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8190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章句集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书章句集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书章句集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书章句集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书章句集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书章句集注.docx

《四书章句集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书章句集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书章句集注.docx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倾注毕生心血之作,他至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如他自己所说“毕力钻研,死而后已”。

《四书章句集注》较系统的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格物致知说,阐述了认识世界的途径。

明、清两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理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牌。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与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相似。

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到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它被列为"四书"之首,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这位儒家大师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格,至也;物,犹事也。

"

  推尽吾之知识,穷致事物之理,是为"格物致知"

  《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作者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

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朱熹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经学家,一生为编撰《四书集注》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自称从30岁起便开始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下功夫。

隆兴元年(1163年),他曾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之说撰成《论语要义》。

后又作《论语训蒙口义》,以便于童子习学。

乾道八年(1172年),朱熹又取二程、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等几家之说,加工荟萃,条疏整理,编成《论语精义》和《孟子精义》,后改名为《集义》。

在以上两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修改加工,于淳熙四年(1177年)完成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因在注释《论语》、《孟子》时,大量引用了二程及他人的说法,故以《集注》命名。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篇章,至宋代时被单独抽出。

朱熹对二书加以注释,并都加了"序"、"序引",每章之后都进行总括。

尤其是《大学》一书,朱熹以程颐的《改正大学》为底本,将《大学》分为"经"1章,传10章,重新编排了章节。

为了阐释理学思想,还按照自己的意思编撰了一篇"格物传"补入《大学》中。

朱熹对《大学》、《中庸》的注释以直抒己见为主,故名之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完成时间是淳熙十六年(1189年)。

  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

直至临死前仍在修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

真可谓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四书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统"学。

朱熹继承二程的观点和作法,非常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让三者与《论语》并列。

他在《大学章句》中推论说,《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10章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又在《中庸章句》中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总之,儒家之道是由孔子创立,再经过曾参、子思传至孟子,形成了这样一个儒家道统。

但再往后,这个道统就中断了。

直至宋代,才出现了河南程氏二夫子程颢、程颐,再加上朱熹自己,儒家道统才得以继续。

这就将程朱理学与儒家经典紧密联系起来,抬高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四书集注》的编排次序,也颇具深意,将《大学》排在首位,《中庸》次之,而后才是《论语》、《孟子》。

在朱熹看来,《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初学者应先学《大学》,然后再学其他。

《大学章句》内容丰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是理学之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包含了理学之主要内容,所以朱熹特别看重它。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著作,是儒家相传的思想原则,"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所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亦为朱熹所推重。

所以,《大学》和《中庸》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就占有很高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可"至比六经",或在六经之上。

这一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书集注》也反映了朱熹的治学风格。

在文字训诂方面,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通达和洗练。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也难免会有错误,后经清代学者加以指出改正。

朱熹注释《四书集注》,不局限于烦琐的考据,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原书的思想体系,因而,他对古代儒学思想的理解往往比较深入。

《四书集注》很重视义理的阐发,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

书中的注解对我们理解原书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

但朱熹并不是只作诠释文字和解释阐发原文义理的工作,他还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贯穿其中,有时甚至不惜增加原书内容或改变原书的顺序。

当然,在作改动的地方,他都加了说明,由此可见他的治学态度是比较严肃的

  《四书集注》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书中还特别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

  如对"天命之谓性"的解释为:

"命,犹令也。

性,即理也。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中庸章句》)这是说,一切事物的属性都是最高的天理所赋予的。

同样,对《中庸》所提出的"诚"这一概念,朱熹也将其解释为天理的属性,"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达到诚,则为"人事之当然"(同上)。

  这就把"诚"纳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解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时,《孟子集注》解释为:

"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

"这一解释,轻而易举地把原先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阐发为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了。

  关于"格物致知",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挥挥洒洒写了143字的"传文",以补原书之"缺",集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认识论。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理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在注解中,他又对"格物致知"作了解释: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推尽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在这里,朱熹把认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格物穷理",或"格物明理";第二阶段就是"致知",推极心中固有的知识,从而达到无所不知。

