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开题报告.docx
《21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开题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对南京市的调查
姓名:
陈小风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班级:
保障101
学号:
22710121
指导教师:
沈苏燕职称:
讲师
2013年10月27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一、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本课题的意义
农民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
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厂成为工人,工厂的集中形成了城市,农民也就自然成了城市居民。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这个群体的高度关注。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这都无疑表现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能直接体现的一环就是城市中市民化消费。
通过市民化消费行为的表象揭示出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新生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境遇,借此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挖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城市化”,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拟在通过对农民工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考察,分析农民工消费的特点和问题,追究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的研究不能仅仅关注他们本身的消费特征,还应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发现其背后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问题
田圣炳和陈森、刘玉连和周芳苓、王晓贞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唐有财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30岁以下16岁以上、拥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青年。
张兆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为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进入城市连续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户口的务工者。
刘胜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村户籍、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主要是工资收入、1980年以后出生、学历大学本科以下。
宛恬伊将出生于1980年(包括)后拥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青年视为新生代农民工。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来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集中于就业者的年龄、学历和户籍,侧面反映出我国就业结构在城乡二元体制下表现出的社会认同与学历要求的偏见与差异。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农民工”这一称谓较之从前,显示出了国家和社会对这一
群体的尊重与认可,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其中的“农民”二字仍然暗含一定的分割和歧视性,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文件中将“农民工”改为“进城务工人员”,表达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怀。
(2)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出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多为对新生代农民工三种消费观(节俭消费观、奢侈消费观、合理消费观)多角度多思维的研究探讨。
李文(2009~2011)等根据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理论以及相关的实地调查,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心理分为本能性消费和社会性消费。
本能性消费主要取决于性格和能力等个人因素,而社会性消费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梁彩花(2010)、闫超(2012)等则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上有一定的炫耀性,包括城市型炫耀性消费和农村型炫耀性消费,不管是低层次的还是高层次的炫耀性消费,都与社会认同感有密切联系。
通过消费的形式弥补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唐有财(2009~2011)认为两种观点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积极消费和消极消费。
两种观点、两种态度反映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乡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
孙超(2010)、冷雄辉(2012)、祝伟(2012)等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问卷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从我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其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等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认为与第一代农民工主要作为城市的生产主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正从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双重转变。
(3)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心理的研究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个人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外在表现。
我国学者李文同将其分为本能性消费心理和社会性消费心理。
本能性消费心理主要取决于气质、性格及能力等个性因素。
社会性消费心理由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某种生理因素为条件,在社会状态下的心理需要反映。
许文武(2009)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服装消费心理的态度因素和消费行为的动机因素进行因子提取,引入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选择消费心理的态度因素和消费行为的动机因素为代表性因素,对服装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全模型建模的探讨研究,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在服装上的消费心理对其服装消费行
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方式与强度。
消费心理导致消费行为的变化,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体现更为明显。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城市里现代新兴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更愿意接受这些现代价值观。
在城市参照群体的示范效应下,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
严翅君(2007)在对长三角8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由简单向复杂化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心理社会认同感有密切关系,他们更迫切地希望通过消费来弥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
2、国外研究综述
最准确的“消费社会”和“消费认同”的相关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中消费社会这一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鲍得里亚在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
(1)针对消费行为、消费认同的类似的研究,早在马克思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马克思从阶级区分的角度看待消费方式和消费认同。
凡勃伦从社会地位的视角提出了基于社会认同的炫耀性消费。
默顿则在凡勃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消费认同视角下的消费的隐性功能。
布迪厄认为消费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并把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概念贯穿到消费行为中,以此来进行后现代社会的阶层分析。
(2)在这样背景下,消费的意义不在于仅仅是在于物质的购买,而与社会认同或者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因此,在身份的基础上,消费相应的延伸出作为人们主观态度的认同问题。
综上所述,在西方学者的研究趋势中,通过消费行为来界定生活方式,相应的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越来越趋同于消费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方式的研究划分社会阶层,来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认同问题。
同时,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殊的群体,只有在我国才有。
因而国外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研究。
(三)应用前景
消费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消费者,不仅是“经济人”,还是具有多重角色的人。
他可以同时是理性选择者、意义传播者、生活方式的探索者、认同寻找者、商品消费者。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如何适应农村生活,而是如何更好更快融入城市生活,得到城市各个阶层的认可。
其中消费认同(尤其是市民化消费方式)是一种最主要的认同方式。
但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消费欲望膨胀与经济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前提是深入了解和剖析市民化消费方式的制约因素和原因。
此外,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问题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这对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不断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无论从社会学角度、政治学角度,还是经济学角度,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消费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利梅.消费认同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消费行为和影响机理[J].农村经济,2013.
