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400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docx

常见疾病预防手册

疾病预防手册

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

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

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

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

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帆、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澹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

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二.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⅛L、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

常有两个以上

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IOOIi11。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鉴别诊断:

登革热应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药疹相鉴别;登革出血热应与黄疸出血型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

蚊工具,

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并发症:

1、

急性血管内溶血较为常见,多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2、

精神异常个别病人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妄想等精神症状,

病情恢复后,多恢复正常。

3、急性肝炎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血清肝酶升高,胆红素多

正常,病情恢复后,肝功可正常。

4、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心肌炎、尿毒症、吉兰-巴雷综合征

及眼部病变等。

三.出血热

传播途径: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

在非洲疫区,因葬礼时接触病人尸体,曾多次发生本病暴发。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澹妄、昏迷等。

预防措施包括:

(一)灭鼠和防鼠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

床铺不靠墙,睡高铺。

(二)灭螭、防螭

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螭。

清除室内外草堆。

(三)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

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

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螭类叮咬。

四.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有致病力的钩端螺旋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可以轻重不一。

轻者可为轻微的自限性发热;重者可出现急性炎症性肝损伤、肾损伤的症状如黄疸、出血、尿毒症等,也可出现脑膜的炎性症状如神志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严重病人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L传染源鼠类和猪是两个重要保菌带菌宿主,它们可通过尿液长期排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染途径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这是传染本病的主要途径。

虽然曾有过被鼠咬伤后发病的报告,但人与宿主动物直接接触并不是传染本病的主要方式。

与疫水接触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发病的机会也愈多。

预防和管理: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消灭和管理好动物宿主、疫水的管理、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方面。

1.消灭动物宿主重点在灭鼠,并加强对饲养场所及排泄物的管理。

2.疫水的消毒及管理方面。

3.个人防护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群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避免与可能受染的污水接触。

劳动中如有皮肤割损受伤时,应立即进行

伤口清洁消毒。

4、对确诊的病人或在流行区中疑似患者应集中治疗,注意隔离、消毒,同时作好疫情报告工作,在流行区开展综合的防治措施以控制流行。

五.黄热病

1.传染源:

根据媒介蚊种和动物宿主的不同,可分为城市型及丛林型或森林型。

⑴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⑵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热带丛林中的猴子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疾病是由猴一蚊一猴一蚊一人的方式传播。

2.传播媒介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AedeSaegypti)o

3.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或发病后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其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持终身,未发现再感染者。

黄热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黄疸、出血和重症蛋白尿,但临床症状可随感染的轻重而不同。

轻型病例通常发病仅持续2~3天,表现为发热、头痛、背痛和恶心呕吐等,严重病例出现典型“三联征”,即黄疸、出血、重症蛋白尿。

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

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

源。

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

L感染期(病毒血症期)急起高热,可达40。

C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帆、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

2.中毒期(器官损伤期)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

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

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帆,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

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澹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3.恢复期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尿蛋白逐渐消失,黄疸渐退,食欲渐渐恢复。

乏力可持续1〜2周。

一般无后遗症。

预防保健:

1.管理传染源患者宜就地治疗,予以防蚊隔离。

加强国境检疫,要求来自疫区的旅行者必需持有效的预防接种证书。

2.切断传播途径本病流行的规模取决于适于媒介蚊虫密度增加的条件,防蚊、灭蚊是重要措施之一。

3.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是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

长期使用的历史证明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7D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剂量0.5〜LOml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接种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保持10年以上,鸡蛋过敏者应慎用。

自1945年应用以来总剂量已达20亿人份,只发现18例脑炎与疫苗有短暂的联系,其中15例年龄均在4个月或4个月以下的儿童,提示这种减毒活疫苗有嗜神经性,特别是对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是明确的。

有的国家规定6个月以下儿童不应接种。

近期研究表明黄热病疫苗与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Vi多糖菌苗联合接种,均不会减低各自的免疫效果,副反应也未增加。

六.霍乱

霍乱(ChoIera)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

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潜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

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

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

疾病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常可将霍乱患者分为典型病例(中、重型)、非典型病例(轻型)及中毒型病例(干性霍乱),分述如下。

一、典型病例(中、重型):

有典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其中中型霍乱患者腹泻每日达10〜20次,为水样或“米潜水”样便,量多,有明显失水体征。

血压下降,收缩压在70~90mmHg,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500ml以下。

重型患者除有典型腹泻(20次/天以上)和呕吐症状外,存在严重失水,因而出现循环衰竭。

表现为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低于70IImIHg或不能测出。

24小时尿量50ml以下。

二、非典型病例(轻型):

起病缓慢,腹泻每日不超过10次,为稀便或稀水样便,一般不伴呕吐,持续腹泻3〜5天后恢复。

无明显脱水表现。

三、中毒型病例(干性霍乱):

其特点是起病很急,尚未见泻吐即已死于循环衰竭,故又称“干性霍乱”。

霍乱病程不长,轻型无并发症者,平均3〜7日内恢复。

传播途径:

霍乱的两个生物型均可经水、食物、苍蝇以及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

水型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水最易受到感染者排泄物的污染,而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长(一般5日以上,可长达数十日),被污染的水可使许多生冷食品受到污染。

食物传播的作用仅次于水,霍乱弧菌在食品上的存活时间可达1〜2周或更长。

1972年曾有国际民航机上食物被污染引起40余名乘客患霍乱的食物型暴发事例。

海南省山区,曾多次因山民办丧事聚餐,发生过多起由小川Ib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的传播作用也不可忽视,但其传播能力远不及前两个因素。

疾病症状:

除少数病人有短暂(1〜2日)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头昏、疲倦、腹胀和轻度腹泻外,为突然起病,病情轻重不一.

