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5777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ocx

泉州市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鲤城区“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SWOT方法客观分析鲤城区情和发展实际,提出确立并贯彻“发展三产”的战略目标,然后从五个方面系统地提出改进对策,即产业结构调整、发掘新经济增长点、经营城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工业区转型。

最后,选择好抓手和途径,通过完善机制、突破古城保护限制、实施金融和人才支撑战略、优化综合环境来实现目标,从而整体的论述了鲤城区发展第三产业目标的确立、分解和实施,提高了建议的可行性。

注意:

本文为个人学术观点!

【关键词】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产业竞争力

【Abstract】ThearticlefirstlyanalyzeLicheng’sactualsituationanddevelopmentrealitythroughSWOTmethod,putingforwardwiththestrategicgoalofdevelopthetertiaryindusty.Thencomeupwithfiveaspectsofimprovingtactics,namelyindustrystructureadjustment,neweconomicalgrowthpointdigging,citymanagement,waysofinvestment-attractioninnovationandthetransformationofindustrypark.Finally,itsuggesttochoosethemeansofhowtoreachthegoals,byperfectingtheinstitutions,breakingtherestrictionofancientcityprotection,implementingthesupportingstrategiesoffinanceandHr,lastbutnotleast,optimizingtheoverallenvironmentofdevelopment.Thus,wediscusshowtoestablish,disassembleandimplementthegoaloftertiaryindustrydevelopment,thefeasibility,atthesametime,increasingtogether.Attention:

Theviewpointsexpressedinthearticleareauthor’shisown.

【KeyWords】thetertiaryindustry,productiveservice,structureadjustment,industrycompetitiveness

Authorintroduction:

MPAgraduatedfromPKU,doublebachelordegrees,namelyeconomics&lawfromECUPL,gotCTA(certifiedtaxagent)andlegalprofessionalcertificate.readingomnivorous,likeeconomics,management,law,finance,english,literature&historicalbiography.generallyspeaking,above20bookesperyear.

一、鲤城概况

(一)现状与特点

1、区情简介。

鲤城区辖8个街道和一个高科园区,总面积53平方公里,是丰泽45%,其中,老城区的四个街道面积合计才9平方公里。

2010年,全区GDP236亿,最新人口统计36.8万余人。

国民经济主要依靠江南高科园区的工业增长,三大支柱产业纺织鞋服、光伏信息和机械汽配工业产值合计177.27亿,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204亿的86.7%。

出口4.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7832万美元。

老城区主要产业是商贸流通业,包括涂门街、九一路和打锡街等老城区主要商业街,还包括江南片区的汽车销售走廊、专业市场和汽配销售等。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亿元,列中心市区首位。

三产比例是0.2:

44.8:

55。

鲤城区十二五规划将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区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产业,同时在晋江南岸地带规划沿江总部经济带。

2、区域特点。

老城区和工业园区并存,既有城市三产经济,又有县域工业经济,还有一段江滨地带尚待开发。

所以政策着眼点需统筹部署、一分为三。

充分考虑三个区域的产业基础和位置因素,制订不同策略,确立差别定位,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满足不同的功能诉求。

特别要强调江滨地带的高起点、高水平开发,将其打造成鲤城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增长引擎。

(二)区情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1)区位:

老城区位于中心市区,属于城市经济,人气旺、商贸发达。

(2)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主阵地:

人文景点资源丰富,教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为发展三产特别是创意产业奠定良好基础,需要加以发掘整合打造人文产业高地。

(3)工业集群:

工业园区企业呈现聚集化发展趋势,入驻企业达430家,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提升。

主要发展适合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如光伏电子、纺织鞋服等。

(4)沿江经济:

江滨地带位置优越,可塑性强,是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的理想场所,将成为鲤城区增长的第三极。

2、劣势(Weakness)

(1)城区小。

整个鲤城面积53平方公里,除去紫帽山10平方公里山体部分和晋江段15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使用面积还不到30平方公里。

其中,老城区仅有9平方公里。

江南片区用地基本饱和难以容纳新的大中型工业项目,降低了工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而且导致招商引资没有足够的载体支撑,发展空间受限。

