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docx(2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
课题
1.1走进神奇导学案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方法器材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
教师点拨、点评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1、学习目标
2、通过视频“神奇的物理现象”引入
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5-P128页的内容,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疑问?
请简要记录下来:
(二)合作共建
一、在自然中……
活动1:
下列七个问题你思考过吗?
请阅读课本4—5页,及图1-1-----图1-7所提供的信息,做一下解释。
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请谈一谈你对宇宙起源及太阳系的了解。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
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原因是什么?
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
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⑹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⑺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
龙卷风的威力巨大,我们如何能准确预测龙卷风的来临,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
龙卷风的能量巨大,这些能量能够加以和平利用吗?
自然界的神奇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另外列举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至少五个)
二、在生活中……
活动2:
下列生活中六个神奇的现象你观察思考过吗?
请你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一下思考解释。
⑴生活中的神奇之一:
倒饮料的诀窍(实验演示)
提出问题:
一个小孔难以倒出饮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将饮料倒出呢?
问题解决:
① 孔倒饮料;② 孔倒饮料。
⑵生活中的神奇之二:
被水折断的筷子(学生实验观察)
提出问题:
筷子放入水中,似乎被水“折”断了。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收集资料尝试做一下解释。
⑶生活中的神奇之三:
拉链的开启与闭合(实物观察)
它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
提出问题:
为何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
请尝试做一下解释。
(4)生活中的神奇之四:
圆珠笔(实物观察)
介绍:
圆珠笔发明历史。
提出问题:
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
请尝试做一下解释。
(5)生活中的神奇之五:
冲浪运动惊险、刺激。
为什么冲浪者弯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
请试着做一下解释。
展示交流
反馈迁移
问题1:
奇奇同学早上起床后习惯性地去照镜子,发现自己左边的脸上不知何时长出一颗美丽的“青春豆”。
请你判断一下镜中的那个奇奇同学脸上的那颗“青春豆”是长在脸上的左边还是右边?
答:
。
问题2:
王虹家里有一个透明的圆形鱼缸里养了几条金鱼,有一天,细心的王虹在给金鱼喂食的时候发现,从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与实际的金鱼大小似乎不一样。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王虹小心地用网兜把金鱼捞起,仔细看了一下金鱼的大小,然后再把金鱼放回鱼缸去观察金鱼的大小,结果王虹发现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请问,王虹从圆形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金鱼的大小要来的 (选填“大”或“小”)
问题3:
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
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
答:
。
问题4:
地球不但在自转,同时还在绕着太阳公转,那么当你站在操场上使劲竖直往上跳,当你落下时,你 (选填“能”或“不能”)落到原地。
问题5:
在一个秋天清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
问题6:
1991年8月《新民晚报》报道一则消息:
“上海的雨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
”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稀奇。
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球的磁场辨别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名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
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
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
答:
( )。
问题7:
请你认真观察图中的正方形,然后判断一下,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向内凹的?
答:
。
问题8:
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它们好象一个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太阳的周围,并且不停在运动着。
请你根据图中的这幅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提出有一定创意的问题。
创造神奇是靠我们
一块钢板的升值之路,蓝魔MOS1max加工工艺!
液体还可以这么玩,10个不可思议科学使用技巧
如果生活中处处都用纳米材料洗衣粉就灭绝了
有了这款车,再也不怕堵车了!
(1)
震撼!
140秒全景呈现C919总装过程
怎样学好物理:
勤于观察,培养物理兴趣;
勤于动手,做好每一个实验;
勤于思考,上课重在理解;
按时完成作业;
联系生活,联系社会。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1.1 走进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教学
反思
课题
1.2探索之路导学案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1. 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 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重难点
重点:
通过神奇激起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
适当的物理探究 .
方法器材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
教师点拨、点评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1、学习目标
2、通过视频“佩服!
这个视频大概可以告诉你,德国工业4.0是有多么的牛逼!
