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78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黑龙江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极为关键的五年,为使我系在“十三五”期间各方面的工作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协调发展,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1.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提高办学层次,新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2个普通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接收专升本学生;新增汽车制造与装配专科专业1个;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建成校企共建实习基地8个;加强校外师资力量,聘请了4名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创业指导教师。

2.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系部共引进硕士以上教师14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7人,学士学位52人。

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不断优化。

机械工程系坚持科研强系的发展战略,全系共承担了省市教科研项目近二十余项,获奖十项。

3.教学改革特色彰显。

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机械工程系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了“1234”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独创了“656”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实行“职业技能测评”,替代传统的毕业设计与答辩;实施专业课差异教学,凸显学生个性培养,落实“1一0”人才培养工程;四是积极构建“工学结合、理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材理训一体化教室,实现教学做融合;五是积极探索数控专业“1+1+1”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机械加工中心为依托,实施“三段式”(模拟、实操、实战)技能+创业培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4.实践教学跌宕多姿。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程系新建机械加工中心、材料力学、数控CAD/CAM.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室等11个现代化专业实验,机械原理、模具设计、建筑材料理训室、机械基础等多个“校内能力培养超市”,50余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得到了充分保障。

每年的实践学期,各专业均由具有双师素质的带队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到厂矿车间、市内省外进行专业实习,学生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对专业、行业和职业的认识不断加深,极大地缩短了岗位适应期。

机械工程系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牢固,职业技能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5.系部建设成效显著。

机械工程系始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以“三师”(铸师魂、扬师德、塑师表)、

“三风”(严谨教风、优良作风、良好系风)为载体的“三育人”竞赛活动。

抓好“三关”(抓好对党员政治上的关怀,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关注);增强“三感”(增强党员的光荣感,温暖感和责任感)。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市场,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形成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党员作用发挥充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的良好局面。

先后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先进集体、校级优秀领导班子等光荣称号,多人先后荣获校级名师、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6.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显著。

机械工程系不断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严、细、实”。

坚持“深入学生经常化,工作方法科学化,解决问题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建立了学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系统,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机制。

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推进学生工作上新台阶。

同时,通过加强校内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演讲、征文、社会调查、技能竞赛、公寓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文化系部建设收效显著。

7、党务等其它工作成绩优异。

系党总支荣获全省先进党总支荣誉称号,团总支荣获2014年度鸡西市“先进团总支”荣誉称号。

(二)“十二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部在转型建设阶段,急需学校的政策扶持和加强内涵建设;

2.系部跨三大学科(机械、土木和数学),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专业课教师总体年龄偏低、职称低,科研能力弱;

4.受学科专业特殊性限制,对口专业的人才引进困难;

5.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科技研发、学科竞赛水平受限。

二、“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都很薄弱,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欠缺,“十三五”期间面临着新专业评估、学位评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实验设备开发、师资队伍优化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的机遇

1.应用型大学发展环境。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2.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黑龙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借势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建设“龙江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驶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快车道。

以“绥芬河一满洲里一俄罗斯一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一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战略通道建设,需要加快跨境桥梁、道路、口岸三大基础设施和航空、陆路、口岸三大交通体系建设。

以加强进出口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搭建对俄合作载体,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旅游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

将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应用技术人才,将为我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重大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1.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家应用型大学建设等计划的推进实施,院校、系院间的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分配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等势必日益加剧,学院正处于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期,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加快品牌建设成为系部的迫切需要。

2.系部自身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系部建设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一些兄弟系院相比,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强。

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贯彻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规律导向。

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经验教训,科学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通过几年的努力,通过教育部本科院校建设合格评估,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到“十三五”末期,建成全国特色鲜明的工科强系。

四、“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全面实现系部转型提升,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和谐院系、创新院系、实力院系。

(三)具体发展目标

1.办学规模

坚持以工科学科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鸡西,面向黑龙江,服务区域机械、土木建筑行业发展,到2020年,将院系建设成为拥有4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人,专科生600人左右。

2.办学条件

(1)实训条件建设(需要补充完善)

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重点建设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以现代化校内实训场所。

建成1-2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校外实训资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新增20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专业建设

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要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适时调整、优化和提升,优化建设机械和土木两个专业群,专业数控制在4(本)+4(专)个以内,打造校内有较大影响、1-2个省内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

4.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

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与建设,要进一步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强化专业负责人的职能,优化专业教学团队。

力争在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省级教学名师培养工作上有所突破。

5.教研与科研

坚持“以教研科研促教改、以教研科研带队伍、以教研科研强服务”的方针,积极配合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着力推进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加强教、科研工作,培育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创新能力较强的教研科研团队,争取3项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争取30项以上对外科技服务项目;鼓励师生发明创造,把学生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专利申请与学生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专利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继续发挥专利教育在全省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作用。

6.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树立“专业化、特色化”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双转移”战略,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规模累计达到1000人次,逐步创立我系特色的培训品牌。

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建立稳定、长期的校政、校企、校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积极与韩国等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

开展“3+1”、“2+2”等国际合作培养试点,学生规模达到50人。

7.招生就业

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积极开展单独招生。

构建招生和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8.党的建设、思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组织建设,探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争创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提升师生的职业修养和人文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继续完善“项目驱动”、“订单培养”、“工作室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

全面开展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纳入学分认定范围。

主动引入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加大“双证书”推行力度。

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

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

抓好学风建设,严格考核,营造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