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
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46页~48页),安排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生由相同加数连加到认识乘法算式的活动。
教材第46页设计儿童游乐场的情境图,图中有四个游乐项目以及小朋友游玩的情境,还有一个“快乐便利”呈现的“气球每束5个”、“福娃每组5个”、“福娃每组5个”、“棒棒糖每桶放3个”等事例。
然后,例1根据游乐场中小朋友游玩的情境提出三个问题:
(1)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
(3)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4组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因为有一组中只坐了2个人,所以没有提问题)。
配合三个问题都给出了连加算式和计算的结果。
结合第
(1)个问题的算式:
3+3+3+3+3=15,聪聪提示“一共有5个3”。
在问题(3)和算式后面,明明说:
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接着,以2+2+2+2++2+2+2=14为例,给出了乘法算式:
2×7=14或7×2=14,介绍了“×”以及算式的读法。
最后,鼓励学生把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例2,用“快乐便利店”中每束气球有5个的事例,呈现3束气球,给出连加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并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练习九中安排了14道练习题。
主要是巩固惩罚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
第51页,在“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乘号的由来,明明提示乘号的写法。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P47—48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材编排特点:
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
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趣,为学生提
供了丰富直观的表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也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创设活动情景,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教学,理解乘法的意义,激发孩子的动脑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趣吗?
谁能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
(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
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
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场(出示教材46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游乐场的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提出(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几人?
过山车和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
教师有意识的吧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
【设计意图:
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及学生对情景图的好奇,喂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自主探究
1. 教学例1
师:
根据同学们的问题,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的特点,教师可适当引导: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根据教师的提示,同学们找到相应的算式。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说,3+3+3+3+3=15这里每个加数都是3。
6+6+6+6=24,这里每个加数都是6。
教师:
概括出每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相同的。
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
让同学试着写出这样的连加算式,看看谁写出的加数多。
(分别请同学读出这些算式)学生读,教师提问:
是几个这样的加数相加呢?
师: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写出很多,算起来很麻烦。
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这么麻烦的问题。
板书:
乘法
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我们一起算3+3+3+3+3=15,我们看下是几个3连加?
(5个3),我们就可以写成5×3.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就是乘号,看一看它像什么。
介绍乘号和3×5的读法。
师:
计算的时候5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
板书范读,并一起读
师:
你们能把上面这些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看看他们的结果都等于多少?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把同学们写出的算式读一读,问问还有什么写法?
教师提问: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
生:
2+2+2+2+2+2+2=14人,谁有不同看法?
竖着看过山车又是几个几个地排的?
加法算式怎样列?
(7+7=14人)这是几个7相加?
刚才我们看的方法不同,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列出了这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那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交流)
7个2,和2个7,都可以列成乘法算式7×2=14或2×7=14.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
为协商自主建构乘法的一样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交流,认识到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2.学习例2
师:
出示情境图,商店门口(有漂亮的小熊气球,一个有几个小熊气球呢?
请同学们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15 3×5=15 5×3=15
学生作答,教室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读乘法算式。
师:
加号两边的数叫做加数,那么乘号两边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说说叫什么呢?
(很轻松的说出乘数),在一个乘法算式中:
例2 5+5+5=15
3×5=15
5×3=15→积
↘↙
乘数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
三、总结提升,练习
48页做一做1.2.3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以参观校园游乐园,商店将教学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多次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相同数连加起步,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乘法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2.2~6的乘法口诀,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52页),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节课。
例1选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福娃”,呈现出五组,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教材没有给出5个5连加的算式,而是给出了下面填空形式,要求把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填在□中,为下面写出算式和总结创造直接素材。
然后,给出用每组“5个点”的直观图,分别给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对应点子图写出1×5=5,2×5=10两个完整的算式和相应的口诀,其它三组只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前半句。
第二课时(教科书第54页),2和3的乘法口诀。
例2选择了一副乒乓球拍有2只的事例,先呈现两副乒乓球拍,又给出2个点的直观图。
第一排有1个图,第二排有2个图,对应点子图给出1×2=2和2×2=4两个算式,以及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两句口诀。
例3,呈现三束棒棒糖,每束有3个,给出了3个点的直观图。
第一排有1个,第二排有2个,第三排有3个,对应点子图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5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把2---6的乘法口诀编排成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三段。
2.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
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
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课前学情调研中已经了解到,少数学生已经会背一部分口诀,但是并不理解意思,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决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使学生记住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学具、教具准备:
课件、点子图模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激活数数的经验
教师(用课件呈现1盒福娃):
数一数,1盒有多少个福娃?
教师(用课件呈现4盒福娃):
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教师:
要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5个5个地数)。
师生采用5个5个数的方式,共同计数福娃的个数。
教师(课件演示):
5,10,15,20,25,一共有25个福娃。
2.激活相同数连加的经验
教师:
根据刚才数数的过程,请同学们将2个5、3个5、4个5、5个5相加的得数分别填在空格里。
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
5+5=( )
教师:
结合上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
5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
4个5呢?
