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25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指南参考答案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答:

(1)受训员工的现状,即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以前是否受过培训、受过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哪些等问题。

(2)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3)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4)仔细分析收集到的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并注意个别需求与普遍需求之间的关系。

2.答:

①参加培训的申请人;

②参加培训的项目和目的;

③参加培训的时间、地点、费用和形式等;

④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

⑤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

⑥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

⑦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

⑧参加人与培训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签署。

三、改错题

1.答:

(1)培训服务制度中的协约条款会涉及员工离职后关于培训的责任问题;

(2)培训服务制度设立的目的是防止员工跳槽;

(3)防止培训风险可以是与员工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与员工签署培训协议;

(4)企业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是规范培训相关人员行为的重要途径;

(5)入职培训制度体现了“先培训,后上岗”原则。

2.答:

(1)培训的需求分析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而不是之后;

(2)外聘师资比内部师资的成本要高;

(3)培训方法的选择因素除了培训对象的类型,还和企业的财务状况,预算达到的培训目标等很多因素有关;

(4)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不是提高管理人员创造力的方法;

(5)让中低层管理人员多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可采用MTP法。

四、案例分析题

1.答:

(1)存在问题如下:

a.培训对象选择失误。

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

但是,针对每种类型的员工,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不同。

对有潜质的员工,培训项目一般会提高员工的通用技能。

投资于这种类型的员工,投资费用比较高,企业能够得到的预期回报也很大,同样存在的风险也很大。

因为有潜质员工的培训结果很容易被其他企业使用,员工容易被高薪挖走,员工跳槽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此对这种类型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慎重,不可随意行事。

b.培训需求不明确。

企业的培训目的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服务,并不是“为培训而培训”。

因此,企业应该紧紧围绕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材等各方面做好计划。

c.培训过程中缺乏控制。

培训并不是把员工送出去到期接回来的简单过程,而是需要企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员工和培训效果进行全程控制的复杂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保持与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的联系,便于了解员工培训的效果和员工在培训中的心态,有利于企业及时与员工沟通。

保持与受训人员的联系,有利于企业把受训者的感受及时告知培训人员。

这种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果,还可以加强与员工的交流,预防员工离职。

d.法律意识不强。

培训员工流失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在培训中能够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权益。

如果出现员工离职,企业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把损失降到最低。

案例中,企业是和叶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和《出国培训协议》,但是后来追加的培训却没有人及时与叶某签订合同,可见,其法律意识不强。

而且,在法律上失去了要求叶某偿还2006年7月15日——2006年12月23日培训费用的权利,使企业“有苦说不出”。

(2)预防培训后员工流失的对策:

a.明确培训内容。

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培训,一定要培训,企业不需要的培训,就要格外慎重。

b.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

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

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选择的随意性。

c.对于有自发培训要求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

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

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

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

d.培训中应全程控制。

在培训中,企业应当选择专门人员与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保持联系。

通过沟通,了解受训人员的需求、表现和心理状态,一方面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培训员工流失。

e.及时对员工培训结果给予肯定和奖励。

培训不是单方面的投资,除了企业要投人资金外,员工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因此,培训后员工总是期望能够以某种方式得到回报。

如果企业给予的回报不及时,员工认为培训前后在企业中没有什么改变,就会通过跳槽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

因此创造良好的学以致用的环境,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高受训员工报酬等方式承认员工通过培训努力的结果,对于留住培训员工至关重要。

f.把合同管理纳入培训管理。

合同是企业和员工权利的法律保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不仅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也保护了员丁的合法权利。

把合同纳入培训管理,一旦出现纠纷,企业和员工都能够通过法律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2.答:

(1)可取之处:

A公司重视和强调培训,培训经费的投入较多,并能在年初做好培训计划,在这点上具有战略眼光。

(2)存在问题:

a.在实际操作中,把培训经费与毛利挂钩作为一项硬指标,由于经营状况是变化的,而培训必须要做需求分析,必须做计划,到了11月份才调整培训总经费,导致无法有效地制定计划。

                      

b.A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接到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做法违背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未做需求分析,任意地派人参加培训。

                

c.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主动参与原则。

指派非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培训,而非员工自己提出申请。

                  

d.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未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

                         

e.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投资效益原则,指派非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培训,其投资效益不明显。

五、方案设计题

1.本次培训的意义:

通过培训使大家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接受新的观念和理念,开阔知识面和视野,增强大家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大家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得到更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

同时,通过培训,能使公司新的生产线尽快上马投产,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调整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理解和贯彻公司的战略意图,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2.分析培训需求:

通过面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

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文化结构、专业技能、价值取向等与新生产线的岗位任职要求有很大差距;对公司战略意图缺乏深入了解。

公司具备基本的培训条件和能力。

因此有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3.确定培训目标:

1)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2)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文化;3)掌握与新生产线有关的知识;4)了解或掌握新生产线的管理知识和技能;5)了解现代钢铁企业技术和管理发展的趋势。

4.制定培训计划(参见下表):

1)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2)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与方法;3)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利可以用业余时间,地点在公司培训中心;4)确定培训的考核方式;5)确定培训结果的反馈方案。

培训方法选择举例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方法

考核方式

公司的发展战略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公司的文化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现代钢铁企业技术和管理发展的趋势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影视、讲授

笔试

新生产线的基本知识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新生产线的操作技能

生产工人

讨论交流、影视、讲授

实际操作

新生产线的管理知识

生产工人与基层管理人员

案例分析、讨论交流

案例分析、笔试

5.培训预算:

1)场地、设备使用费;2)教材和资料费;3)讲课费;4)交通、通讯费;5)受训者的工资;6)其他备用金。

6.培训计划的实施:

1)帮助大家确立合适的培训目标;2)规范员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3)树立榜样、评比表扬、奖励等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培训效果评估:

1)本次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2)参训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3)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否有改变;4)培训的内容、方法和安排是否合适;5)培训中出现了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8.培训结果的反馈:

1)根据本次培训的考核结果择优选拔员工配置到新生产线的岗位上;2)本次培训的考核全部记入员工培训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