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docx
《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由四川省XX建筑设计有限责任XXXX•山水绿城C-03地块工程设计图。
1.1.2XXXX•山水绿城C-03地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3国家现行规范法律法规等。
1.1.4我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1.1.5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说明
该施工方案为主体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及砖砌体)施工方案,建筑部分及安装部分内容详其它专项方案。
2、工程概况
2.1基本情况
XXXX•山水绿城C03地块项目房建工程位于XX市翠屏区南岸西区C街区北侧,临近金沙江大道。
由10栋住宅单体、一层地下室(局部两层)和三栋独立一层商铺组成的住宅群体,总建筑面积为132565.53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07823.46m2,非住宅建筑面积为4273.95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468.12m2。
基础类型有筏板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层,地基承载力要求为700kpa。
建筑物最高64.1m,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2.2主要结构概况
主要结构材料:
钢筋
HPB300,HRB335E,HRB400E及冷轧带肋CRB550
砼
主
体
柱、墙
1.#2.#8#.9.#10.#
11#楼
基顶~2.850m
C40
5.750~14.450m
C35
17.350~18.950m
C30
31-850~屋顶
C25
3#.4#.5#楼
基顶~8.650m
C40
11.550~23.150m
C35
26.050~46.350m
C30
49.250~68.250m
C25
7#楼
基顶~8.650m
C40
11.550~23.150m
C35
26.650~46.350m
C30
49.250~65.350m
C25
板
C30,C25
楼梯
C30
构造柱
C20
墙体
框架外填充墙
接室外土壤外墙为240厚实心砖,其余外墙为200厚多孔砖
分户墙
厨卫间为200厚页岩多孔砖,其余为200厚空心砖
地下室内隔墙
设备用房及管井墙体为200厚页岩实心砖,其余墙体为200后页岩空心砖,水泥砂浆砌筑
女儿墙
页岩多孔砖
3、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3.1质量目标:
分部工程合格,单位工程合格。
3.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千人负伤率0,重伤亡率为0,职业病发生率为0,火灾发生率为0,争创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
4、主要施工方法
4.1模板施工方法
4.1.1梁柱墙模板施工材料(详模板专项方案)
梁、柱、墙模板施工采用木模板;楼层板底模采用覆膜板,一次背方用80×50木方,间距300mm,二次背方用Φ48钢管;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支撑,间距800mm。
墙模板设计简图
为了保证模板的安装质量以及砼构件成品表面平整光滑和方便拆模;所有模板均应涂刷隔离剂;隔离剂应选用以后便于清洗,不至影响后期装修工程品种;覆膜板底模间的接缝用密封胶带纸封存闭。
墙和柱支模前应将施工缝凿毛,凿除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砼层并清扫干净。
4.1.2柱、墙模板拆除:
柱墙侧模的拆除应以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大于1N/mm2)方可拆除(视气温情况在砼浇筑完成24h~30h后拆除)。
模板拆除的顺序的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除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4.1.3室内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各类构件的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方法见板支模示意和梁板支撑系统图。
注:
支撑系统所用的托撑直径不小于36mm,且外露螺杆长度不超过200mm。
外脚手和模板支撑系统应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º—60º之间。
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立柱应采用整钢管,确因钢管长度不足需要接长时,其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单管立柱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一步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系统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用直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柱上。
横向扫地杆应用直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4.1.4梁、板模板拆除
承重模板应按《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另根据我公司规定,承重模板拆除后应能保证有连续三层模板支撑,即第四层结构砼浇筑完成后方能拆除第一层承重模板。
模板拆除的顺序的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除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侧面模板应在不至因拆除模板而使砼缺棱掉角时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
跨度>8米的梁板及悬挑构件,砼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跨度≤8米的梁板,砼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除。
因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需在后浇带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才能拆除,为不影响相邻部位模板支撑拆除,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撑形成独立支撑体系。
在后浇带砼达到拆模强度前,此独立支撑体系严禁拆除。
承重模板及支撑拆除前应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并附有砼试块试压报告。
4.1.5柱、墙模板定位钢筋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将柱、墙位置确定后,在柱、墙竖向钢筋上焊接模板定位钢筋,定位筋横向间距不大于500mm。
如下图所示:
4.1.6模板支撑系统计算
4.1.6.1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
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3.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
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
1500;
主楞间距(mm):
1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
300;
对拉螺栓直径(mm):
M12;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
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
2;
直径(mm):
48.00;壁厚(mm):
3.50(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
木方;次楞合并根数:
2;
宽度(mm):
60.00;高度(mm):
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
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205.00;
4.1.6.2板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纵距(m):
1.00;步距(m):
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
4.00;
采用的钢管(mm):
Φ48×2.8;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0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80.00;
托梁材料为:
木方:
50×90mm;
4.1.6.3梁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梁段:
L1。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0.30;梁截面高度D(m):
0.80;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
立杆步距h(m):
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3.00;梁两侧立杆间距(m):
1.00;
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
24.00;模板自重(kN/m2):
0.50;钢筋自重(kN/m3):
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
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
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红皮云杉;木材弹性模量E(N/mm2):
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1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4;
面板材质:
木面板;面板厚度(mm):
18.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
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
90.0;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
300.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
500;次楞根数:
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
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
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
300mm,600mm;
主楞材料:
木方;
宽度(mm):
50.00;高度(mm):
80.00;
主楞合并根数:
2;
次楞材料:
木方;
宽度(mm):
60.00;高度(mm):
80.00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
24.00;模板自重(kN/m2):
0.50;钢筋自重(kN/m3):
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
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