”引入
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P7,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____________。
2.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提出的__________有力地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的数据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理论;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____________;爱因斯坦的____________和玻尔等人的__________开启了近代物理学。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共建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1)远古人类的探索只能从文字本身去搜寻遗迹;
例如:
甲骨文的“聲”
例如:
东巴文”晒干”;“夹”;“劈”;“煮”。
例如:
在世界各国都出现的石头阵
2)文字记载:
古人的宇宙观:
“天圆地方”。
根据图1-14---图1-18及说明,介绍古文明
我国古代中国古代物理领先世界
墨家和《墨经》
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墨经》中说:
“力,形之所以奋也。
”这里“形”指物体,“奋”指运动的快慢,这句话就是说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300多年前的这个结论和近代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致的。
墨家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墨经》中还记载了光的传播是直的观点,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墨经》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它比欧几里德还早100多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吕氏春秋》
公元前三世纪战国的《吕氏春秋》就在“磁石召铁”的记载,并发现群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
这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王充《论衡》
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空气中传播可用水面波来比喻,这些论述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摩擦起电: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阐述了“顿牟掇芥”的现象。
(即摩擦过的唬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电知识的记载。
东汉科学家张衡
公元132年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制造的类似仪器早1700多年。
东汉科学家张衡提出了“近天则迟,远天则速。
”的行星运动规律的思想,定性地描述行星运动的快慢和行星到运转中心的距离的关系。
这一发现比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早1500年。
东汉的张衡说明了月光是日光的反射。
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日食的成因。
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尚书纬·考灵曜》
东汉时期的古藉《尚书纬·考灵曜》中记载地球运动时说: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不觉也。
”形象生动描述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说明我国古代早在公元一、二世纪就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后来哥白尼、伽利略虽有类似的比喻,但比我国古代学者晚了1400多年。
在水流能和风能利用方面,1900多年前我国已发明了多种用途的简单水力发动机,用来汲水、磨粉、舂米。
1700多年前,已经利用风车做功。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
宋代的沈括第一个在声学史上做了有名的声的共振实验。
剪一个小纸人,放在弦线上,弹动发生共振的弦。
纸人就跳跃颤动,弹动别的弦纸人却不动。
这是开始动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还有磁偏角
唐宋以后领导世界就变成了是欧洲
封建社会是反科学的
我国古代文明:
我国四大发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3)物理学推动了社会发展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犁,撬棒)—----农耕时代
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机械化时代
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电气化时代
原子能、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化
?
—--------—量子化时代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都是谁?
1)物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_______冲击了托勒密体系,提出了“日心说”。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第二阶段,_____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建立三大运动定律。
第三阶段是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该阶段的主要突破则是_____的相对论和_____等人的量子力学。
看图1-19---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
2)20世纪物理技术的成果
3)进入21世纪物理技术的进步犹如搭上了高速火车
小结:
①收获:
(知识梳理)这节课你主要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疑惑:
你有什么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反馈迁移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1.2探索之路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教学
反思
课题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导学案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重难点
重点: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难点:
科学探究 .
方法器材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
教师点拨、点评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1、学习目标
2、通过视频“科学之旅一---”引入
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页—11页,勾画课本上的关键字句,填写下列空白,并理解识记。
1、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丰硕的科学知识,而且还留下了科学的 以及不朽的科学 。
2、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 、 和 的自然科学。
3、物理规律的获得不能仅仅靠 ,而应该依据科学的 。
4、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七个主要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后面的讲解做准备)
(二)合作共建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1)人类在认识自然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那么什么是物理学呢?
、
看图1-19—图1-21人类科学探究的硕果。
前辈们在探索神奇的现象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形成了物理学体系。
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是研究力的、热的、声的、光的、电的、磁的、原子物理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物理学的应用
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中国是全球领先的
杨利伟
中国太空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太空飞行。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1)谁被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2)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
又有怎样的环节?
(3)在科学探究中,我们要学会些什么?
