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项链》的教学设计.docx
《课文《项链》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项链》的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文《项链》的教学设计
课文《项链》的教学设计
提要:
文学欣赏课的目的是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
如何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呢?
我在教学《项链》一文时,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二是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教学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教学目的: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如何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呢?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文学精品《项链》一文时,我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二是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在学习作者巧妙构思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第二课时,通过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的赏析,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创新需要想象,也需要理性思考,两者同样重要。
我这样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先让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复述课文情节。
这种“热启动”既是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动口、动脑,进入学习状态,使自己“胸有成文”,为下面的讨论作好知识准备。
复述之后,让学生“聚焦”结尾,观看结尾部分的课本剧录像,然后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是耍了一个花招,欺骗读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请具体说说。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前后两桌为一小组,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每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教师不随意插话,尽可能让他们相互补充,自我完善。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了以下结论:
作者没有耍花招,更没有欺骗读者。
联系全文,就会发现前面已经有三处伏笔了,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叮嘱——贵重的东西借给人家,总要叮嘱一番,这是人之常情;二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验明一下“正身”,这说明借出的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三是当玛蒂尔德拿着空盒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簿”以后说:
“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
所以,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似乎很意外,但掩卷回思,却又在情理之中,并没有耍花招欺骗读者。
相反,倒显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学生领悟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和项链之假的必然性后,再让他们展开自由想象:
“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
请你大胆地往下推想。
”每人先自己想,然后小组交流。
交流时要求其他同学以欣赏的态度倾听。
最后每小组推出一位最有新意的参加全班交流。
教师则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想象内容,即使荒诞,也不表示出不屑,允许他们“胡说八道”。
对特别有新意的还要带头鼓掌。
交流过程中,学生新意迭出,高潮不断。
下面摘录几个想象的要点:
1、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过上了浪漫幸福的生活。
2、玛蒂尔德百感交集,喜怒无常,她的精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
“项链,假的!
项链,假的!
”从此,她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
3、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大战。
4、玛蒂尔德取回了那挂付出了她十年心血的项链,拿到珠宝店去换钱,可对方却告诉她:
“这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300法郎!
”
交流结束后,教师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刚才我们想象丰富,新意迭出,可作者却戛然而止,不再往下写,这是为什么?
”先让同学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在这基础上,教师作一个理论性较强的概括,以提高学生的层次:
刚才我们能接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文学欣赏上有句名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假如作者再往下写,就剥夺我们的思考了,让我们每个读者都接受他唯一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说: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
”小说创作也一样,需要创设一个“空筐结构”,留下许多东西让读者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读者有想象的最大主动性和自由度。
对课文结尾多次“聚焦”之后,再让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结尾的特点。
这次不作讨论,想好就说,自由发言。
同学发言意思如下:
本文构思非常巧妙,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似乎在意料之外,可掩卷回思,却又发现在情理之中;二是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至此,学生对本文巧妙的构思已有了清晰的把握。
根据读写一体、以读促写的原则,我让他们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提供两篇构思巧妙却已删去结尾的小小说,让他们根据巧妙结尾的两个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小小说接上“龙尾”。
答案只要符合两个原则就行,不求标准、唯一,力求百花齐放,绚丽多彩,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智慧。
限于篇幅,两则训练内容略去不说。
第二课时。
通过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性思考。
赏析分两个目标:
一、还原性目标。
即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者的用意。
作者可能“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读者要能将另七分用意也领悟到,还原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原貌。
二、创新性目标。
不受作者创作意图束缚,不受既定结论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第一步,进行还原性赏析,领会作者原意。
领会的途径是作品的语言。
着重从两种描写入手,一是心理描写,二是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方面重点赏析玛蒂尔德的七个“梦想”。
赏析方法是让同学闭上眼睛,静听这段话的配乐朗读,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让主人公的种种“梦想”场景活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然后教师抓住“梦想”一词,问同学:
“刚才我们美美地畅想了一番,感受到了玛蒂尔德丰富的想象力。
可作者为什么用‘梦想’,而不用‘想象’或‘联想’?
”为准确把握“梦想”一词的含义,可让同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查阅之后再问:
玛蒂尔德的“梦想”,是词典义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
还是兼而有之?
用上这个词,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同学先自由讨论,之后再抽请一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同学发言意思如下:
玛蒂尔德的“梦想”,两个词典义兼而有之。
首先,她是在“妄想”、“空想”,想象的事情不太可能实现;其次,她虽然是“空想”,可却又“渴望”实现。
这就表明了她的自不量力,预示了悲剧的必然发生。
动作描写方面则重点赏析玛蒂尔德“借项链”一节。
赏析之前,教师先作个引子,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品味:
“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借项链’一节是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的片断,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
请各位好好欣赏,细细品味,并向同学介绍你的感受,让大家共享。
”欣赏品味时给他们较充分的时间,不能太仓促。
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同学自由发言,发言力求完整,教师不作插话。
同学的发言大意如下:
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
这种激动与惊喜绝不亚于一个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快要渴死的人突然见到一泓清泉时的心情。
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
她真是又激动又紧张。
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
现在竟然变成现实了!
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
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
“你能借我这件吗?
我只借这一件。
”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
“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
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可没想到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
“当然可以!
”这可太意外了,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面赏析了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了解了她的性格,然后就可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展开讨论:
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辣,最后又得知项链是假的。
那么,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
请用层层挖掘的方法找出一连串的根源,并依次排列。
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找相应的语句,用层层挖掘的方法将一连串的根源逐层清理出来,然后前后两个小组互相辩论,以进一步理清思路,取得共识。
全班同学经过讨论,取得的共识如下:
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的虚荣心又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
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
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
“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是古代奴隶身上的链铐演化来的。
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
”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第二步,进行创新性赏析,超越作者,冲破框框。
教师先作引导和说明:
刚才我们领会了作者的创作原意。
其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总会在阅读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
现在就让我们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到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自圆其说。
最后请每个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
同学演说过程中气氛活跃,掌声阵阵。
阐述的观点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面兼有的。
下面摘录几种正面观点——
“诚实守信”观。
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
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
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勤劳坚强”观。
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
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
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
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
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
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
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
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热爱生活”观。
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
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此进行鼓励性小结: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既要深入领会作者的用意,同时又要敢于超越作者,冲破框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
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文学欣赏课,应该是浪费而富有创造性的,让我们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
以上是笔者对《项链》一文的设计例说。
本设计试图克服目前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四个弊端,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一人独霸课堂,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欣赏;二是脱离作品语言,想当然地架空分析;三是以封闭式的标准化训练代替开放性的多元化欣赏;四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花样上的翻新,忽视文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务虚不务实。
当然,本文也只是一种不成熟的思考和尝试。
其实,每篇文学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同一篇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只要以人为本,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的释放,就可算是成功的文学欣赏课。
*本文写于XX年3月,发表在《杭州教育学院学报》XX年第5期。
该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