就认识论来看,朱熹所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由于他要穷知的并非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而是"天理",这就把认识论纳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了。

  《四书集注》还着重阐发了"仁政"思想。

如对"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解释为:

"民富,则君不致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也。

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论语集注》)朱熹所论民与君之关系。

  完全继承孔孟之仁政思想,与他做官时的为政之道也是相符的。

反对横征暴敛、竭泽而渔,正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可见,朱熹是地主阶级中较有远见的一分子。

  《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朱熹一生著述丰厚,流传于世者也颇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四书集注》,故《四书集注》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注释儒家之书者不下成百上千家,独《四书集注》能长期流传,历久不衰。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四书集注》还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

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年)下诏盛赞《四书集注》"有补治道"。

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论语》,记至圣先师言语之书,自古为学者所必读。

至圣孔子,谈学论道,答弟子时人之问,所言皆至理。

语及诗书易礼春秋,凡所指点,皆扼一经之要。

故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当自读《论语》始。

雪庐老人,东鲁纯儒也。

早年入衍圣公幕,后随孔上公迁寓台中。

暇时勤宣内典,教授儒经。

晚年深感时风不竞,圣教不彰。

乃设《论语》讲习班,广接文教各业有心人士,定期讲习。

此即老人讲授言辞,学者笔记之,名为讲要,连载明伦月刊。

老人辞世生西,诸弟子议以此记入其全集。

逐以明伦所载之文,编辑成册。

分由诸子校雠,再经修润。

淹迟至今,始告付印。

《论语》二十篇,为鲁论篇数。

其中章次,不相联属。

雪公取述而篇志道章,以道德仁艺为纲,俾学者知其要指。

道乃人之心体,即《中庸》云,天命之谓性。

是性天然而有,寂然不动,而人不自知。

德者由体所起微动之相,亦即初动之心念,人亦昧而不知。

仁与艺,皆是体相所发之大用。

仁者亲也,厚以待人,推至于物,乃用之根本。

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以及一切艺术技能。

读《论语》者,要在知有是道。

知而修之,则渐与俗习相远,与天性相近。

修至极处,则无俗习,而唯自性,即至圣人之境。

圣人通明无碍,无所不能。

修是道者,须依事相而行。

礼乐以至百工,施于政教百业,皆事也。

事本于仁,去争行让,公而无私。

初由勉强而行,后则安而行之,入形而上,动念是道,圣功成矣。

二十篇中,诸章经文,有说体者,有说相者,有说用者。

学者以此四纲,绎其经义,纲举目张,其庶乎学之有道矣。

《论语》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

习者,习其所学圣言圣行也。

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也。

使学而不习,习而不恒,皆非夫子所曰学也。

如学夫子温良恭俭让,而好奢如故,与人争夺如故,学习云何哉。

又如学恕道,则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须如子贡终身行之。

《论语》二十篇,皆当如是学。

诗书易礼春秋,亦如是学。

必如是,乃能希圣希贤也。

民国九十二年第二癸未季夏月记者敬识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法如前。

杨子《法言·修身篇》,谓人须取四重。

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此处好字即是嗜好。

嗜好高雅者,如琴棋书画等,则有可观。

学者言行貌好皆须学其庄重。

学而章三段为知行总说

第一段 受业始终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求着接受教育。

「习」是温习所学的事业。

「悦」是学习成功以后,心中得的愉快。

学习的什么事业?

这里指的是中华圣贤文化。

大体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事。

也是人人离不开的事,必须学才会办。

怎么个学法?

