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849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docx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

院感隐患及整改措施

  第1篇:

院感整改措施二级医院评审院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

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

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

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生物监测。

  7、医院未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8、有个别科室未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检测卡,无记录。

个别科室紫外线强度监测未按时进行。

  9、污水处理无日常运行监测记录。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不全。

  10、医院传染病报告不符合标准,未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整改措施:

  1、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参加卫生厅组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使制度落实到实处。

按照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组织科室学习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使制度落到实处。

  3、积极和市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展开合作签定协议,定期对医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选派人员学习微生物(已经在地区医院学习

  中)。

在新医院组建微生物室。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要深入每个临床科室,认真仔细收集病人各种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病人感染原因,结果,预防,落实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并将结果分析,按每个月反馈到各个科室。

  5、加强培训,通过统计各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液用量,提高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6、各个科室一定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工作。

每月对供应室压力锅及无菌物品生物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器械集中清洗在新医院组建中完成。

  7、在院领导,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决定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开展耐药菌监测。

  8、院感科加强检查。

  9、污水处理按国家消毒标准,要有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加药后浓度监测每日两次;按粪大肠细菌培养每季度一次,致病菌监测半年一次。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齐全。

  10、传染病报告要按年计划要求,做到每天下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完善各种项目,准时准确网络直报,绝对不能迟报,瞒报,漏报。

立即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院感科2014年9月26日

  第2篇:

护理、院感整改措施护理院感整改措施:

  1、坚持周一或周二督查院感、护理。

  2、规范使用输液巡视卡

  3、化药、配药双签名

  4、各种无菌包、无菌物品按效期先后顺序排列

  5、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登记

  6、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操作和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7、完善护理安全措施,看一下本科室有没有护理安全隐患。

如住院病人安全标识:

防滑、防跌倒、防褥疮

  8、住院部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全面,健康教育不到位。

  9、住院病人要做到“六洁”,即脸、头发、手足、口腔、会阴及床单位清洁。

  10、医用垃圾分类清楚,包装好并注明产生科室、时间。

  11、护理核心制度需全面掌握

  12、有计划练习护理操作,护理业务学习。

  第3篇:

科室院感整改措施科室院感整改措施

  篇1:

院感整改措施

  二级医院评审院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

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

  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

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

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

  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生物监测。

  7、医院未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8、有个别科室未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检测卡,无记录。

个别科

  室紫外线强度监测未按时进行。

  9、污水处理无日常运行监测记录。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不全。

10、医院传染病报告不符合标准,未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整改措施:

  1、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参加卫生厅组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使制度落实到实处。

按照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组织科室学习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使制度落到实处。

  3、积极和市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展开合作签定协议,定期对医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选派人员学习微生物(已经在地区医院学习

  中)。

在新医院组建微生物室。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要深入每个临床科室,认真仔细收集病人各种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病人感染原因,结果,预防,落实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并将结果分析,按每个月反馈到各个科室。

  5、加强培训,通过统计各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液用量,提高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6、各个科室一定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工作。

每月对供应室压力锅及无菌物品生物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器械集中清洗在新医院组建中完成。

  7、在院领导,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决定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开展耐药菌监测。

  8、院感科加强检查。

  9、污水处理按国家消毒标准,要有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加药后浓度监测每日两次;按粪大肠细菌培养每季度一次,致病菌监测半年一次。

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齐全。

  10、传染病报告要按年计划要求,做到每天下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完善各种项目,准时准确网络直报,绝对不能迟报,瞒报,漏报。

立即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院感科

  20XX年9月26日篇2:

院感工作自查整改措施

  清远市新

  城医院

  院感工作整改措施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手术器械,并注重清洗质量;2.规范打包,包的大小、重量、形状、及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器械,如必须采用浸泡灭菌(器械少且不耐高温的)要求用2个泡盘,

  一个装已达到灭菌的,一个装灭菌过程中的。

  二、规范消毒液的使用和配制

  各类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更换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三、严格掌握空气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时间

