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910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1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docx

陆丰市甲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理综

陆丰市甲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元素C、H、O、N、P,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C.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解: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是tRNA,t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正确;

B、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B正确;

C、抗体与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一定含有P元素,C错误;

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正确.

故选:

C.

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此类题目由元素组成推断化合物,准确识记细胞重要化合物的功能和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答】解:

A、细胞核中既有DNA又有RNA,A错误;

B、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相等,RNA是单链结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因此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B错误;

C、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D正确.

故选:

D.

3.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

A.病毒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B.线粒体为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病毒核酸的碱基序列改变

D.RNA和蛋白质组装成病毒的核糖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致癌因子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内才能增值.

3、遗传物质在复制时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

【解答】解:

A、有些病毒属于致癌因子,能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

B、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宿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为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B正确;

C、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在人体细胞内增值,在增值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改变,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D错误.

故选:

D.

4.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  )

A.在细胞核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

B.在粗面内质网上大量合成蛋白质

C.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

D.在射线照射时会发生基因突变

【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解答】解:

A、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在细胞质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B错误;

C、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射线照射时会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

D.

5.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是所有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

B.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秋冬季节,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下降

D.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解答】解:

A、镁是所有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类胡萝卜素中不含镁,A错误;

B、自由水能够自由流动,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B正确;

C、结合水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因此秋冬季节,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C错误;

D、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

B.

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存在由氢键连接而成的碱基对

B.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对头部排列形成双分子层

C.淀粉和糖原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单体种类不同

D.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单体连接方式不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分析】1、转运RNA分子由一条长70~90个核苷酸并折叠成三叶草形的短链组成的,有部分存在单链结构,部分存在双链结构,双链部分的两条链之间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2、磷脂分子为头尾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头朝外、尾朝内.

3、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4、

(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

(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

(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

(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答】解:

A、tRNA分子双链部分存在由氢键连接而成的碱基对,A正确;

B、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尾部对尾部排列形成双分子层,B错误;

C、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C错误;

D、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不同,这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

A.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在厨房里可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知识点】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

【试题解析】

A.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正确

B.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元素,而并不是碘单质,所以不能用米汤检验,错误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铁被氧化,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B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氧化铝做耐火材料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分析】利用了物质氧化性,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氧化铝熔点高,用于耐火材料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纯碱水解呈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醋酸与水垢(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氧化合物、PM2.5颗粒、CO2都会导致酸雨

B.氯水和二氧化硫混合使用能增强漂白效果

C.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泳池消毒是利用了Cu2+能使蛋白质盐析

D.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分析】A.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可导致酸雨;

B.氯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

C.Cu2+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轮船上挂锌锭,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

【解答】解:

A.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可导致酸雨,CO2不能导致酸雨,故A错误;

B.氯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等物质的量混合时漂白失效,故B错误;

C.Cu2+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泳池消毒,故C错误;

D.轮船上挂锌锭,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则防止铁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故选D.

10.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C.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可减少颗粒物、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D.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分析】A.正常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酸雨与N、S的氧化物有关;

B.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为土壤胶体发生聚沉;

C.燃料电池可减少固体颗粒及有毒气体排放;

D.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

【解答】解:

A.正常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酸雨与N、S的氧化物有关,S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A错误;

B.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为土壤胶体发生聚沉,体现胶体聚沉的性质,故B正确;

C.燃料电池可减少颗粒物、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则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故C正确;

D.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Zn失去电子,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故选A.

1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

B.草木灰与硝酸铵混成复合肥施用

C.硅胶可用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D.用于发酵的小苏打属于碱

【分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依据盐类水解应用解答;

C.依据硅酸具有吸水性且无毒解答;

D.电离产生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为碱.

【解答】解:

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

B.硝酸铵是铵态氮肥,草木灰属于碱性物质,铵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双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

C.硅酸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可以用作干燥剂,用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故C正确;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电离产生的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阳离子为钠离子,所以属于盐,不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

C.

12.下列我国古代制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器

B.瓷器

C.石雕

D.竹简

A.AB.BC.CD.D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解答】解:

A.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正确;

B.瓷器是硅酸盐产品,故B错误;

C.石雕是碳酸盐或硅酸盐,故C错误;

D.竹简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难度不大,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

13.下列现象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酸雨的形成

B治疗胃酸过多

C切开的苹果发霉

D.放鞭炮

A.AB.BC.CD.D

【分析】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酸雨在形成过程中,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S、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切开的苹果发霉是苹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故C错误;

D.燃放烟花爆竹时,C、S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图中t1=

t2,则在0一t2时间内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时刻,甲位移是乙位移的2倍

B.加速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

C.在t1到t2之间某个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甲一直在乙的前面

【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切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t1=

t2,则a甲=2a乙,所以在t1时刻,v甲=2v乙,此时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甲位移是乙位移的2倍,故AB正确;

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可知,在t2时刻,甲乙的位移相等,则在t2时刻相遇,相遇前甲一直在乙的前面,故C错误,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15.某人以一定的初速度从P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与运动方向相反,1s后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则又经过1s后(  )

A.小球恰好经过P点

B.小球的位置在P点下方

C.小球的位置在P点上方

D.阻力大小不确定,无法判断小球的位置是在P点的上方还是下方

【分析】上升过程阻力向下,下降过程阻力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比较时间大小.