[2]谢培熙,朱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田圣炳,陈森.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密码.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6).
[4]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
(2):
34-39.
[5]王宁.消费社会学的探索:
中、美、法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99.
[6]唐有财.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学习与实践.2009(12).
[7]张兆伟.新生代农民工的符号消费与社会认同研究——基于某高校外来务工群体的个案研究.山东大学.2008.
[8]刘胜.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查.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2010.
[9]刘玉连,周芳苓.矛盾与冲突——贵州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调查分析.毕节学院学报.2011(5).
[10]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2010.
[11]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汪国华.第三方群体出现: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变异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
[14]Comaroff,Jean&JohnL.Comaroff.MillennialCapitalism:
FirstThoughtsonaSecondComing.PublicCulture.2000
(2):
294.
[15]Ahlburg,DennisA.RemittancesandtheIncomeDistributioninTonga.PopulationResearchandPolicyReview,1996,15:
391-400.Solinger.Dorothy.J.,ContestingCitizenshipinUrbanChina,Berkeley:
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9:
184.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江苏省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对在南京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境遇,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挖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最终达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城市化”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1、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群体现状
自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不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更是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心理形态和行为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该部分主要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与心理过程中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进而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推动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与文化适应。
2、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进行实证分析
该部分通过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习惯的消费心理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系统地掌握其家庭、收入、消费行为倾向等方面的情况。
主要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消费状况和心理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调查对象的看法、建议等总结出这一群体在消费行为和心理及我国现行制度、政策上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3、针对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消费及城市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该部分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方面有待研究的问题。
国内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消费方面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该部分将从研究方法和范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供较为实效的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根据对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调查数据,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对其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显要影响因素。
2、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的渴望以及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对既有的制度设计并没有把农民工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提供针对性建议。
3、根据转型期的中国的具体国情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及国家对这一群体的城市化政策发展和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仔细查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习惯和心理以及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
并运用相应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3、描述性分析:
以调研数据为依托,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习惯和心理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二)技术路线
选定课题的研究对象:
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
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确定课题的调查范围:
江苏省南京市
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社会现状
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得出结论
(三)实验方案
面向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半结构访谈,以此进行调查问卷的搜集。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家庭成员状态和家庭收入情况。
第二个方面是“消费行为”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月收入、消费项目、支出金额等消费行为情况。
第三个方面是“自我认知”调查,主要包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定位、消费期望和对自己的收入及消费方面的期望等。
(四)可行性分析
1、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本调研以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有相关的调研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有较高的可获得性。
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本调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详细的研究内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及国家对这一群体的城市化政策发展和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3、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各种数据的取得都有保障性,从图书馆、期刊网等方式能方便快捷地搜索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且调研的样本足够大。
4、本人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热衷于学术研究,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学术创新精神,能够全心投入搞研究项目。
更重要的是曾参加过几次相关的调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5、课题指导老师沈老师经验丰富、治学严谨、认真负责,沈老师的精心指导有助于本人调研工作的顺利完成。
4、特色或创新之处
1、选题新颖,对象明确。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消费行为,能够更加清晰的识别这一群体的特征和个人价值观的现实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消费行为的研究思路;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具有创新性。
2、研究地区具有代表性。
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城市环境较好、交通便利,吸引了许多周围省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前来务工。
这有利于了解各个行业的调查对象、有效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准确性,使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3年7——8月暑假期间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方法;
2、2013年9月进行调查数据的录入工作;
3、2013年10月进行调查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工作;
4、2013年11——12月进行初稿的撰写;
5、2014年1——2月寒假期间和老师对初稿进行讨论和初步修改;
6、2014年3——5月继续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并最后定稿,准备答辩。
六、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教学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外其它企事业单位等条件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一)已具备的条件
1、数据资料。
学校图书馆、人文社科馆、期刊网等为研究查询资料提供方便。
2、研究设备。
图书馆的开放机房、学院开放机房以及成员自带笔记本可以满足处理数据的需要。
3、知识结构。
本人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过去三年期间系统学习了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统计学等课程,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4、公管院师资力量雄厚,课题指导老师沈老师认真负责,为调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尚缺少的条件
1、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殊的群体,只有在我国才有,因此缺少相关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作为参考。
2、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还没完全掌握,需要花时间来认真学习。
(三)拟解决的途径
1、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了解国外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特定群体,找出国外在针对这一问题时的政策进行筛选、参考。
2、自己在统计分析软件有疑问困惑的地方多花时间去学习,多虚心请教老师、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