  1.2%碱性戊二醛灭菌物品时,浸泡时间为10小时。

  2.一次性无菌用物开包必须注明时间、日期、开包人,24小时内使用,否则重新灭

  菌。

  3.各类灭菌容器及瓶每周更换2次。

  4.1:

200氯消净及75%酒精浸泡液物品时,浸泡时间为30分钟。

  5.高压灭菌严格掌握排气、压力(121-126℃)、指示卡监测,记录符合标准、规范。

6.治疗区、检查室、抢救室、手术室每日紫外线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每2月

  监测一次,均有记录。

  7.每月对各个科室医务人员的手、浸泡液、相应区域空气培养一次,有记录。

  四、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1.规范重点部门的流程,督导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2.注重病区的终末消毒;

  3.注重环节管理,针对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摸排;4.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蔓延。

  五、加强职业防护

  1.重点部门备齐防护用品,如:

防渗透的围裙、衣、裤、鞋,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2.进一步强调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必须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1.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进行处理和上报,并根据暴露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七、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医疗废物暂存加上“五防”标识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雨水冲刷);2.防止医疗废物外泄;3.加强污水余氯的监测。

  附件: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医院办公室二○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审批:

制订:

办公室20XX年12月1日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篇3:

护理、院感整改措施

  护理院感整改措施:

  1、坚持周一或周二督查院感、护理。

  2、规范使用输液巡视卡

  3、化药、配药双签名

  4、各种无菌包、无菌物品按效期先后顺序排列

  5、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登记

  6、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操作和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7、完善护理安全措施,看一下本科室有没有护理安全隐患。

如住院病人安全标识:

防滑、防跌倒、防褥疮

  8、住院部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全面,健康教育不到位。

  9、住院病人要做到“六洁”,即脸、头发、手足、口腔、会阴及床单位清洁。

  10、医用垃圾分类清楚,包装好并注明产生科室、时间。

  11、护理核心制度需全面掌握

  12、有计划练习护理操作,护理业务学习。

  第4篇:

隐患及整改措施我厂目前最大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和方案

  随着新设备的大量到货,起吊、装卸工作也相对增多加重,起吊、装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厂目前最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能够平稳、高效、安全、质量的完成我矿在安装期间的起吊、装卸工作,机分厂特对起吊、安装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做了进一步的整改,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一、在安装期间,成立起吊、装卸工作组,组长为厂长,组员为行车司机、叉车司机和安全副厂长。

组长负责起吊、装卸任务接到后的分工和下达任务工作;安全副厂长负责现场监督和安全指导工作;行车司机、叉车司机具体执行起吊和装卸工作。

要求每一上岗人员都持证上岗,无证不准上岗。

  二、每日接到起吊、装卸工作任务后,由厂长带领,首先对工作任务熟悉后,并在了解现场情况后,现场确认安全后才可下达执行工作任务。

  三、行车司机、叉车司机执行命令之前,根据本岗“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工作法,对所用设备及工作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机械安全确认后。

现场安全无任何隐患后,才可启动设备,执行起吊、装卸工作。

  四、具体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一)每日对所用钢丝绳进行认真仔细检查,钢丝不得有断丝现象,否则及时更换。

  

(二)每日对所用设备的仪表、信号和通讯、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检查,如有一处不合格及时更换保证其完好可靠。

  (三)制作专门的禁令牌版:

“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放置于行车大门口,“闲杂人员不得靠近”放置于叉车装卸现场外围,以杜绝不必要的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工作。

  (四)货物到货通知装卸工作后,对回来的设备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找出起吊、装卸挂钩和叉举的最佳位置,挂钩和装卸:

  (五)对每日装卸的货物和装卸现场情况必须认真记录,特别是在装卸时出现故障的处理情况,或是装卸前处理安全隐患是的具体工作要做到上台帐、认真记录和登记。

而后在次日早晨班前会上对所有机分场人员进行通报安全隐患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学习、分析、更改,机分厂全体职工对装卸工作的安全隐患也要学习,理解和提出意见并最终达成进一步的合理化整改。