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红皮云杉;木材弹性模量E(N/mm2):
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1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4;
面板材质:
木面板;面板厚度(mm):
20.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
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
8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
4;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
300;次楞根数:
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
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
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
300mm,600mm;
主楞材料:
圆钢管;
直径(mm):
48.00;壁厚(mm):
2.8(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壁厚达不到3.0,暂取2.8计算);
主楞合并根数:
2;
次楞材料:
木方;
宽度(mm):
60.00;高度(mm):
80.00;
4.2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4.2.1、准备工作
钢筋进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要求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合格产品必须立即清理出场。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第5.2.2条中1、2、3条,本工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E字钢(HRB335D、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成品必须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再按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用工程之中。
钢筋原材料堆场及钢筋半成品堆场应铺200厚C10砼并砌240(宽)×370mm(高)砖支墩将钢筋垫离地面,以防钢筋因接触水分而锈蚀。
所有取样必须有监理见证取样人在现场作取样见证,并作好记录。
钢筋在现场加工房制作,现场绑扎安装。
4.2.2z员按图纸要求作出下料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下发到工地,方可进行下料,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且堆放于以便于垂直运输的地方。
4.2.2.1调直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现场调直,严禁外加工。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对于盘园钢筋,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同时也达到除锈的目的。
调直后的钢筋伸长率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如下表。
型号
规格(直径:
mm)
拉伸后允许范围(直径:
mm)
HPB235
6.5
6.37
HPB235
8
7.82
HPB235
10
9.8
HPB235
12
11.76
4.2.2.2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用机械式钢筋切断机,确保钢筋的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以便于连接或焊接。
4.2.2.3弯曲成型
此步是下料的重点,先划弯曲点位置线,再用机械成型,下料中应细致耐心,达到以下质量要求:
a、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所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局部曲折。
无油渍、漆污和铁锈等。
c、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Ⅰ、Ⅱ级钢筋末端作90°或135°弯曲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长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d、各弯曲部位不得有裂纹。
e、弯曲成型的钢筋中,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
4.2.2.4、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4.2.3钢筋连接
梁筋连接:
梁钢筋优先采用闪光对焊,对焊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梁跨中1/3处,下部钢筋在支座1/3处,不得将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置于钢筋受拉区。
局部采用帮条焊;
柱筋连接:
≤Φ12,绑扎搭接,Φ14~Φ25,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
墙、板钢筋连接:
绑扎搭接。
4.2.4梁板柱钢筋绑扎
4.2.4.1钢筋安装绑扎顺序
柱墙钢筋→主梁钢筋→次梁钢筋→楼板钢筋→预埋插筋→水电安装预留预埋→板负弯矩筋
柱扎筋工艺流程
校正、调直预留插筋→摆放高凳式搭架→预留筋上套入柱箍→焊接或绑扎竖向钢筋→标出箍筋间距→绑扎箍筋→绑扎垫块、安预埋件、预留孔
梁扎筋工艺流程
模板上口放置楞木→分段摆设纵筋和弯起筋→标出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入模→安放、绑扎垫块
板扎筋工艺流程
标出下层钢筋间距→摆放下层钢筋→绑扎下层钢筋(柱预留插筋)→安放垫块、支撑→绑扎上层定位钢筋→标出上层筋间距→摆放纵向(或横向)钢筋→边摆放横向(或纵向)钢筋边绑扎
4.2.4.2柱筋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柱筋焊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主筋上安装保护层垫块。
4.2.4.3梁筋与板筋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下部钢筋采用砂浆垫块@600;为防止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被踩下,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负筋下加铁码。
梁钢筋在侧面及底部加垫块,间距600。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4.2.4.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4.3混凝土施工
4.3.1施工准备
4.3.1.1浇筑混凝土前,预先向商品混凝土站下发砼浇筑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包括:
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浇筑时间等。
4.3.1.2所有机具:
耙子、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水泵等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3.1.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功率不小于200KVA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套,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4.3.1.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
4.3.1.5各种专业管线、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埋设完毕,并检查验收合格,钢筋隐蔽、模板检验已通过,砼浇筑会签或砼浇筑许可证已签署完善,监理已签发砼浇筑令。
4.3.1.6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己搭设完毕。
4.3.1.7振捣设备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振捣棒。
4.3.1.8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4.3.1.9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检验合格。
模板接缝严密,支撑系统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支设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设计要求。
4.3.1.10对浇筑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如铁丝、木屑、铁钉、焊渣、尘土、油污等。
4.3.2砼施工方法
4.3.2.1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
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8)梁柱交接处钢筋较密,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做好砼的养护。
(9)部分楼层墙柱砼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砼,施工时采用下图所示方法施工。
高低强度砼交界处可采用一层钢板网及一层钢丝网拦截,先浇筑柱墙高强度砼,再浇筑梁板低强度砼。
同一层砼强度等级不同,应采用两台砼输送泵,一台泵浇筑高强度等级砼,另一台浇筑低强度等级砼。
若采用一台砼泵,则先完成所有高强度砼浇筑,然后再浇筑低强度砼。
4.3.2.2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层与层之间留设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面,每层结构墙柱梁板一起现浇,不留施工缝。
施工缝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表面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已浇筑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余在砼表面积水应予清除,在浇筑前,在施工缝上铺一层10-15m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浇筑时,避免直接从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近,并距80-100cm时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4.3.2.3混凝土的养护
(1)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
柱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花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4.3.2.4砼试块
现场专人负责试块制作、养护、送试工作,砼试块应在砼浇筑点随机取样。
砼试块制作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取一次。
每班拌制同一配合比的砼取