推行“无地招商”、“楼宇经济”、“集约发展”是主要方法。

(2)城区老化。

缺乏现代服务设施和大型商贸娱乐场所,民房分散老旧未能集约用地,高档大型小区基本布局于丰泽区和洛江区,年轻人外迁,宜居程度下降。

旧城改造是贯穿鲤城发展的一条主线。

(3)古城保护。

使得本来就有限的空间利用雪上加霜,旧城区改造难度加大,其中一半土地需建设安置房降低了改造项目的吸引力,阻挡民间资本的进入。

(4)三产基础不强、商贸业态单一。

基本是以商业街形式出现,受电子商务冲击大。

生产性服务业少而低级,未能提升三产层次;休闲娱乐场所少,未能发挥消费主导作用;三产整体规模小、税收产出少,2010年鲤城区三产占国民经济比重55%,但商贸、交通、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三产共向区地税局缴纳税收11566.8万元,占地税税收收入总额32563.66万元的35.5%,差距20个点。

与丰泽三产税收占其地税税收收入的49.04%相比较,也显示出差距。

财政收入仍然主要依靠工业,使得政府对于发展三产主导地位心存疑虑。

3、未来机会在哪里(Opportunity)

如何解决鲤城经济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

如城区老化和土地空间限制等,还有改变作为中心城区却倚重工业增长的格局。

本文认为作为中心城区,未来机会在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三产具有天然区位和人气优势,只有靠三产带动,不断提升三产的规模化和集群化,才能解决好鲤城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因为发展三产具有下列优势:

(1)集约使用土地、提高亩产。

老城区仅有的9平方公里的土地除去古城保护区域外所剩无几,只能发展那些占地少亩产高的产业,三产可集中在楼宇经济中,可以聚集发展形成中央商务区和三产集群,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江南新区土地载体也非常有限,如果新增工业项目只能靠拆迁城中村,因此发展配套工业且占地少的生产性服务业势在必行。

(2)增加区级财政收入。

服务业缴纳的主要税种――营业税都归区级所有不必在分成给中央,区级财力增加。

包括交通物流、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娱乐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基本上囊括所有服务业。

(3)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

人才是现代产业,特别是三产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三产本身能够容纳很多的就业,就业多了才能带动更多人敢于消费;同时三产又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要求更高,会促进各种专业人才的汇集。

因此,三产的集群和人才的集中互相促进,共同实施鲤城区人才强区战略。

(4)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含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增长从侧重出口拉动向扩大内需转变的过程。

“如果不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就有可能戛然而止。

”结构优化是为了让地区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5)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和泉州战略规划。

“聚集性成为城市最本质的特征,......高端活动对城市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城市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将越来越高,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这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鲤城区作为中心城区,人财物的聚集、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必然要求城市不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从而确立三产的主导地位,发挥出鲤城服务大泉州的城市功能。

同时,《泉州市总体规划》确定到2030年,泉州要建成980平方公里的中心市区,随着大泉州市中心的扩大,“一湾两翼三带”格局的形成,泉州将改变以前县域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逐渐转换为大城市辐射扩散的城市经济模式:

中心区域八个组团组合而成的泉州湾特大城市,辐射外环的7个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扩散到外围的17个中心城镇和80个一般城镇。

这个过程,是三产不断替换二产的,产业不断升级的一个过程。

鲤城区率先进入核心湾区,二三产业的更换肯定要先行。

4、新的威胁(Threat)

(1)区位优势下降。

市政东迁、新区崛起,导致鲤城区位优势下降,新兴商圈将分流老城区商贸人气,从而降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对于三产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同时大泉州核心湾区的扩容导致中心市区范围猛增,鲤城作为老城区,要素禀赋聚集优势下降,改造难度大;而新区相比之下好规划、建设力度大。

因而鲤城面临新一轮的地区、产业、招商引资竞争。

(2)古城的功能定位。

鲤城处于“泉州湾”核心区,泉州市对其发展定位是高端服务职能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

这么一个定位,对于鲤城来说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威胁,因为原有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且要先行。

有转型就有“阵痛”。

如何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保持工业的持续性增长,是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

(三)关键词解释

1、第三产业概念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一产为农林牧渔业,二产为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气水供应业,一二产以外的为三产。