潜伏期,绝大多数为1〜2日,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日。

七.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

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

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蜡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蜡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

早期有胃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渐呈浓茶色。

头痛,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疾病预防

(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广泛开展病从口入的卫生宣教。

流动水洗手及洗餐具,在单位就餐自备餐具,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饮食行业应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

(3)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

要加强生食水产品的卫生监督。

加强对产地水域的卫生防护,防止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应尽可能避免吃可能已被污染的水、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贝类食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A.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

⑴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

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3.兴奋期: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

体温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

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

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缙。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

4.麻痹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疾病症状: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

在狂犬

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全身不适、超心、烦躁失眠、恐惧不安等症状,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

在愈合的伤口周围及其神经支配区也有麻木、痒痛的及蚁走的异常感觉,2-3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

病人高度兴奋,突出为的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

病人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

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

狂犬病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

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数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

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

预防方法:

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

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15%-30%的人发病。

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

且目前缺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促进含病毒的血液流出,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

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

此外,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

饮食注意:

病人应该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对于不能进食者可以鼻饲来保证营养供给。

九.拉沙热

拉沙热是一种名为拉沙病毒所引致的急性病毒感染,流行于西非洲的国家:

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

病毒的宿主是西非洲的野鼠。

拉沙热是经由气雾或直接接触染病的啮齿类动物排泄物而受感染,也可以直接经由病人在发热期传播。

人类感染病毒后可以没有病徵,但亦可能病况严重,导至死亡。

拉沙热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是6至21日。

病者会发烧、疲倦、头痛、咽喉痛、咳嗽、作闷、呕吐、腹泻、肌肉痛、胸部和腹部痛楚;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咽喉发炎及扁桃腺附有白膜。

病死率可达一成半。

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发热、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肌痛及胸腹部疼痛,发热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常见眼部和结膜的炎症和渗出。

治疗:

在临床疾病早期给予抗病毒药利巴韦林(ribavirin),对拉沙热是有效的治疗。

尚无证据支持利巴韦林作为拉沙热暴露后预防性治疗的作用。

利巴韦林(ribavirin)药物分为利巴韦林片和利巴韦林颗粒其用法如下:

利巴韦林片:

规格IOOmg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成人一次0∙15g(1.5片),一日3次,疗程7天;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成人一次0∙3g(3片),一日3次,疗程7天;利巴韦林颗粒:

规格50mg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成人一次150g(3包)一日3次,连用7天;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规格50mg,成人一次300IIIg(6包)一日3-4次,连用7天;

拉沙热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疫苗可预防拉沙热。

前往拉沙热流行地区的旅客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受感染的风险及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避免在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出没作息。

2、切勿接触病鼠。

3、不要接触发高热的病人。

4、归来后如有发烧,应尽早求诊,并告知曾前往拉沙热流行区,以方便医生排除感染拉沙热的可能性。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所以蚊虫不仅为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

疾病症状

潜伏期5〜15天。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一)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二)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

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

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预防方法

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疟疾症状与预防

H■"一.疟疾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

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

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

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疟疾的三大基本症状:

周期性寒热发作、贫血和脾肿大。

潜伏期,是指子袍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这段时间。

疟疾发作,是指周期性寒热发作(寒颤、高热、出汗退热)。

疟疾潜伏期因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

恶性疟平均为12天,三日疟平均30天,间日疟和卵形疟平均14天,但间日疟有时可长达12个月以上。

经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血中疟原虫的数量有关,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

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发冷期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维。

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

3、发热期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

C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

4、出汗期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

预防措施:

个体预防提倡使用蚊帐、蚊香,利用蒿、艾等野生植物烟熏驱蚊。

尽可能不露宿,必要时使用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

十二.脑性疟疾(脑疟)

脑型疟疾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性

疾病。

脑型疟疾早期症状有哪些:

无并发症的恶性疟疾,其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于其他一种良性人类疟疾。

开始时其症状甚至可能比间日疟还轻。

其症状为头痛、肌痛、乏力、烦躁不安,24〜48h后出现发热,发热通常伴有畏寒、寒战、偶尔伴有发冷僵硬。

头痛、肌痛会加重,并出现厌食。

在单纯恶性疟原虫感染时很少见到典型的间日热,偶尔最高体温可以超过39%,虽然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诸如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也会出现。

肝、脾大,轻度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也均常见。

疟疾感染所致的复杂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对诊断没有太大帮助。

任何居住在或去过流行区的临床单纯表现为发热的患者,都应高度怀疑疟疾,直到临床证实为其他疾病。

脑型疟疾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应针对疟疾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行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

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

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

凡两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或脾大者均应进行治疗,在发病率较高的疫区,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或全体居民进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

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最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十三.皮肤癌

预防皮肤癌:

预防皮肤癌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皮肤癌的有效途径。

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皮肤癌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

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皮肤癌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E)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0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皮肤癌。

应当养成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