对于违犯任何法律的惩罚应与犯法行为相符合。

”我国古代的罪刑相适应的思想墨翟:

“罚必当暴”;荀子: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高等教育出版社,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孟德斯鸠:

“惩罚应有程度之分,按罪大小,定惩罚轻重。

”贝卡里亚:

“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

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法律只应当制定严格的、明显地必需的刑罚。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刑罚应与犯法行为相适应,并应有益于社会。

”(1793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5条),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涵,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有罪必罚、无罪不罚一罪一罚、数罪并罚同罪同罚、罪罚相当刑罚的严厉性与犯罪的严重性相适应,高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