说来很不简单,在开始必先有个印象,使心专一。

只可将孔子走的路线举出来,作个标准。

人类皆有无声无嗅的天性,纯真纯洁,却是一切理想思路的主体。

但能不失真纯面目,就名曰「道」。

「礼记中庸篇」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是「道」字正解。

其中有自然知觉,称曰良知,就是性「德」。

又有自然能力,称曰良能,就是性的「仁」善。

这三种事是内在的本体。

本体具备,自然发起作用。

「艺」术百工,一切事物,有形无形,都是他为原动力。

艺术一句,凡儒家的六艺四教,典章文物等,都包括其中。

不过因时增减而已。

这是外在的大用。

孔子的学行准则,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中华历代圣贤文化,经孔子一番整理,才有系统,所以称曰集大成。

孔子自己学行准则,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心。

以上说的本体,必须深研,说的大用,必须精学,才能发扬日新,能以真得。

这一段「学」字,虽然为读书士人说的,但是各界各业皆可采用。

所学有了真得,才能愉快。

这却不分彼此,一样的心理。

第二段 名显道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有成就,名已远扬。

倘有志同道合的,远来求学,或来访问,竟能把自己所得,广益人群社会,岂不是很欢乐的事。

第三段 时机不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假若时机不合,不逢知音,空怀大才,无处去用;既是学有所得,自然知命,不可牢骚不平,自伤中和。

应该养气持志,不怨不尤,完成宏量君子,天爵更为尊贵。

《大学》菁华选粹

白话解子程子曰: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 白话解:

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

「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作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

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白话解: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白话解:

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白话解: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白话解: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

※格者:

正其不正。

※【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白话解:

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白话解: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7.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白话解:

商汤在他盥洗用的铜盘上,刻上铭词,用以自我警惕。

铭词说:

「如果能够把今天所习染的污垢洗净而自新,就应该天天振作,求自新求进步,更要继续不断涤除污染,一天比一天进步。

8.诗云: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 白话解:

诗经上说:

「有个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学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复为之,希望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养省察,磨练德行的功夫。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 白话解:

经文所谓:

「诚其意」,是说不要欺骗自己。

※(不被人欺是聪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诚实地面对自己,才是大丈夫。

10.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

◎ 白话解:

一个人内心真诚,一定会表现在外。

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更为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1.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白话解:

曾子说:

「一个人独处时,就像有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十双手在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可畏啊!

※ 君子不欺暗室。

1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白话解:

有钱人,总是会用财富来装饰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则是用道德来充实自身,因为内心宽大平和,自然身体舒泰了。

1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 白话解:

所谓:

「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愤怒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惧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贪图爱恋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忧愁的时候,心也不得端正。

※(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六欲,皆使人心受到种种影响。

1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白话解:

如果心不专注,受到情绪支配的影响,就会变成:

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15.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白话解:

俗话说:

「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经长得很茁壮。

※(心有所偏,则不得其正,见不到事实真相。

16.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 话解:

存心真诚地做,虽不能做到与目标完全相合,也相差不远了。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 白话解:

有德行的领导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

※(子曰:

「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

18.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君子有絜矩之道。

◎ 白话解:

凡是我所厌恶上司对待我的态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种态度去对待我的部属;同样的道理,凡是我厌恶部属对待我的行为,我也不能以那一种行为来事奉上司;我所厌恶在我前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对待在我后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后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我厌恶在我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

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行为,就是所谓:

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19.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 白话解:

看见贤能的人不能推荐,推荐举用之后又不肯亲近,这是怠慢轻忽的行为;看见坏人不能拒绝、黜退,黜退之后又不能疏远他,这是错误的行为。

2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 白话解:

喜好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好的,这叫做违反人性,灾祸必然降临到你的身上。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白话解:

因此治理国事的君子,必须有修己治人的法则:

那就是忠诚信实才能得民心,骄傲、奢侈、放逸随便,必将失去民心。

富国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则:

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用的慢;那么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了。

2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 白话解:

有仁德的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2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白话解:

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

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中庸》菁华选粹

白话解

子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白话解:

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

「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

中是天下的正道。

庸是天下的定理。

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

中庸这本书,开始时祇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

它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就是一生也用不完。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

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

孔子说:

「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

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

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6.子路问「强」。

子曰:

「南方之强与?

北方之强与?

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白话解:

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

孔子说:

「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

还是北方人的『强』?

还是你所谓的『强』呢?

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

至于披铠甲,卧枕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