这个兜底性的规定使得三产的行业比较多,从F到T共14个行业门类48个行业大类。

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面:

一是流通部门: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等;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和信息咨询等;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教科文卫体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可见三产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除了商贸流通外。

2、服务业再划分

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化可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中间投入服务,而非最终消费服务,这就区别于消费性服务业。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及的生产性服务业有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业。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五类。

而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具有高增值、高科技含量和强辐射等特点,参照国际标准可分为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四类。

生产性服务业是区别现代和传统服务业的主要因素。

可见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三产各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侧重要求

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专业人力资源保证和工业化产业集群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商贸业需要充足的人流量,而吸引人流量需要捆绑餐饮休闲娱乐项目,丰富顾客的选择和体验,摆脱单纯购物的局限。

旅游业需要交通景点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项目互相配套成一条龙服务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

文化创意业需要各种创意人才,提供有特色、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还有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性,有针对性的从源头上来改进完善。

4、政策中心词:

系统和整合

鲤城位于泉州市的中心位置,因此,有些政策行为不可避免的需要上升到泉州市的高度才能解决,因此,本文有的建议措施都是针对泉州市这一级的。

毕竟,鲤城作为泉州湾的一个重要组团,只是中心市区的一个部分,需要更具系统性的思考和部署,系统整体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

同时,资源整合也是本文一直强调的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规划专家组分别用一个字评价海西的三大中心城市:

“福州弱、厦门小、泉州散”。

用“散”来描述泉州的现状真是贴切。

县域经济发达的特点造成了泉州市各种资源要素比较分散:

经济总量主要分布在各个县市导致县域经济强市区经济弱;旅游景点小而散导致泉州旅游业各自为战,无法整合发展,无法发挥出带动消费的功能;名企就地建总部、未能聚集形成中央商务区导致难以大规模吸引和留住外来人才。

因此采取整合措施,聚集各种要素、发挥出产业集群应有的规模效应,是一个重要手段。

二、老城区三产的现状为何不行

(一)商贸业业态低端单调、经营粗放、人气下降

1、业态原始、吸引力下降

鲤城区商业街主要包括打锡街、东街、中山路、温陵路、南俊巷、九一路和涂门街,多以单店、商业街的形式出现,批发零售业数量达13755户、住宿餐饮服务业3215户,两者占全区工商登记总数的81.7%,大都是小商小店,所谓特色街并无多少特色,都是销售国内二三线品牌鞋服包袋等日常用品类商品。

户外逛街,冬冷夏热,远不如在商场里的空调环境舒适,因此人气逐渐被大型商场和百货超市所吸引。

商业街步行街太普遍,不敌综合商场、还有逐渐兴起的城市综合体的综合氛围和购物环境。

单调的购物街魅力渐失,造成逛街的多,购物的少;开店的多,赚钱的少;大路货多,特色货少;店铺数量多,税收产出少。

2、业态单一、受到网购强烈冲击

随着淘宝等网络购物的流行,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习惯于网上购物,这帮人群是目前日常消费的中坚力量。

网购规模飞速增长,不断侵蚀商业街上的实体店销售额,2010年光淘宝网上的交易额就达4000亿元,单日交易峰值达19.5亿,超过北上广三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单日额。

预计2012年将达1万亿,而这个数据2007年才400亿。

网购规模及其扩张速度只会让实体商店越来越惨淡,这么大的网购金额绝大部分都是侵蚀传统实体店的营业额,网购与传统购物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老城区目前的商业街主要从事鞋服包袋类等日常用品零售,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网店上购得,产品无差别或者替代性高;二是购物方便,需要什么只要输入关键词搜索马上就跳出几百上千条符合需求的商品信息,不必在路上一家一家问;可以预计,实体零售业受到网店得冲击会越来越大,显示出单一业态的商业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处于下降趋势,如果不能捆绑综合其他消费业态,如餐饮、娱乐、美容美体等现场感官体验项目发挥整体吸引力,将逐渐失去人气。

现在不只是实体店被网店打得一败涂地,连大型百货在网购大趋势的压迫下也不得不开通网上百货。

如广州友谊百货等。

3、与电子商务相比成本费用高

老城区的主要商业街,每平米每月租金在200-600元,如果2间店面50平米,月租金就要1万-3万,加上一笔转让费至少在10万元以上,还有雇工成本、水电费和税收等,平均一个月成本费用保守估计要2万元,即现在开个店面,一年费用基本要30万以上,而网店基本不要成本,因此价格具有明显优势,经常是同样一个商品,网上网下的价格差别巨大,这是吸引消费者网购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一般的实体零售店竞争不过网店,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可以调查一下,看商业街上的赢利店面占几成?