  五、对上述制定的方案和措施,要求厂领导组织,除对专门起吊、装卸工作组人员学习培训外,在班前会或是周一安全学习期间对职工进行培训和学习。

  频繁的起吊、装卸工作带来的随机性隐患也是非常可怕的,无论起吊工作的人员还是机分厂其他职工,我们将一定要高度集中,团结一致,把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争取在安装期间再打一个漂亮仗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机

  分

  厂

  2011年8月6日

  第5篇: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县医院院感工作自查整改措施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手术器械,并注重清洗质量;

  2、规范打包,包的大小、重量、形状、及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器械,如必须采用浸泡灭菌(器械少且不耐高温的)要求用2个泡盘,一个装已达到灭菌的,一个装灭菌过程中的;

  二、规范消毒液的使用

  内镜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三、严格掌握物品的消毒时间

  1、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2、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

  

(1)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4)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四、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1、规范重点部门的流程,督导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2、注重环节管理,针对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摸排;

  3、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蔓延。

  五、加强职业防护

  1、重点部门备齐防护用品,如:

防渗透的围裙、衣、裤、鞋,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进一步强调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必须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1、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进行处理和上报,并根据暴露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七、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医疗废物暂存加上“五防”标识(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雨水冲刷);

  2、防止医疗废物外泄;

  3、加强污水余氯的监测。

  内科(中)院内感染的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

  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系下,为进一步提高内科(中)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检查标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我科进行了本科院内感染工作的自查自纠:

  我科收治患者绝大部分为老年患者,病情复杂,病种多样,患者方面因素包括年老体弱,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病人及陪床人员聚集导致隔离困难;此外还有医护人员及医院方面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视不够、病房布局及消毒设施不够完善等方面。

  导致我科可能出现医院内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只有针对其致病原因采取有效护理管理对策才能提高质量效果,降低医院内感染率,分析我科院内感染原因,讨论整改措施如下: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规范内科工作流程及管理。

  2.组织科内医务人员每月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并进行考核。

巩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按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监测计划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监控小组监督科内医师进行床位医师负责填写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爆发及医药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6.要求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7.新进人员上岗前接受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及探索视人员的管理。

  9.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医院感染,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掌握医学知识,队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

“清洁在手、感控在心”,做好院感控制工作,为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与生命,为医院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第6篇: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院感自查整改措施

  为了深刻吸取我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教训,20xx年x月以来,我院先后召开了院务会、院支委会、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各科也先后召开了科务会,通报了市区卫生疾控执法部门领导及专家来我院进行的院感专题研讨会精神。

院长XX带领院务会、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连续2天现场办公并召开了院感专题会,针对各科查找出的院感问题和建议,根据市区卫生疾控执法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整改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以医院科学设置、科学管理、科学发展为最终目标要求,通过整改,着力解决对医院感染管理思想重视不够、管理人员配置不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制度规范执行不逗硬、必要设施设备不足等突出问题,达到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更好维护病人及全院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效规避院感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二、具体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在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兼职院感科长、专职防控人员、各科有院感小组的基础上,尽快设立专职的院感科长,形成完整的院感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副院长任副主任、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院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院感科长为办公室副主任),院感科(设专职科长及专职工作人员)、各科设院感小组,科室负责人为组长,科室骨干为成员,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有组织保障。

(牵头领导:

,责任人:

整改时限:

2009年月前)

  

(二)设立急性观察病区:

将原三病区(女病区)和原应急病区合并为急性观察病区,中间连接带改建为病人开放场地,集中收治新入院男女病人,住院观察7-10天,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再转住其他病区,以形成缓冲区,切实避免潜伏期感染源、隐性感染源进入其他病区。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参与科室:

整改时限: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市2009年医政工作要点、卫生部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中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与要求,结合医院院感控制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完善《门诊筛查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病人开放管理制度》及《陪伴须知》,明确职工患感染性发热疾病时的工作限制及休假规定,职工、职工家属患感染性发热疾病不得进入病区治疗等规定,从而尽可能地控制外源性感染源。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整改时限:

