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977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寒假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

武威六中高一年级寒假学习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取光导纤维

B.金属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C.硅酸可以用于刻蚀玻璃

D.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

2.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一定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8gH2O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C.0.1mol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有0.3NA个电子转移

D.将含0.l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后,生成的Fe(OH)3胶粒数目为0.1NA

4.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需除杂的物质

试剂

操作

A

Fe2O3(Al2O3)

NaOH溶液

过滤

B

CO2(HCl)

NaOH溶液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C

NaCl(Na2CO3)

稀硫酸

蒸发结晶

D

NH3(H2O)

浓硫酸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6.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Fe2+、NO3-、SO42-B.Al3+、NO3-、SO42-、AlO2—

C.OH-、HCO3—、Cl-、K+D.Fe3+、K+、SCN-、Cl-

7.现有硫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硫酸铵四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且各取一次将它们鉴别开来(可加热),这种试剂是()

A.盐酸B.碳酸钠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8.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mLlmol/L的稀硫酸。

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⑦⑤⑥B.②⑤⑦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

9.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A.Mg2+、Al3+、Fe3+B.H+、Mg2+、Al3+

C.H+、Ba2+、Al3+D.Na+、Mg2+、Al3+

10.标准状况下,ag气体A和b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b

B.同质量的气体A和B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b:

a

C.标准状况下,气体A和B的密度之比为b:

a

D.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A和B的质量之比为a:

b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②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⑤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⑧C.⑤⑦⑧D.④⑤⑦⑧

12.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14.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2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0.5molH2,且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A.0.5molB.1.5molC.0.75molD.1.25mol

15.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B.Al→Al2O3→Al(OH)3→AlCl3

C.Mg→MgCl2→Mg(OH)2→MgSO4D.Fe→FeCl2→Fe(OH)2→Fe(OH)3

16.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用乙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C.丙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用丁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二、推断题(每空3分,共12分)

17.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常见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

按要求写方程式:

(1)A与B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转化为I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转化为K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8.(12分:

每空3分)将镁、铝的混合物共0.2mol,溶于200mL4mol·L-1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Al)=mol;

(2)0~V1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mL;

(4)若镁、铝的混合物仍为0.2mol,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改用200mL4mol·L-1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840mL2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a的取值范围为。

19.(18分:

除注明分数的小题之外,其余为1分)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B.FeCl3C.FeSO4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nm。

(3)(2分)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2分),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

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过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溶液中c(Cl-)=mol/L.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每空2分)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0分)

20.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500mL1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

(1)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

(2)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标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A错误;B、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纸浆,SO2有毒,能杀菌消毒,B正确;C、HF可以用于刻蚀玻璃,C错误;D、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固体颗粒,达到净水目的,不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粉不具有净水作用,利用漂白粉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D错误。

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物质的应用应用

2.D

【解析】

试题分析:

胶体是不带电的,应该是胶粒带电,A错;通电是溶液中向两极移动的是带电粒子,B错;溶液中的溶质离子的运动是无规律的,C错;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D对,选D。

考点:

溶液和胶体的性质区别。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2e-,0.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错误;B.1H核内没有中子,16O核内有8个中子,普通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中子数为8NA,正确;C.反应:

3Cl2+2Fe2FeCl3转移的电子数为6e-,故0.1mol铁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有0.2NA个电子转移,错误;D.Fe(OH)3胶粒是一定数目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故将含0.l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后,生成的Fe(OH)3胶粒数目小于0.1NA,错误。

选B。

点睛:

NA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清每个选项所求的微粒种类;②审清涉及的运算关系;③要注意相关物质的结构,如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等;④涉及气体摩尔体积,要注意温度和压强及相关物质的状态;⑤涉及化学反应,要注意反应的特点、电子转移等;⑥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水解等。

4.A

【解析】

试题分析:

A、只有氧化铝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