经常逛街的人会发现,市区的涂门街、津淮街、打锡街和田安路等主要商业街店面经常换手,因为不能赢利就无法长期维持。

另一方面,网上有很多商品是“山寨货”或者“超A货”,这些“傍名牌”产品,跟过去的伪劣产品差别较大,质量款式都是比较接近原版产品,只是未取得品牌授权变成侵权产品。

这些商品,实体商店不好找,但是网上很多,因为执法部门追究网店的违法行为比较困难。

而这迎合了很多羡慕名牌又买不起原版只能买“山寨版”的年轻人的需求。

经营成本和违法成本“双低”,并且网购成为一种时髦行为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这三个因素导致了网店的竞争力大大超过了实体店铺。

很多卖鞋服的实体店沦为网店的“试衣间”,顾客先在实体店里挑选款式试穿尺码,然后记下货号尺码在网店上购买价格更优惠的同一商品。

4、辐射吸引力弱

鲤城区受制约中心市区面积小和泉州县域经济强大的影响,市中心商贸业本来辐射能力就小,对周边县市居民吸引力不够。

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

作为大泉州中心城区的鲤城和丰泽区,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23亿和112亿合计235亿,低于晋江市的254亿,凸显了市中心商贸业的弱势和消费总量小的现状。

一个城市中心区域,商贸服务业没优势还有什么有优势?

同时,随着泉州新的住宅小区大都集中在刺桐路两边以及东海洛江等新区,老城区的商贸业人流量将不可避免的下滑。

其三、万达、中骏等城市综合体的建成集丰富的业态和真正国际知名品牌,将强有力吸引人气的聚集,进一步削弱老城区人气。

几个因素综合影响,老城区的商贸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于人流即商流钱流的商贸业来讲,没有人气烘托,商贸根本就繁荣不起来。

5、税收产出少

分散的单店组合而成的商业街,大部分都是个体户,缴纳税收太有限。

2010年鲤城区的个体工商户主要缴纳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另一主要税种增值税向国税局申报)入库2721.47万元,占鲤城区地税局税收总额32563.66万元的8.36%,比例太轻。

显然如果单靠商业街的税收,不足以支撑起老城区三产发展的财力要求,产业发展和税收产出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房地产、其次是大型工业项目,再次才是商业服务业等三产,因为这三者税收收入效应是递减的。

而同期中闽百汇、嘉信茂沃尔玛和安利三家商贸公司分别纳税868万、709万和1570万共计3147万。

不难看出,三家大型商贸缴税比所有个体户缴纳的个税总和都高,原因就是规模效应:

聚人气、提销售、促税收。

且帐证比较健全漏税会比较少。

2010年鲤城区纳税超100万元企业295家合计纳税14.6亿,其中二产企业占比约75%。

可见,工业产出占GDP比重为45%,纳税却达到75%,这从另一方面显示了三产比重与产出税收明显不成比例,其中一个因素是商业街的商店规模小、税源分散化、税收难控管。

如果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鲤城比例为6%(14.22亿/236亿),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9.66%(剔除泉港,泉港石化产业税收产出比例太大。

325.9亿/3372.91亿),更体现出小商贸税收产出的局限性。

这也启发我们,发展三产要注意提升规模。

地方政府热衷于工业主导,主要有二:

一是拉动GDP明显,二是税收产出大。

三产(主体是服务业)的主要税种营业税100%归地方所有,工业的主要税种增值税地方分成才25%,那为什么三产的纳税额基本上还是低于工业的纳税额了?