(一) 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需求。
1.借助多种经验,探究乘法算式的结果。
(1)以3x5和5x3为例,探究乘法算式的乘积。
教师:
要求3盒福娃共有多少个,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如下。
3×5 5×3
教师:
如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
同学们可以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用手中的点子图代表福娃,动手摆一摆、数一数,也可以根据前面加法计算的结果找到答案。
如果你已经算出答案了,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形成如下板书:
3×5=15 5×3=15
(2)探究其他乘法算式的乘积。
教师:
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你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出1盒、2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形成板书如下:
2、交流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
教师:
刚才同学们在计算乘法算式的乘积时,有的要反复看前面连加的结果,有的要看点子图数一数,如果每次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都要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
看来要想一个好办法,帮我们又快又准的酸楚乘法算式的得数。
(三)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1.经历过程,理解意义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
根据3个5相加的结果,就能算出3与5相乘的得数。
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把几个5相加的得数,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
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2)学生尝试“创造”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表达方式,重在说明自己或同学表达的意思,理解意义。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一些记录方式(略)
2.比较交流,逐步规范。
在学生明确意义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讨论怎样简洁清楚地进行表达,逐步规范表达方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板书中写出完整的口诀,并告知学生这就是“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了解历史,加强认识
教师:
乘法口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让学生集体诵读乘法口诀,深化理解意义,并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记忆口诀。
教师: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四五二十”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
1.对口诀
两个学生一组,对口诀。
2.送数回家。
5×3= 2×5= 5×4= 5×5= 1+5= 5×1=
20 5 25 6 10 9
3、完成“做一做”第2题。
(五)提升认识,课后延伸。
教师:
观察这几句5的乘法口诀,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今天的学习计算出5x6的得数吗?
你能在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六)课堂总结
教师: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教科书第55页),4和1的乘法口诀。
例4教材选择了盒子装豆沙汤圆的事例;每排4个,共放了3排。
和5的乘法口诀一样,先给出在□中填得数的3个4连加的过程。
按着用一组4个点直观图,从上往下依次出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对应点子图,给出1×4=4和相应的乘法口诀,其它只给出了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前半句。
在总结出4的乘法口诀后,教材提出想一想:
1×1=□,和一一( ),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4、55页)
教材编排特点:
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出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
可以让学生结合加法算式来想口诀。
由于4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做一做”中的第一题以对口令的形式练习乘法口诀,即提醒教师注意练习形式的趣味性,又通过游戏使学生熟悉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学情分析:
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学中玩、玩中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一遍好吗?
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
师:
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么来的,根据这几句口诀能写出那几个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出示课件)
师:
一副乒乓球拍有2个,这1个2,该怎么列乘法算式呢?
能编一句口诀吗?
生:
1×2=2,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
师:
真棒!
如果2副球拍就是2个2了,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口诀呢?
生:
2×2=4,口诀是:
二二得四。
(板书)
2.教学例3。
师:
同学们的举一反三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自己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用几根小棒。
你能根据这个图形列出乘法算式吗?
会编口诀吗?
生:
1×3=3,口诀是:
一三得三。
(板书)
师:
自己试着继续摆,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口诀。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研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下面我们来试试会不会用啊?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回答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并适时作出评价。
3.教学例4。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4图)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自己摆小棒,然后正确填空吗?
小组尝试合作完成。
组织交流,总结4的乘法口诀并板书。
师:
咱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诀的游戏)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学会了2、3、4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
四、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解答第55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组织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1=2 4+4→8+4→12+4→16
2×2=4 二二得四 1×4=4 一四得四 4×1=4
1×3=3 一三得三 3×1=3 2×4=8 二四得八 4×2=8
2×3=6 二三得六 3×2=6 3×4=12三四十二 4×3=12
3×3=9 三三得九 4×4=16四四十六
教学建议:
1.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可通过追问怎样能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乘法口诀的欲望。
2.在讲例4时重在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应注重几个4逐次累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由加到乘的过程,再通过“对口令、开火车”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四课时(教科书第58页),乘加、乘减问题。
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教材利用主题图中旋转木马的事例提出“提出一共坐了多少人?
”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教材以学生个性化方法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两种解答方法。
(1)先算坐满人的3组有多少人,再加两一组的2个人:
3×3+2=11。
(2)先按4组都坐满了人算,再减去多算的1人:
3×4-1=11。
这两种方法都是学生能够想到,能够理解的。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课题: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
5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材的编排特点:
1、“乘加,乘减”编排在4的乘法口诀之后,教材编排了乘加、乘减式题,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亲们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并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2、教材分以下3个层次进行编排。
第一个层次呈现了学生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图,并把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
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格局情境图列出算式并计算。
第三个层次是由小精灵指出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运算的顺序。
3、“做一做”的编排目的是巩固学生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的掌握。
学情分析:
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群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坐了多少人?
3.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3+3+2
3×3+2
4×3-1
教师小结。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8页做一做1、2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 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第五课时(教科书第60页),6的乘法口诀。
例6选择了一个在豆角有6个豆子的事例,给出了6个豆荚,以下教材呈现方式和内容与前面有所不同。
设计如下的表格,要求把1个、2个、3个、4个、5个、6个豆荚各有多少个豆子粒填在表中。
然后,只给出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前半句,其他让师生填写完成。
课题: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P60—62页
教学目标:
1.编制6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6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背诵2-5的乘法口诀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在远程教室上课,高兴吗?
(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
叶儿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刀子里面结果子,果子可做美佳肴(豌豆)
2.揭示课题
师:
对了,就是美味豌豆,出示课件:
一起来看看:
有6个豌豆,每个豌豆有六个豆,我们一起学习6的乘法口诀,高兴吗?
(高兴)
板书课题:
六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点拨引导
你们看,豌豆来了!
出示课件:
1个豌豆。
1个豌豆有6个豆,他表示几个几呢?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根据这道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2个豌豆。
2个豌豆有12个豆怎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
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个豌豆。
3个豌豆有8个豆你是怎么算的?
(6+6+6)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种:
3×6 2×6+6)你能编出口诀吗?
4个豌豆。
4个豌豆有24个豆?
2.自主探索
师:
在咱们共同的努力下,已经编出四句6的乘法口诀,余下的老师想交给你们自己独立去探索,有信心吗?
(有)
师:
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题卡,看这一面(师举起题卡示意大家是哪一面)分别算出5个、6个、7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