  (四)落实制度、严格逗硬:

要进一步完善院感考核奖惩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成立院感质量考核小组,细化考核指标,增强办法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院感科每月组织对全院实施院感质量考核,并在每月的院周会上进行质评,逗硬奖惩措施,交流管理经验,着力形成良好的院感管理长效机制。

同时每月根据各科的环境卫生学及消毒药械监测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及时处理,要求责任科室限期整改到位,对问题严重的科室、限期整改不达标的科室要坚决惩处,决不手软。

各临床科室、检验室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治疗室规范化管理及急救物质管理,每周坚持做一次终末消毒处理,严格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所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做到高压灭菌,认真做好可致医源性感染的细节护理工作。

新增消毒设施的科室应立即着手建立规范消毒记录。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参与科室:

整改时限:

  (五)加强院感监测: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卫生部公布的《医院监测规范》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监测工作。

重点是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重点科室、重点区域的医院感染监测。

月内拟与市疾控中心达成环境卫生学与消毒药械的监测协议,近期已充实检验人员,编内考调1人,编外已聘1人,作必要的技术准备及硬件准备后逐步开展各监测项目。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整改时限:

  (六)加强院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力度:

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理论掌握不够和基本技能缺乏的特点,针对各科工作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

院感管理专职人员保障每年至少一次的省、市院感管理知识培训,以保障知识的更新。

保证每年对各院感小组负责人院内培训达8学时以上,适时选派重点科室院感小组负责人参加省市培训。

全员培训每年达6学时以上,新进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逐步形成院感培训的长效机制。

同时做好参训人员的签到记录,对无故不参加的个人、参学率不达标的科室严厉惩处。

(牵头领导:

责任部门:

具体责任人:

参与部门:

整改时限:

  (七)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

为原二病区增设通风设施;为各科治疗室及隔离观察室增添负离子空气消毒机;为各门诊及检查诊室增添紫外线灯、流动水洗手设施;为各病区增置治疗车、护理车;为化验室增购高压灭菌锅以及微生物室的必要设备。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整改时限:

  (八)多措并举保护易感人群:

各科严按开放制度,做到每周至少半开放管理4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病人开放率不少于60%,增加病人户外活动时间,并将此纳为科室护理目标管理范围,年终考核与奖金挂钩。

同时各科成立康复小组,增加工疗、体疗等康复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

伙房要切实为病人改善住院饮食结构,增强病员营养,增进病人体质。

秋冬流感高发季节,为全体病人及医务人员进行流感疫苗的免疫结种,增强抵抗能力。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参与科室整改时限:

  (九)加强生物安全:

尽快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按相关要求落实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和相应科室责任人,在显著位置设生物安全标识,对实验室废物严格无害化处置后再纳入医疗废物处置,并严格按照广市卫发[2009]148号文件要求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管理,备齐资料后报相关部门。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整改时限:

  (十)完善消毒产品的索证管理:

进一步完善消毒产品的进货查验收制度,细化执行环节,明确索证类型,落实责任到人。

(牵头领导:

责任科室:

整改时限: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分管理领导要经常过问分管部室的整改落实情况,对需要多个部室配合整改的,要加强协调,推动落实,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责任,细化措施。

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务必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明确整改工作的具体责任、要求和整改期限,严按本方案确定的整改工作分工安排,细化落实措施,尽快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落实。

  (三)分步实施,扎实整改。

凡是具备整改条件的,要马上整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在限期内整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得力措施逐步解决。

  (四)强化督查,定期通报。

各分管领导要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分管部门的整改工作要跟踪督办。

同时,院感管理委员会要不定期组织院感专项检查,对整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整改工作措施不力、效果较差或影响较大的,进行全院通报批评。

  我院承诺将严格按照以上整改落实方案,认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并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我院院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第7篇: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

  篇1:

院感整改措施

  二级医院评审院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

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

  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

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

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

  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