这主要是因为规模问题。

长期以来,工业投资一般都比三产投资大,特别是近年来,引进的工业项目越来越大,像一家均石系2010年纳税2.16亿,而同期泉酒缴税3042万已经算是鲤城区最大的三产企业了。

鲤城的三产项目,主要是商贸、传统服务和酒店房产,投资都不大,税收当然也就少。

如果你拿同样投资巨大的三产项目,像宝洲路的万达城市综合体,总投资90亿,预计仅建筑安装就可实现地税收入1.5亿,营业后预计每年能产出2-3亿的税收,那纳税规模跟大型工业项目就没差别了。

再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规模,取决于属于本级政府预算级次的财税收入,同样投资额度,三产肯定高于工业的税收收入,毕竟,营业税100%归地方,而增值税才25%归地方。

例如,用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来分析,三产比较发达特别是房产业发达的丰泽和洛江比例分别达64.55%和61.6%,全市最高;重工业独支的泉港比例最低,仅为10.5%。

鲤城居中达50.8%。

现实充分证明越倚重工业,本级财力越小,大部分税收都为省级中央贡献了。

因此,三产打造同样要强调规模效应。

投资规模是税收与GDP比率高低的关键,这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2010年泉州GDP达3560亿而税收才400亿,而厦门GDP才2054亿税收却达526亿,因为泉州作为民企大本营,大多数民企都属于草根企业,纳税自然比不过厦门大型的国企和外企。

所以,并不是三产成不了经济的主导产业,而是小打小闹的三产成不了气候,“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里,规模是一个关键性的竞争力因素。

”规模是三产发挥主导地位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像上海这种三产发达的城市还要大力引进一期投资就245亿元、集旅游休闲娱乐等三产于一身的迪士尼乐园的原因。

(二)生活性服务层次低规模弱

1、老城区酒店娱乐项目较少且低端

高端酒店只有1家泉酒,而且随着市政府的东迁营业会受到影响,中档酒店鲤酒和金星比较旧,吸引力下降。

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吧逐渐聚集在丰泽区泉秀路东段,留在老城区的娱乐项目都属于小散水平且层次较低。

餐饮业方面,美食街名不符实,不仅不能吸纳更多餐饮商家反而不断流失,造成泉州的特色小吃分散杂乱,不成集市不成规模。

其实不要小看特色饮食,它是一地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比照台北的士林夜市那样开发一个泉州特色的饮食聚集地,或者重新规划扶持美食街,成为游客必去的地点,是鲤城旅游业的重要一环。

2、公共服务薄弱

科教文卫体环受制于面积和城区老化因素,除了义务教育外其他都比较薄弱,特别是运动健身场馆、文化艺术场所、休闲娱乐之处缺乏,制约了老城区建设现代宜居城区吸引人才居住战略的推行效果。

3、旅游业未能整合

泉州十八景,大都是单调的人文景观缺乏足够吸引力,如两座石桥,你觉得外来游客会去看?

两座公园,每个城市都有公园,这又没有苏州园林那么特色和盛名,能吸引多少外地游客?

基本上都是本地游客。

在加上比较分散造成了无法形成合力使得泉州长期以来成为“旅游中转站”而非目的地。

即使在市区的7个景点,也基本是比较单调的佛龛庙宇,呈现一盘散沙状态,互相联动不足,无法整合串联起来提升市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加上特色购物餐饮住宿夜生活娱乐等配套不足,也仅够外地游客“一日游”后转道厦门等地过夜生活,本地消费太有限,无法发挥旅游业带动消费的产业功能。

数据显示:

2010年,武夷山接待游客297.5万人次,厦门鼓浪屿接待游客245万人次;泉州接待游客最多的景点清源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差距明显。

福建旅游被一南一北两地阻击,泉州处于旅游业洼地状态。

泉州2010年接待游客244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据统计达252.6亿,,超过中心市区鲤城和丰泽区的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之和。

人均消费1000元?

不知这个数据如何统计出来的?

有没有测算下有多大的比例是本地人自助游?

外来游客并且在泉州逗留过夜的数量有多少?

这部分才是旅游消费的主体。

如果外来游客少而本地游客占大部分,那应该只能算是市民的休闲去处而非旅游景点吧。

如果按照80/20经典法则计算(以旅游强市厦门为例,2011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104.38万,旅游收入9.6亿,人均消费919元。

其中过夜游客26.82万,占比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