【解答】解:

上升过程,阻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1;

下降过程,阻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2;

故a1>a2;根据h=

at2可知,t1<t2;

即小球返回P点的时间要大于1s,所以又经过1s后,小球的位置在P点上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16.某同学在三水荷花世界游乐园乘坐摩天轮游玩,设摩天轮绕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坐在摩天轮上观光的同学(  )

A.总处于平衡状态B.机械能守恒

C.始终只受两个力的作用D.在最高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分析】由于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始终存在向心力;在转动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在不停的改变,故机械能不守恒.游客在最高点有向下的加速度.

【解答】解:

A、由于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提供向心力,合外力不等于0,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游客的动能不变,但是转动过程中,高度不断改变,势能就在不停的改变.故转动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提供向心力;由于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除最高点与最低点外有水平方向的分力,所以游客不可能总是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在最高点,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圆心,方向向下,所以游客有向下的加速度,游客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

D

1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利用斜面“冲淡”时间,巧妙地研究自由落体规律

B.法拉第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C.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D.太阳内发生的核反应方程是

U+

n→

Ba+

Kr+3

n

【分析】根据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物理学历程,结合伽利略的贡献分析A选项,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规律,即库仑定律,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C选项,太阳内部的反应是聚变反应.

【解答】解:

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运动比较快,时间的测量比较困难,所以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故A错误;

B、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首先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故B正确;

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并不是成正比,故C错误;

D、太阳内部的反应是聚变反应,而

U+

n→

Ba+

Kr+3

n是裂变反应,故D错误.

故选:

B

18.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解答】解: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B正确;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无直接关系,故C错误;

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19.如图所示为两电量绝对值相等的点电荷A、B激发的电场,矩形abcd的中心正好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重合,ad边平行于点电荷连线,e、f、g、h分别为矩形各边与两电荷连线及中垂线的交点,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处.则下述正确的是(  )

A.若A、B是同种电荷,则e、f两点场强相同

B.若A、B是同种电荷,则a、b、c、d四点电势相同

C.若A、B是异种电荷,则g、h两点的电势为零

D.若A、B是异种电荷,则a、c两点场强相同

【分析】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布情况和对称性,判断abcd四点的电势和场强关系,场强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场强才相同.

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场线关于两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对称,根据对称性分析场强的大小;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电势关系.

结合两种电场的电场线的特点如图,然后分析即可.

【解答】解:

A、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布情况和对称性,可知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错误;

B、abcd四点所处的为四个对称点且电势为标量,则电势相同.故B正确;

C、若A、B是异种电荷,则g、h两点的连线是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该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势与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所以电势为零.故C正确;

D、若A、B是异种电荷,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则a、c两点场强相同.故D正确.

故选:

BCD.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R2、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电键S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D.若断开电键S,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分析】电路稳定时,电容相当于开关断开,其电压等于与之并联的滑动变阻器部分的电压.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R1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判断R0消耗的电功率,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下极板带的电荷量变大,所以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电路稳定时,电容相当于开关断开,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对电路没有影响,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容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由E=

分析板间场强变化和油滴所受电场力变化,判断油滴的运动情况.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

【解答】解:

A、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R1的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变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下极板带的电荷量变大,所以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故A正确;

B、电路稳定时,电容相当于开关断开,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对电路没有影响,故B错误;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容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由E=

可知,电场力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故C错误;

D、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电荷量变小,板间场强减小,带电微粒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将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

AD.

21.如图为某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E,r)与定值电阻R1,R2及碳膜电位器(即滑动变阻器)R连接而成,L1,L2是红、绿两指示灯,闭合开关S,当电位器的触头由弧形碳膜的重点顺时针滑向b端时(  )

A.L1指示灯变亮B.L2指示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容器C带电量增大

【分析】首先知道电位器的原理,再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支路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两灯的变化情况,根据Q=CU判断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

【解答】解:

当电位器的触头向b端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所以内电压减小,路段电压增大,电阻

两端的电压变大,流过

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通过L1的电流变小,所以灯L1指示灯变暗,

两端的电压减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

的电流增大,

指示灯变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根据Q=CU得电容器C的带电量增大.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

BCD.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某同学提出了仅运用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一把米尺进行测量的方案.首先,他把钩码直接悬挂在这种棉线上,结果棉线没有断,而且没有发生明显伸长.然后该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得出了该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细线两端点A、B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请你根据该同学已具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