1、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观察和试验
2、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例如:
“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何将水漂打的既多又远,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法国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打水漂的奥秘。
1、提出问题:
如何将水漂打的既多又远?
2、猜想与假设:
打水漂的质量可能与石块的直径、厚度、速度、以及入水角度和旋转等因素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他们用飞碟代替石块进行了实验,他们制作了一个“打水漂机”,实验际上是个机械化弹弓,用来发射不同大小的铝制飞碟,射向一个水池,同时用高速摄像机将飞碟在水面弹跳的过程拍下来。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时“打水漂机”向一个水池发射飞碟,高速摄像机拍摄飞碟在水面弹跳的过程,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改变了飞碟的直径、厚度、速度及入水角度和旋转等因素,并收集数据。
5、分析与论证:
经过反复尝试,他们终于发现了打水漂的奥秘:
关键在于角度,如果石块入水的角度大于45度它根本就弹不起来,会直接沉入水中,当石块与水面的夹角为20度时,它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最多,这是打水漂的黄金角度;旋转的石块比不旋转的次数多,还与石块的速度成正比,直径5厘米的铝片以20度角接触水面时,速度必须达到每秒2。
5米以上,否则就会落水,另外而扁平,圆形的石块是打水漂最理想的材料。
6、评估:
以前也有学者研究过打水漂,但他们的结论都是建立在推理而不是实验的基础,科学家对收集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最后认为实验结论是可靠的。
7、合作与交流:
这项有趣的发现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打水漂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航天器从空气稀薄的太空中重返地球进入“浓密”的大气层时,它的运动方式就与打水漂有几分类似,也有一个在大气中“弹跳”的过程,因此打水漂实验将帮助物理学家更准确地模仿航天器回收过程,提高回收的成功率。
应用实例:
中国使用打水漂理论用于嫦娥探月器的重返大气层。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1)通过阅读,你们认为科学家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诀窍在哪里?
(2)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
什么是科学精神?
怎么体现出来的?
1、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
2、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
3、科学家们善于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A、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
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是 、 、
、 的精神。
B、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
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
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
这体现了科学家们 、 、 的精神。
C、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
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
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 自己的错误观点。
四、小结
展示交流
反馈迁移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教学
反思
课题
2.1动与静导学案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1.知道参照物和机械运动的概念,深刻理解运动与静止
的相对性
2.通过小组
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学会判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3.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通过体验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重难点
重点:
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
难点:
参照物的理解 .
方法器材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
教师点拨、点评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1、学习目标
2、通过视频“飞机降落时刻,起落架失灵,小车挺身而出冒死营救?
”引入
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页—11页,勾画课本上的关键字句,填写下列空白,并理解识记。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
事先被选定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静止: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 的。
4.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 。
(二)合作共建
一、无处不在的运动
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
关系。
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问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与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是否相同?
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1.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
(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
(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
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
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4)概括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
特征:
位置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具有相对性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①李明和小丽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路上看见老王坐车里。
思考:
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参照。
(3)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对象参照物体位置是否改变动或静?
乘客地面或路边的树改变运动
乘客司机或汽车没改变静止
三、参照物
问题1:
什么叫参照物?
问题2: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步骤:
(1)确定被研究的对象
(2)选择参照物(3)判断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做一做: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作为参照物;
2、一般选择大地或地面做参照物,不用说明,所以,默认参照物就是大地或地面,如“太阳东升西落。
”(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
3、乘坐交通工具一般就选交通工具本身做参照物。
注意:
①参照物是假定静止的;
②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
③一般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④参照物一经选定,物体的运动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⑤我们得出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眼睛所能感知看到的。
⑥别误认为只能用静止物体做参照物。
展示交流
反馈迁移
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________的,小船是 ___________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__的,树是____________的.
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日出日落 B、星移斗转 C、冬去春来 D、潮涨潮落
5.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顺流漂流,此时小明相对于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河岸 B、小华 C、河岸边的树D、迎面驶来的竹筏
6.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地球同步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